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打击传销中间人法律责任

打击传销中间人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28 01:24:42

Ⅰ 关于传销活动中中间人能判什么罪

不可以!!定不了什么罪!

Ⅱ 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有法律责任

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有法律责任。

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明知是诈骗而参与的,属于诈骗案件中的共犯,按照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该中间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诈骗,该中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属于诈骗案件中的共犯,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同样有法律责任。

(2)打击传销中间人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诈骗行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些共同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予以防范,是可以避免使自己误入歧途、落入圈套的。

诈骗为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

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识。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

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Ⅲ 关于传销的法律法规

这个要看具体的行为,禁止传销条例对于传销行为有明确规定。

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1.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2.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3)打击传销中间人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禁止传销条例》是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文件,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禁止传销条例》的发行目的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第七条,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Ⅳ 中间人的法律责任

你在整个事件中如果对卖主不了解,或不是合伙欺骗熟人。你仅承担一个介内绍的责任。具体配合容公安处理该案而熟人将责任全部推到你身上错误的,所以你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因为该熟人是成年人,有判断事物的能力。他对自已的行为负责。

Ⅳ 中间人法律责任么

你在整个事抄件中如果对卖主不了解,或不是合伙欺骗熟人。你仅承担一个介绍的责任。具体配合公安处理该案而熟人将责任全部推到你身上错误的,所以你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因为该熟人是成年人,有判断事物的能力。他对自已的行为负责。

Ⅵ 国家是怎样打击控制传销的

国家打击传销相关法律:下行为之一的,属于传销或变相传销行为: 
    (一)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从事无店铺经营活动,参加者之间上线从下线的营销业绩中提取报酬的; 
    (二)参加者通过交纳入门费或以认购商品(含服务、下同)等变相交纳入门费的方式,取得加入、介绍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并以此获取回报的; 
    (三)先参加者从发展的下线成员所交纳费用中获取收益,且收益数额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决定的; 
    (四)组织者的收益主要来自参加者交纳的入门费或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的费用的; 
    (五)组织者利用后参加者所交付的部分费用支付先参加者的报酬维持运作的; 
    (六)其他通过发展人员、组织网络或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招揽人员从事变相传销活动的。 
    实施上述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组织策划传销或者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个人
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未经
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以定期或不定期还本付息或者变相还本付息为回报,以养殖、种植、庄园开发、旅游以及会员卡、消费卡、资格卡等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刑事责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传销或变相传销食品、保健品、化妆品、
高科技产品、资讯服务等,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合同诈骗罪或者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实施上述行为,同时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处理。 
    为吸引、怂恿、诱骗他人参加或者从事传销,向他人讲解、提供或者发布
传销组织结构、计酬办法、晋升制度、加入方式、获利远景等信息的;向他人传播如何发展下线、上缴款项、领取报酬、获取传销信息和商品以及规避法律的方法的;以其他传销信息、方法为主要内容进行传授的将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的规定,以传授犯罪方法罪定罪处罚。
    明知他人实施犯罪仍积极参与,诱骗受害人参与各种形式的传销、变相传销活动、构成犯罪的,以相关犯罪的
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内设机构、分支机构、代理商、
中间商等单位及其人员,明知他人以传销或者变相传销方式实施犯罪仍积极参与、构成犯罪的,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明知他人以传销或者变相传销方式实施犯罪,仍为其提供资金、账号、发票、证明、许可证件,或者提供场所【将房屋、旅店、
物业小区出租给非法传销者居住,最高可处以50万元的罚款】,或者提供运输、保管、仓储、邮寄等便利,构成犯罪的,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在实施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中,采取暴力、胁迫手段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介机构或个人以虚报注册资本、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手段,代理或协助他人注册公司、企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构成犯罪的,以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明知他人注册公司、企业进行传销或者变相传销仍然实施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以相关犯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公司、企业登记机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公司、企业登记注册过程中受贿或者严重失职、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

Ⅶ 诈骗案的中间人是否负有法律责任

诈骗案中间人确实负有法律责任,并且负有和诈骗人同犯共犯法律责任,罪名不清。如果是给诈骗案中的诈骗分子提供经济基础或者手段,间接性手段,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向很多人将自己的银行卡售卖给诈骗案的犯罪人,用于资金洗白转流分流,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专门在刑法中增加了一条帮信罪,也就是帮助网络信息犯罪,这些提供银行卡的人也就是协助人,同样负有刑事责任。

三、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远离诈骗,杜绝参与诈骗。

现在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防不胜防,通过各个方向向你渗透,一定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很多可以不劳而获的事情,不会通过简简单单一次投资就可以发大财,踏踏实实是根本,勤勤恳恳好做人。

Ⅷ 房屋通过中介出租给传销人员,房东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进行处罚吗

中介只是介绍客户,房东有义务做好租客身份证登记信息,房东如果明知租客在进行违法行为没有上报公安机关的违法。传销法规定:为传销提供培训场所的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第五十七条 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规定:

第二十六条

为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为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传销行为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通知有关部门依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予以处罚。

(8)打击传销中间人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案例:贵阳一房主租房给传销人员从事培训活动被处罚

新华网贵阳8月12日电(记者李黔渝)贵阳市观山湖区工商局日前对为传销者提供住房的房屋业主进行处罚。据了解,这是贵州省首次对租房给传销人员的房主开出“罚单”。

记者从贵阳市观山湖区工商局了解到,由当地工商、公安、社区服务中心等组成的“打传行动队”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的业主李某将自有产权房屋出租给多名传销人员从事培训活动。检查人员当场收缴培训材料等。

检查人员认为,当事人为取得经济利益淡漠社会责任,将房屋出租给传销人员居住一年多时间,不依法将承租人相关信息在公安机关备案,造成其自有产权房被传销人员利用从事传销活动,应对其法律后果承担行政责任。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有关规定,观山湖区工商局对李某依法进行了处罚,没收其房租收入所得,并罚款5万元。

热点内容
广东财经大学法律硕士录取分数 发布:2025-05-07 01:33:47 浏览:851
中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 发布:2025-05-07 01:32:31 浏览:995
行政法制的作用 发布:2025-05-07 01:31:06 浏览:545
婚姻法夫妻共债是多少条 发布:2025-05-07 01:30:21 浏览:384
道德经全文的翻译 发布:2025-05-07 01:30:20 浏览:281
婚姻法赠送 发布:2025-05-07 01:30:10 浏览:867
离退休老干部学好用好民法典 发布:2025-05-07 01:30:10 浏览:713
2013年行政法50题 发布:2025-05-07 01:18:34 浏览:304
n号房换法官 发布:2025-05-07 01:17:53 浏览:481
北京法学招聘 发布:2025-05-07 01:00:19 浏览: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