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执法人员基本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行政执法人员基本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发布时间: 2025-08-14 15:18:29

『壹』 行政执法证怎么考

行政执法证的考取主要通过参加当地的行政执法考试系统完成的考试。以下是具体的考取流程和相关要求:

  1. 报考条件

    • 在职在编:考生需为在职在编且从事行政执法相关工作的人员。
    • 年龄与身体条件:年满十八岁,且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 学历与专业能力:持有相应的学历,并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 法律知识:熟悉法律、法规规章,这是参加考试的基础。
    • 其他要求:符合其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2. 考试内容

    • 公共科目:涉及通用法律知识,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以及案例分析题。考试时长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75分为合格分数线。
    • 专业科目:根据考生所从事的行政执法领域进行专业法律知识的测试。
  3. 考试准备

    • 考生需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和知识,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并熟悉考试内容。
    • 可以参考相关的法律书籍、培训课程或模拟题进行复习。
  4. 考试与获证

    • 考生需按照当地行政执法考试系统的安排,按时参加考试。
    • 通过考试后,考生将获得行政执法资格证,从而合法地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请注意,具体的考试流程、内容和要求可能因地区或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考生提前了解当地的考试政策和要求。

『贰』 国考行政执法卷常识主要考什么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执法卷常识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考生需要全面掌握。

首先,法律法规是考试中的重点。常见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法律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规定,如行政许可的申请与审批程序、行政处罚的实施步骤等。

其次,考生需要掌握行政执法程序的各个环节。这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听证、处罚决定等。熟悉这些程序有助于理解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程序合规性,有助于在考试中准确回答相关问题。

另外,行政职权也是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生需要了解行政执法机关行使职权的依据、原则和限制。包括行政执法机关的组织和职责、行政执法权限的划分和行使等内容。这些知识有助于考生理解行政执法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考生还应了解常见的行政处罚种类,例如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等,以及与不同违法行为相对应的处罚标准。这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准确判断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进而选择合适的处罚措施。

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也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了解违法行为所带来的法律责任以及法律规定的救济措施,例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这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准确回答相关问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考察内容可能根据每年的考试大纲而有所不同。因此,参考往年真题和复习指导资料是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源。考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注重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答问题。

『叁』 江西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试题B卷的答案!急急急!谢谢啦

江西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A 5D 6D 7CC 8B 9C 10A 11A 12A 13C 14D 15C 16B 17C 18D 19C 20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CD 2BD 3BCD 4BCD 5ABD 6AB 7ACD 8ABCDEF 9ABCD 10ABCD 11ABCD 12 ABCD 13AB 14ABCD 15ABC
三、判断题
1.对2错3对4对5错6对7错8错9对10对11错12错13对14错15错16错17对18对19对20错
四、简答题
1、答: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结构,行政执法依据的种类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及有关国际条约。
2、答:行政执法的要件是指合法的行政执法行为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1)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合法。(2)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准确。(3)符合法定的程序。(4)符合法定的形式。
五、案例分析
(一)答案:
(1),缺证据的表述.应当表述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事实及其依据.
(2),行政处罚依据引用不准确.应当表述为"第三十五条第(二)项".
(3),在"本机关决定"之后,缺少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的表述.
(4),未告知罚款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错误告知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应当是六十日.
(6),告知的行政复议机关缺少一个.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还应当告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7),行政处罚主体错误.某县市政管理局执法大队不是行政处罚的主体.
(二)答案:
1、答案"整治领导小组"决定原大型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失效不合法,"整治领导小组"不具备行政许可的主体资格.
2,答案:按受理申请的先后顺序决定是否准予设置不合法,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行政许可,按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决定是否许可.
3, 答案:原大型户外广告设置者要求补偿有法律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给被许可人造成财产损失的,被许可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补偿.

『肆』 2010年江西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答案

2010年江西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C卷答案
一、 单选
1、C 2、B 3、B 4、B 5、D 6、A 7、A 8、D 9、B 10、B
11、B 12、A 13、A 14、A 15、D 16、D 17、C 18、B 19、C 20、A
二、 不定项选择
1、ABC 2、AD 3、ABCD 4、D 5、ABCD 6、BD 7、BC 8、ABCD 9、AD
10、BD 11、A 12、BD 13、A 14、B 15、D
三、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 简答题
1、答:《江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第四条规定:行政执法监督的范围包括下列内容:(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二)行政执法主体和程序的合法性;(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四)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情况;(五)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六)违法行政行为的查处情况;(七)行政复议情况;(八)其他需要监督的事项。
2、答:1、讯问、询问 2、调取 3、鉴定 4、勘验 5、检查 6、辨认 7、抽样取证
3、答:(1)按制作主体分类。可以分为以个人名义制作的文书和以执法机关名义制作的文书;(2)按文书种类分类。可以分为执行类文书、证据类文书和工作类文书;(3)按文书形式分类。可以分为填写式文书、书写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五、 案例分析
(一)
1、答:执法不正确。(1)适应行政处罚的程序不正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张某个人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显然不适合简易程序,其决定是不正确的,而应适应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须经过立案、调查取证、告知权利、说明理由、当事人陈述与申辩后作出处罚决定;(2)扣留张某的餐饮器具不正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由此执法人员因执法任务较重,为防止张某拒缴罚款而扣留张某餐饮器具是不正确的。
2、答:《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告知权利的内容包括告知申请回避权,申辩权,陈述事实、提出证据权,申请行政复议权,提起行政诉讼权以及请求赔偿权等。
(二)
答:赵某要求赔偿的行为合法,属于行政赔偿范围,但提出的具体赔偿要求计算标准不当。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二章第一节第四条(一)款规定,法院撤销工商机关作出的错误的行政处罚后,工商机关归还了经营许可证,当事人赵某有权要求工商机关进行赔偿。但《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第三十六条(六)款规定,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的经常性费用开支,但不赔偿有可能取得的利润,所以赵某要求赔偿餐馆可赚9000元的利润损失,将不予支持。

『伍』 行政执法素质测试考什么

行政执法素质测试主要考查报考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不同地区考查内容有所差异,以2023年北京市和深圳市相关考试为例,具体考查内容如下:

北京市
  • 法律基础:测查报考者对基本行政法律法规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执法素质:考查报考者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在工作情境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推进工作、达成目标等方面的能力。
  • 执法能力:重点考查报考者面对行政执法任务时,收集和分析有效信息、应用法律法规、遵守执法程序、根据特定目的进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 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情境选择题、案例分析题三种。
深圳市
  • 公共基础知识: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知识。
  • 数量关系: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类型题目,考查报考者对数列规律的把握和四则运算问题的解决能力。
  •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报考者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型有选词填空、语句表达、阅读理解。
  • 判断推理:测查报考者逻辑推理判断能力,题型有事件排序、图形推理、演绎推理。
  • 资料分析:考查报考者对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推理与加工的能力。
热点内容
经济法税收优先权 发布:2025-08-14 20:11:34 浏览:701
刑法上的打击 发布:2025-08-14 20:05:15 浏览:573
经济法各税收税率 发布:2025-08-14 19:59:12 浏览:290
公务员道德精神是 发布:2025-08-14 19:52:14 浏览:34
拨针疗法治颈椎骨质增生 发布:2025-08-14 19:50:46 浏览:472
合同法中80 发布:2025-08-14 19:32:22 浏览:939
合同法规定合同有效期 发布:2025-08-14 19:30:53 浏览:8
2014经济法试卷山东师范大学 发布:2025-08-14 19:11:29 浏览:985
大律师请温柔 发布:2025-08-14 19:10:50 浏览:633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 发布:2025-08-14 19:04:19 浏览: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