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复法律知识竞赛题
A. 2018年度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复习题满分 答案
我把所有的题和答案都给你了,你慢慢看。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B. 如何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的问答题复制粘贴到百度上
新《安全生产法》系列知识竞赛网上答题具体操作方法
登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回局政府网站答(),进入“贯彻实施新安法,严格落实各项法律责任知识竞赛”网络答题系统,直接进行网上答题并提交。
具体操作方法为:进入答题系统页面后,在“在线参赛答题”栏目点“点击进入”直接选择答题即可,答题完成后选择“点击提交”并在新页面内继续填写我的姓名、工作单位、组织单位、所在地区、街道地址等并点击“注册信息提交”即完成所有答题程序。
网上答题活动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30日零点。
C. 第十二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十二届复赛试题
一、(10分)有一支缝衣用的钢针与磁铁接触后磁化,试说出三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判断它的南北极。
二、(12分)洗浴用的电热水器的电功率是1.2KW,热水器内筒的直径是30cm,高是50cm。如果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散失率为10%,则把水从20℃加热到70℃需要多长时间?
三、(14分)摄影胶片的感光能力一定时,要获得正确曝光的底片,镜头的透光面积和曝光时间的组合就应该是一定的。镜头的透光面积由叫做“光圈”的机构控制,通常用22、16、11、8、5.6、4、2.8等数字代表,22就表示此时镜镜头透的直径是它的焦距f的1/22,依此类推,曝光时间的长短由叫做“快门”的机械控制,通常用500、250、125、60、30、15等数字代表,500就表示此时曝光的时间是s1/500依此类推。现在通过试摄已经知道,光圈、速度的最佳组合是11、15,如果为了其他需要而必需选用5.6的光圈,试计算应该选用的快门。
四、(14分)已知空气的的密度为1.29kg/m3估算人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
五、(14分)某机床上使用的一台直直流流电动机,标有“36V、24W”字样,用多用电表测得电机的电阻为2Ω,试计算这台电动机在满负荷工作时的效率。
六、(14分)小刚今年15岁因重感冒输液,针头插在左手臂的静脉上,其间他必须下床,这时他发现只有右手把药瓶高高举起时血液才不会回流到输液管内,试根据这个现象估算,他手上静脉的血压比大气压强大多少,这个差值相当于多少mmHg产生的压强(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
七、(14分)下表摘自一个冰箱的说明书。依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冰箱在给定的工作状态下压缩机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并回答:要带着外包装把冰箱搬到室内,屋门宽度不能小于多少?
气候类型 ST
总有效容积(L) 305
冷冻食品储藏室有效容积(L) 70
输入功率(W) 170
除霜功率(W) 140
冷冻能力(kg/24h) 10
耗电量(kw•h/24h) 1.6
防触电保护类型 1
电源(AC) 220V/50HZ
制冷剂 R134a,140g
冷冻室星级 ****
外型尺寸(mm) 599×702×
外包装尺寸(mm) 654×799×1768
重量(kg) 75
八、(8分)下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说明理由。
十二届复赛答案
一、可以把钢针别在一小块涂油的纸上,使它浮在玻璃杯所盛的小中,指北的就是钢针的N极,也可以把钢针悬在细线上,指北的就是钢针的N极。还可以把钢针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用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它,被吸收的就是钢针的S极。
二、水的质量:m=лr2hρ 水升温所需的热量:Q吸=cm(T2-T1)
电热器放出的热量:Q放=Pt 由解出Q放=ηQ吸
解出 代入数值,得t=114min=1.9h
三、先研究光圈由11改为5.6后,透光面积变为原来的多少。
由S=лr2得知修改光圈后的透光面积之比:
因此,曝光时间应改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选用1s/60
四、游泳时,可以用呼吸控制人在水中的浮沉,这个事实说明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大致
相同。由此可以算出人的体积
这也是人排开空气的体积。人受到的空气浮力则为
人的质量以60kg计,代入数值,得 F=0.8N
五、满负荷工作时的电流: 这时电机的热损失
电机满负荷工作时负荷带来的阻力远大于电机轴摩擦的阻力,因此,可以不计摩擦损失,所以效率
代入数值得η=0.96
六、右手高举药瓶时,羡慕中的液面与针头的高度差约为1m,这个液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静脉血压与大气压之差。△p=ρgh 代入数值后,得 △p=104Pa
由于水银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13.6倍,所以要产生同样大的压强,水银柱的高度只需1m/13.6,即74 mm。
七、由输入功率得知压缩机每小时耗电为:170W×3600s/h=612kJ/h
说明书所给日用电量:1.6kw•h=5760kJ
压缩机每日工作时间为: 门的最小宽度:654mm
八、乙房间的气温较高。两个壶中的水都在沸腾,壶嘴一定都在喷出水蒸气,但甲壶嘴上方的“白气”较很多,说明水蒸气遇到了较冷的空气,液化成了很多小水滴,而乙壶喷出的水蒸气很少液化,说明乙房间的气温较高。
D. 北京市中小学生自然知识竞赛复赛试题(中学组)
希望不要沉 我很用心的在回答了~! 55555
答:
1.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2. 在农村建立小的生态养殖区,通过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进行养殖,使这个小的生态养殖区可以进行内部自己自足的。例如:养殖的猪 牛羊等家畜产出的肉可以提供给人食用, 养殖产生排泄物可以提供给农田作为肥料,内脏和骨头可以加工为鱼的饲料。而鱼骨和农作物的秸秆同样可以加工给猪作为饲料。畜类人类的粪便可以生成沼气提供生活所需的照明和燃料。
3. 从自然保护的角度去讲,爱护保护自然应当保持自然中各种动植物的自然天性,如果有很多人在喂养百灵等鸟类,势必造成会有一部分人为了谋求私利对他们进行抓捕,长此以往会造成一个物种的灭绝。
4. 我看不见图 但是一天氧气的曲线应该是类似山形的曲线。 但是由于人类生活的原因,白天人类生活车辆使用率很高都需要消耗氧气,从这点考虑这个曲线不好确定。需要很多数据才能确认。因为空气是在流动的所以氧气是可以从一个地区补偿到另一个地区的,如果北京是封闭的空间话可能北京人活不过3天。
一天中空气质量最好: 如果从含氧量考虑应该是下午入夜前。但是如果从有害物含量和可吸入颗粒物考虑,我个人感觉还是入夜之后应该是凌晨2点左右。(整个世界真的安静)
5.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为人类生活中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富营养化的直接结果: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你是初中的我就不写了 (写了我也没有能力办到)
6. 同样是高中组的 就不答了 都是化学变化方法太多了 (主要是怕写多了你不采纳)如果需要可以采纳后我帮你补上
E. 葫芦岛市实验小学校园读书节读书知识竞赛复习题
葫芦岛市实验小学第三届校园读书节读书知识竞赛复习题 热
〔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333 更新时间:2007-11-27 文章录入:keyanshi 〕
1、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有( )的发展史。
2、中华民族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汉族最多,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为( )。
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建立了(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4、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 )、( )、( )。
5、泼水节和火把节分别是( )、( )的传统节日。
6、炎黄两帝被称为汉族和一些民族的祖先,这些民族自称为( )。
7、汉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他们最早开发了( )、( ) 、( )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
8、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的建造者是( )。
9、( )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藏族人民很早就在这里劳动、生活。
10、《格萨尔王传》是( )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
11、( )是指南针的始祖。
12、《阿凡提的故事》是( )的民间故事。
13、“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 )。
14、明代抗击倭寇的著名将领是( ),清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在清代中日甲午战争中“碧涛万倾埋忠骨”的民族英雄是( )。
15、大名鼎鼎的清官海瑞和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都是我国( )族人民的优秀分子。
16、( )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17、蒙古族有( )之称。
18、( )是朝鲜族的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
19、“热瓦甫”、“都它尔”是( )族的民间乐器。
20、纳西族和布朗族有个特殊的风俗是( )。
21、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享有盛誉的民间医生是( ),他发明的“四诊法”是( )。
22、土家族的歌舞具有民族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 )。
23、叼羊是( )族最喜爱的一种传统的群众性体育运动。
24、赛牦牛是( )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这项活动在牧区半农半牧区较为盛行。
25、套马是( )族传统体育项目。
26、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最初是( )为迎娶( )修建的宫室,后经多次修筑,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
27、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 )族,在美丽的阿里山和迷人的日月潭,人们常常能听到他们美妙的歌声,看到他们动人的舞姿。
28、“三月街”又名“观音节”,是( )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云南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29、抗日战争中“万古千秋留英名”的抗日英雄是( ),被誉为“抗联女英雄”的是( )。
30、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 )多万平方公里。
31、( )族是有名的孔雀之乡。
32、我国第一位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少数民族运动员是藏族的( )。
33、水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 )。
34、著名的“云南白药”则是( )族医生曲焕章研制的。
3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作者是朝鲜族的音乐家( )。
36、被誉为雪山神鹰的民族是( )。
37、寺塔和竹楼、竹桥是( )族的建筑特色。
38、傣族人民住在杆栏式的竹楼里,竹楼是( )的意思。
39、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 )。
40、“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的( )的句子。
41、“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
42、《老子》一书除了被称为《道德经》外,史记还被叫作( )。
43、1953年我国古代著名诗人( )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44、《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上将”是( )、( )、( )、( )、( )。
45、( )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46、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句是( )。
47、孔子名字( )鲁国人( )创始人。
48、著名作家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 )、( )、( )。
49、散文《小橘灯》是著名现代女作家( )的作品。
50、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他是( )族人。
51、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纪念( )而设立的。
52、中国文学史上,诗人( )开辟了田园诗这一诗歌流派。
53、火把节是( )族最著名的节日。
54、“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是( )写的。
55、《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是( )、( )、( )、( )。
56、“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 )朝 。
57、代父从军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5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代诗人( )的名句。
5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唐代诗人( )的名句。
60、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的是( )。
61、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珍贵典籍,( )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著作。
62、( )和( )被称为藏族文化的网络全书。
63、《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自传体通史,他一共有( )篇文章。
64、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同时也是我国新诗的第一部成熟诗集叫( )。
65、唐宋八大家指( )、( )、( )、( )、( )、( )、( )、( )。
66、老舍著作中一部描写北京人力车夫生活的长篇小说是( )。
67、“四岁让梨,七步成诗”分别说的是( )和( )之间的故事。
68、( )是瑶族最隆重的节日。
69、被朱德元帅誉为“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的回族抗日将领是( )。
70、《四库全书》的“四库”是古代的一种图书分类法,“四库”指( )、( )、( )、( )。
71、我国成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是( )自治区,于( )年5月1日正式成立。
72、中华民族的始祖是( )。
73、红楼梦描写的是( )、( )、( )、(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74、王维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是古代通向( )里的一
座门户。
75、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下半句是( )。
76、木球是在( )自治区流行的打毛球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成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的比赛既有强烈的对抗竞争,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77、花炮节是湖南、贵州、广西相毗邻的( )族地区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举行日期各异,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
78、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名著有( )、( )、( )。
79、在我国青海省内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的是( )。
80、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足鼎立的国家是( )、( )、( )。
81、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描写的一座桥是( )。
82、元末明初,长篇小说( )、( )奠定了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基础。
83、民族英雄岳飞的字叫( )。“岳母刺字”刺的字是( )。
84、“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时期。
85、被称为“诗圣”和“诗仙”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 )。
86、元宵节的“元”、“宵”分别指( )、( )。
87、在我国,最原始的文字叫做( )。我们通常把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
88、《春秋》、《离骚》的作者分别是( )、( )。
89、古代两河流域指的是( )和( )流域。
90、北宋文学家中的“三苏”指的是( )、( )、( )。
91、著名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的作者是( )。
92、我国解放战争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是( )、( )、( )。
93、《三套车》、《拉网小调》、《剪羊毛》分别是( )、( )、( )的民歌。
94、《阿里郎》、《友谊地久天长》分别是( )和( )民歌。
95、我国的传中国国旗、国歌、国徽(平面图)的设计者分别是( )、( )和( )。96、“黄梅戏”是( )省的地方戏。
97、著名民间音乐家阿炳原名是( ),留存的三部二胡曲是( )、( )、( )。
98、我国周代“八音”乐器分类法是指( )、( )、( )、( )、( )、( )、( )、( )八种乐器。
99、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 ),最后一位皇帝是(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 ),在位( )年。
100、《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顶峰时期的重要作
品。它们的作者分别是( )、( )、( )。
F. 读书知识竞赛复习题,
六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一、填空(45分)
1、把下面这些“看”的近义词填到合适的成语中。(15分)
(1)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
(2)仰着头看天——昂首( )天
(3)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
(4)站在高处往远看——高( )远瞩
(5)看惯了,只当没看见——熟视无( )
(6)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举世( )目
(7)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 )后
(8)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一( )无余
(9)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面相( )
(10)看见别的事物,就想变主意—— ( )异思迁
2、古诗文中“游”名胜。(30分)
下列诗句写的是哪处名胜吗?它属于哪个省(市、县)?请分别填在横线上和括号内。
(1) ___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
(2) 不识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
(3) 京口瓜洲一水间,___只隔数重山。 ( )
(4)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___无故人。 ( )
(5) 朝辞___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
(6) ___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
(7) 即从___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
(8)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___关。 ( )
(9) 故人西辞___,烟花三月下扬州。 ( )
(10) 欲把___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
二、阅读。(55分)
(一)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常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上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他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爸爸心里颇感惊呀,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的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中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在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是: ,起因是:
,主要人物是: 。(3分)
2、细读全文,找出能表现保罗对父亲的教育方法不满的词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3、把第4自然段用第三者的口吻转述出来。(2分)
4、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而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每处不能超过8个字)(2分)
5、结合上下文,指出“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一句的含义。(3分)
6、导致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 ,父亲的难题是: 。(4分)
7、你认为保罗的理解对吗?如果你是保罗的父亲或老师,你如何解决这件事情?(5分)
8、本文刻画保罗和父亲的形象时,主要采用了 、 描写。(2分)
9、本文是写父亲用富有教益的寓言故事来教育保罗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请你举出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 、
、 、 、 。(6分)
(二)忽 略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过不了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
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到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了紫罗兰的生长,那些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
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冰淇淋。”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孩子呆呆地望着花,觉得心里空空的。
1、 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分)
2、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3分)
3、揣摩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 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2)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眼睛……
4、老师为什么要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6分)
5、文章最后一句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3分)
6、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5分)
1、本期我们学过的课文《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和《景阳冈》分别出自于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 )
A、《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B、《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C、《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D、《史记》《水浒传》《西游记》
2、下面四组大写字母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GHCJ B、OPQR C、OAEF D、KHMN
3、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毅燃 骏工 厨窗 倒霉 B、恐怖 澈底 魅丽 阻捞
C、嘲笑 藐视 妒忌 伶俐 D、和氏碧 抵卸 蜷着腿 抱怨
4、下列《西游记》中的人物,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唐僧 ②猪八戒 ③ 孙悟空 ④观音 ⑤白骨精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⑤④②①③ D.⑤④③①②
5、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兵减政 兴高彩烈 负荆请罪 振天动地
B、迫不急待 书声朗朗 攻无不刻 决口不提
C、刻舟求箭 风尘仆仆 如肌似渴 理直气状
D、南辕北辙 大名鼎鼎 风调雨顺 居高临下
6、下列字的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 )
A、盔 冤 寇 B、嘲 撒 嫣 C、凹 玄 鸟 D、沸 卧 拗
7、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辨护 辩别 辫子 花瓣 B、壮丽 撞击 状况 壮烈
C、方园 公园 果园 园地 D、严峻 峻美 骏马 俊俏
8、“发芽”、“出发”、“蒸发”、“发扬”这4个词中的“发”字属于一字多义现象,其意思依次是( )。
A、产生;起程;分散、散开;扩大 B、扩大;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C、起程;分散、散开;扩大;产生 D、产生;扩大;起程;分散、散开
9、下面古诗中都有“春”字,其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句诗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0、下列诗(词)句出自毛泽东的作品的是( )
A、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B、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下列四句诗分别出自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出塞》、《示儿》的是( )
①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②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A、A、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12、下列句子形式改变后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这件事你得告诉他。 B、没有谁不被山城的夜景所迷住。
这件事你非告诉他不可。 有谁不被山城的夜景所迷住?
C、学习语文要下功夫。 D、这件事容易做好。
学习语文不能不下功夫。 这件事不容易做好。
13、“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缩写到最简程度的一句是( )
A、我看到了长头发下面的脸。 B、我看到了他。
C、我看到了他的脸。 D、我看到了脸。
14、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一池秋水犹如一面明镜。 (比喻)
B、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对偶)
C、谁乘“神五”游太空?唯有英雄杨利伟。 (反问)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拟人)
15、下面①句和②句是一副对联的上句和下句,②句的“ ”上应填入( )才和上句形成最工整的对仗。
①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②句:山间竹笋 腹中空。
A、大小不同 B、嘴尖皮厚 C、嘴厚皮薄 D、长短不一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小唐见到了久别的妈妈,高兴得心旷神怡,手舞足蹈。
B、刘德华来到重庆演出,山城人民欢天喜地来到体育馆观看精彩节目。
C、登上太空,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再是异想天开。
D、听说姚明是一名篮球高手,从他在火箭队的比赛来看,果然名不虚传。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爸爸虽然很胖,但是行动很麻利。
B、书桌里陈设着同学们使用过的文具和书籍。
C、我们每个同学在今天的考试中都要发扬出自己的学习水平。
D、因为他迟到了10分钟,因此他错过了这趟校车。
18、下列( )组答案依次填在下列一段话的横线上最合适。
①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②不饱食以终日 不弃功于寸阴
③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④ 油然而生
A、① ③ B、② ④ C、② ③ D、① ④
鲁迅一生勤奋好学,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的事业上,真正做到了 。他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每当我们读到他的作品时,心里总是 一种感慨,一种敬意。
19、选择下列关联词语填入下列一段话里,答案正确的一组是( )
①如果……就…… ②因为……所以…… ③只要……就…… ④不管……都……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④ ③
C、② ① ④ ③ D、③ ① ④ ②
20、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我们能为这次盛会做些什么呢?请写出既符合实际情况,又有一定创意的两条建议。
二、阅读感悟(30分)
(一)细心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10分)
正比例——反比例
小时候,我特别不喜欢吃饭。所以在饭桌上,我用的是最小的碗,妈妈用小碗,爸爸则是大碗。我在家里年龄最小,妈妈比爸爸小几岁,爸爸年龄最大。
每人的年龄与各自的饭碗大小成正比例,这似乎是一条不变的定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小学毕业进了中学。在中学里,我个子蹿得老高,人也壮实了,饭量大增。
吃饭的时候,我惊异地发现,不知不觉中,爸爸的大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里最小的碗,而我呢,却用起了号称“全家之最”的大碗。
多有意思啊!进中学,我年龄还是最小,却用最大的碗;爸爸年龄最大,却用最小的碗。这个时候,我家三口人年龄与饭碗成了反比例。
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神秘地对我说:“湘湘,你真傻,你没发现头上的白发吗?”爸爸老了,以后咱家全靠你这个后生出力了。”
啊!我终于明白了,联想起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初中生,竟然在今年华东六省一市作文竞赛中得奖,原来我长大了……‖
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一代接一代,原来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1、选择下列带点字正确的意思。(2分)
(1)新陈代谢( ) A、感谢 B、认错,道歉 C、不可抗拒 D、辞去,拒绝
(2)不可抗拒( ) A、抵挡 B、抗拒
2、下列句子的正确意思是( )(2分)
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一代接一代,原来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是谁也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
每个人都会经历由出生到老的过程。
人都是一代接一代,不断延续下去。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1)短文里 与 成正比例,生活中 与 也成正比例。
(2)短文里 与 成反比例,生活中 与 也成反比例。
4、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2分)
(二)结合批注(句前有◆标志),认真品读下文,然后按要求答题(20分)
一棵大树
[美] 谢尔·西弗斯汀著 陈丹燕译
从前有一棵大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有时,他们还在一块玩捉迷藏。要是他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树。
◆童年的男孩多快乐呀!
树感到很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
◆幸福源于相亲相爱!
◆“孤独”一词可见树对男孩的思念。
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
我长大了 不想再这么玩 男孩说 我要娱乐 要钱买东西 我需要钱 你能给我钱吗
“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干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
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带走了。
◆幸福源于 !
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悲伤了。
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的颤抖起来,他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
◆由“颤抖”可见大树的激动!
“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你能给我间屋吗?”
“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
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树心里很高兴。
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
“我又老又伤心我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你给我条船好吗?”
◆看看,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 ”字。
“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了。”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
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是难过。
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回到树下。树轻轻地说:“我真抱歉,孩子,我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也不能给你了。”
◆大树总是在说:“抱歉”,可该抱歉的不应是大树啊!
她说:“我没有果子了。”
他说:“我的牙咬不动果子了。”
她说:“我没有树枝了,你没法荡秋千。”
他说:“我老了,荡不动秋千了。”
她说:“我的树干也没了,你不能爬树。”
他说:“我太累,不想爬树。”
树低语说:“我很抱歉。我很想再给你一些东西,但什么也没有剩下。我只是个。老树墩,我真抱歉。”
男孩说:“现在我不要很多,只需要一个安静地方坐一会儿,歇一会儿,我太累了。”
树说:“好吧,”说着,她尽力直起她最后一截身体,“好吧,一个老树墩正好能坐下歇歇脚,来吧,孩子,坐下,坐下休息吧。”于是男孩坐在了树墩上。
◆大树的一片爱心在“尽力”二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答案是( ) (2分)
我长大了 不想再这么玩 男孩说 我要娱乐 要钱买东西 我需要钱 你能给我钱吗
A、“ ,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2、这篇课文写了男孩长大后( )次到大树下,是按( )的顺序写的。(2分)
3、文中有两处写了“树感到很幸福”,其实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有所不同。老师为前一句加的批注是“幸福源于相亲相爱!”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后一句加上恰当的旁批:(3) 幸福源于 !(限四字) ( 2分 )
4、长大后,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中,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 ”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5分)
答:
5、文中的大树真让人感动,也许他还会让你浮想联翩。请你用一句诗、一句歌词或一句格言,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4分)
答:
6、请你为这篇文章补上一个富有深意的结尾:(5分)
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回到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