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证和人证的法律效力
㈠ 法律面前到底是人证大还是书证大
人证,书证不分大小的,只要能对事实作出实是求事的证明,能在法律上证明事实的真相,被公诉人和法院认可的,二者效率一样大
㈡ 内容不一致的书证和证人证言哪个更有法律效力
同一证人的书证和证言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相比书证,证人证言因接受当事人的质证更有法律效力。
㈢ 在法律面前是人证重要还是书证重要
这要看是直接抄证据还是间接证袭据了。
如果一个杀人案证人直接目睹了杀人现场,知晓杀人犯的长相,这个证人的证词就是直接证据;如果这个证人是听别人说砍人了他没有自己去现场看,这种证词效力就低,因为只能证明有杀人案件发生这个事实。
同理,书证也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比如杀人犯留下一本日记本,里面有悲观厌世的内容,没有要去杀谁谁谁的内容,这就是间接证据。如果日记里写明了要杀谁谁谁,就是直接证据了。
区分证据证明效力的大小,是看是直接证据还是间接证据,同时还要结合案情实际加以分析。
希望我的回答不至于让人看得脑袋晕哈!
再啰嗦两句,人可以被教唆说谎、书证可以造假,所以证据的种类不能决定证据效力的高低。
㈣ 在法律上物证和书证的区别是什么
您好!
书证和物证在形式上都表现为物体,但在本质上却不相同:
1、书证是记载和反映专具有某种思想或属者行为内容的物体,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形状、大小、规格、质量等证明案件的物体,它并不具有思想内容;
2、特定形式的书证,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和完成一定的法定手续才具有效力,否则不发生效力,而物证则没有这样的特殊要求;
3、书证一般都有制作主体,能反映制作人的思想或者主观动因,而作为物证的物体,并不具有这种特征。在特定情况下,同一物品既可以作书证,又可以作物证。以其书写的内容证明待证事实的情况下是书证,以其外部特征来证明待证事实的情况下又是物证。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㈤ 如何区分书证与书面证人证言请不要阐述这两种证据不同的适用规则!!
书证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作为载体而存在的,并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
证人证言则是指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陈述,一般是以口头方式表达的,并要求证人接受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的询问和质证,对相关的作证背景作出回答,但若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也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因此,证人证言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口头证言和书面证言。书面证言和书证确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但这是两种不同种类的证据,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证是伴随着案件事实的发生而产生的,其制作过程与有关案件事实相联系。而书面证言是证人对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等机关所作陈述的书面形式表述。
2、书证的内容因其载体的特定化而固定,而书面证言则有可能因主客观的原因发生变化,这也正是法院要求书证提交原件而对故意作伪证的人进行处罚的原因。
3、书证的内容如有不真实,其后果仅是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当证人提供虚假证言时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虽然书面证言因其表现形式的书面化而具有书证的某些证据法上的特征,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区别的直接后果是这两种证据在诉讼中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书证适用有关书证的证据规则对其真伪、证据力作出判断;书面证言则适用有关证人证言的证据规则。
㈥ 在法律上对证人和人证是如何定义的
人证,就是整人的证言证词;证人,是只有死别能力、能提供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事实的人。
㈦ 民事诉讼中书证丢失人证如当庭作证是否生效
民事诉讼最好还是书证和人证齐全最好,如果书证丢失,当庭人证是有证明效果的,如何审理此案,看法庭最后判定。
㈧ 在什么情况下人证可否与有证件的有同等法律法律效力
法律上没有重要证据的说法,只有证据成不成立,证人的证言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8)书证和人证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证人证言可以作为证据,经过质证,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九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三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八条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㈨ 人证物证书证的区别
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内物证包括实物容和痕迹两类。前者指与案件事实有联系的客观实在物;后者包括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印痕和物体运动时所产生的轨迹,如脚印指纹等。具有较强的客观性、稳定性。
人证包括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诉辩解。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向法院或当事人提供证词的人。证言是指证人将其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或证词。
书证是指以其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有关情况的文字材料。凡是以文字来记载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采用各种符号、图案来表达人的思想,其内容对待证事实具有证明作用的物品都是书证。书证从形式上来讲取决于它所采用的书面形式,从内容上而言取决于它所记载或表达的思想内涵与案情具有关联性,因此能够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㈩ 书证、物证等证据的证明效力如何
不同的证据,具有不同证明能力。根据有关规定,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专力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情形分属别认定: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 (5)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6)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7)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肩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8)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9)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另外、对以有形载体固定或者显示的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数据资料,其制作情况和真实性经对方当事人确认,或者以公证等其他有效方式予以证明的 其与原件具有同等的证明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