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书执行
Ⅰ 法院判决书下来了,我该怎么执行
1、“但有一人不同意怎么办”:你可只给这一人一次给齐呀,然后其他人分期付的可以适当给些利息:一次性要走的不给利息。
2、“会申请强制执行吗?”:他有权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时一般也会先调解或让你们协商的。
3、你最好还是找他协商解决,实在不行就先把他一人的给齐了:给一个人的应该不成问题,但可能先前同意你分期给付的也会不再同意、而要求一次给,所以你得把条件拉开了:一次性要走的不给利息、分期给付的可以给适当的利息。
4、实在不行,你就得卖房给他钱了。但如果你只有这一套住房没有其他住处:他申请强制执行也没用。法院不会拍卖你这房的,他仍然只能等你慢慢还。
补充:
1、“还想问下为什么不是把钱交给法院由法院分配,而是由原被告私下协商”:可以将钱交法院、由法院不分配,但你们这是家庭关系,能协商解决的法院会尽量让你们协商解决:这样是为家族“和谐”。
2、“我若坚持分期付款原告不同意结果会怎么样?”:原告申请强制执行,如果你还有其他财产如存款、车辆、工资等,法院可以执行其他财产如存款、车辆、工资等;如果你没有其他财产、但住房不只是这一套:会拍卖你现在分得的房产后执行;如果你仅有这一套住房:不会拍卖,但会执行你的其他财产如存款、车辆、工资等,如果你也没有其他财产:只能中止执行,待以后你什么时候有钱了他就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也就是说,你以后只要有财产了,他随时可以申请执行。
3、都是亲人,能给就尽量给吧。
Ⅱ 法院判决书有没有执行期限
1、有执行期限的,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三回十九条申请答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3、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4、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若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待发现财产后恢复执行。
(2)法院判决书执行扩展阅读:
1、法院判决生效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法人的应当在6个月之内申请执行,申请执行后未执行完毕的,再次申请执行与前一次申请执行的间隔不能超过6个月。
2、双方当事人都是公民的应当在一年内申请执行,申请执行后未执行完毕的,再次申请执行与前一次申请执行的间隔不能超过一年。
Ⅲ 判决书下来多久可以申请执行
判决书生效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是判决书下来后15天双方均无上诉,就生效,二审的判决,判决书下来后就已经生效。
1、判决申请执行的实际上是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有关系,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 :第二百一十五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2、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3、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实际上仅仅规定了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对于对方逃避执行的行为,你可以申请法院追究对方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是民诉法第一百零二条。
(3)法院判决书执行扩展阅读:
申请执行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申请执行的管辖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Ⅳ 我是原告。法院判决书已经下来如何强制执行呢
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步:申请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第二步:法院受理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第三步:申请复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步: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有可能隐匿、转移财产的,执行员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第五步:采取强制措施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执行法院可以通过以下强制执行的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等措施。
Ⅳ 法院判决书下发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来判决书下发15天之后可以申请自强制执行(双方对此判决无异议),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1、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之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或一方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二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拓展资料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
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执行人。
Ⅵ 法院判决书下来,原告申请执行,法院的执行程序是什么
既然二审判决生效,那么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至于法院采取什么样的强制措施,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首先,法院会先向被告下达履行判决通知书,通知被告在多少日内履行判决书上的义务,逾期不履行将采取强制措施。
其次,如果在通知书期满后被告不自动履行,那么根据判决确定的履行义务条件,根据不同的情况法院采取不同的办法。
如果是金钱给付,那么法院会查询被告人的银行账户,看是否有存款。可以要求被告人所在单位不得支付其工资,要向法院支付工资;可以向被告人的债务人要求其向法院履行还款义务等。
如果是行为,并且是可以代为执行的话,那么法院可以采取代执行的方式,代替被告履行,然后产生的费用由被告承担。
如果是不得代替的行为,那么法院会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比如,向房产部门要求不得为其办理买卖手续等。
不过,这仅是公平情况下法院会采取的一些办法。如果被告比较有势力,他至少会拖,在拖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财产全部转移走,让法院无法查找。
(6)法院判决书执行扩展阅读:
(一)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需要向法院依法缴纳以下标准的费用:
按照一般规定,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无需预先缴纳申请执行费,但是人民法院在执行到位的首批执行款中会扣除人民法院依法应收取的执行费。
1、一般的缴费标准是:
(1)执行金额或价额在1万元以下的,每件交纳50元;
(2)一万元至50万元的,按执行金额或价额的千分之五交纳;
(3)50万元以上的,按执行金额或价额的千分之一再加2000元交纳;
2、除了应交的执行费,申请人还需负担以下几项的费用:
根据具体的规定,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收取执行中产生的实际支出费用,如交通、住宿等费用也需要申请人负担。
一般地,法院执行立案后,法院将会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
要是法院不按规定期限采取强制措施的,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Ⅶ 民事判决书下来后,怎么走执行程序
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方的可执行财产。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对方如果有藏匿、转移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法院可以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如果对方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对方确无可执行财产,法院会裁定中止执行,待中止执行情形消失后,申请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
第五百一十八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除对被执行人予以处罚外,还可以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第五百一十九条
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依照前款规定终结执行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第10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裁定中止执行:
(2)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第一百一十三条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Ⅷ 法院判决书谁先执行谁生效吗
如果是民事法院判决书,判决书生效后即可申请强制执行。不是先执行谁生效的问题。
Ⅸ 法院的判决书下来是马上执行吗
不一定,一般判决书生效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是判决书下来后15天双方均无上诉,就生效,二审的判决,判决书下来后就已经生效。
1、判决申请执行的实际上是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有关系,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 :第二百一十五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2、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3、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实际上仅仅规定了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对于对方逃避执行的行为,你可以申请法院追究对方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是民诉法第一百零二条。
(9)法院判决书执行扩展阅读:
判决书生效后执行:
执行案件的前提条件:是指该案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即已通过法院诉讼进行裁判或仲裁裁决生效的法律文书。
1、 对方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3、执行费用最终由被执行人承担。
4、先提交执行申请书,法院应当在七日内予以立案;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