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法律援助
A. 外国人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主观:
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提交自己符合法律援助情况的证明文件即可。
法律客观: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八条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轿拿运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需要查证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敏携告知申请人理由闭梁。
B. 外国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吗
(一)具备以下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申请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
2、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由各地参照当地政府部门的规定执行)。
(二)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四)经审查批准的法律援助申请人或符合条件、接受人民法院指定的刑事被告人、嫌疑人为受援人。在法律援助过程中,受援人可以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受援人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未适当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更换承办人。
(五)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支付服务费用。
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于1994年初建立,主要是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公民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实现和司法公正。(2)外国人法律援助扩展阅读:
中国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征:
1、法律援助是国家的责任、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
4、法律援助机构对受援对象减免法律服务费,法院对受援对象减、免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公证证明。
C. 法律援助的五类对象
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障公民获得必要法律服务而设立的一项制度。它主要面向五类对象提供帮助:经济困难的公民、特殊案件当事人、刑事案件被告人、军人军属以及外国人和无国籍人。这一制度旨在确保所有人,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必要的法律保护和公平的司法待遇。法律援助不仅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困难的公民
1、定义:无法承担律师费用的公民
2、标准:各地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确定
3、适用范围:
请求国家赔偿
申请社会保险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主张因见义勇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二、特殊案件当事人
1、未成年人
2、老年人
3、残疾人
4、妇女
5、农民工
三、刑事案件被告人
1、经济困难的被告人
2、特殊被告人:
盲、聋、哑人
未成年人
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
四、军人军属
1、现役军人
2、军人家属
五、外国人、无国籍人
1、在中国境内遇到法律问题
2、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一、申请阶段
1、确认资格:对照法律援助条件,确认是否符合申请资格
2、准备材料:收集身份证明、经济状况证明等必要文件
3、提交申请: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提交书面申请
二、审查阶段
1、资格审查:法律援助机构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
2、补充材料:如有需要,申请人可能需要补充相关证明材料
3、作出决定: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是否给予援助
三、援助实施
1、指派律师:法律援助机构指派专业律师处理案件
2、提供服务:律师为申请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
3、跟踪反馈:法律援助机构跟踪案件进展,确保服务质量
在申请法律援助时,公民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同时,也要注意法律援助并非适用于所有法律事务,某些案件类型可能不在援助范围内。此外,各地的具体实施细则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咨询具体情况。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