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电动车肇事逃逸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电动车肇事逃逸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13 10:42:12

㈠ 电瓶车肇事逃逸会有什么刑事责任

谢谢各位朋友
关于电车机车非机车问题央电视台12月10《经济与》栏目播尴尬电车论交警院都做明确认定
关于电自行车家曾发布电自行车标准:
根据《电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标准规定电自行车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要求:电自行车高车速应于20km/h电自行车整车质量(重量)应于40kg电自行车必须具良脚踏骑行功能电自行车车轮轮胎宽度应于45mm些标准看肇事者骑乘电车外观没力脚踏装置另外辆电车设计高速远远超20公明显超标根据点我应该认定电自行车电摩托车应该划机车范围内
按照机车肇事案件交通肇事罪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呢
谢谢家请继续关注给予指教

现我想追究死亡块赔偿电车肇事致重伤点提请院追究其刑事责任

㈡ 电动自行车撞人逃逸,法律规定如何处罚

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驾驶电动车撞人承担的责任,要根据撞人的具体内情况和后果来界定,容有预谋的故意撞人将受害人撞死或撞成重伤或轻伤,就是要承担的刑事责任,不是故意的属于正常的交通事故,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虽然是电动车撞人,但是撞人以后逃逸,仍然要承担全部事故责任。

㈢ 电瓶车肇事逃逸怎么判

电瓶车发生交通事故,然后肇事逃逸了,这个判法和机动车肇事逃逸是一样的。
但首先,得找到,肇事逃逸的电动车,如果找不到的话,那么,就没有办法。你没电动车很多都是没有车牌号码的,所以不好查找,不像机动车有车牌号,通过监控就能找到肇事的机动车,肇事逃逸,要承担事故的选择,承担全责后,伤者的所有损失,都有肇事逃逸的车辆,全部承担,如果肇事逃逸,导致受伤者死亡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有可能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㈣ 两电动车相撞,对方逃逸怎么追究责任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无论你是否有责任,但是对方逃逸了,那么首先基本上就是他的责任了,如果造成严重的后果,就会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死亡逃逸了,就会被判三年以上徒刑。

㈤ 电动车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新交规

法律分析:电动车肇事逃逸的处罚,一般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天、罚款1000元的处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㈥ 电动车车主肇事逃逸可追究什么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电动车肇事逃逸后,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对肇事逃逸者处以行政拘留15天、罚款二百元到二千元。

㈦ 电动车交通事故逃逸怎样处罚

电动车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7)电动车肇事逃逸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规定:

第六十三条发生死亡事故以及复杂、疑难的伤人事故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前,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公开调查取得的证据。

证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六条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根据本规定第六十一条确定各方当事人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方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以及受害方当事人的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后,已经按照前款规定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六十一条重新确定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分别送达当事人。重新制作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除应当载明本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注明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热点内容
限购政策属行政法规 发布:2025-05-15 22:32:35 浏览:778
注会经济法人民币汇率 发布:2025-05-15 22:32:22 浏览:541
工商法人变更表 发布:2025-05-15 22:29:27 浏览:675
法律知识讲座读后感350 发布:2025-05-15 22:25:45 浏览:933
法官龙井 发布:2025-05-15 21:54:47 浏览:464
民法典企业培训 发布:2025-05-15 21:37:16 浏览:142
婚前房产婚后公证给女方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15 21:35:56 浏览:533
文化和道德关系 发布:2025-05-15 21:24:04 浏览:207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施行细则 发布:2025-05-15 21:23:28 浏览:94
刑事诉讼法第7条 发布:2025-05-15 21:23:05 浏览: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