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船舶安全事故法律责任

船舶安全事故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13 10:08:59

『壹』 海事部门提供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责任认定书与事实不符我该怎么做

海事部门的责任认定不具法律效果,海事报告仅仅是说明海损事故的时间水域 简单说明事故原因,海损事故的赔偿责任一般是由双方船舶权益代理人协商相互赔偿方式,签订赔偿协议。保险公司可以要求参与确定赔偿协议的签订。水上碰撞有别于道路事故,海事局相当于道路交通局。

『贰』 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事故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和船舶、设施所有人、经营人,由渔船事故调查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港航监督行政处罚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并可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处分。
对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不属于渔船事故调查机关管辖范围的,渔船事故调查机关可以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主管机关。
第二十八条 根据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渔船事故调查机关可以责令有关船舶、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限期加强对所属船舶、设施的安全管理。对拒不加强安全管理或在期限内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渔船事故调查机关有权禁止有关船舶、设施离港,或责令其停航、改航、停止作业,并可依法采取其他必要的强制处置措施。
第二十九条 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事故当事人和有关人员涉嫌犯罪的,渔船事故调查机关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叁』 船舶相撞亊故责任如何划分

在船舶碰撞海损事故的调查处理中,当事人往往考虑本身利益,总是强调客观,推卸责任,不愿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如何做到客观地准确无误地查明事故原因,找出事故的责任者,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判明事故责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具有判明责任的重要性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下称简称“规则”)是防止船舶碰撞事故、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海事法规,是一个预防和避免海上船舶碰撞的国际性公约,给判明海上的碰撞事故责任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保证安全航行最基本的一个规则,船长、驾驶员和所有船员在驾驶和管理船舶方面应严格遵守,烙尽职责。

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要件与民法中民事责任损害赔偿的要件,基本是一致的。即:第一,过失;第二,碰撞事实;第三,损害的事实;第四,过失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假如船舶间发生了碰撞,受害方首先要证明对一方有过失,如果原告方只能证明自己有损害,却不能证明被告有过失,或者虽然证明被告有过失,但却没有发生碰撞,或者没有损害,或者过失并不是造成损害的真正原因,船舶碰撞损害赔偿仍不能成立。只有上述4 个要件同时得到满足,才能发生船舶损害赔偿问题。

.正确理解和运用“背离"

《规则》规定:“在解释和遵行本规则各条款时,应适当考虑到,为避免紧迫危险而须背离本规定各条规定的一切航行和碰撞的危险,以及任何特殊情况,其中包括当事船舶条件限制在内。"背离规则是作为遵守规则的补充。紧迫危险是用于阐明和规定背离《规则》的时机和条件既有必要避免紧迫危险时危险时危险时才能有意地背离。从采取行动时间上看,背离《规则》的行动,最早应该在紧迫危险出现之前,这就要求双方驾驶人员应注意到,当存在着航行碰撞的危险和特殊情况,为了避免可能会发生的紧迫危险,船舶的一方或双方可能需要背离《规则》的规定,而采取不符合《规则》规定的措施。应注意到“背离”是以取得避碰效果为条件的。

根据规则的规定,有意地背离规则仅在一种情况下是正当的,那就是为了避免紧迫危险而背离规则是必要的,证明背离规则条款是正当的一些特殊情况的典型判例可分为四类:① 处于极端情况;② 其他情况使得遵守避碰规则的一般规定成为不可能的事情;③ 因为第三船或更多的船出现致使规则的一般条文必须改变;④ 两船的一船提议背离规则而另一船表示同意。

船舶碰撞过失责任的划分

船舶发生了碰撞之后,海事执法人员在分析碰撞责任时,应根据碰撞以前的事实经过和双方所采取的避让措施作为判断责任的基础。至于两船业己迫近,形成了紧迫危险后在碰撞前的一瞬间,双方企图避免碰撞所采取的紧急措施,无论此项措施是否正确,虽与确定责任的程度有关,但主要是由于驾驶人员事前的疏忽和过失才形成紧迫局面,因此责任的重点在于事前所采取的避让措施是否符合《规则》 和有关地方的规定是否合理,才是主要的依据。

船舶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碰撞从责任方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一方的过失所造成的,受损一方的全部损失应由过失一方的船舶负责。这一原则在国际上统一的。例如,船舶在港内航行碰撞了停靠在码头旁或系泊于浮筒上的船舶,停泊的船舶所受到的损失应由航行的船舶负责赔偿。

2.如果船舶所发生碰撞事故,双方都有过失时,双方所受到的损失按照过失程度的比例分摊。如果损失的程度相当或过失责任的比例难以判定时,双方的损失由双方平均负责。对于人身伤亡,碰撞当事方应负连带责任。

3.双方无过失责任是指碰撞不存在人为的因素,完成是因为客观原因或者原因不明所造成的。客观原因可能来自不可抗力,也可能出于意外事故。无过失碰撞的损害应由遭受者自行负担。

另外在海上法中有许多解读 具体差不多就是 国际海商法和美国的还是不同!

『肆』 安全生产事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根据事故的大小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
2、根据事故性质应负的刑事责任;
3、根据事故情况应负的行政责任。

『伍』 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形式包括

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者,要由法定的国家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追究行政责任通常以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种方式来实施。行政处分是对国家工作人员及由国家机关派到企业事业单位任职的人员的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制挚性处理。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主要是对粤妻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给予的行政制裁。
2.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区别,一是责任内容不同,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比负行政责任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大;二是行为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程序决定;三是负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常被处以刑罚。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是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刑事处罚的严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安全生产法》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陆』 船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什么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全体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特制订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一、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协调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2、审议重大安全管理问题;
3、对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4、提出解决安全问题的建议,提交总办决定。
(2) 组长职责
1、直接领导厂的安全人员和组织机构开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各种规章制度;
3、监督厂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4、在计划、布置、检查和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和总结安全生产工作;
5、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合理安排措施经费,并组织力量保证措施计划的实施;
6、组织领导制订和审定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并贯彻执 行;
7、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安全法规和业务知识,并定期向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8、定期检查安全管理工作,对各级干部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9、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
10、组织好车间、班组的经常性安全活动,推广先进经验;
11、生产中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组织调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事故进行处理,
制订改进措施,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3) 副组长职责
副组长相当于安全主任,具体负责厂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总办提交安全状况的书
面的报告,具体职责如下:
1、定期向办公室提交安全生产书面工作意见;
2、参与制定防止伤员,设备和火灾事故以及职业危害措施及安全操作规范,负责督促实施;
3、经常组织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事故隐患;
4、协助组织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工作;
5、就厂安全产情况每季度按隶属关系向当地劳动安全监察部门作出书面汇报。
(4) 生技部职责
1、负责进行安全技术的、研究工作。有计划地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技术问题,负责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工艺设计和审查,解决生产施工中的有关安全技术问题;
2、参与有关技术措施项目的审查,以及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规程的制订和审查;
3、编制或修订工艺规范、操作规范、工艺规范等;
4、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试制、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等项目工作中,都必须考虑安全生产的要求;
5、负责组织制订新产品、新工艺的安全操作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妥善做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5) 生产车间职责
1、在编制生产计划时,要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检查生产进度要同进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2、负责生产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定期将生产事故统计报告送至总办;
3、在生产中发现有重大危险,要及时进行指挥,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4、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考虑生产设备装置能力,防止设备装置超负荷运行,应考虑
到水、电、气等因素平衡;
5、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考虑员工的体能,各种作业、工种间的安全措施。
(6) 维修班职责
1、负责电器、仪表、设备、工艺设施等的管理,使其工作处于完好状态;
2、制订或审定有关设备制造、改进方案,组织编制大修安全措施计划,并确保其实施;
3、监督机械动力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4、编制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范和维修规程及其管理规章制度,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5、负责冲、压、剪、刨等动力设备和空压机、吊机的安全装置管理,组织定期检查和检验;
6、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的改进措施。
(7) 采购部职责
1、负责安全生产所需物资和防护器材、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供应并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2、负责对采购、保管、发放、运输、驾驶等人员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切实搞好物资仓库的安全防火工作;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危险品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制订管理办法,并督促领用部门认真执行。
(8) 车间主管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安全生产“五同时”,即生产与安全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进考核;
2、制订和组织本车间的安全措施计划,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3、对新员工进行车间级安全教育并经常向全车间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4、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5、保证设备、设施和工具符合安全要求;
(9) 班长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领导和支持班组安全员的工作;
2、指导和督导作业人员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现场检查,纠正违章作业现
象,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3、对新员工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车间或生产部门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管理,督促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一旦发生事故,应做到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
5、组织班组开展各类安全活动。
(10)员工职责
1、认真学习并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违章作业,并劝阻他人不得违章作业;
2、要根据工艺要求精心操作,各种安全生产记录要正确、清楚、可靠、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故障;
3、坚守生产岗位,不串岗、不离岗、不任意操作他人设备;
4、班前、班后检查所用工具、设备保证安全可靠,并做到正确使用。保护作业现场整洁,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端正安全态度。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建议;
6、掌握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和自我保护措施;
7、一旦发生了事故,要做到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
三、关于工伤事故处理
1、厂全体生产员工必须参加工伤保险;
2、出现工伤事故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并根据事故的大小决定是否报险。原则上预计医疗费在300元以上报险,300元以内由厂内部处理;
3、大小工伤事故的最终处理,均须分清责任后区别对待:
a意外事故,免责,医疗费等由社保局赔偿,属厂内处理按90%报销,据实发放生活补贴;
b 属操作失当,需负一定责任,通报批评。医疗费等由社保局赔偿,属厂内处理按80%报销,据实发放生活补贴;
c 属严重违章作业、野蛮操作,需负担相当的责任,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并
处以100~500元罚款,停工、辞退、开除等处理。医疗费等由社保局赔偿,属厂内处理按30%报医疗费,不作任何补贴;
d 出现工伤事故,班组、车间部门相应负责人要承担连带责任,视事故的严重性分别处以:班组长、车间主管:100~300元/次罚款,部门经理:50~200元/次罚款,同时通报批评;
e 工伤事故多发生班组长应立即降职或辞退,继续出现工伤的个人应立即停职、调离或辞退。
f 全年未发生任何一起工伤事故,班组长和主管可分别获得300元的安全生产奖;半年时间
内全厂未发生任何一起工伤事故,部门经理可获得300元的安全生产奖。
B部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我国消防工作实施的“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结合厂实际拟定如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 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机构组织,设立专职消防员:
组长:林学银 副组长:陈光友
成员:叶道义、吴锡浩、余贤芳、池锡清
义务消防员:池锡清
同时任命消防安全责任人,由部门主管负责;设立义务消防员,由各部门班组长兼职。
二、抓好“三性”教育,抓措施落实,贯彻一级抓一级的层层落实方法。
做到:①控制预防发生火灾、爆炸的一切不安全条件和因素;②限制消除火灾,爆炸蔓延,扩大的条件和因素;③保证有足够的消防人员和良好消防设备,以便一旦发生火灾,及时扑灭,减少损失;④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出口和通道,以便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⑤彻底查清火灾、爆炸原因,做到“三不放”。
三、 明确目标和责任人的职责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组织实施逐级防火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把消防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改善消防条件,完善消防设施,组织制定灭火方案,带领员工学习扑救火灾及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树立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
四、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严格执行用火、用电、危险品管理,安全通道和出口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定期核查制度,对违章操作或不规范行为及时整改,限期落实,延误者给予罚款警告,而造成损失要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五、本厂消防安全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本厂实际认真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及时形成《安全生产自查表》、《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卡》、《事故隐患整改登记表》、《消防器材检查表》,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提出整改意见,责任部门和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整改,且接受复查,直至合格,对复查仍不合格者按管理办法予以重处。
六、在对员工上岗前应进行消防安全生产教育,形成《安全教育台帐》,对各岗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时应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表》。
C部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为贯彻区提出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决定,针对本厂生产特点,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减少工伤事故发生,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机构:机构设立组长、副组长各一名,成员若干名,具体如下:
组 长:林学银
副组长:陈光友
成 员:池锡清
二、安全生产实行责任制,具体分工和职责如下:
(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
1. 协调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2. 审议重大安全管理问题;
3. 对总办在安全方面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4. 提出解决安全问题的建议,提交总办决定;
(2)组长职责
1. 直接领导厂的安全人员和组织机构开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人员和组织机构开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3. 监督厂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4. 在计划/布置/检查和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和总结安全生产工作;
5. 组织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合理安排措施经费,并组织力量保证措施计划实施;
6. 组织领导制定和审定厂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并贯彻执行;
7. 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安全法规和业务知识,并定期向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8. 定期检查安全管理工作,对各级干部的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9. 定期组织各类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重大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
10. 组织好车间,班组的经常性安全活动,推广先进经验;
11. 生产中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组织调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制定改进措施,预防事故重复发生;
(3)副组长职责:
副组长相当于安全主任,具体负责厂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 参与制定防止伤员,设备和火灾事故以及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安全操作规范,负责督促实施;
2. 经常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事故隐患;
3. 督促机械动力设备,设备的正常使用;
4. 编制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范和维修规程及其管理的规章制度,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5. 负责冲、压、剪、折、刨等动力设备和空压机的安全装置管理,组织定期检查和检验;
6. 负责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
(5)车间主管责任
1.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安全生产“五同时”,即生产与安全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考核;
2. 制定和组织本车间的安全措施计划,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3. 对新员工进行车间级安全教育并经常向全车间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4. 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范;
5. 保证设备、设施和工具符合安全要求;
(6)班组长职责:
1. 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领导和支持班组员工的安全工作;
2. 指导和督导作业人员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现场检查,纠正违章作业现象,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3. 对新员工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督促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 一旦发生事故,应做到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
5. 组织班组开展各类安全活动;
(7)员工职责
1. 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违章作业,并劝阻他
人不得违章作业;
2. 要根据工艺要求精心操作,各种安全生产记录要正确、清除、可靠、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故障;
3. 坚守生产岗位、不串岗、不离岗、不任意操作他人设备;
4. 班前、班后检查所用工具、设备,保证安全可靠,并做到正确使用,保护作业现场整洁,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 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活动、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端正安全态度,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建议;
6. 掌握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措施和自我保护措施;
7. 一旦发生了事故,要做到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

『柒』 船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什么急

该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各市交通、海事部门对辖区从事委托经营航运公司及委托经营船舶作如下重点检查:接受委托经营的航运公司是否维持经营资质及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委托经营航运公司与委托经营船舶签订的委托管理协议情况;船舶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船员配备与适任情况。
该专项整治活动明确交通部门将严格对现有接受委托经营航运公司进行经营资质审核,对不能维持经营资质的公司,将责成其进行必要的整改或整合,直至取消其经营资格。海事部门将严格对委托经营船舶实施检查,检查结束后将在《船舶安全检查通知》上注明“委托经营船舶专项检查”字样。对于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一律要求开航前纠正,情况严重者予以滞留,对于不具备条件开航前纠正缺陷的港口,虽可适当放宽要求,但将通知下一港口进行跟踪检查。对实际操作和安全知识检查不合格的船员,海事部门将予以复查,直至复查合格后才允许其继续履行证书规定的职责,并按照船员违法记分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此外,该专项整治活动明确原则上不对船舶进行重复检查,但“重点跟踪船舶名单”中所列明的船舶除外。专项整治活动同时强调从事委托经营航运公司只要有1艘委托经营船舶被列入海事部门重点跟踪船舶名单,则其公司所有委托经营船舶将自动被列入为重点跟踪船舶对象。
通过该专项整治活动,相信将进一步理顺委托经营航运公司及委托经营船舶的管理关系,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切实保证安全管理责任更有效落实,淘汰不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船舶,提高船员安全操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保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更好地构建和谐行业。

『捌』 生产安全事故法律责任怎么追究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或与之有关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或相关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玖』 关于机动船只碰撞事故的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急求满意在加!

关于船舶碰撞责任的规定,主要见于海商法,如果和外国船只碰撞的话,可能还牵涉到国家规则,如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等等,我这里列举了海商法第8章关于船舶救助的规定,如有其他需要,请联系我的QQ419156207
第八章 船舶碰撞

第一百六十五条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

前款所称船舶,包括与本法第三条所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艇。

第一百六十六条
船舶发生碰撞,当事船舶的船长在不严重危及本船和船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对于相碰的船舶和船上人员必须尽力施救。

碰撞船舶的船长应当尽可能将其船舶名称、船籍港、出发港和目的港通知对方。

第一百六十七条
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的原因或者无法查明的原因造成的,碰撞各方互相不负赔偿责任。

第一百六十八条
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一船的过失造成的,由有过失的船舶负赔偿责任。

第一百六十九条
船舶发生碰撞,碰撞的船舶互有过失的,各船按照过失程度的比例负赔偿责任;过失程度相当或者过失程度的比例无法判定的,平均负赔偿责任。

互有过失的船舶,对碰撞造成的船舶以及船上货物和其他财产的损失,依照前款规定的比例负赔偿责任。碰撞造成第三人财产损失的,各船的赔偿责任均不超过其应当承担的比例。

互有过失的船舶,对造成的第三人的人身伤亡,负连带赔偿责任。一船连带支付的赔偿超过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比例的,有权向其他有过失的船舶追偿。

第一百七十条
船舶因操纵不当或者不遵守航行规章,虽然实际上没有同其他船舶发生碰撞,但是使其他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员、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适用本章的规定。

详细内容,请浏览下面的网页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236

『拾』 船舶碰撞责任由哪个部门认定

船舶碰撞事故的责任认定,是两艘及以上船舶之间发生碰撞造成损害后,海事管理机构(各地海事局)经过现场勘验、调查等程序并根据有关的勘验和规定作出的一种具有技术鉴定性质的结论。

海事局的主要职责: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为交通运输部直属行政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船舶及相关水上设施检验和登记、防止船舶污染和航海保障等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责。以上海海事局为例,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和执行国家水上交通安全、航海保障、船舶和水上设 施检验、环境保护、海洋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施有关多边和双边国际条约,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监督执行。

(二)管理或负责规定区域内国际航行船舶和国内航行船舶的 船舶登记,以及船舶法定配备的操作性手册与文书审核签发工作; 负责辖区内外国籍船舶管理工作和审理外国籍船舶(包括港澳地 区船舶〕进入本辖区未开放水域或港口的申请,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审批;负责口岸的海事管理工作。

(三)按照授权,负责船舶检验机构、引航机构、船员服务机构、 海员外派机构和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辖区航运公司安 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工作,以及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实施有关法 律、法规、国际公约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四)按照授权,负责船员、引航员、磁罗经校正人员和海上设 施工作人员适任资格的注册、培训、考试和发证管理、船员服务薄 和海员出入境证件发放及管理、船员专业与特殊培训管理及其考 试发证工作。

(五)负责辖区内重大水上交通事故、船舶重大污染事故处置 及调查处理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负责组织、指导或具体实施 辖区船舶防台、水上搜寻救助及水上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水上交 通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六)管理、指导或具体负责辖区内“船旗国”“港口国”和“沿岸 国”管理、船舶安全检查、国际航线船舶进出口岸查验、国内航行船 舶进出港签证、强制引航监督、船舶保安和防抗海盗、船舶载运危 险货物及其他货物的安全监督、靠泊安全监督、防治船舶污染水域 监督等工作。

(七)管理、指导或具体负责辖区内“沿岸国”管理、海区(或水 域)巡逻、通航环境管理与通航秩序维护、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核 及监督管理、锚地和重要水域划定、港区岸线使用审核、航行警 (通)告发布等工作。

(八)负责船舶港务费、港口建设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等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

(九)按照授权,负责监督管理或指导规定区域内的船舶及水 上设施检验工作;负责东海辖区海上巡航执法和航海保障的行政 管理和执法监督工作;负责辖区海事公安工作。

(十)负责管理、指导本局机关和所属分支机构的海事业务、法制、规划计划、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固定资产、规费征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技术装备、科技教育、政务信息、党群、审计、纪检监 察、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等工作。

(十一〉承办交通运输部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资料来源:http://www.shmsa.gov.cn/NewsList.aspx?CatalogId=58d46eb4-ba24-47e1-89ce-b13df88be205


热点内容
法官龙井 发布:2025-05-15 21:54:47 浏览:464
民法典企业培训 发布:2025-05-15 21:37:16 浏览:142
婚前房产婚后公证给女方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15 21:35:56 浏览:533
文化和道德关系 发布:2025-05-15 21:24:04 浏览:207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 发布:2025-05-15 21:23:28 浏览:94
刑事诉讼法第7条 发布:2025-05-15 21:23:05 浏览:427
井研县律师 发布:2025-05-15 20:50:58 浏览:437
高景芳法学 发布:2025-05-15 20:43:03 浏览:919
社会法是指什么时候 发布:2025-05-15 20:35:24 浏览:328
经济法著作权特征 发布:2025-05-15 20:34:27 浏览: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