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微博v付法律责任么

微博v付法律责任么

发布时间: 2022-03-15 16:34:09

A. 新浪微博这个微博需要付法律责任

新浪微博怎么可能付法律责任,如果是某天微博涉及到你的个人利益,那么发布此条微博的人是需要负责任的

B. 新浪微博被举报会牵扯法律责任吗

主要看到什么程度,如果侵犯了隐私权或者涉及知识产权、淫秽物品等行为,可能遇到法律责任。

C. 在微博里讲话负法律责任吗

当然了,在微博里如果你触犯了他人的版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等等,受内害者是有权去容法院起诉你的,大多数情况下你也要承担这个责任,对受害人进行应有的赔偿。

另一种情况,你在微博里发布煽动性言论,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安全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你也会承担责任的,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你是在一个法制国家,不要认为微博里就是自由,法制的基础的限制你的自由,从而达到大多数人的自由。

哥们,祝你好运!

D. 微博发布虚假信息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关键看信息内容的类别,是否被人看到,是否引起严重后果。

1)如果只是说自己生病了,最多就引起朋友关心,不用承担责任。

2)如果造谣侵犯了他人权益,侮辱了他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可以可能被他人提起民事诉讼。

3)如果其他造谣,引起严重后果,可能被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E. 在新浪微博上替人发布曝光信息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如果不合法的话,当然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F. 微博“大V”们的言论责任是什么

何以如此?人民日报今天发表的评论《“观点多元”也不应“胡言乱语”》所列举的微博“大V”们之种种胡言乱语情态,大致反映了我的心思,即对微博“大V”这一群体基本不信。但,这还不是我的一个完整的回答。
我不想做微博“大V”们的粉丝,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自重和自爱,使得我对微博“大V”这一群体多少有些瞧不起。君不见,微博这一传播力度最大的公共舆论平台,总是被一些微博“大V”的吵、骂、闹、搞,情绪化、娱乐化、商业化所左右,全没了微博“大V”应有的风范或风度。如此这般,怎能让我对他们高看一眼?!
当然,作为一介凡人,我不做微博“大V”们的粉丝是件不值一文钱的事情。但,这至少表明了我对微博“大V”们的一种不满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人民日报这篇评论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尤其是其结尾道出了我的心声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点呈现多元多样的复杂态势。对事物和问题的不同看法,整体上合乎人们的内心实际,有助于人们多角度看待问题,在交流沟通辩论中形成社会共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有增益的。但是,观点多元并不等于胡言乱语,胡言乱语对社会不但无益还很有害。自媒体时代,只有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慎用自己的话语权,发表负责任的言论,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尊重与信任。”
所谓微博“大V”,也算得上社会名流。毋庸置疑,与凡人草根抑或平民百姓相比,社会名流的话语权、影响力要大出许多。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既然我们国家的兴亡与每个国民的责任都有关系,那么,拥有一定话语权、影响力的微博“大V”们,其言论责任应该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凭借自己的优势来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使广大国民在此基础上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而不是将微博作为谋取一己之利的私人空间来胡言乱语,甚至胡闹乱搞。
“观点多元”也不应“胡言乱语”江柳依
有人发长微博,捏造某大学学生会干部贿选的故事,写得情节跌宕,只在文末说,这是自己编造出来的,希望微友“在转发批判之前,先要动动脑子”。然而,很多人明知是假的也在大量转发、当真讨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很多人面对微博信息,没有耐心看完,没有时间思考,没有理性思辨。
在这样的舆论场域下,说什么、怎么说,就显得极为关键。如果发言者都讲责任,遵规范,传播客观、真实的信息,表达理性、公允的观点,那么就能够加快形成良性的舆论秩序,培养受众的成熟心理和理性心态。反之,如果胡言乱语一通,传播不实信息,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那么就容易刺激受众情绪,使舆论场域出现混沌和混乱状态。尤其是一些实名、知名、著名的微博“大V”们,因其“粉丝”众多,几句话就可能闹得沸沸扬扬。
有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说,冬天给树穿衣服保温无用,理由是树内部不发热,无温可保,据此批评政府部门每年是在“花钱做无用的事”。冬天给树穿衣是为防冻,岂是为保温?他这个分析有问题,结论自然就站不住脚。还有专家说,鱼离开水很难活过12个小时,因此一听说有人能让普通的鱼离水存活好几天,就说这不可能。这个结论下得草率,如果他从书斋走到实践中去,就会从福建建瓯市的“弓鱼术”中大长见识。
有一些知名人士,把自己的微博当成私人之间的闲扯。有的把道听途说、未经证实的丑闻、绯闻、腐败信息一发,让公众信以为真。有的喜欢以偏概全,把一个人的毛病、一个地方的问题,上升到普遍性、全局性的层面大发议论。有的则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不讲基本的逻辑,只把若干现象、问题一摆,就得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结论。在公共舆论场域,如此一锅乱炖,如果不细加甄别,很容易引人义愤填膺、情绪激昂。
微博上还活跃着一些人,打着公共知识分子的旗号,却背离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与良知。他们的基本言论价值立场就是反对,唱反调,而不论是非曲直。基本价值结论最终都是政府失德、无信、作恶,而不管事实真相如何,不分个别和一般。基本言论载体就是故意捏造、剪辑一些所谓的历史阴暗面、领袖人物丑闻,而不辨真假。如此貌似为公共、公众呐喊,实则煽动、鼓惑,惟恐天下不乱。
种种胡言乱语情态,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下一些公共舆论场域的乱象。有人说这是“观点多元”、言论自由的具体表现,实则背道而驰。观点多元,乃是对人物、事件的多种看法,应合乎事物的本来面貌。无论何种观点,应持之有据、论之有理,遵循基本的价值逻辑。看问题的立场,应是客观、理性,不隐美、不虚恶。以“观点多元”为借口胡言乱语,不仅是对观点多元的误读与曲解,也不利于观点多元的培育和秩序的形成。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点呈现多元多样的复杂态势。对事物和问题的不同看法,整体上合乎人们的内心实际,有助于人们多角度看待问题,在交流沟通辩论中形成社会共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有增益的。但是,观点多元并不等于胡言乱语,胡言乱语对社会不但无益还很有害。

G. 公司欠债不还公布微博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合理维权是可以的,但公司欠债的事实毕竟没有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裁决,如果公布微博损害了公司的名誉权,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H. 发微博爆料真事负法律责任吗

那要看新闻内容是否触犯法律,比如:国家安全利益;公民个人隐私;他人民名誉。

I.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载了不实微博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传播违法、违规的信息,无论传播者事后怎么装傻,装不懂、装不知情,都要负责的。如同自称没学过法、不懂法的人,只要他触犯法律,一样要受到法律惩处,一个道理。

热点内容
冒名签订合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05:29:58 浏览:78
劳动法合同法基本内容 发布:2025-05-15 05:25:13 浏览:684
法官庭审套路 发布:2025-05-15 05:23:55 浏览:595
道德经机 发布:2025-05-15 05:18:20 浏览:321
司法协助执行 发布:2025-05-15 05:16:57 浏览:618
江苏交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15 05:16:57 浏览:228
劳动法实质渊源 发布:2025-05-15 05:14:56 浏览:443
司法部刻章 发布:2025-05-15 04:50:53 浏览:3
法治国家利 发布:2025-05-15 04:47:27 浏览:101
新婚姻法特点是什么 发布:2025-05-15 04:45:07 浏览: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