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1-06 18:34:40

A. 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通常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行政主内体所有行为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容部。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表现为:
(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主要表现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3)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
所谓“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这是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
(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B. 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专业人士解答:

一、首先,行政行为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管理对象实施的制定法规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其行为形式体现为行政法律文件,其中包括规范文件和非规范文件。
具体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就特定事项单方对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的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行政职权行为。具体行政行为主要包括:行政给付、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裁决等。

二、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一下方面:
1、对象的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以普遍的、不特定的人或事为行政对象,即它针对的是某 一 类人或事,而非特定的人或事。
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首先,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的效力,它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 约 束力;其次,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后及力,它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 将要发生的同类行为或事件。
3、准立法性。抽象行政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行为,但它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法律特征,并须经过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审议、通过、签署、发布等一系列程序。
4、不可诉性。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如果相对方对抽象行政行为有异议,认为它们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通常所讲的行政行为的效力指的是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力: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任何人和任何机构不得随意更改。
2、拘束力 :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相对人必须按照已经确定的内容实施行为,即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履行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
3、执行力:当事人若不实际履行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国家有权强制其履行行政行为所要求的义务。

C. 关于无效具体行政行为法律效力的问题,跪求专家解答!!!

行政行为无效是因为明显、重大违法所致,行为从实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无效行政行回为不具答有公定力。原因可以从公定力的定义和无效行政行为的条件上得出: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除非有重大、明显的违法情形,即假定其合法有效……而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为具有重大的违法情形、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实施将导致犯罪、没有可能实施、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或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

D. 行政行为有什么法律效力

通常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行专政主体所有行为中属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行政行为的效力主要表现为:

(1)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

(2)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

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有关人员或组织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主要表现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拘束力。

(3)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

所谓“公定力”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的当事人都应当先加以遵守或服从。这是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

惠州律师:网页链接

(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E. 在行政法中,提起行政诉讼时具体行政行为已经作出但是没有发生法律效力,这句话中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意

你好,这是常识,就是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上成立了,但因为许多原内因如未通知相对容人,需要审批或听证后生效等欠缺生效要件,尚未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复议法规定,如果对行政决定不服可在15日内申请行政复议,如果没有申请那15日后这个决定就生效了,也就是说对相对人而言就有了法律效力,相对人必须履行该行政文书确定的义务;

F. 行政行为的效力有哪些

1、公定力

具体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假定该行为合法,不因复议或诉讼而停止执行。回

2、确定力

具体行答政行为一旦作出,不得随意更改,已确定的行政决定公民无权自行变更,已确定的行政执法行为非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随意改变。

3、拘束力

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必须按照已经确定的内容实施行为,即相对人必须遵守和实际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

4、执行力

国家强制当事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所要求的义务。

(6)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行政行为的相关明细

据了解就效力而言,行政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的具体情况如下:

1、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的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范围为标准划分。内部行政行为,如行政处分等;外部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为等。

2、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划分。抽象行政行为,如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行政行为,它包括行政立法行为与制定不具有法源性规范性文件的行为两类;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行为等。

G. 试述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具体复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制为的法律效力和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抽象行政行为也即是行政立法(包括低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是法定机关针对非特定人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过程和结果。抽象行政行为能否具有法律效力主要依据其是否符合上位法律规范,符合上位法即有效,否则当然无效。
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是特定主体依据规范性法律文件针对特定对象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合法推定性,也即是具体行政行为一旦做出就推定其合法,该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就必须服从。该行政行为如果违法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H. 合法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不包括( )

行政行为具体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和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抽象行政行专为也即是行政立属法(包括低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是法定机关针对非特定人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过程和结果。抽象行政行为能否具有法律效力主要依据其是否符合上位法律规范,符合上位法即有效,否则当然无效。
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是特定主体依据规范性法律文件针对特定对象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单方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合法推定性,也即是具体行政行为一旦做出就推定其合法,该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就必须服从。该行政行为如果违法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热点内容
全国计划生育条例2016 发布:2025-05-12 10:58:44 浏览:713
通州法院曹 发布:2025-05-12 10:36:54 浏览:353
2013刑事诉讼法解释解读 发布:2025-05-12 10:31:17 浏览:246
诚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心得300字 发布:2025-05-12 10:01:24 浏览:493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材马克思 发布:2025-05-12 09:55:03 浏览:4
员工违反规章制度表 发布:2025-05-12 09:35:31 浏览:381
废止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12 09:26:49 浏览:640
老公章新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2 09:07:07 浏览:916
协调制度所具有法律效力这点怎么理解 发布:2025-05-12 09:07:06 浏览:319
现役军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2 08:52:05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