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为法使用危爆用品的法律责任

为法使用危爆用品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5-07-24 06:15:06

『壹』 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1)为法使用危爆用品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

(二)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三)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装置、器材、运输工具,责令立即停止使用;

(四)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查封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扣押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原材料、设备、运输工具;

(五)发现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

『贰』 刑法关于安全生产法律责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一条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飞机坠毁或者人员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二条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四条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六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百三十八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九条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叁』 私存爆炸物达千斤以上依据法律应如何判定及处罚 (注:爆炸物来源合法)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对于公民非法持有爆炸物的行为,公安机关通常以涉嫌非法储存爆炸物罪予以立案侦查。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5月15日颁布的《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八条规定,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储存”,是指明知是他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的枪支、弹药、爆炸物而为其存放的行为。可见,刑法中的“非法储存”爆炸物是有特定含义的,不是任何私自存放爆炸物的行为都构成非法储存爆炸物罪。而《解释》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持有”,是指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从这个意义看,公民非法持有爆炸物的行为特征,更近似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毫无疑问,爆炸物较枪支、弹药有更大的杀伤力,一旦落在极端仇视社会的不法分子手中,后果不堪设想。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大量不稳定因素存在,恶性暴力犯罪有增无减,爆炸犯罪案件也时有发生,后果往往极其严重。如2001年石家庄的靳如超就是用非法购买的炸药实施了爆炸犯罪行为,致使100多名无辜群众被夺去生命。另外,与枪支、弹药相比,爆炸物的生产、使用和管理更难控制。一是爆炸物的制造相对容易;二是由于矿山、隧道等生产、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爆炸物,爆炸物的控制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对爆炸物的控制和监管,从各个环节控制爆炸物的使用和流向。

遗憾的是,目前刑法仅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以及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爆炸性等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而没有将非法持有爆炸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造成对一些涉及以爆炸物危害社会的行为无法处理,不能不说是立法上的疏漏。鉴于此,笔者建议及时修改刑法有关条款,将非法持有爆炸物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严禁个人或单位非法持有爆炸物,防止爆炸物流向社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制造骇人的犯罪事件。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检察院)

热点内容
司法体制改革工资 发布:2025-07-25 09:59:39 浏览:773
股权出资证明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25 09:57:33 浏览:422
中国法律援助信息系统 发布:2025-07-25 09:51:39 浏览:244
埭头法院 发布:2025-07-25 09:50:56 浏览:165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发布:2025-07-25 09:49:35 浏览:837
刑事诉讼法第3章在线测试 发布:2025-07-25 09:16:33 浏览:318
践法条例 发布:2025-07-25 09:16:27 浏览:628
广东华曦司法鉴定所 发布:2025-07-25 09:16:25 浏览:260
德国的法学 发布:2025-07-25 09:08:47 浏览:458
3多选题招标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5 09:03:01 浏览: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