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保全之后
『壹』 财产保全立案后下一步怎么办
如果是诉前财产保全,可以立即起诉。如果是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您积极搜集证据,等待法院的开庭。积极主张您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二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第九十三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贰』 提交法院诉讼财产保全后几天内必须查封
提交法院诉讼财产保全后,如果材料齐全,必须在5天内查封。
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查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受财产保全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作出裁定;需要提供担保的,应当在提供担保后五日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在五日内开始执行。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叁』 申请财产保全后,法院一般会以什么措施来保全哪些财产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财产保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清点后,加贴封条、就地封存,以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保全的财物移置到一定的场所予以扣留,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处分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中采取查封、扣押财产措施时,应当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当事人可以负责保管被扣押物,但是不得使用。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有关金融单位,不准被申请人提取或者转移其存款的一种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依法冻结的款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动用。财产已经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肆』 财产保全后怎么做.
1、首先,需要起诉立案,并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的申请(或提出诉前保全),即注明申请保全的财产数额及事实与理由,并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的财产线索。
2、其次,提出诉讼保全,法院都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担保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申请人提供物的担保或现金担保。
(二)第三人提供信用担保、物的担保或现金担保。
(三)专业担保公司提供信用担保。具体可以联系相关法院。
3、提出诉讼保全的,法院也会预收一部分保全费用,但最高不超过5000元。(该费用的负担,法院会在判决中予以明确)。
4、一般实务中,都会采取以“专业担保公司提供信用担保”的方式,但担保公司同样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该费用由申请人自行承担)。
(4)法院保全之后扩展阅读:
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条: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第一百零三条: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伍』 财产保全后法院多久通知被保全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原因在于,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应当公开公正,债务人也有知情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三条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陆』 保全后是什么意思
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二条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第一百零三条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第一百零四条财产纠纷案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五条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柒』 财产保全,在法院下判决后怎么办
如果法律文书无法送达被告的话,时间会比较长了:
1. 首先,开庭的传票,一般法院会按照原告提供的地址送达一次。实在送达不到,就需要公告送达(一般在《中国法院报》上登报,需要支付几百块的费用),公告送达的时间一般为3个月(公告给2个月,举证期限给1个月),3个月后被告没有来应诉的,法院可以缺席审理;
2. 缺席审理的情况下,法院还是会审查原告提供的证据是否是原件,是否能证明相关债务。如果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由于被告缺席、视为其放弃抗辩,判决通常会很快下来。
3. 但是,判决书还是需要送达的,因为判决书也是从送达之日生效。因此,判决书同样需要公告送达,这一下子就又是3个月。
4. 从登报后的3个月再加上15天(上诉期)后,如果被告没有上诉,则判决生效!
5. 判决生效后,一般10天内为法院指定的自动履行期间。这10天过后,被告未履行的,你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了。把上面的时间加一加,这是最起码的时间,如果法院安排开庭或判决再拖沓一点,时间可能需要更久。做好8~9个月的心理准备吧(这也没办法,法律是这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