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信访包案
⑴ 信访时间多长案件才称积案
信访积案是指信访工作部门接受到的,还没有处理过,长时间积累下的信访案件,具体应称为信访事件,因为它不属于法律强行规定范畴。
至于多久才算积案,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定。
根据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事项应该自受理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可以延长到90天。如果信访人不服书面处理意见的,可在30天内申请原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复查,该机关在30天内提出复查意见。如果信访人对复查意见又不服的,又在30天内向复查的上级机关申请复核,收到复核的机关又在30天内提出复核意见。
⑵ 怎样向上级法院投诉下级法院的违法行为
你是什么案件?想投诉法院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是权限问题,可看下面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下列期间不计入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公告、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中止诉讼、中止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恢复审理或执行的期间;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根据以上计算,如果超期属于违规,可以向上级法院举报查处的。
如果是执行局不执行这个并不是行政不作为,不能通过诉讼解决,也没有什么投诉的部门。 但是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1、你可以到同级人民检察院反应,让检察院出面干涉。
2、向上一级人民法院反应。
3、向同级人大反应。
4、向本地媒体反应。
⑶ 信访问题“四包一”的内容有哪些
所谓“四访”:一是定点接访,要求实行向社会公开接访地点、时间及接访领导,现场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二是定期下访,要求领导带队定期深入基层或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对可能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的重点信访问题和重点人头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信访隐患;三是重点专访,要求对有关信访重点对象和调查中发现的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将可能引起上访的苗头逐一落实到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四是定期回访,要求对重点信访问题,由主管单位定期回访跟踪了解情况,督促落实,解决问题。 所谓“一包”:即对排查出重点信访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处理,将重点信访案件落实到具体领导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
⑷ 信访结案报告的五个一指的是
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传情,一席好话交心,一颗热心解答。
⑸ 刑法修正案九对缠访闹访者有什么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一条、将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修改为: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增加二款作为第三款、第四款:“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改前关于缠访闹访者的规定
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5)法院信访包案扩展阅读:
合理上访要求
(一)坚持原则,依法依政策解决合理诉求。要把缠访问题纳入到依法依政策解决的轨道上来,严防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而引起攀比和新的矛盾。
(二)坚持以人为本,有情解决实际问题。缠访群众大多是弱势群体,他们有问题需要解决,也有困难需要帮助。特别是有的缠访群众生活本来就十分困难,而长期的上访使他们陷入了愈访愈穷、愈穷愈访的怪圈。不管群众有理无理,都应站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高度,认真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行政救济、社会援助、司法救助、亲情帮扶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坚持真心真情沟通,耐心疏通思想和感情的渠道。面对缠访群众,只要在真情和耐心上下工夫,用心灵来沟通,坚冰是一定能够被融化的。
(四)坚持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尽管每一个缠访案件的成因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可以着手解决的突破口。找准了突破口,也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只要把缠访人的心思摸透、心态摸准,抓住了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五)坚持宽严相济,维护法律权威。在处理缠访问题时,一方面不能失之于情、失之于心,要带着感情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另一方面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也绝对不能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违反法律法规的,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六)坚持从机制和制度上入手,做好化解、稳控和稳定的工作。
一是应建立缠访问题处理的终结机制,对化解之后再上访的缠访案件,无论再闹到哪里,都不改变正确的处理意见。
二是应进一步建立完善信访督查督办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切实改进督查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包案督办责任制,促使缠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三是应做好稳控工作,与缠访人员结对,将他们稳控在基层。四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正面舆论引导的力度,真正让缠访人从“信访不信法”的观念中走出来,彻底息诉罢访。
⑹ 如何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活动措施
多举措狠抓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确保实现“遏总量、减存量、不出事、防反弹”的工作目标,取得显著成效。
——领导包案,强化责任。逐案落实包案领导,明确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化解时限、信访人意见;重点排查梳理一批时间跨度大、超期未办结,办结后群众继续信访的疑难复杂信访积案,严格落实“一案一策”,建立积案化解台账,逐案研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务实管用的化解方案。
——因案施策,分类化解。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工作要求,对超期未办结、办结后群众继续信访的信访案件实行分类化解。一是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专题研究分析,找准问题症结、责任主体,交办到有权处理的责任单位处理。二是积极推动按照法定途径解决问题,按照法定程序优先的原则,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三是对“三跨三分离”信访案件,事发地有权处理部门是处理和化解的主办责任主体,要主动协商有关地方和部门推动积案化解;信访人户籍地和常住地党委政府承担协办责任,要积极配合、协助化解和稳控;主办和协办双方要加强沟通配合,不推不拖、合力解决。积案分类化解情况实行挂账动态管理和销号制度,化解一件销号一件。
——强化宣传,规范秩序。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按政策予以解决,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⑺ 什么是领导包案处理信访问题什么意思
一、包案处理的意思,就是领导跟踪信访案件的处理;
二、对于信访案件,各个领导进行分工,划分到自己手里的信访案件,就由该领导负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