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天津市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
Ⅰ 如何创新推动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
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是陕西省纪委在2009年“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年活动”中推行的一项创新制度。此项制度推行以来,在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促进廉洁从政教育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廉政法规考试制度以考促学、以考促廉的作用力,是创新推进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的生命力和着力点所在。 一要明确考试重点,解决“考什么”的问题。《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实施细则》作为廉政法规考试的指导性、政策性文件,只是对考试范围和相关配套政策作了有关规定,但具体到某一项廉政法规,党员干部应当重点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则未作明确。针对当前任前廉政法规考试中存在的考试重点内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应参照公务员录用考试、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考试的通行做法,以着力解决“学什么”、“考什么”为切入点,紧扣推行廉政法规考试制度的目的和初衷,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试指导大纲,进一步细化明确学习具体内容和考试重点,形成以考促学、以学促用的长效机制。 二要建立规范统一的考试平台,解决“怎么考”的问题。如何建立科学管用的考试机制,通过考试这个“硬杠杠”把廉政法规学习内容的“软任务”落到实处,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推行廉政法规考试制度的重点和关键。因此,要按照中央纪委关于纪检监察系统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整体部署,加快建立和开通地市级与县、区纪委的内网,并以内网为基础,大力借鉴全国司法考试和驾校考试平台的模式和经验,建立全省乃至全国通用的廉政法规考试平台,实行一人一机,随机抽题,自动阅卷,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以往考试中存在的提取试题不便、监考难、阅卷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三要建立科学完备的考试题库,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廉政法规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廉政法规的学习和运用。目前,廉政法规考试的机制已建立,但供党员干部学习的基础平台尚未建立,致使学习和考试存在一定的脱节,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为此,要把学习平台作为创新推进廉政法规考试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坚持方便易学、灵活实用的指导思想,突出应知应会、重点掌握、实例分析三个层次,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采取填空、选择、判断三类题型,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研究探讨,尽快建立科学完备的考试题库,作为考试专题栏目,直接链接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网站,作为考试对象日常学习的统一平台。 四要建立廉政法规考试新机制,解决“科学考”的问题。建立廉政法规考试新机制的重点和关键是要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法规考试制度的长效机制。要继续坚持把廉政法规考试作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创新举措,可依托廉政法规考试平台,打破现有“任前考”的单一模式,将考试对象范围拓展延伸到全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由纪检部门统一组织,对参考对象每年集中开展1-2次(年初、年末各1次)考试,将考试结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同步考核,并将考试结果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集中考试成绩不合格,但需选拔任用的可在“任前”组织补考,成绩合格者予以任用,不合格者暂缓任用;对新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仍可采取“任前考”的模式,并进一步研究细化和规范完善现有结果运用的政策规定。(作者单位:陕西省麟游县纪委)
Ⅱ 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的()考查和测试,考查和测试,考查和测试结果应当作为任职的依据。
D、法律知识。
Ⅲ 对人大如何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思考
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更好的行使人事监督权,是新形势下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实效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 领导重视是行使人事任免权的前提。人事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意志,依法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 人员进行任命的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法定职权。所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特别是各级党委领导,要增强认识,高度重视,走出“人大人事任免就是走过场”的认识误区,认真严肃对待人大人事任免权的行使,为人事任免权的有效行使,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资格审查“不缺位”。“一府两院”向人大常委会提报拟任命人员名单后,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机构要按照《公务员法》、《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法官法》、《检察官法》的有关规定,对拟任命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审查,从源头上把好第一关。拟任命人员情况简介要详细,不仅要介绍基本情况、工作简历,更要包括工作能力、工作实绩、优缺点等,做到全面准确。“一府两院”主要负责人、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职位变动需人大任命的,要提报审计机关的离任审计报告,把好“廉政关”。 任前考法“要到位”。对拟任命“一府两院”干部进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其目的是督促被任命人员加强法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水平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能力。但任前考法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效果。任前考法要做到严肃、严格、科学。一要严肃,即每一位被任命人员都必须参加法律知识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予任命;因正当理由缺考的,要进行补考,不补考或补考不及格的,不予任命。二要严格,考试工作要由专门机构具体组织,只列考试范围,对试题进行保密,杜绝试题泄露。三要科学,要探索建立题库制度,根据被任命人员的工作职责分别出题,增强考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审议任命“重实效”。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人事任命审议时,首先要听取提请人事和组织部门对拟任人员的情况介绍,然后人大人事任免工作机构作任职资格审查及民意测评情况介绍。投票表决前,拟任命人员作表态发言,并回答常委会组成 人员的询问,便于常委会组成 人员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拟任命人员情况,做到审议投票时有的放失。投票表决时,不同意的,要在表决票上说明理由,以便拟任命人员进行整改,做到有结论,有理由。通过任命后,被任命人员要作表态发言,报告履职目标,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任后监督“不放松”。被任命人员要定期向人大常委会进行书面述职;必要时,人大常委会要组织人大代表对被任命人员进行述职评议,全面掌握被任命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办理代表建议、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以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意识。 (山东省青州市人大常委会 赵建华)
Ⅳ 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是哪个部门组织
答:组织部门!
Ⅳ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结果在多少年内有效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2)》第十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民主推荐的结果在一年内有效。
(5)举办天津市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扩展阅读
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自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批评和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参考资料网络——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工作条例
Ⅵ 哪些人员应当参加任前法律知识考试
法官、检察官、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