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房屋买卖合同法律效力吗
Ⅰ 私人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首先,你需要确定对方的房屋的性质究竟是什么--廉租房?售后公房内?动迁安置房?经容济适用房?为确定此事应要求查看对方房产证明(若有),并到当地房地产交易中心或房屋管理局查询该房屋的权属状态。
一般,廉租房居住人只是租用,没有处分权,若与你签订售房合同,合同无效,为避免此种现象发生,可以在合同中规定高额的缔约过失条款,即由于对方隐瞒其自身无权处分房屋而致使合同无效的,应当承担赔偿;
若为动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一般具有5年左右的禁售期,在禁售期内,无法实现房屋权属的过户,也就是无法办出你名下的房产证,这种买卖是极其不推荐的,但你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对方在禁售期过后过户给你,但是,这依然有风险,你可以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或规定高额的违约金,从而约束对方不会因为房价上升而卖给他人。
售后公房一般是完全产权的,其买卖合同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Ⅱ 私人签订买卖房屋合同有法律效应吗
这要看房屋产权性质。
小产权房买卖不受法律保护。
公有产权也不可以。
全部个人产权的可以。
Ⅲ 私人买卖房屋的合同在法律上有没有效
正规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力的,法律是认可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但凡合同都必须经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具体条款: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和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及方式;违约责任。
有关房地产购销合同的制定,目前可参考的是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工商局制定颁布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必要的时候,买卖双方仍需签订有关的补充协议,特别是有关房屋面积和购房人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一定要有细节性的明确约定。
其他合同关键条款细节:
(1)有关房屋面积方面的条款。购房者在签订购买现房时合同时在此条款中要求写明建筑面积,及建筑面积中含共用面积的组成部分及具体平米数,使用面积平米数,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的比例;购买预售房还要注意暂测面积与实测面积的误差问题。根据《民法通则》此条款应如此表述“误差在3%之内(含3%),视为正常误差,但误差部分应按实际面积在合同中规定的单价重新结算;若误差超过3%,则视为卖方违约,卖方应承担约责任。”
不要让对方在这方面做文章。另外,所购楼的楼号、房号、单元在整幢楼中的位置示意图、单元的平面图也应在合同中写明或作为附件。
(2)关于价格、收费、付款数额的条款。价格条款应明确,应有细项约束!不得随意因价格变化而毁约,在付款方式条款中,应明确、详细规定付款方式,如缴纳定金的时间、数额、分期付款的步骤、时间、数额等。
(3)关于不可抗拒力。房产销售合同有关违约责任的条款一般都有“销售方遇不可抗力导至逾期交房,不承担责任。”这样的表述。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火灾、战争等。”依照此法,房产买卖合同中设定有关了延伸、扩张。但如果开发商的过错,怎么办?要有明确的约定。另外,季节影响、上级行为、政府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怎么定性?可约定为不可抗力否?从而免除自己要承担的违约责任。因此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不可抗力”在合同中的界定。
(4)关于房屋质量。要尽量避免因与你本人无关的关于房屋质量问题带来麻烦,如:卧室、厨房、卫生间的装修标准、等级;屋内设备如水、电、气、管线以及门、窗等质量约定,导致合同出现争议,这在合同中都应涉及到,且作出明确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