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会计账的法律效力

会计账的法律效力

发布时间: 2021-01-09 05:16:13

① 在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中,会计规章法律效力仅次于会计法律。错在哪里

法的效力来层次的一般自规则是:不同等级的主体制定的法有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级高的主体制定的法,效力自然高于等级低的主体制定的法。
根据法的效力层次的一般规则,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各个层次的逻辑结构如下:
会计法律是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因此会计法律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
我国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其法律效力仅次于会计法律。
会计部门规章是负责全国会计、审计、财务等工作的主管部门财政部制定的,其法律效力处于第三层次。
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会计规章属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盼最后一个层次。

我说明白了吗?

② 会计凭证是记账的原始依据,具有法律效力,是会计核算的重要资料。这句话对吗

不对。
1、会计凭证是复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制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具有法律效力,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是会计核算的重要资料。
2、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原始依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
(2)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的,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是介于原始凭证和账簿之间的中间环节。

③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法律效力不同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财务会计“向后看”,管理会计“向前看”

财务会计只处理已发生的会计信息,因而它是一种“向后看”的思维方式;管理会计则是为了支持决策,而决策必定是面向未来的,所以,管理会计是“向前看”的思维方式。

二、财务会计提供综合性信息,管理会计提供细节性信息

由于管理会计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变动成本一定是直接成本),因此它能够高度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特性可以使管理会计展示单个产品、部门(甚至员工)或顾客的财务信息,并且可以用于模拟不同经营方案的财务结果(如本量利分析)。因此,管理会计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计划和控制,是内部管理者应该使用的管理工具。

由于财务会计只将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并要求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匹配所发生的收入与成本,因此它无法体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财务会计只适合展示整个公司的综合性财务信息。它的使用者是外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股票分析师,以及公司高层管理者。它对企业中、基层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的价值非常有限。

三、财务会计强调信息准确性,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价值在于对决策有用,而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符合两个质量条件:准确性和相关性。如果企业管理者追求信息更准确,则有可能损害信息的相关性;反之,如果企业管理者追求信息更相关,则有可能损害信息的准确性。

财务会计往往更加注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也尽量保持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财务会计更多地要求采用历史信息,以确保准确性,只有在保证一定准确性的前提下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而管理会计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但也尽量保证合理的准确性。管理会计大量地运用预测财务数据来描述未来的经营情况,这样做对自然对决策更有意义。但管理者要认识到预测的财务数据或多或少是不准确的,应该不断提升预测能力,尽量保证信息的合理准确。

四、财务会计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必须符合逻辑

财务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者编制,而外部使用者一般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在利益驱动下,企业管理者容易通过操纵财务会计报表,误导外部投资者。

管理会计报表的编制者和使用者都是企业内部管理者,而这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行为,因此不需要政府进行监管,也不需要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管理会计强调的是符合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支持管理活动。

五、财务会计与凭证打交道,管理会计与经营打交道

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人员并不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只要有能够反映经营活动的凭证就可以工作。这也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外包的原因。

因为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的,所以不了解经营活动的人员一定无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六、财务会计不涉及“人性”问题,管理会计涉及“人性”问题

由于财务会计具有“向后看”的特征,仅靠凭证就可以完成相关工作,因此它并不适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财务会计的高度综合特征也使它无法用于衡量中层、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工作绩效。可以说,财务会计是一种基本上“对事不对人”的财务工具,不需考虑对人的激励问题。

管理会计的工作涉及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设定目标和标准,并考核他们的工作绩效,这自然要涉及人的问题。

④ 会计凭证具有法律效力吗

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只有原始凭证有法律效力 记账凭证必须和原始凭证附在一起才有法律效率

⑤ 财务对帐调节表具备法律效力吗

财务对帐表双方盖章签字具备法律效力。
从法律上看,对账函至少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法律效力:
(1)有效地证明了交易关系的存在;
(2)有效地证明了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一份经过相对方有效确认或者部分确认的对账函相当于欠条;
(3)可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之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因此,一份表述恰当的对账函还可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从对账函的内容上看,一般情况下是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一是对账联,由发出对账函的一方根据自己的财务记录,列明原因并推导得出结算数额,并盖章、签名,以示对该数额负责。有些时候,发出对账函的一方不仅在此部分告诉相对方最终的往来金额,而且还具体描述业务发生的过程,包括货物的发出时间、数量,提供劳务的时间,已经结算的金额等情况;
二是确认联,由相对方对对账联所确认的包括往来数额在内的信息进行核对,如无异议则盖章、签名确认。
因此,对账函是可以单独作为债权凭证使用的。
据我国合同法第1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36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⑥ 法律效力仅次于《会计法》的是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法律的效力等级,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内、容地方性规章、规范性文件。

在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中,会计法由全国人大通过颁布,为法律层级,效力最高;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由国务院通过发布,为行政法规层级,效力仅次于法律;企业会计制度、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为财政部发布,为部门规章,效力次于行政法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仅为规范性文件,效力再次之。

⑦ 在我国的会计法律体系中,法律效力和层次

【答案】错【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会计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会计法律中的《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中法律效力和层次最高的法律。会计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会计法》,是以《会计法》为制定依据的。

⑧ 财务对帐单会计签字是否有法律效力

财务对账单本抄身没有法袭律效力,它本身不属企业债权债务的直接证据。所以财务对帐单会计签字与否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当然所属工作范围内的会计在对帐单上签字,可以表明该对账结果的可信度更高,就不会怀疑该对账单未经往来单位真实核对。

⑨ 会计准则和会计法的法律效力仅次于什么

首先 法律效力的 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为
会计法、 国务院颁布的 条例 法规 等 、部门令颁布的部门规章 最后是规范性文件
会计准则 是 国务院发布的
所以 仅此于 部门规章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