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晋二法院
A. 中晋公司宣判是那个法院
新年伊始,轰动一时的中晋资产非法集资案也迎来了新进展,中晋资产相关案件回在经答过法院审理后开始宣判。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沈嘉、李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审刑事判决书》。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下称“法院”)已对中晋资产北京分公司两名主要负责人沈嘉、李伟终结审理。
B. 河南惊天集资大案主犯被判多少年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靠非法集资买的香车宝马奢侈品,
也是要还的……
近日,一起金额超过433亿的集资案件,迎来一审判决。
据大河网报道,日前,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汤阴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对河南超越企业集团实际控制人杨清河集资诈骗、贷款诈骗一案公开宣判,杨清河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集资诈骗共计433亿元 涉及5万多人
5月22日下午3点30分,在汤阴县人民法院法庭内,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音,被告人杨清河被带进了法庭。
据中新网消息,1967年8月出生的杨清河曾担任过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安阳市十二届人大常委、安阳市工商联主席、安阳市总商会会长等多个职务。
1988年至2014年,杨清河自己或指使他人先后成立了安阳市读去读来读书社、安阳市超越置业中介有限公司、安阳市殷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省超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超越实业有限公司等77家公司、团体,而杨清河是上述公司、团体的实际控制人。
经审理查明,1992年1月至2015年11月,杨清河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批准,先后以借书押金、诚信理财、投资房地产、投资煤矿、购房认筹、原煤预定、超越人基金等形式,通过发布广告、召开见面会等方式进行宣传,以月息1分至3.6分的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面向安阳市及周边地区吸收群众资金。
截至案发,超越集团共吸收集资群众本金共计433亿元,涉及51354人。其中,投资于煤矿、房地产、金矿的资金为10.05亿元,其他大量的集资款用于偿本付息,社会捐赠,购买房产、车辆、金币、文物、工艺品、字画,办理高尔夫会员等方面支出。
第三,底层资产不清晰
任何一种金融产品,不管包装得多复杂,也一定有一个底层的实体资产,否则这个产品就是无源之水。底层资产不清楚,一定是基础薄弱,上层产品随时都会坍塌。
然而,不少网贷产品经常把诸多底层资产打包成为一款新的产品,使得投资人无法直接了解底层资产究竟是什么;
其底层资产也往往是信用贷、消费金融、车贷、房贷、应收装款转让等,其基础较为薄弱且资金回收周期可能较长。更有甚者,不少投资机构不愿意给客户提供全部的底层资产清单,认为没有必要。
而规范的金融产品,尽管其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却有容易变现的底层资产作为保障。
第四,借新还旧、庞氏融资
很多投资陷阱往往初期回报还不错,但大部分骗局的背后是借新还旧、庞氏融资。
庞氏骗局意味着初期必须让资金先滚动起来,怎么办呢?
就要让初期投资者尝到甜头,让他们去宣传,去拉新人进来。等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再卷款跑路,这对集资方是最有利的。
综观这些投资骗局,往往具有不断发行、募集规模在短时间内暴增的特点。
说了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觉得一个投资产品可以躺着赚钱的时候,你的钱袋子可能已经被人打开了。
苏苏再次提醒
天上没有掉馅饼
如果你还对那些虚假宣传、
高额返佣、
借新还旧的平台抱有幻想,
那么下一个受害人可能就是你。
相关部门的责任缺失。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C.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类似于善林那种的营业部经理,是否要坐牢
也要追究刑事责任,朋友也构成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
追究行政主管人员刑事责任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行政主管仅是身份标识,其在进行行政事务管理的同时,仍直接参与吸收存款业务。
另一类是不直接参与吸收存款业务,但是其从事的具体工作仍与吸收存款密切相关,比如招聘人员、承租场地、策划宣传等。由此可知,对于此类人员的追诉范围,司法机关以其具体从事的业务内容进行判断,只要不是单纯的行政辅助事务,均可以被纳入追诉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中晋二法院扩展阅读:
2014年6月,被告人李维、聂辉与王某(在逃)三人共同出资合伙成立了青岛福元运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加盟单店即衡水亨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李维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聂辉为公司股东。被告人李红担任业务经理。
公司成立后,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未经相关部门依法批准,违反青岛福元运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运营守则,以河北九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资金短缺为名,以存款可获高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为诱饵,公开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2016年3月,李维、聂辉共向社会公众55人非法吸收资金人民币11181000元,造成5072536.5元本金未能向公众偿还,李红在职期间,其及其管理的兼职业务员共向社会公众32人非法吸收资金人民币4086000元,造成2593891元本金未能向公众偿还。
枣强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维、聂辉、李红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人员吸收资金,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李维还犯有合同诈骗罪,应数罪并罚。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中,李维、聂辉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李红系从犯。
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认定被告人李维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与所犯合同诈骗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七万元。
被告人聂辉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被告人李红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
参考资料: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 中晋公司非法集资案被害人能否挽回损失
根据抄规定,参与非法集资的钱不受法律保护,政府有关机关会尽最大可能追回非法集资款项,如果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人自行承担损失。
《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因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而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给未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国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以及其它任何单位。
债权债务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予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在取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只负责组织协调工作,而不能采取财政拨款的方式弥补非法集资造成的损失。
这意味着一旦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人自行承担损失,而不能要求有关部门代偿。
E. 中晋资本为什么会被定集资诈骗罪
中晋资本为什么会被定集资诈骗罪,这个问题需要问判决的法院。
集资诈骗专罪是指以非法占属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F.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一、原因:
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在公元前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二、郑伯说服烛之武: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6)中晋二法院扩展阅读
行文特色
一、伏笔照应,组织严密。该文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征服异己,再加上晋文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件的背景,为全文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二者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
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充分,收尾也圆满。
二、波澜起伏,生动活泼。行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波折。郑文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
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对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G. 汤臣一品豪宅“白菜价”起拍反什么罪
陆家嘴,黄浦江畔,有一个楼盘,在上海滩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全国也大有名气。
早在2006年8月,汤臣一品单套公寓总价1.3亿元,均价超过13万元/平方米,创下当时国内公寓成交价格的最高纪录。今年10月30日,上海汤臣一品A栋35楼网签,总价2.05亿,面积597平方米,单价达34.3万元/平方米,再破上海房价纪录。而诸多名人的入住,让这个楼盘更是名声在外。
▲图片来源: 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募集到资金后,徐勤尝试找投资项目,但回本太慢。于是,他亲手包装公司、粉饰业绩到资本市场上市,然后退出盈利。徐勤伙同公司高管,先后在多地成立了120多家所谓的实体公司,也就是国太控股公司。据警方调查,公司通过虚增业绩、贸易空转,也就是所谓的贸易互换、贸易拦截的手段,去虚增公司的业绩,然后虚增业绩中会产生成本,这个成本再由国太控股母公司来补贴。
但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使得120多家“国太系”旗下的子公司都是亏本经营。“中晋系”每天支出近500万元,一个月就是1.5亿元。事实上,徐勤也清楚,这种没有任何利润来源,所有的开销、支出全部来自投资者的做法,就是一个庞氏骗局。
多行不义必自毙。
H. 非法集资为啥难去根
新“外衣”下,非法集资有什么共通点?
非法集资往往承诺“保本付息”,“小马拉大车”。现在,很多保本承诺更隐秘,不写在协议合同文本中,而是向投资人口头许诺。
让百姓远离非法集资,还要做什么?
把好“前门”,提升预警监测水平,提前处置追缴资产,尽可能保全集资参与人的财产
“非法集资不仅是经济、金融领域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损失的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财产和家底。”大连处非办相关负责人说,不少老年人是拿着养老钱投资的,血本无归。还有一些年轻人刚刚大学毕业,社会阅历不丰富,法律意识淡薄,进入这些涉嫌非法集资的公司工作后,不但自己被卷入骗局,还把父母亲朋的钱也搭进去了。
——加强机构备案、预警监测,“前门”得扎紧看牢。
赵鹞建议,要完善商事注册登记制度,对金融监管部门发牌的机构实行先证后照,即有批筹文件,才能领取正式营业执照。同时还要保护好已发牌机构的字号,关键字号不能被其他非法机构滥用。比如,某支付企业在北京注册,但在其它省区,被有些机构加个省别,就可注册成功,办理工商登记。老百姓分不清楚,结果就是受骗受害,被侵权者声誉受损。此外,还要加强对准金融机构备案、监管,对非金融机构从事类金融活动加强预警监测。
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对涉嫌非法集资的机构加大排查力度,帮投资人擦亮眼睛。“不少非法集资机构都是聘请明星代言,在黄金地段和时段做广告,虚张声势,让百姓丧失警惕性。”大连处非办相关负责人说,要走在老百姓投资前头,打掉这些广告“背书”。之前的一次排查中,大连处非办发现46家企业在当地主流报刊上刊登经营借贷广告,该办到工商局调阅相关企业注册信息,发现部分企业与注册名称不符,有的企业办公地点和注册地点不符,有的企业超出经营范围,发布了金融借贷广告,甚至还有企业根本没有工商注册信息,最终仅4家有相关借贷前置审批批文。“这些广告登出去,肯定会迷惑不少老百姓。”近三年,大连完成了5000余家投资理财公司公安备案造册和动态管理,曝光38家违规发布广告企业。
——应对非法集资的互联网化趋势,监管手段要升级。
上海正在建立新型金融业态监测分析平台,未来可以对一些高风险机构的活动提前预警,及早发现疑似非法集资的活动线索。据介绍,该监测分析平台目前初步归集了相关部门的新型金融业态信息,主要包括行业监测、园区监测、企业全息信息查询及实时监测四个子平台,可以多维度掌握风险动态。
——加大追缴款项力度,让受害人维权不再难。
“一般来说,非法集资案的办案周期长,从公安机关立案到法院判决,大约要两年以上时间。法院判决前,追缴回来的资产是不能随意处置的。但其中往往有不少易损耗资产,比如豪华汽车,时间一长就会贬值。实际上,损失的是老百姓的钱。”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说,前几年集中爆发的非法集资案,等法院判决后都会遇到这个难题。希望出台有关法律法规,专门对非法集资类案件涉案资产提前处置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最大限度挽回集资参与人的损失。
大连尝试让受害的投资人提前参与资产处置。对影响范围大、涉案人员多的案件,大连公开招募代表设立代表委员会,黄林仁就是北方汇银代表委员会中的一员。一段时间以来,黄林仁一直为盘活追缴回的土地牵线搭桥,想找到新的投资人。
“公司的账目不全,具体有多少钱、花了多少钱都不知道。如果土地没人管,东西丢失了,上面树木死掉了,租来的土地因为交不起资金被重新分割了,都会给资产保全带来困难。如果项目还在,只要能让它运转起来,就能减少损失。投资人也能依法参与到资产处置过程中,了解事情进展,而不是两眼一抹黑。”黄林仁说。
——抛弃畸高收益预期,投资人应有理性的投资观。
“要为投资人提供更多合规的理财产品,合理引导投资人理性投资。不少准金融、类金融活动片面夸大金融的作用,让投资人误以为资金能自我膨胀。金融本质上要由实体经济支撑,没有源头活水,哪有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投资理财还是要多选择有正规金融牌照的机构,理性判断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毕竟专业化的投资能力不是随便哪家机构都具备的。”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大连处非办连续两年牵头联合各监管部门举办“财富管理精英大赛”,吸引百余家金融机构数千名理财师参与,向百姓普及金融基础知识,帮助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增强投资风险意识,避免掉入非法集资陷阱。
I.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秦为什么围攻郑国
原因:
1、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2、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晋大夫子犯要求出兵攻击秦军。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9)中晋二法院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解析:
第二段正面展现烛之武见秦穆公、巧退敌兵的场面。“夜缒而出”,交代他出城的时间和方式。敌军围困,自然不能开城出入;夜间行动,又可避人耳目。
此次说秦,重在离间秦晋联盟,因此,尤不能让晋人知道。从中,还可以看出烛之武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在见到秦穆公之后,这位外交家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
而是以超然事外的姿态开始了他的劝说: 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郑对秦国有好处,那就麻烦您来吧。接着,烛之武就秦、晋、郑三国关系。
从四层意思上对秦穆公进行说服。第一层意思:“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超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
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必会为晋所有。“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陪,当“增益”讲;邻,指晋国。
不直指其名,表现语气的委婉。采取疑问句式,既加重亡郑不利于秦只利于晋这一论点的分量,又显示出态度的恳切。
第二层是从正面向穆公提出建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君亦无所害。”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的意思。郑国在秦国的东方,因此可作为“东道主”。
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应,这有什么不好呢?第三层,烛之武进一步指出晋君不可信。二十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
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
但他早上渡黄河归国,晚上就设版筑城,修建工事,与秦国对抗了。“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并提,说明晋君态度变化之快。这里,烛之武重提秦穆公亲身经历的这段往事。
巧妙而有力地指明晋君实为忘德背信之徒,不可与之共事。把过去晋惠公的事扯到眼前的晋文公身上,看似无理,其实也有内在关联,并且可以触动秦君之心。
第四层,烛之武直截了当地指出: 晋国哪会满足?已经在东边向郑国开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边开拓。不损害秦国,到哪里取利?损秦以利晋,请您自己考虑吧。
至此,烛之武从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方面,把秦、晋之间的矛盾全部揭示出来,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事实上,秦穆公也确实被打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