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吸毒贩毒的法律知识教案

吸毒贩毒的法律知识教案

发布时间: 2022-03-15 19:50:18

❶ 贩毒案法律知识

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内追究刑事责任,予容以刑事处罚。据此,贩卖毒品罪是指贩卖毒品的行为,只要是贩卖毒品,即构成贩卖毒品罪。
2、《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X片一千克以上、X因或者X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 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X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X因或者X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X片不满二百克、X因或者X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❷ 小班关于毒品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在各学科渗透毒品预防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毒品预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初中阶段的分目标: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拒绝毒品诱惑。

二、教学内容及方式

教学内容:

1.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名称。

2.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3.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4.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够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害。

教学活动建议

1.列举常见毒品的名称和俗称,收集毒品危害的相关资料。

2.参观禁毒教育基地或禁毒教育展室,观看禁毒教育影视片。

3.讨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4.运用学过的相关法律条款,分组谈谈法律如何保护未成年人不吸毒、如何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5.讨论“对好奇的事就要去尝试,是对的吗?”以吸毒为例,引导学生对“好奇”、“从众”等心理的正确认识,知道一些毒犯诱惑青少年吸毒的常见手法,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技巧。

三、具体教学要点:

一、毒品的定义和范围

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

我国在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有时候被统称为"精神活性药物"。这些药物如果滥用即是毒品。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

从社会属性讲,如果为着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如海洛因。

"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二、认识毒品

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 纪传入中国。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现。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全国 人大党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一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被称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是一个曾遭受毒品严重危害的国家,历史上的毒祸曾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几乎使中国陷入亡国的境地。今天,毒品死灰复燃,再次向我们发起了挑战。由于毒品在我国死 灰复燃的时间相对较短,预计毒品的蔓延还将有一段发展时期。

三、毒品知多少?

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成瘾性的药品。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现简介如下。

鸦片又称阿片。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苦的反应。

罂粟壳俗称大烟壳,为罂粟的干燥果壳。它原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治疗久咳、久泻、脱肛、便血及胃痛等症,但不宜多服、久服,否则容易成瘾。某些见利忘义的摊主、饭店经理竟将它放在火锅内或牛肉汤中煮汁,让顾客上瘾,以招徕“回头客”。此属违法犯罪行为。

大麻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曾作过药用,它的雌花与树脂则为含有大麻素的毒品,少量食用可使人产生一种梦幻感,看到的物体变得鲜艳明亮,具有很强的引诱力。成瘾后会使人惊恐或产生攻击行为。

可卡因从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麻醉,一旦成瘾,会因幻觉而自残,如感到有许多虫子在皮肤内骚动,不堪忍受,于是不惜用刀将皮肤切开,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或产生迫害、嫉妒妄想,以致用暴力进行“报复”。

此外,“冰毒”、致幻剂、苯丙胺类兴奋剂(如摇头丸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也属于毒品之列。

❸ 主题班会禁毒的教案

学了[模块六][ 班主任育人与管理专题讲座——禁毒教育]后觉得,现在的学生,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防毒意识非常薄弱,普遍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差,因此,必须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禁毒教育。在小学生中,也要进行禁毒宣传,防范于未然。在此,设计了一个禁毒主题班会的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

爱惜生命 远离危害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爱惜生命 远离危害)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播放电影《虎门销烟》片段,再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毒品危害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结合宣传短片,给学生讲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爱惜生命,远离危害。 最后,全班站立,齐读《青少年预防毒品十诫》:

一、不要因追求刺激而吸毒。
二、不要因好奇而吸毒。
三、不要因贪图享受而吸毒。
四、不要因解愁而吸毒。
五、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诸如吸食某一类毒品或者用某一种吸食方法不会成瘾等谎言。
六、不要结交有吸毒行为、贩毒行为的人。碰见亲友吸毒,一要远离;二要劝阻。
七、不在吸毒场所停留1秒钟。
八、不接受与毒品有关人员传递的香烟。科学试验和受害者的经历者表明,三根海洛因的香烟就足以令人上瘾。
九、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毒品决不能治病,只能添病。
十、发现吸毒,贩毒者,速向公安机关报告。

❹ 《认识毒品的危害》教案

吸毒对青少年具有以下危害:
一、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
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会产生毒副反应和戒断症状,会导致体内重要系统及器官受损,一些疾病则会乘虚而入。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脏及肾脏功能衰竭、各种皮肤病、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等。当一个人吸毒成瘾后(海洛因甚至只吸一次就可以成瘾),一旦中止使用便会产生下列多种身体上的不适,如肌肉疼痛、腹痛、流泪、流涕、焦虑、失眠等,使用者无法从精神上和身体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大剂量使用海洛因后还可以引起呼吸衰竭致死。由于注射器、针头、溶液、药品的污染,以及共用注射器,可使注射吸毒者感染各种传染病,如肝炎、艾滋病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吸毒者因使用不洁注射器而被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率高达22%-68%。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显示,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占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总数的44.3%,经注射吸毒感染的比例居艾滋病传播途径的首位。
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吸毒可以使吸毒者沉湎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丧失对生活的热爱,在精神上越来越堕落,成为毒品的奴隶。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学习对他们来说再也没有意义,支撑他们空空驱壳的唯一目的便是设法获得毒品。当没有钱购买毒品时,就会不择手段地去偷、去抢、去卖淫,他们极易铤而走险。毒品扭曲了人的灵魂。使上瘾者人格低下,丧失了人起码的尊严,甚至走上贩毒,抢劫、杀人等犯罪道路。不仅危害家庭和社会,甚至出现残害亲人的家庭悲剧。
毒品之"毒"就表现在它能使吸食它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上瘾,而上瘾后又极其难以戒断,形成对它的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身体依赖可以通过药物和强制戒毒办法消除。最困难的是消除心理依赖。因此,吸食毒品上瘾,不仅意味着个人前途的毁灭,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隐患。
通过调查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毒品的危害,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青少年朋友们要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构筑坚固的心理防线。坚决拒绝“第一口”。谨慎交友,有技巧地对“引诱”和胁迫说“不”。打消对毒品的好奇心。提高警惕,避免上当。从拒绝香烟开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孕妇吸毒易使胎儿发生子宫内生长迟滞现象,出生后因突然断了毒品来源,也会出现如大人戒毒时产生的不适,称为戒断症候群。
.孕妇吸毒对胎儿的危害
孕妇吸毒,可通过胎盘血而输给胎儿,即出现“胎儿吸毒”,孕妇定时的吸毒,胎儿也得到定时的供给,在出生前,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当出生后,随着脐血管的结扎,等于中断了毒品的供给,一段时间后即出现戒断症状。近有研究报道,孕妇吸毒时,可在其羊水、脐带血浆及乳汁中检出毒品的代谢产物;在吸海洛因的产妇产生的新生儿尿中也查出吗啡或奎宁。从而佐证了新生儿戒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新生儿出生后1~2天逐渐出现戒断症状,使用美沙酮者需3~4天才出现。新生儿戒断症状表现为激惹不安,呼吸快,高声哭叫,睡眠障碍,拼命把小手往嘴里塞,鼻塞,打哈欠,打喷嚏,发热,四肢出现粗大震颤或扑翼样震颤,呕吐,腹泻等。这类患儿多半有体重不足。戒断症状可迁延数周或更长,死亡率高,需积极治疗。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28条回避办案人 发布:2025-05-15 07:50:00 浏览:242
百度输入法官方下截 发布:2025-05-15 07:49:53 浏览:516
劳动法沒写带薪休假 发布:2025-05-15 07:48:18 浏览:421
公司破产重组法律实务 发布:2025-05-15 07:35:06 浏览:788
新肺炎有办法治没 发布:2025-05-15 07:29:27 浏览:10
法院法官最怕什么 发布:2025-05-15 07:29:24 浏览:922
婚姻法19条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5 07:29:21 浏览:759
众泰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5-15 07:29:16 浏览:597
南开法院地址 发布:2025-05-15 07:25:45 浏览:160
法院规章审查 发布:2025-05-15 07:17:55 浏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