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应急预案的法律效力

应急预案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2-03-28 13:32:06

『壹』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否属于法律、法规

国务院颁布,全国适用,应属于行政法规。所以,属于法律、法规。具体的来说它就是一部行政法规。

『贰』 应急预案编制不完善、不合理会导致什么后果

你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表明你在重视这个问题。预案编制不完善对于领导可能就是遇到突发事件在处置的时候无法指挥或者处置不力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丢了乌纱帽,如果你是政府部门预案也是追责重要的依据。国家层面有突发事件应对法,地方层面一般会有实施应对法的条例和预案的管理办法这些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应急预案编制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风险的辨识和应对能力的分析,不要小事过度反应,大事无法响应,这也就是要求应急预案在编制的时候涉及部门和单位要有足够的参与度! 浅浅说点希望能帮到你!!

『叁』 编制应急预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处置********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
《国家******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还有你企业的制度和管理办法

『肆』 应急预案和应急方案的区别

应急预案具有计划性的、预备性的,应急方案是一种实施的措施,具有现场性。

『伍』 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区别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十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陆』 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的区别

1、定义不同

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应急措施是指面对突发事件时采取的紧急处理办法。

2、侧重不同

应急预案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侧重于提前计划、规划。

应急措施一般应建立在突发事件时发生时采取处理方法,侧重于处理的方式、处理的办法。

3、包含性不同

应急措施是包含在应急预案之内的,属于应急预案的一部分。

如应急预案体系中的综合应急预案中,包括应急行动、应急措施和应急保障等;专项应急预案中,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现场处置方案中,制定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柒』 一份有效的应急预案应该符合以下几个特点

一份有效的应急预案应该符合假设性、应急性、程序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解析如下:

人们在总结以往经验及教训的基础上,会一定程度地分析出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而在事发后通过类似或相关突发事件的分析,制定出应对方案,这就表明了应急预案的符合假设性。

我们之所以需要应急预案,核心目的就是我们预先将对突发事件不利后果的担忧变成预先的思考和计划,以此期望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和处置。因此应急预案应该有应急性。此外,应急预案要可实施、可操作,而且要有一定的流程,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程度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7)应急预案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

1、应急预案是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

应急预案要对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设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预先作出具体安排,明确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来做、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处置方法和资源准备等。

2、应急预案不同于法律法规等制度性文件。

应急预案是在法律规范内制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执行方案。预案不应该使用强制性要求的口吻,因为那可能会导致负责执行预案的人员把他们的决策建立在满足预案要求的基础之上,而非建立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行动的基础上。

相反,预案应该为应急行动提供一个起点,随着形势变化可适时进行调整,甚至随着事实情况变化取代预案中原先的内容及程序。

3、应急预案是立足于现有资源的应对工作方案。

应急预案不是一个单位或一个组织的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或应急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其主要是立足于当前风险状况、应急能力状况提出的有效的应对工作方案,使现有应急资源找得到、调得动、用得好。至于对应急队伍、物资等各方面能力方面的建设要求或任务,不能作为预案的内容,避免因建设任务未落实而影响预案的实用性。

4、应急预案重点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工作,并适当向前、向后延伸。

向前延伸主要是指必要的监测预警等,向后延伸主要是指突发事件后短期应急恢复,也包括有效防止和应对次生、衍生事件。对于长期的灾后恢复重建,则应纳入日常管理,不作为应急预案的内容。

5、应急预案不是解决所有应急问题的万能文件。

预案毕竟只是我们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不能依赖于这个文本文件解决我们应急工作中的所有问题,更不能因为一起突发事件应对不力,就将原因全部归结为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差、实用性不强等。

应急预案不要企图面面俱到,如果一个预案想要涵盖我们所有可以想象到的情况,或企图解决所有细节的问题,那么这个预案只会阻挠、约束负责执行预案的人,相反不利于应急行动。

『捌』 国家哪个文件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有限期是3年

安监总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导则》

『玖』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小刘是某企业的法务人员,最近公司要求编制一份应急预案,预案编制需要符合很多条件,并且需要其他各工作部门的配合,预案编制的内容也很复杂,需要系统性、可行性的结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具体有哪些要求呢?

应急预案的编制首先应当合法,其次应当是合理的。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因此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依据以上要求。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法律法规的制订有其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也能保证预案整体的科学性。依法编制应急预案不能太过死板,要结合实际情况,并且征求并考虑各部门成员的意见,才能在紧急时刻发挥最好的效果。

『拾』 应急预案的作用是什么

1.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尤其是通过培训和演习,可以使应急人员熟悉自己的任务,具备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相应能力,并检验预案和行动程序,评估应急人员的整体协调性。

2.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的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先期准备,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将事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3.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重大事故的应急基础。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故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事故类别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应急准备活动。

4.应急预案建立了与上级单位和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确保当发生超过本级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与有关应急机构的联系和协调。

5.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宣传、教育和培训,有利于各方了解可能面临的重大事故及其相应的应急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热点内容
璧山法院概况 发布:2025-05-06 18:30:16 浏览:395
法官不要阿 发布:2025-05-06 18:07:39 浏览:858
建设工程司法鉴定程序规范 发布:2025-05-06 18:07:32 浏览:305
法院云间产品 发布:2025-05-06 17:56:31 浏览:816
道德强迫 发布:2025-05-06 17:51:34 浏览:664
学校宣传民法典 发布:2025-05-06 17:50:02 浏览:266
2015司法考试公司法 发布:2025-05-06 17:44:16 浏览:901
分家协议有法律效力吗需要公证吗 发布:2025-05-06 17:41:57 浏览:208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234条 发布:2025-05-06 17:39:55 浏览:282
民法总则宣传横幅 发布:2025-05-06 17:36:55 浏览: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