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财产分割法律效力
『壹』 离婚协议中处分了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有效吗
1、若该房屋属于家庭财产,并且未进行遗产分割,你作为继承人可以向法院主张确认协议无效,或提起分割遗产的诉讼。但该协议不必然全部无效,关键是你父亲享有多少的份额,若大于其分割给你继母的部分,该离婚协议约定的内容就具有法律效力。
2、房屋拆迁安置在你父亲与继母结婚登记之后,且当时你继母的户口已进入被拆迁房屋,因此就必须确认你继母是否属于被拆迁安置人,若是其享有多少的拆迁安置权益,对此你应向相关部门了解。这对案件的处理和具体的分割会产生影响。
3、你可以从你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两年内提起诉讼,但涉及无权即房屋权利归属的不受2年的诉讼时效的限制,可随时起诉。
4、离婚协议中未处理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你父亲应在离婚之日起两年之内提起离婚后财产纠纷的诉讼,要求法院分割该债务。
5、是否办理了房屋产权证、是否能挂失成功都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处理结果。
『贰』 关于财产的家庭协议还是成员没签名的是否有法律效力
1、自己写的财产公正双方签字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这份协议就能起法律效力。是否公证并内不影响该协议的法容律效力。
2、根据《公证法》第11条的规定,这种协议是依申请公证的,并不是“应当”公证的,因此,是否公证由当事人决定,不公证的并不因此影响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未经公证的家庭财产分割协议书只要合法、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仍然有约束力。
3、协议书必须合法才有效,违反法律规定的协议书无效。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一个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对协议书的有效性不敢确定,建议带上协议书文本到当地律师事务所去当面咨询。
『叁』 夫妻双方财产分割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对夫妻双方均具有法律效力,它等于在夫妻之间形成了有关财产管理、使用、处分的原则界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肆』 家庭内部协议(财产分割)协议未公证在法律上是否有效
只要能证明是你们之间真正自由达成的协议就有效,不需要经过公证。
民法通则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有效,应当遵守。家庭成员之间对财产约定等达成的协议,是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具有法律效力,但涉及人身关系等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伍』 离婚财产分割怎样有法律效力
夫妻协议离婚,其财产分割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男女双方在登记离婚时,所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对男女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男女双方因履行上述协议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因此夫妻双方在协议离婚时,所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男女双方都应当遵守,一方不遵守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履行其协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陆』 家庭财产分割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1、如果没有继承、离婚问题,家庭财产分割就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财产一般都是长辈的,长辈人如果愿意给任何人都可以,怎么分都可以的,这是对自己财产的处置。如果写协议书,只要签字都有法律效力。
『柒』 离婚协议书上的财产分割具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分析:离婚协议书上的财产分割是以双方协议离婚为前提的。若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那么,离婚协议书就发生效力;其中的财产分割的协议内容就对双方产生约束力;但双方未能在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的情况下,该离婚协议并没有生效,对夫妻双方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捌』 家庭成员之间签定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看签定的协议是否合法,合法的协议并且是家庭成员之间真实的意思表示,一经成立当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应提醒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具有亲情关系,大多数又具有血缘关系,伦理、道德关系。所以,某些情况下不是一纸协议就能够合理规范的,因此,制定协议前,应考虑以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