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办公面积
主任仅在技术室和办公室有,一般的业务庭室是有普通法官和庭长、副庭长、审判长等,他们都是法官,有法官的资格。而主任一般是没有法官资格的。两者没有可比性,不存在谁大的问题。如果论职务、干部级别,就要看他们各自的级别了。
② 检察官法官职务套改后,办公用房面积是否有配套规定。
这个主要是参照党委政府这边的相关规定办理。
③ 员额法官有独立办公室吗
④ 中国 各级法院各级法官对应的行政级别是什么
法院等级设下列四等十二级: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级、二级;
(三)高级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四)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长:首席大法官;
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至二级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至二级高级法官;
庭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二级高级法官;
副庭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审判员:一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一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高级人民法院
院长:二级大法官;
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副庭长:二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审判员:二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一级法官至四级法官。
中级人民法院
院长:一级高级法官至三级高级法官;
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审判员:三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二级法官至五级法官。
基层人民法院
院长:三级高级法官至四级高级法官;
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一级法官;
审判委员会委员:四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二级法官;
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至三级法官;
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至四级法官;
助理审判员:三级法官至五级法官。
省高院的行政级别主要如下:
院长,行政副省级
副院长,党组人员,政治部主任等,行政正厅级
审判庭庭长,副厅级
目前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属法律职务,暂未与行政级别挂钩
县级法院审判员对应级别如下:
法官的行政级别参照公务员基层法院院长,副处
副院长,正科或副科
庭长,科员或副科或享受正科待遇
审判员相当于股级、副科。
⑤ 法院办公家具主法官椅是什么规格
主法官椅规格
680W×600D×1700H
靠背宽:600mm,高1220mm,扶手高:720mm,座高:480mm。
⑥ 党政机关中四级高级主办的办公用房面积的标准应该是多少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面积标准,国家有着明确的规定,在《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中,规定比较详细,就是目前河南省做的师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系统中,都内置了这一标准,能够很容易查看办公用房的超标使用情况。
问题中所提到的四级高级主办,不知道属于哪一级工作人员,在标准中是按照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级进行划分,具体有中央机关:部级正职、部级副职、正司(局)级、副司(局)级、处级、处级以下,省级又有七级、市级有五级、县级有五级,乡级有三级,具体的标准可查看相关标准。
而有些地方又会有自己的标准,可能各地会有不同的差别。
⑦ 请问全国有多少个法官
您好!
中国到底有多少法官?我相信非专门机关的人员不知道。
因为许多数字统计口径实在是个专大问题。
作为一名关属注司法的法律界人士,我实在搞不清不用说具体数字就是大体数字也不清楚。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人民法院90%左右的案件在基层,80%左右的人员也在基层。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人民法院9880个,基层法院法官148003人,2010年全国基层人民法院共审结案件9337669件。(2011年2月16日羊城晚报)
我们取其大数,为15万。
可参考
⑧ 法官可以这样办吗
你还是要和你老公好好的谈谈,只要他是愿意和你在一起的,其他的人都不是问题,他的爸爸和妈妈不会可以影响到你们的!,只要你是真心的,诚意的很他谈,我想你们一定可以再在一起的,两口子没有不吵架的!祝你幸福!加油!
⑨ 民事庭什么在法官办公室开的,到底什么情况而且整个民事庭在电脑上工作开什么庭
民事诉讼可以采用调解结案的,所以在法官办公室法官可能进行开庭前调解!民事案件的审理有两种方式,简单程序、一般程序!根据案情法院会依法审理。
⑩ 法官等级有哪些
法官等级设下列四等十二级: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级、二级;
(三)高级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四)法官: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10)法官办公面积扩展阅读:
2015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法官的履职保障,给法官稳定的职业预期。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曾经表示,现行的法官完全按照公务员管理,因受职级职数的限制,广大基层法官退休前多数只能享受到科级待遇,加之工资待遇未能体现职业要求和专业特点,导致法官的职业尊荣感不强。
因此,建立法官固定期限晋升和择优选升并行的晋级制度,是提高法官职业尊荣感的重要路径。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保障制度是完善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