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紧急救助法律责任

紧急救助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1-09 17:14:41

⑴ 专业人士对需要救治的人进行紧急救治是否承担民事责任,例如医生在非岗位时间对突发心脏病的人进行救治

医生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对于他人进行紧急施救,由于情况紧急又缺少必内要的设备,其救治容过程的风险比较大。但是如果不救治,可能后果更严重。
从法律上说,医生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合对于突发急病的人没有施救的法律义务,其施救行为完全是出于医生职业道德,而这种职业道德并不具有强制力。就算是医生不出手,也没有办法和依据对其进行追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医生故意或者重大疏忽,都不应当追究其民事责任,就算要追究也一定要从宽从轻,否则可能打击医生紧急救治的积极性,置突发病人于更大的危险之中。

⑵ 紧急救助!关于劳动法的问题!

这种情况不需要签合同的,只要实际劳动关系超过十年就可以自动转成无限回期合同.因为十年答前劳动合同问题还没这么规范呢.

其实你想要的并不是你爸怎么留下的问题,就算留下了以后会有好果子吃吗? 你就是想出出这口气是吧?
1.找媒体暴光,"法院院长不懂法",问他们有兴趣吗?
2.打市长热线之类的投诉电话.我打过,还挺管用的.不知道你了
3.你要能抓住他点实际的断就更好办了.

⑶ 如果遇到人需要紧急救援,在就助过程中人死了会承担法律责任

救人者要不要担责,从已经判决案例来看,有两种情况:
1)一方面,如果救援的人在内救助过程中没有容过错,最后被救者还是死了,救援者不用担责;
2)另一方面,如果救援者在救助过程中采取措施不当,被救人最后死了,被救人家属诉讼的话,救人者是要承担相应过失责任的,当然,最后法院可能适当减轻救人者的责任。

⑷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什么意思

只要是自愿去施救的,不管是否存在重大过失,都对受助者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

此外,救助者必须是自愿施救的。与之相对的就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实施的救助行为,比如在有先行义务、职务行为等情况下所实施的救助行为,若因救助者的重大过失扩大了受助者的损失,则不能免除其民事赔偿责任。

立法作出此种限制是合适的,既鼓励了普通大众对受助者积极施救,也提高了被动施救者的注意义务,有利于提高救助之效果。

(4)紧急救助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于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善意救助者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作“好人法”,其用意是鼓励善意救助伤病的高尚行为。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从2016年12月到今年3月,民法总则(草案)第184条经历了3次修改。最初的版本是“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害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经过三次修改,大会表决稿删除了前几次审议稿中的“重大过失”字样,仅规定“因自愿实施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几次修改释放了鼓励大家见义勇为的明确信号。

⑸ 紧急救治从法律角度来讲因如何定性

本案不构成紧急避险,因为紧急避险所受到侵害的应当是紧急避险人(本案之回群众)和受益人答(本案之孕妇)之外的第三人,本案中,如果套用紧急避险的理论,会发现受益人与被紧急避险人是同一人,显然不符合紧急避险制度的基本构造,特别是在民法通则第129条、民通意见第156条中存在由引起险情人对被紧急避险人进行赔偿之制度(孕妇之自身原因当然不能认为是民法通则所指之自然力引起的危险),如果认为本案是紧急避险,则会出现“引起险情人”与“被紧急避险人”两者合一,自己赔偿自己的谬误,紧急避险制度就会失去对被紧急避险人的保护~本案可以适用民法通则之无因管理制度或侵权责任理论中的好意施惠理论,在这两种情况下,只有在无因管理人或好意施惠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才会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本案中群众出于自发、好意进行协助,由于很难要求普通公民具备专业的妇产知识和技术,因此,只要群众尽到了最基本的注意义务,就不能追究其侵权责任~

⑹ 实施紧急救助行为的情况下民事责任如何承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 助行为造成受助人版损害的,救助权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紧急救 助往往事发突然、情况复杂,非专业人士很难完全不出差错。 这样规定是为了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免除救助人的后顾之 忧。这一条款的确立,有利于通过立法来弘扬社会风气,引 领良好的道德风尚,是中国的好心人救助条款。

⑺ 实施紧急救助行为的情况下民事责任如何承担

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一条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回担责任。如果危险答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责任或者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⑻ 紧急救助与紧急避险民事责任的规定是怎样的

不用。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八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版防卫超过必要权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九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⑼ 紧急救助 法律问题~!

楼主,上面的都说的很清楚了,我也不再多说。按周岁15岁算,不用去打了。按专虚岁15岁算属,那就能打赢。但关键是,赢了又能怎么样。
我觉得,孩子都这样了,首先是家长的责任,你管教不好能怨别人吗?这首先是当家长的责任啊。
接下来,就算你去打了,按一楼的话说,你能得到什么,得到你女儿的幸福??不能,一团糟我看就是。
所以,我个人还是希望楼主,最好不要起诉,对你对孩子对家庭都不好,一切都是人的造化,你就顺其自然,让孩子回家,都打过一次,如果打第二次对女孩子可是终身的伤害,他们还小,放他们在外面流浪你忍心吗?
让他们回来吧,好好计划未来。

热点内容
建议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0 07:03:18 浏览:559
2014年司考行政法真题 发布:2025-05-20 06:55:05 浏览:132
警察行政法的适用案例 发布:2025-05-20 06:54:22 浏览:297
想法和法学 发布:2025-05-20 06:48:31 浏览:311
巫师道德 发布:2025-05-20 06:22:51 浏览:703
行政法调整的四个关系是 发布:2025-05-20 06:19:25 浏览:785
婚后女人的道德底线 发布:2025-05-20 06:09:15 浏览:397
温州德胜法律服务有限公司 发布:2025-05-20 06:09:12 浏览:1000
合作意向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0 06:07:48 浏览:152
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关于时效 发布:2025-05-20 05:59:12 浏览: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