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上海法院要法律硕士么

上海法院要法律硕士么

发布时间: 2022-03-21 03:26:47

『壹』 上海大学的法硕好吗有前途吗

上海大学法硕还是很不错的,毕业后很有前途的。

上海大学图书馆由宝山校专区的校

本部图书馆、延长校区的文荟属图书馆和嘉定校区的联合图书馆三个分馆组成,建筑总面积5.4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3月,馆藏图书394万余册;订购纸质报刊1828种;订购电子文献数据库69种,含电子刊6.2万种,电子书256万种。

中外文数据库覆盖上海大学所有学科范围。图书馆收藏了钱伟长院士毕生学术藏书,共计1万余册;在宝山校区东区设有钱伟长图书馆。

截至2019年5月,学校设有86个本科专业,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贰』 法院一般招法学硕士研究生还是法律硕士研究生

都招的。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同一个岗位是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都招的。

『叁』 法院和检察院在招收条件上认可法律硕士(非法学)吗

具体认不认可,能不能报考,要看具体省份公务员公检法职位表招考条件,符合条件的是可以报考的。非全日制法学本科不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只能考法律硕士法学。

法律硕士(非法学)是本科为非法律专业的考生主体,国家设置法律硕士的初期目的就是培养这一类人才,全国的法律硕士考生,绝大多数都是法律硕士(非法学)。

(3)上海法院要法律硕士么扩展阅读:

法院检察院工作职能的的区别:

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是负责审理案件,解决纠纷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审判法律规定、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由市法院管辖和市法院认为依法应当由自己审判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审案件。

(二)审判法律规定由市法院审判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二审案件。

(三)审查处理不服市法院和下级法院判决、裁定的各类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

(四)审判由检察机关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

(五)对下级人民法院管辖不明的案件指定管辖。

(六)监督和指导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七)依法行使司法执行权和司法决定权。

(八)依法决定国家赔偿。

(九)管理、协调全市法院执行工作。

(十)研究、征集对法律、法规规章草案的意见;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

(十一)负责指导全市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训工作;按照权限管理法官及其他人员;协助管理全市法院机构、人员编制工作;主管全市法院监察工作。

(十二)结合审判工作宣传法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十三)承办其他应由市法院负责的工作。

检察院是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和职能部门主要职责 :

(一)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惩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

(二)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等侦查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对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并对侦查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三)对于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提出抗诉。

(四)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是否正确和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五)对于监狱看守所等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地点实行监督。

参考资料:网络——法院

网络——检察院



『肆』 我想问一下法律硕士的就业情况

法律硕士一定要在就读间通过司法考试 我就是法律硕士,我的同学评介自身的努力90%以上都通过了司法考试 ,硕士头衔加之司法资格找工作并不难所以毕业后进事务所是很容易的 只不过这个工作要辛苦些了,进入大公司做法务的也有很多待遇也不错 还有考公务员进入法检系统的就更好了 当然有个别人进了高校 还有考取博士的 总之,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根本不像社会上传的那样 努力吧 朋友!

『伍』 华东政法考研(想考法律专业)

可以报考,没有问题的。你种大学非本的,叫法律硕士,读三年。法学硕士是本科学法律的才可以考。华政的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就业差不多,一起传说上海法院不要法律硕士只要法学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还是很多华政的法律硕士进了法院检察院的,找工作这事得看个人的,法学就业一般,因为每个大学都在开课,人多了。就像你酒店管理,也没有绝对说好找不好找,你准备考哪一年的啊?2014年1月份那场吗?那得看你个人学习能力怎么样了,一般这个时间复习有点晚,但是我有同学10月份才准备也考了复旦的法学。法律硕士有统一教材的,背功需要好一点。如果觉得华政竞争太激烈,你也可以考虑上海海事大学。

『陆』 法律硕士是不是一毕业就可以去法院实习然后在法院工作

法律硕士能复否去法院实习制,没有强制性规定,到法院工作应当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法律依据如下:

《公务员范围规定》第八条规定,各级审判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

(二)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员。

第九条规定,各级检察机关中列入公务员范围的人员: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行政人员。

《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第三条规定,录用公务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第四条规定,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6)上海法院要法律硕士么扩展阅读:

《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

第五条 录用公务员,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发布招考公告;

(二)报名与资格审查;

(三)考试;

(四)考察与体检;

(五)公示、审批或备案。

必要时,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对上述程序进行调整。

录用特殊职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简化程序

『柒』 上海法律硕士院校详细情况。考研难度

复旦和华东政法大学难考一些,其他的上海海事,上海大学,上海经贸都不难。 加油,要去上海学习不难。

『捌』 上海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要怎么准备

政法学院是跟着国家线走的,复试线要等着国家线出来,看看你的复试线~
具体怎么准备,可以参照下16年的复试要求~祝复试成功!
第六章复试的形式和内容
第十七条 复试形式包括笔试和面试。
第十八条 硕士研究生复试包括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综合知识考试、面试以及同等学力加试。
第十九条 研究生处负责组织硕士研究生复试的专业综合知识考试和英语听力测试,考试的科目和参考书目在当年的招生简章中列出。
第二十条 研究生处负责组织对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的考生进行专业课加试。加试科目为本专业2门法学主干课程,试卷的难易程度须符合法学本科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每门2小时,每门试卷满分为150分,90分(含90分)以上为合格。
加试科目一门(含一门)以上不合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
第二十一条 各复试小组负责考核考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专业素质,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科研经历及科研水平,对原所从事专业及所报考专业的专业知识及前沿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术思想,相关专业技能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思维的敏锐性及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及进取精神等方面的情况。
第二十二条 硕士研究生考生复试成绩由外语听力、专业知识考试、综合面试三部分成绩组成,总分450分。其中,外语听力考试占50分,外语口语考试占100分,专业综合知识笔试考试占150分,综合面试占150分。
第六章复试程序
第二十三条 初试成绩合格、符合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条件的考生须持本人准考证、身份证件、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往届生)、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需加盖本科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同等学力考生提供专科成绩单及本科至少四门以上主干课程成绩单、CET四级证书原件)等材料按规定时间到研究生处报到。
第二十四条 研究生处负责审查复试考生的复试资格,组织复试考生笔试、综合面试和同等学历考生加试。
第二十五条 各复试小组组长在复试前须查验考生身份,确认无误后,再组织考核。
各小组复试标准须相对统一,复试内容及复试结果由各复试小组集体讨论确定,复试小组组长负责填写复试评语,核定复试成绩,并签名确认,秘书负责做好复试记录。
第二十六条 各复试小组根据考生的初复试成绩,结合其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考生,确定考生培养类型。
第二十七条 各复试小组审核汇总复试结果(包括复试成绩、复试结论、拟录取与否、拟录取类别与培养类型),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第二十八条 复试结束后,研究生处及时公布复试成绩及复试结果并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

『玖』 法律硕士可不可以报考法院检察院公务员

法律硕士,可不可以报考法院检察院公务员?可以,因为他专业+对口很适合报考这个法院检察院。

热点内容
革命法规 发布:2025-05-11 00:13:28 浏览:293
劳动法怎么规定婚假工资吗 发布:2025-05-11 00:06:02 浏览:992
人民检察院是司法行政机关 发布:2025-05-11 00:05:29 浏览:255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政法律制度 发布:2025-05-10 23:37:48 浏览:869
考公司法 发布:2025-05-10 23:30:21 浏览:242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 发布:2025-05-10 23:24:29 浏览:552
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的活动 发布:2025-05-10 23:22:41 浏览:880
彭泽法律援助 发布:2025-05-10 23:21:03 浏览:237
法律意见书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0 23:05:18 浏览:169
劳动法修订时间 发布:2025-05-10 23:04:21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