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经营目标责任

法律经营目标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05 05:06:52

⑴ 员工与公司之间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是否像合同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员工与公司之间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是否像合同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是的一点也不差,像合同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⑵ 安全责任书签订是哪个法律规范规定的

法律法规方面没有关于签订安全责任书具体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内法》规定容企业对安全生产负主体责任。如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确保安全生产。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⑶ 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要素有哪些

银行作为典型的商业机构,既依赖于股东的资本投入,也得益于客户、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不同资源为银行所付出的努力。银行的公众性质决定其应发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示范作用。但是,什么是社会责任,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国内商业银行在理解和执行上还存在差异,本文就此做些探索。
世界银行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等有关政策和实践的集合。该定义表明了企业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也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从跨国银行的实践看,有社会责任的银行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自愿履行社会责任,而非法律、规则和习俗使然;二是真诚推动与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三是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的追求都纳入银行战略目标予以考量。
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主动与时俱进、树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新理念,对社会公益尽力并协助完成政府的公共事业政策,既符合股东群体的合理期待,也会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有利于银行的长远发展,最终实现股东利益与社会公益双赢局面。

一、强化社会责任是银行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企业作为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其运作强调要对“四方”负责——即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负责,承担“三项”责任——即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对公司治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10月修订的新《公司法》增加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反映了中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新的认识与实践,如总则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作为特殊的公众企业,商业银行在参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履行社会责任这一问题,把承担社会责任看成是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银行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约束,看成是银行软竞争力的重要内涵。

二、强化社会责任是银行应对经济全球化、主动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扩展全球视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建设“软实力”、把社会责任纳入银行战略等,都是银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课题。包括国际性银行在内的跨国公司竞争已经从过去硬件竞争上升到软件竞争,从技术和产品方面竞争上升到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以及商业伦理和道德水准的竞争。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中资银行应制定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的社会责任战略,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社会责任标准进行业务管理和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立足于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社会责任是银行顺应新技术革命发展混业经营的内在要求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缩短了银行与客户的距离,3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务成为现实,以客户为导向推出的金融服务电子化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正改变着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体系,高效的电子化设备和清算网络正逐步取代人工处理存贷款、清算和咨询等业务,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但新技术的应用,在促进客户消费多样性和投资理财需求,推动银行混业经营,进一步增加银行业务收入来源,提高银行盈利水平的同时,也向银行提出了同业竞争与金融风险控制等新课题。例如,如何维护客户信息不被泄露、如何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等等。在新形势下,能否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服务,已成为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对于中小股份制银行而言,更是能否后来居上的关键所在。

⑷ 公司于与员工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是否有法律

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网友建议,仅供参考。祝你好运!

⑸ 内部目标责任书有法律约束力吗

主要是业务目标。如果有罚款等条款的,不具有效力。

⑹ 建设工程目标管理责任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如果已经签订,是具体法律效力的。

⑺ 员工签订了公司安全目标责任书一旦发生事故会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签署安全目标责任书后,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是要承担安全责任的。至于是否专承担法律责任?这要看事故的性属质。只要严格履行安全工作程序,安全工作是有保障的,即使出现特殊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根据事故的大小可能会受行政或经济处罚。如果违反安全生产程序,或者失职、窦职等导致重大安全事故,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⑻ 公司和员工签署了一份标题为“聘用协议书(目标责任状)”的文件,请问能否替代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专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属同法》明确规定:“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另外,如果在签订此份协议书后,公司仍然给员工发放工资,购买社会保险,那么,也可以认定公司与员工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⑼ 合同书与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区别

合同书是双方协商一致签署的合意文件,目标责任管理书是单方的回承诺性文件。
合同是答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目标管理责任书是上级对下级,或者主管部门对所属部门签订的责任状,是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工作关系。

热点内容
商业物业租赁法律咨询法斗士 发布:2025-05-09 08:23:55 浏览:245
郭德纲道德绑架 发布:2025-05-09 08:17:41 浏览:586
经济法期中考兼答案 发布:2025-05-09 08:17:34 浏览:6
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发布:2025-05-09 08:17:31 浏览:436
社会与法频道方圆剧阵白莲 发布:2025-05-09 08:07:33 浏览:298
要请好律师吗 发布:2025-05-09 08:05:28 浏览:96
我国司法主体是 发布:2025-05-09 08:05:17 浏览:225
宁化生态司法 发布:2025-05-09 08:00:26 浏览:429
刑事诉讼法前后对比 发布:2025-05-09 07:52:45 浏览:835
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简报 发布:2025-05-09 07:43:50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