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法律制度
『壹』 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几种方面
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盈利、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盈利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关注环球网校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哪几种方面
『贰』 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哪些
1.企业对股东的责任
企业与股东的关系逐渐具有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的性质,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有了社会性。
2.企业对员工的责任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属于内部利益相关者问题,企业必须以相当大的注意力来考虑雇员的地位、待遇和满足感。
3.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
企业与消费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借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
4.企业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更是所在社区的组成部分,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融洽的相互关系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
5.企业对政府的责任
企业要扮演好社会公民的角色,自觉按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经营并照章纳税,承担政府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接受政府依法的监督和干预。
6.企业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企业一定要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并要下决心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7.企业对科技发展的责任
企业要高度重视引进技术的的消化吸收和科技研发,加大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努力做到创新以企业为主体。
(2)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法律制度扩展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情况
1.企业的社会责任来源于它的社会权力。由于企业对诸如少数民族平等就业和环境保护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有重大的影响力,因此社会就必然要求企业运用这种影响力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2.企业应该是一个双向开放的系统,即开放的接受社会的信息,也要让社会公开的了解它的经营。为了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企业和社会之间必须保持连续、诚实和公开的信息沟通。
3.企业的每项活动、产品和服务,都必须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社会成本和效益。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决策不能只建立在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收益之上,而且要考虑决策对社会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
4.与每一活动、产品和服务相联系的社会成本应该最终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社会不能希望企业完全用自己的资金、人力去从事那些只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5.企业作为法人,应该和其他自然人一样参与解决一些超出自己正常范围之外的社会问题。因为整个社会条件的改善和进步,最终会给社会每一位成员(包括作为法人的企业)带来好处。
『叁』 企业环境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专经营管理行为应属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肆』 企业社会责任在对员工、社会、环境层面分别可以包含什么内容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含:对员工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此外,企业还有义务和责任遵从政府的管理、接受政府的监督。
『伍』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哪五个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五个方面详情如下: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4、社会慈善事业;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6、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五条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六条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 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 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第七条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第八条 依照本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样。依照本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公司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样。
『陆』 结合实际阐述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主要提现在哪些方面
摘要 亲,很高兴为你服务
『柒』 企业应当如何承担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企业不但要做大做强,注重经济效益,而且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是社会责回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答为,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承担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1.通过环境准入关。委托有资质的技术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经专家评审通过后报有批准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严格遵守“三同时”即建设项目的生产设施与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换言之,应将污染处理设施视为生产设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项目建成经试生产验证后接受“三同时”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获得《排污许可证》。3.确保达标排放。正常运行污染处理设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4.改善生产工艺,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排放量,创造条件申报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捌』 有没有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呢有的话它与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环境责任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保护环境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 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2、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明礼诚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文化建设、发展慈善事业、保护职工健康、发展科技。
保护环境:随着全球和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大气、水、海洋的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面临危机,森林与矿产过度开采,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威胁,环境问题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企业一定要担当起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的重任。
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
现代环境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产生的。由于早期企业立法上强烈的个人本位主义使人们在对企业的认识上一直停留在把企业看成仅仅是股东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组织体,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也就成了企业的惟一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企业作为社会一员所应承担的责任,尤其是企业对于环境所应负的责任。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企业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工业发展对社会负面影响的日益暴露,社会对企业的关注上升到新的高度。美国是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的国家,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概念最早是由谢尔顿(OliverSheldon)于1924年提出的。由此,人们开始探讨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以外,还要承担带有一定公共性的社会责任。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公害频繁发生,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社会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共同采取一些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重要的报告,明确给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提到由于经济快速的成长,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倘若企业不主动负起其对于环境的责任,资源的浩劫及环境的承载力将会持续恶化,如此一来,环境将无法持续发展。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发表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全球协议”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该协议号召企业遵守的社会责任中就包含了环境保护的要求。2001年12月12日社会责任国际发表了SA8000标准第一个修订版,在该标准中涉及到了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由此可见,企业环境责任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也开始将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试图寻求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当前,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理论界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鉴于此,本论文试图从环境法学的角度对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进行归纳分析研究。
我国研究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意义:
虽然我国于1979年已颁布施行了《环境保护法》(试行),1983年底国务院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制定了现行的《环境保护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正式发表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明确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 但是,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资源短缺和浪费的现象并存。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的资源、能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资源。但同时,我国的资源浪费现象非常惊人,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有2/3是对生态上实现的。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但GDP仅占世界的4%。我国石油消耗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绝大部分被我国采购。此外,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1/5的水资源和不到1/3的土地资源己出现全面紧缺势头。我国“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原因。 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明确、发展的方式不当引起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改变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不平衡的物质交换关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具有环境成本意识和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作为经济最根本因素的企业,只有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和目标,才能推出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实际举措,才能被社会所接纳,才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问题,加强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尤其显得重要和必要。
参考资料:
1、企业社会责任:http://ke..com/view/160938.ht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