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未成年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八大

未成年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八大

发布时间: 2022-03-31 05:07:58

① 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1、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行为人应承担下列法律责任: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其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责任。2、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3、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虐待未成年的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司法工作人员违反监管法规,对被监管的未成年人实行体罚虐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5、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② 未成年人犯罪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14周岁以下犯罪,不负刑事责任;14到16周岁只对八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16到18周岁要对所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2,未成年犯罪应当减轻或从轻处罚
4,当然还有很多情节和细节可以影响到量刑。

③ 关于未成年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

未成年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属于我国民法中关于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
民事责任能力,是民法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与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共同构成民事主体的理论基石,民事责任能力,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资格。在我国民法上,民事责任问题,是指能否承担责任或谁承担责任的问题,需要归结到民事行为能力的范畴。
《民法通则》 第九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④ 刑法规定的未成年人需要负刑事责任的8个罪名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一、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回负刑事责任。
二、答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⑤ 未成年人犯刑事案件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也要承担形式责任,除了14周岁一下的人,但也分情况的! 1.14周岁一下儿童,不承担刑事责任 2.未满18周岁不能判死刑 3.未满十八周岁从轻或减轻处罚 4.八大暴力犯罪:杀人、爆炸、抢劫、绑架、强奸、伤害、纵火、投毒 未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满十四周岁而未满十六周岁不是八大重罪也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其监护人是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

⑥ 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五章司法保护”和“第六章法律责任”,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承担责任的情形,进行了规定。您可以自己查阅和了解。

法律条文参考: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十一条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并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司法活动中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第五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第五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五十五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第五十六条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场。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刑事案件,应当保护被害人的名誉。
第五十七条对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
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第五十八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第五十九条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与犯罪行为的预防,依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三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四条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五条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六条在中小学校园周边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的,由主管部门予以关闭,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七条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六十八条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六十九条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七十条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十一条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⑦ 满16岁的未成年人应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刑法第来16条第1款的规定,已满源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3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涉及犯罪,那么起诉的体是检查机关(主公诉人),公诉人会依法对其提起公诉.
如果是单一的恐吓,那么适用于<治安管理处罚法>(报案)
第42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⒈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⒊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⒋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⒌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⒍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⑧ 急!未成年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4周岁来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自刑事责任。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热点内容
新婚姻法婚前财产房屋 发布:2025-05-05 19:15:21 浏览:839
赵宏行政法方面的书箱 发布:2025-05-05 19:15:15 浏览:654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专题 发布:2025-05-05 19:13:02 浏览:956
行政法冲突的选择适用 发布:2025-05-05 19:12:24 浏览:310
山东事业单位劳动法 发布:2025-05-05 19:09:06 浏览:261
合同法中请求权有哪些 发布:2025-05-05 19:04:09 浏览:80
湖北石首交通规章有疑问 发布:2025-05-05 18:49:29 浏览:166
政府法律顾问运行平台 发布:2025-05-05 18:39:43 浏览:179
独立的地方立法权 发布:2025-05-05 18:38:59 浏览:21
顺德区北滘镇法律援助工作站 发布:2025-05-05 18:38:53 浏览: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