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身攻击法律责任
『壹』 涉嫌网络诽谤和人身攻击如何判刑
就看他是以什么名义起诉你,一般最多是恢复名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就这些处罚标准了。因为你还没有给他造成太大的损失和伤害,否则处理结果会不一样的。记住这次经验,下次有足够的证据或证人再揭发检举,否则自己会吃亏的!
『贰』 人身攻击要付什么样得法律责任
个人认为此案尚不构成刑事案件:不过构成治安案件,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第四十二条进行处罚,具体条款如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你可以到派出所进行报案,不过首先要将网上的证据固定下来(打印出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叁』 在网络上进行谩骂诋毁、人身攻击,该不该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如果对受害人造成了实际的影响,比如工作或生活上的不利影响而且有实际的证据能够证明,这样是可以要求加害人承担法律责任的。
『肆』 关于网络人身攻击,中国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呢能否把相关的资料告诉我吗
一般侵犯到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在民法通则里面有。
但是网络侵权这专种很难界定属,一般除非都是以名誉权提起诉讼。其他两个很难取证。
名誉权侵权,你需要提供的证据如下:
1,该网络攻击对你现有的名誉(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程度及后果。
2,该网络攻击的传播程度(浏览量、传播范围)。
3,如果能证明该网络侵权对你造成的具体的经济损失,那么最好提供,这个是索赔的基本。
隐私权、姓名权诉讼虽然也能成功,但是损失这个东西,你真不好证明,名誉权这个相对好证明一些。
建议走名誉侵权的法律途径。
『伍』 网上人身攻击算不算违法。
关于网络上人身攻击的问题,今年初最高法院有司法解释,列明了什么情况下是恶意攻击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这个规定很清楚,可以参阅。但不是所有的网上人身攻击都是严重到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
『陆』 网上骂别人、人身攻击别人到什么程度需负法律责任
有明确的被指责对象,只要是人身攻击,因为网络是针对不特定的用户,所以有类似言语就需要负法律责任。但法律责任本身需要区分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等。
『柒』 中国所有关于人身攻击法律条款
《民法通则》第来101条规定:“公民、源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信息。”否则,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严重者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4条第1款规定:“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捌』 如何采取法律程序应对网络人身攻击
先要求网站对其处理,要求屏蔽其侵权发言和帖子,然后可以收集证据,起诉他。
『玖』 受到网络人身攻击如何处理
把影视保存下来交给警察。就知道是哪些作案人员拍的,只要是在这现场的人一个也跑不掉
『拾』 辱骂,人身攻击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恶意人身攻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的,构成侮辱罪的,予以立案追究。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九十八条 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10)网络人身攻击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1款规定,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能为法人。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侮辱法人的名誉可以构成民事侵权行为,而不构成侮辱罪。
(3)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