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和通知哪个法律效力强
A. 告示与公告、通知的区别是什么
告示与公告、通知的区别是:
告示,源于旧时的用法,布告的意思。古代官府把一件或几件重大的事情,以文书的形式,公开告知于属下和民众,要他们了解与执行。一般用于需要广泛告知的重要事项。含有一定的强制意义。
公告,是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通知的应用极为广泛。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决定具体问题,都可以用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有时也可以用通知。
近义词:
公布:公开发表,用招贴向公众说明。指法律、命令、文告或社团的通知事项等的公开发布,或以某事公告于众。
公示:主要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发布干部拟任用情况,用于征求意见。指政府机关或团体下达的指示、通告等。
B. 意见和通知的法律效力
通知下达既具有法律效力,在同一机关内指定的意见与通知上的内容不同时,应该看通知。
意见和通知的区别:
1、定义:意见的本意是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
2、文体:意见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指导下级机关工作活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的一种文体;通知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3、法律效力:意见的指导性很强,有时是针对当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发布的,有时是针对局部性的问题而发布的,意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效力;通知下达既具有法律效力。
(2)公告和通知哪个法律效力强扩展阅读:
法律对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先后采用过四种对人的效力的原则:
①属人主义,即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不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非本国公民即便身在该国领域也不适用。
②属地主义,法律适用于该国管辖地区内的所有人,不论是否本国公民,都受法律约束和法律保护;本国公民不在本国,则不受本国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③保护主义,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
④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这是近代以来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原则。我国也是如此。采用这种原则的原因是:既要维护本国利益,坚持本国主权,又要尊重他国主权,照顾法律适用中的实际可能性。
C. 公告和通知的区别是什么
1、定义不同
公告,是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通告,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通告的使用面比较广泛,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临时性机构都可使用,但强制性的通告必须依法发布,其限定范围不能超过发文机关的权限。
2、颁发范围不同
公告具有其严肃、庄重、权威的特点。它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发,所及内容重大而且多能引人关注。而通告较民间化,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
3、约束力不同
公告约束力更强。
(3)公告和通知哪个法律效力强扩展阅读:
通报、通告、通知这三个文种都有沟通情况、传达信息的作用,但又有区别:
1.所告知的对象不同。
通报是上级机关把工作情况或带有指导性的经验教训通报下级单位或部门;通告所告知的对象是全部组织和群众;通知一般只通过某种公文交流渠道,传达至有关部门、单位或人员,它所告知的对象是有限的。
2.制发的时间不同。通报制发于事后,往往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进行分析、评价,通报有关单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通告、通知制发于事前,都有预先发出消息的意义。
3.目的不同。通报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例或重要情况的传达,向全体下属进行宣传教育或沟通信息,以指导、推动今后的工作,没有工作的具体部署与安排;通知主要是通过具体事项的安排,要求下级机关在工作中照此执行或办理;通告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必须遵守的事项,有着较强的、直接的和具体的约束力。
4.作用不同。通报可以用于奖惩有关单位或人员,通知、通告无此作用。
D. 公告和通知有什么区别
通知是你把信息传达给某人。
公告是你发布了信息,让所有人自己来看,你没有务必使其接收到信息的强制责任,对方自己有责任及时去看公告。
送信相当与通知 贴布告相当于公告
举个例子“国足公告李伟峰被撤消队长职务并开除国家队,但此事并没有通知李伟峰本人。”
E. 公告和通告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一、释义不同:
公告:
1、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内布告或命令)
2、书面的容或印刷的通告。
通告:
1、普遍地通知。
2、普遍通知的文告。
区别二、用法不同:
公告:公告的目的性很强,告知事项、布置工作、部署行动等等,需要下级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严格约束、严格要求,按照所发通知的内容来执行部署工作。
通告:通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交流、了解情况,通过典型事例教育人们,宣传先进思想和事迹,主要是起到一个教育宣传的作用。
(5)公告和通知哪个法律效力强扩展阅读
一、公告的近义词:
1、宣布[ xuān bù ]
解释:公开正式告诉(大家)。
引证:毛泽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
2、公布[ gōng bù ]
解释:(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引证:航鹰 《金鹿儿》:“为了不使被动局面进一步扩大,我立即找了老郭 ,提出先不公布选举结果。”
二、通告的近义词:
通知[ tōng zhī ]
解释:把事项告诉人知道。
引证:巴金 《大镜子》:“开会的通知不断,索稿的信不停。”
F. 在报纸上的公告有法律效力吗
是具有法来律效力的。根据《中华人民源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第一百三十八条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和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上刊登公告,发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张贴或者刊登的日期为准。对公告送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当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期满,即视为送达。
人民法院在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公告的,应当采取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张贴过程。
(6)公告和通知哪个法律效力强扩展阅读:
1、公告送达应当说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公告送达起诉状或者上诉状副本的,应当说明起诉或者上诉要点,受送达人答辩期限及逾期不答辩的法律后果;
2、公告送达传票,应当说明出庭的时间和地点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后果;公告送达判决书、裁定书的,应当说明裁判主要内容,当事人有权上诉的,还应当说明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3、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不适用公告送达
G. 财税文件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那个法律效力高
财税文件一般是财政部或财政部、国税总局联合发文的,其效力一般高于国税总局的公告。
H. 条例和通知哪个法律效力大
在同等时来间条件下,条例具有更自高的法律效力。
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
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
I. 通告、布告、公告、通知的区别
1、概念不同
通知:是要求下级机关、组织或人员办理或周知的事项;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公文时所使用的一种公文。
2、适用性不同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
通知:发文对象比较广泛,因此,主送机关较多,要注意主送机关排列的规范性。
公告:具有其严肃、庄重、权威的特点。它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发,所及内容重大而且多能引人关注。
布告:在使用上,只限于上级对下级,在平级之间不可以使用。布告所发布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某些具体事项,而且是面向国内或一定的区域。行文风格不如公告庄重严肃。
3、用法不同
公告: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公告"标发文机关和文种,有时只标文种即可:标题如无发文机关名称则在结尾必须落款。"通告"标题一般要标出单位或事由。
通知:发布指示、安排工作的通知,这部分的写法跟决定、指示很接近,主要用来表述有关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
布告:由于它要张贴出来,面向群众,所以一般不写受文机关。布告的内容由标题、编号、正文和落款四部分构成。
通告:按用途可分为周知性(事务性)通告、规定性(制约性)通告两大类。
J. 通知和公告有什么区别
【通知】是批转下级公文、转发上级及不相隶属机关公文、发布规章、传达事项,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周知、办理或共同执行的普遍使用的文种。 分为:指示性通知 知照性通知 事务性通知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事项的周知性公文。 通告的特征: (1)用于宣布一般性事项 (2)只在国内一定范围内公布 (3)通告可由各级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发布 (4)通告不写抬头,无主送单位 【通报】是指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分类:表彰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 传达性通报 【公告】是较高级别的国家行政机关、法定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或者法定事项的周知性公文。 公告的分类 (1)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的公告。 (2)公布法定事项的公文。 (3)法院公告。 【告示】一般是对大众熟悉的事项进行通知的一种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