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说工资有没有法律效力
❶ 口头约定工资老板不承认了怎么办
口头约定的工资问题,老板不承认的话,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来解决:
1、先与老板进行沟通,口头约定的工资问题,可以先与老板进行沟通,说明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并尝试协商解决问题;
2、收集证据,如果老板不承认口头约定的工资问题,可以尝试收集证据,如聊天记录、短信、邮件等,以证明双方曾有过口头约定;
3、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无法通过沟通和收集证据解决问题,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请求他们介入调解。在投诉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口头约定的具体内容;
4、寻求法律支持,如果以上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支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保证口头约定工资需要的资料有:
1、口头约定的内容,包括工资数额、支付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具体条款;
2、双方的身份证件,包括雇主的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雇员的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3、工作记录,用于证明雇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工作表现等情况;
4、证人证言,如其他雇员、同事、客户等可以证明口头约定工资的证人,可以提供其证言作为证明;
其他相关证据:如支付工资的银行转账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
综上所述,口头约定工资的法律效力比较弱,建议在口头约定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补充协议,以确保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咨询相关的劳动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❷ 口头承诺保底工资合法有效吗
法律分析:口头承诺的工资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一、一般是以书面的形式才具有法律效力;
二、最好以书面的形式,要求双方签字确认或者盖公章。
法律依据:《最低工资规定》
第五条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第六条 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应在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考虑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因素,同时还应适当考虑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
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具体测算方法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