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法官不让说话
作者:宋振江律师(河北浩博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优秀律师)按:律师与法官的关系是个敏感话题。年轻律师常常追问,老律师却又缄口不提。许多青年律师往往在此误入歧途。下面是本人的一点体会。感谢李文召律师的整理。律师行业属于中介机构,是提供服务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服务行业。律师的性质决定其要有绅士风度,贵族血统,这就要求律师拿捏好分寸,做到不卑不亢。当事人是你的客户,客户就是上帝,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法官呢,手里握着公权力,也不能太装,这些关系都得处理好,所以律师在处理这些关系上是很有讲究的。律师面对不同的当事人也是不一样的,当事人有穷富之人,也有城乡之别,雅俗之别,面对不同的人,得说不同的话。同样,法官跟法官也是不一样的,基层法官和中层以上的法官完全是不同的风格,基层法官相对来说更入俗一点,而中层以上的法官学院派的就多一点,可能更儒雅一些。有的法官很愿意跟律师接近,是想榨点油水,律师越是面对这样的法官越是得注意,这样的法官最容易出事。律师应该接近有思想有品位的法官,建立起来君子之交,找到一种知音、知己的感觉。往往这样的法官还是潜力股,有升迁的可能,一般人缘也好,能帮一些忙。在中国,律师完全不跟法官搞关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律师跟法官打交道,交朋友,关键就是怎样打交道,交怎样的朋友的问题。律师跟法官还是要交真诚的朋友,从法官中找到真正的友谊。这样至少在这个法院,会避免很多小麻烦,比如至少进门问题解决了吧,另外还可能知道一些内部消息。多少律师就是因为不知道内部消息被当事人炒掉了。当事人都打听到的消息,律师还不知道呢,当事人还怎么信任你?好多年轻律师说做不下去,一方面是案源问题,再一个就是有了案子,一个法官都不认识,也很难做下去,所以说律师在某个法院里面,一定要跟某个法官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但是也不要把这种关系想得多肮脏,关键是一定要选择好法官,有些法官很愿意为你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有偿的,这是很危险的,面对这样的法官,一定要注意,不能深交,一旦法官出事,律师也会被牵扯进去。这样的法官就好比是易燃易爆品,检察院盯的也比较紧,是很危险的。法官是有优劣之分的,选择一个好的法官,首先是选择了安全,同时也是选择了发展,这样的法官一般都发展得比较好,再者,律师不可能跟所有的法官都建立好关系,找一个好的法官,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给案带来方便。很早以前景法官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吃饭不案,案不吃饭”。这是一种很通俗的说法,朋友跟朋友之间不可能不吃饭,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在没有案子的情况下吃,这就靠人的自律。在这种情况下,律师不要给人施压,不要像拧螺丝一样,越拧越紧。长期的交往,不要太短见。还有一句话就是“徇私不枉法,枉法不徇私”,前半句是说,别的律师跟法官交谈可能得注意方式,法官也可能不太有耐心听,但是作为朋友的律师来了,说话更随便一点,法官也更有耐心听下去。但是法官也不一定就按律师的意思,要维护公正,这在中国才是现实的;后半句相对就不太好理解,但一说就明白,是指,有些案子判的可能是有问题,但是绝对不是因为徇私,可能是基于各种压力,比如社会稳定啊,上级压力呀等等,但是一句话,和“私”无关。这样的法官交往起来是很让人放心的。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别的顾忌疏远,但是可能会因为他的提拔,事务多了,避讳也多,见面不太方便,但是感情还是很好。跟法官交往,还要注意要客观的对待,有的法官,或者不跟律师交换意见,或者是交换起来,容易针锋相对。这种情况,一是因为法官可能受贿,站在对方立场说话;再一个是,法官从策略角度来讲,他听一方律师的意见,对方不在场,避免一面之词,要扮演对方的角色,来进行一场辩论,其目的是了解真相,寻求公正,当然也不排除在调解的时候压你一把。不要因为这个对法官怒发冲冠,对立起来。当然也有一种法官,看卷后,确实会有先入为主的认识,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观点,在面对律师时把自己的观点流露出来了,这样的法官是最可爱的,很淳朴的。这样的法官,律师更不能把他当敌人,这更容易成真正的好朋友。知道他在想什么才知道怎样去应对,怎样去组织证据,不要拘泥于去探究没有说服法官的原因,法官很多时候会受到政策或上级的干扰,不能因此对他本人产生成见,要一个案子交一个朋友,而不是给自己添一堵墙,有的律师就做的很好,就是因为与人为善,善交朋友。律师就是要把法官当做自己的盟友,本来对方当事人一方已经是对立面了,更没有必要与法官相悖。要想交到层次较高的朋友,很重要的一点是自身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自身的素质达不到,这样在法官的眼里也会受鄙视。律师作为一个没有公权力支撑的社会角色,要想与法官平等交流,就要凭借自身较高的素质。通过在与法官的沟通交谈中,就能感知案件的走向。律师自身强大,自身修养较高,有人格魅力,才能有希望结交到良师益友,此外,不要指望与所有的法官结交,总有远近之分,法官与律师交往也有选择性,要考虑安全性,不可能结交那些心无城府的人,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法官与律师的交流不排除出于善意的相互帮忙,特别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比如买车买房子女入学等等方面,凭借自己的资源为别人方便,这与行贿受贿是有明显区分的。再有,要不吝于赞美法官,无论是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社交场合要去肯定法官,可能这些赞美有助于其升迁,关系自然拉近。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例如踢足球、旅游之类的活动,都能增进关系。在中国做律师,水至清则无鱼,单纯,不能与法官只有纯粹的业务关系,肯定是要建立个人关系。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与法官的交往要保持低调,不能到处炫耀,否则法官会提防你,把你拒之千里。
2. 法庭上法官为什么不让原告向被告提问题,法官说,原告你这么能说,为什么还请律师,为什么还要告到法庭
法庭上答辩是有规定的,你的律师就是负责在庭上为你答辩的,这内是他的职责,你只能容通过律师,告诉他你需要问得,再由律师发问。
拓展回答:
出庭开庭注意事项: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合议庭的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主持法庭的审判活动,指挥司法警察维持法庭秩序,保障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
出庭的辩护人、诉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衣着整洁。
审判人员进入法庭和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宣告法院判决时,法庭内全体人员应当起立。
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
诉讼参与人发言、陈述和辩论,必须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
在辩论中,当事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是辩论的语言应简单明了并富有逻辑,不得有对对方进行侮辱、谩骂等人身攻击性的语言。
是辩论应紧紧围绕案件争议焦点,不可对一些旁枝末节纠缠不清而忽略主题。
是下一轮的发言不得重复上一轮发言的观点与内容。
是如欲打断对方的辩解而欲与其辩论,应经审判长许可。
3. 故意伤害案第一次开庭法官为什么不让原告说话
如果说是公诉案件,检察院为受害人维权,打击犯罪,受害人不需要发言。
4. 开庭时,法官很不友好,问问题都是带训斥的口气吗
一般来说,法官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不带个人感情色彩进行审判活动。即便是在民庭中,也版许不向处理刑事诉讼权案件那样严肃庄重,也必须合法倾听原告的诉讼理由和被告辩解陈述,这是其最起码的法官道德。像这种动不动十分严厉、开口训斥的法官,你可以向法院投诉的。<个人认为,他是不是挨上级批或是跟老婆吵架了,心情不好>
法官是司法机构的形象和门面,他起码得对得起中国的官方语言吧,那个法官是不是在基层法院而且方言浓厚的区域,跟群众沟通必须说当地方言的地方的。
原告做开庭陈述时,第一次陈述是应该按照起诉书上的来宣告自己的诉讼请求的,之后的法庭辩论会给你们讨论的机会的。
5. 现在法官都不听律师的
当然是法官。在法官面前,律师的话和狗放屁差不多,法官爱听不听,庭审时,法官随时可以制止律师说话。
6. 开庭时审判长是否有权不让原告说话
审判长负责法庭的指挥
要遵守法庭秩序
按照顺序发言,要有顺序、规矩的。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八条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第一百三十九条 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条 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 请问我有理的事情可是法院开庭那天我的律师为啥不让我说话我的律师也不说话这
一方面,可能因为你要说的事情与案件无益,甚至起反作用,所以律师不让你说。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对方与你的律师达成某种协议,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也可能存在。建议庭下与你的律师沟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8. 法庭上法官为什么不让原告向被告提问题,法官说,原告你这么能说,为什么还请律师,为什么还要告到法庭,
法庭上答辩是有规定的,你的律师就是负责在庭上为你答辩的,这是他的职责,你只能通过内律师,告容诉他你需要问得,再由律师发问。
拓展回答:
出庭开庭注意事项:
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合议庭的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主持法庭的审判活动,指挥司法警察维持法庭秩序,保障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
出庭的辩护人、诉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衣着整洁。
审判人员进入法庭和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宣告法院判决时,法庭内全体人员应当起立。
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
诉讼参与人发言、陈述和辩论,必须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
在辩论中,当事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是辩论的语言应简单明了并富有逻辑,不得有对对方进行侮辱、谩骂等人身攻击性的语言。
是辩论应紧紧围绕案件争议焦点,不可对一些旁枝末节纠缠不清而忽略主题。
是下一轮的发言不得重复上一轮发言的观点与内容。
是如欲打断对方的辩解而欲与其辩论,应经审判长许可。
9. 法院开庭过程中不让被告说话是否有偏袒啊哪位好心的人帮帮我啊!
法律事实和平常大家认定的事实不同。
法官在审理案件的情况中会根据案件的法律关系来确定询问的内容。
有的时候对于法律事实的判定往往在一些所谓的无关紧要的问题上。
你最好找个懂法律的人咨询一下这是不是偏袒。如果是偏袒可以到法院的纪检科去投诉。
10. 法院是主持公道的权威机构,请问开庭的时候为何不允许做记录、录音录像以及不允许旁听者说话
任何影响法官公正审判的行为都是应当进行限制的。法庭上,任何人大声喧哗都有可能造成法官注意力转移,影响法官的判断;录音录像会从心理上给法官造成压力,也会影响断案。如果对法官审理的结果不服,可以通过上诉和审判监督程序获得救济,而不应该当场给法官造成压力,使其判断产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