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的家风

法官的家风

发布时间: 2021-02-14 05:12:46

㈠ 历史上名人的家风

关于家风的小抄故事有:袭

一、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

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二、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对他的评价估且不论,但他的家庭教育却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

还为曾家妇女规定了“日课”四项:“食事”,每天早饭后做各种小菜;“衣事”,已午刻纺花或绩麻;“细工”,傍晚即晚饭后做男女布鞋或缝制衣服。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日课”还要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可见,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

㈡ 良好的家风有那些

什么是家风。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遵守。

家风作用。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讲究道德、诚实守信。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风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以让人形成充实、高雅的精神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名片,青少年养成诚信的品格,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给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重视学习,崇尚知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学习的传统。各位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学习、崇尚知识,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青少年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家庭中,很容易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会影响到孩子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千金难买的。

勤俭持家、尊重劳动。
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勤俭的家风可以防止青少年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身上的娇气。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在尊重劳动的家风熏陶下,会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从小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养成自己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

家庭和睦、合理教子。
和睦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才能心情愉快,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科学,主动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尊老爱幼、邻里互助。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可以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让青少年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对有困难的邻居要同情、关心和帮助,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㈢ 请你列举两例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家风家训

朱子家训 弟子规 曾国藩家训 颜氏家训

孟子:养身莫善于寡欲。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李世民: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颜之推: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亲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范仲淹: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尊亲;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保五毂恩;做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主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苏洵: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长上有问必答,在座定要抬身。不可虚言戏谑,不可斜侧骄矜。莫呼长上表号,开口就要尊称。饮食先让长者,行路当随后行。
纪晓岚: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林则徐: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曾国藩:勤、孝、俭、仁、恒、谦。

㈣ 良好的家风有哪些

一,良好的家风,要有互相帮助、团结与共的精神。而不是偏向这个、偏向那个,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子女不团结不和睦。
二,良好的家风是要吃苦耐劳、不是好逸恶劳。勤劳创造财富,懒得不动自己都难以生存,何来的好生活、幸福感!
三,良好的家风是有规矩的,是为国家、集体着想的不是自私自利。国家好,集体好,自己才好。只为自己谋私利,走到哪里是不行的。
四,良好的家风是诚实守信,崇尚道德。做人做事讲信用诚实,才能和人友好相处,才能拥有一份好的事业。
五,良好的家风是勤劳节俭、自强自立。只有这样子女才能在社会上生存的好,独立强大,甚至帮助他人为国家、为集体服务。
六,良好的家风是和人友好相处、家庭民主公正。不是家长制、权威制,只有这样家庭出来的子女才是自信、乐观向上的。
七,良好的家风是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不是欺男霸女,阿谀奉承。
(4)法官的家风扩展阅读:
“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家风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
家风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约束其成员,又能促使家庭成员在一种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不断发展。
参考资料:搜狗网络:家风

㈤ 我家的家风

不要做昧良心的事情,对待每一个人都要以诚相待,相信好人有好报,我们年轻人要以这个为家风传统,继续发扬

㈥ 名人的家风50字左右

名人的家风:

一、鲁迅

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

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二、钱基博

1929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

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

三、丰子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

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四、周恩来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都是在伯父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在我们周家兄妹中,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

担任国务院总理时,哪怕再忙,也要腾出时间照顾孩子,不请保姆,自己亲身洗衣;在穿着上,孩子们的衣服和鞋袜大都是“接力”着穿,大的穿旧了,再让小的穿。在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吃到最后还要掰一块馒头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净。

五、朱德

朱德委员长对自己的女儿同样是严格要求。他的女儿朱敏,一九五三年从莫斯科师范大学毕业,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开始她和父亲住在一起,朱德委员长金工次提出要她住到职工宿舍去。

并给她讲这个方面的道理:“你们住在我这里,对你们没有什么好处,会使你们脱离群众,滋长优越感。你们不能靠父母过日子,要自力更生,学会独立生活,要和群众在一起,要能够吃苦。”

㈦ 你家的家风是什么

1、热爱祖国

爱国是公民必须拥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爱国是各族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2、恪尽职守

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严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优秀的家风之一。

3、勤俭持家

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严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巴金《谈秋》:“钱不够花,也不想勤俭持家,却仍然置身在亲戚中间充硬汉。”

4、宽厚待人

宽厚待人是为人的厚重,诚实做人是信任的根基!容人之过,体人之心,顾人之短,是做人的谦卑。和颜悦色,更能化干戈为玉帛。所以,越富有的人,越稳重越宽厚,也越大气。

5、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7)法官的家风扩展阅读

家风的传承性

“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生活作风可以分为价值认同与生活方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价值认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价值认同是家风得以传承的基础,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认同祖先的价值观,才会践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比如,清正廉洁是一种价值观,而勤俭持家便是这种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上的体现。当然,许多家风、家训并不会将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区分得非常清楚,因为简单明确的表达更利于流传。这种简单明确还体现在对典籍的高度概括上,往往几个字就浓缩了一个思想或一种道理;同时又必须是接地气的表达,因为家族中文化程度不同,若写得艰深拗口,则不易流传。

热点内容
电力依法治企 发布:2025-08-18 23:28:09 浏览:345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五大体系 发布:2025-08-18 23:25:46 浏览:750
劳动法41条内容42条 发布:2025-08-18 22:58:28 浏览:509
农村土地征用涉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8 22:57:10 浏览:99
成品油行政法规 发布:2025-08-18 22:44:25 浏览:62
著作权法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发布:2025-08-18 22:44:18 浏览:645
广东劳动法生育规定 发布:2025-08-18 22:44:08 浏览:919
法治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发布:2025-08-18 22:37:22 浏览:407
浦发银行法律顾问投标 发布:2025-08-18 22:37:09 浏览:380
买房婚姻法公平 发布:2025-08-18 22:32:08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