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登记不实法律责任
Ⅰ 抵押登记如何承担保证责任
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担保需要承担责任。因为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九十四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第四百零二条
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Ⅱ 房产抵押登记房管部门审查错误负什么责任
如果是申请人采取欺骗方式(如骗贷等)导致登记错误,登记机构不承担责任,欺诈人承担法律责任;
如果是房管部门未尽谨慎审查义务导致登记错误,房管部门承担法律责任(必须由行政诉讼来确定)。
Ⅲ 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抵押人应承担什么责任
抵押登记手续主要是对抗第三人,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这是为了避免一个抵押物多头抵押,从而损害抵押权人的民事权利。
作为抵押人,不管有没有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你都有义务保护好抵押物,这是你签抵押合同时被赋予的法定义务。
当然了,在没有办理押抵登记的情况下,你有可能转让抵押物逃避抵押义务,但是这会有两个方面的副作用:第一,抵押权人仍然会要求你承担相应的责任,还要向你索赔违约责任;第二,你的信誉会受到影响。
Ⅳ 房地产估价机构出具的抵押报告不实,登记机构应该怎么办理,负什么责任
登记机构应该不和抵押报告发生太大的联系,因为登记机构只负责抵押合同的相关事宜;因估价结果不实所产生的风险,抵押合同的双方(借款人、贷款人)承担。因高估,所产生的损失放款人可以有向估价机构责任追偿的权利。
登记机构(房管部门、土地部门)行使相应的产权登记职能,不负责任。
Ⅳ 房产抵押未登记的责任怎样承担
1、房地产抵押登记是抵押双方当事人为使抵押成立而在房地产登记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履行的法定行为。
2、《担保法》规定,当事人以城市房地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3、因此你所说的情形,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Ⅵ 抵押物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人承担什么责任
如果是所抵押的物品是必须经过抵押登记,抵押权才生效的话,抵押人没有办理抵押登记,你可以要求他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办理抵押,应该会有抵押合同,抵押合同是双方达成合意并签字,就立马生效。
Ⅶ 最高人民法院 抵押合同成立但未办理抵押登记情形如何担责
只要符合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抵押合同自成立起生效。未进行抵押登记的,抵押合同亦有效,但因抵押权未设立 ,债权人不享有优先受偿权,同时担保人构成违约,故担保人应以抵押物价值为限对债权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一、关于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
《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起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物权法》适用的是物权与债权区分原则,即签订抵押合同是债权行为,办理抵押登记是物权行为,是否办理抵押登记只影响抵押权的效力,对抵押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产生影响,因此只要符合一般合同的生效要件,抵押合同自成立起生效。故未进行抵押登记的,抵押合同亦有效。
二、关于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问题
《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从物权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抵押合同作为设权合同,只有办理了抵押登记,抵押权才能够设立,抵押权人才享有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因此,虽然抵押合同成立并生效,但未办理抵押登记的, 属抵押权未设立,没有抵押房产的优先受偿权。
三、关于抵押人是否承担担保责任问题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因此,未办理抵押登记,债权人无法直接实现抵押权,担保人的抵押行为构成违约,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抵押合同的约定,担保人承诺在抵押物价值范围内对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在抵押权未设立的情况下,担保人应以抵押物价值为限对债权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Ⅷ 抵押必须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吗如果不登记的话,是不是没有法律效力啊
对于抵押,抵抄押权要生袭效的话,必须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如果没有办理登记的,合同是有效的,但是不产生抵押权,没有有法律效力的。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42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有效。”
所签订的抵押的合同,应当依照《担保法》第42条第2款规定,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部门登记方能生效。未登记的抵押合同,只能说明抵押合同本身成立,但合同并不生效。
(8)抵押登记不实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申请抵押权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房地产权证书;
(4)抵押合同;
(5)主债权合同;
(6)其他必要材料。
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抵押物是否符合准许进入抵押交易市场的条件;抵押人提供的房地产权利证明文件与权属档案记录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权属证书的真伪等,并由审核人签字在案。
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在法定期限内核准登记记入登记簿并颁发他项权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