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的表述中
⑴ 关于我国企业的法律责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个人独资企业承担无限责任
投资人以个人财产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即个人独资企业对外负有债务时,以该投资人的所有财产而不仅仅是投资到该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来偿还债务。
⑵ 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错来。过失犯罪,就不是主观有自意的犯罪。C、错。有些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比如,义务教育,赡养老人的义务。没有违法,也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D、未遂犯和中止犯可能没有造成损害,但是已经有犯罪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从刑法看,正确。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主体,必须有认识能力,精神病人发病期,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呵呵,其实我也觉得A牵强。所以我说从刑法看。从民法看,法人其实也是没有认知能力的。但是法人可以做民事经济责任的主体。
更多公考资讯请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网http://www.ahrcw.com
⑶ 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律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律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个人独资企业是独立的民事主体,可以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
1、独资企业是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独资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企业负责人是投资者本人。企业负责人姓名须与身份证相符,不得使用别名。这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主要盛行于零售业、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服务业和家庭作坊等。
2、个人独资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实体,它不具有法人资格,即地位的非法人性,但它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市场竞争,开展经营活动。作为一个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当然以营利为目的。
3、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的产权结构,虽然使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但这也意味着企业是自然人的企业,业主的病、死,他个人及家属知识和能力的缺乏,都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3)法律责任的表述中扩展阅读: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特征
(1)主体特征。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只能是一个自然人。自然人有两种属性:一是其自然属性,即自然人根据出生这一自然状态而取得主体资格;二是其法律属性,即自然人独立自主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企业产权归属特征。个人独资企业自身不是一个独立的财产权主体,企业的财产与投资人的个人财产是合二为一的,所以,许多国家的法律一般不将个人独资企业作为独立的纳税主体,而规定由业主个人交纳各种税收。
(3)组织管理特征。个人独资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比较简单,经营管理方式比较灵活。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因此,法律对其内部机构的设置和经营管理方式不像公司和其他企业那样加以严格规定。
⑷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b
⑸ 连带责任在判决中怎么表述
在民事判决书的主文中,往往表述为“被告某某与被告某某共同偿还原告某某**元,并承担连带责任”
在刑事判决书的主文中,往往表述为“被告人某某与被告人某某各承担原告人某某**元;被告人某某与某某对原告人某某的上述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所谓的连带责任,意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基本权益。承担连带责任判决书是法律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者部分承担。一般多存在于合伙经营、承包、代理等商业关系上,关系看似复杂,实则只要理清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
连带责任的构成:
1、连带责任人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2、连带责任人与债权人之间须存在着债的关系且为不可分之债。
3、连带责任所指向的债必须不可分。
4、连带责任的客体必须是种类物。
5、承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或者当事人明确约定。
(5)法律责任的表述中扩展阅读:
连带责任产生的法律上的依据主要有:
1、《民法通则》规定,这是连带责任产生的基本依据。主要有:第35条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52条因联营而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第66条、第67条代理中因授权不明、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无权代理或利用代理关系进行违法活动而产生连带责任的承担。
2、《合同法》、《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为《担保法》关于保证责任的祥尽规定。
3、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1条、第148条,《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73条。
《关于审理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第10条,《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9条等,均有连带责任承担的规定。
4、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广告法实施细则》规定广告虚假而承担连带责任等。
⑹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答案是D,解析:违法设定行政许按规定撤销,损害被许可人利益的需要承担国家赔偿专。但撤销可能损害公属共利益的违法设定许可,不予撤销,不过被许可人利益损害还是可以请求赔偿。
许可法第69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2)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3)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5)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依照此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⑺ 关于法律责任特点的表述
法律责任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一,它是与违法行为回相联系的。没有违法行为,就谈不上法律答责任。由于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因而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相同。
第二,它的内容是法律规范明确加以具体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强制性法律措施,必须由有立法权的机关根据职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或者地方政府规章来加以明文规定,否则就不构成法律责任。
第三,它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责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或者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强迫违法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象社会责任中的道德责任,只能通过舆论监督等途径保证执行,而不能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第四,它是由国家授权机关依法实施的。对违法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实施法律制裁,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国家有权的机关,主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有关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进行。
⑻ 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
[多选题]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些可以成立?[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答案】B、D
【答案解析】BD。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秩序等。法律责任的设定应当体现正义,但并不代表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是正义的实现,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存在差距的。据此,选项A错误。法律后果包括肯定的法律后果和否定的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后果,所以,只有否定的法律后果才有可能产 生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故选项B正确。 法律制裁是不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后果,如果主动承担法律责任则不会进行法律制裁,故选项C错误。首先,法律责任只是一种否定的法律后果,法律条文有可能规定肯定的法律后果。其次,就算法律规则中的法律后果是否定的,也不一定要通过法律条文表现出来,因为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法律条文有可能仅规定法律规则的若干要素,而将其他的要素省,比如《宪法》第12条第2款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这一法律条文没有规定法律责任,但并不代表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就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只不过该条将法 律责任省了,故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D。
⑼ 经常说的"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是什么意思
暂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追究责任,但不排除以后可以提起诉讼追究责任的权利。这句话并不内属于法容律专业术语,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行为人现在所实施的行为,不意味自己已经放弃对被开除者继续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的权利。
法律责任,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所负有的遵守法律,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的义务。狭义指违法者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法律责任同违法行为紧密相连,只有实施某种违法行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法律责任的表述中扩展阅读:
法律责任的特点:
1、法律责任首先表示一种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关系而形成的责任关系,它是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的。
2、法律责任还表示为一种责任方式,即承担不利后果。
3、法律责任具有内在逻辑性,即存在前因与后果的逻辑关系。
4、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或者潜在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