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的法律效力
❶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具有法律效力吗跟国税发、国税函之类的文件相比,谁的法律效力强
国家税务总局的公告和国税法、国税函之类的文件都属于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在不与这些上位法冲突且制定权限和内容不超越授权,不超越行政职权范围的情况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❷ 下列税法解释中,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税法的解释。立法解释是税收立法机关对所设立的税法的正式解释。税收的立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只有全国人大才具有立法权。
❸ 税法按其效力分类,可分为哪些
税法按照效力可以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税收基本法是税收领域的根回本答大法,在整个税收法律体系中居于母法地位,对各实体法和程序法起着统帅作用。同时,由税法的地位和税收法制建设的规律所决定,税法属于公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因此,制定税收基本法是我国税收法制的重大事件,对于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税收普通法是税收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税收普通法不得与税收根本法内容相抵触,效力没有税收基本法效力高。是根据税收基本法的原则,对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实施的法律。比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就属于税收普通法。
❹ 现行税法中属于法律的有哪几部属于行政法规的有哪几部
现行税法中属于法律的有9部。分别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
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现行税法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有28部,分别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18修订)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17修订)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2017修订)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2016修订)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2013修订)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九、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征税办法(2011修订)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2011修订)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船舶吨税暂行办法(2011修订)
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8修订)
十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2007)
十九、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2007修订)
二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
二十一、外国在华常住人员携带进境物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
二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
二十三、残疾人专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
二十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
二十五、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
二十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税办法
二十七、国务院关于现役革命军人在征收农业税时如何计算农业人口的规定
二十八、财政部关于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
(4)税法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税法是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是税收机关征税和纳税人据以纳税的法律依据。税法包括税收法令、条例、税则、施行细则、征收办法及其他有关税收的规定。税法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或由国家立法机关授权国家机关制定公布。
税法体系中按税法的功能作用、权限划分、法律级次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税法。
一、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纳税程序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
二、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三、按照税收立法权限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参考资料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政策
参考资料网络-税法
❺ 税法适用原则
税法适用原则的内容
1.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优位原则,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指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立法机关之外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一切规范,都必须与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保持一致,不得抵触。
这一原则对税法体系内各层次税法在法律效力上的等级进行了区分,明确了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
在此基础上,下一位阶的规范要与上一位阶的规范保持一致:宪法的效力优于税收法律的效力,税收法律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
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是绝大多数国家所遵循的法律程序技术原则。其基本含义是,一部新税法实施后,对新税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该原则的出发点在于维护税法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使纳税人和征税人之间可以对征纳规则相互信赖。
如果进行追溯,那么纳税人就要对未来不可知的税收规范进行遵从,这显然是有悖税法精神的。但是,在实际运用该原则时,也有一些国家从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出发,采取“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对纳税人有利的予以承认,对纳税人不利的,则不予承认。
“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并非对“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的完全否定,对法律溯及的范围仍然存在约束:有利法律的溯及力必须由立法机关来决定,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溯及的前提下,才可以溯及适用。
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指当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与“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解决的问题不同:后者是解决某个税收法规效力的时间范围的规范,不涉及法规之间的冲突;前者是对不同时间颁布的税收法规效力范围的规范,涉及法规之间的冲突。
借由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法律适用不会因法律修订产生的冲突而带来混乱,为法律的更新与完善提供法律适用上的保障。
新法公布时间与生效时间可能存在差异,在应用新法优于旧法原则时,以新法生效实施作为分界,新法生效实施以后准用新法,新法实施以前包括新法公布以后尚未实施这段时间,仍沿用旧法,新法不发生效力。
❻ 税法与民法有什么关系
税法作为新兴部门法与民法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专、规则和原则。但是属税法与民法分别属于公法和私法体系,其调整对象不同、法律关系建立及调整适用的原则不同、调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税法是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是税收机关征税和纳税人据以纳税的法律依据。税法包括税收法令、条例、税则、施行细则、征收办法及其他有关税收的规定。税法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或由国家立法机关授权国家机关制定公布。
(6)税法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税法与社会再生产,特别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全过程密切相连,不论是生产、交换、分配,还是消费,都有税法参与调节,其联系的深度和广度是一般行政法所无法相比的。
税法是一种义务性法规,并且是以货币收益转移的数额作为纳税人所尽义务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少数义务性法规也不涉及货币收益的转移。
❼ 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
税法体系中按税法的功能作用、权限划分、法律级次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税法。
1. 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2. 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3. 按照税收立法权限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❽ 最高法律效力的税收法规是什么
您好,抄应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1年4月28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5月1日起施行。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❾ 税收法律有哪些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税收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具有仅次于宪法的法律效力。目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税收实体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以下简称《车船税法》);税收程序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的规范性决议、决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比如,1993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二、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我国现行税法绝大部分都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税收的基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九条规定,税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授权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比如,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资源税、船舶吨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烟叶税、关税等诸多税种,都是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条例。
二是法律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税收征管法》,由国务院制定相应的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
三是税收的非基本制度。国务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通知、决定等。比如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中有关房地产交易营业税政策的规定。
四是对税收行政法规具体规定所做的解释。比如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解释的复函》(国办函〔2004〕23号)。
五是国务院所属部门发布的,经国务院批准的规范性文件,视同国务院文件。比如2006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