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人身的安全法律责任
^1、道德来责任:就是自己源的良心受到拷问,让自己的内心“很受伤”^-^,这个需求公民自己素质高啊。
2、法律责任:就是自己的良心约束不了自己的时候,自己被国家暴力机关(公、检、法)找上门。承担法律责任是“身不由已”@@
2. 有什么法律对公民的人身权利的保护有规定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劳动法都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未成年人正处于长身体、求学识、立志向的人生长阶段,身体未定型、心智尚稚嫩、社会经验少、自护能力差.一旦当童工,恶劣的劳动条件和有职业危险的工作环境将会严重侵害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因务工辍学,也会使其终止接受的义务教育.我国法律规定最低就业年龄一般不低于16周岁,就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
2.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他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3.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藏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拆开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开拆.
5.《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42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3. 公民人身权由哪些法律保护的具体是哪些
公民的人身权是指与公民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经济内容的权益。公民的人身权有两类:一类是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人身自由、名誉、姓名、肖像、婚姻、隐私等权利。一类是身份权,包括亲属权、监护权、署名权、荣誉权等。�
《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人身权具体有: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婚姻自主权、家庭亲属权、男女平等权、著作权、发明权、署名权等。
公民的人身权是公民享有财产权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人身权,就无法享有财产权。由于人身权具有与个人的人身不可分割这一特征,决定了人身权除法律明文规定外,不得转让。
在我国《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以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有详细的规定。
可以看看网络关于人身权的具体介绍
4. 法律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自232条--262条规定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的罪名及应受到是处罚
公民依法享有身体不受侵害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和名誉权等
5. 侵犯公民个人隐私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停止侵害的处罚方式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二、赔礼道歉的处罚方式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在适用此种民事责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三、赔偿损失的处罚方式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适用上应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120条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6.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以及相关刑法处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拐卖人口,回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141条规答定处罚;
2,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依照刑法第238条规定处罚;
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依照刑法第239条规定处罚;
4,非法管制他人,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依照刑法第144条规定处罚。具体处罚可参考以下的有关法律知识。
7. 当公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公民可以根据那条法律维护自身安全
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8. 法律对公民的人身权力的保护是如何规定的
人身权是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一般而言,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心理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信用权、婚姻自主权、著作权、监护权等多项具体权利。
9.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不构成犯罪,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