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令人女法官

令人女法官

发布时间: 2021-11-24 12:59:02

Ⅰ 45岁湖南高院法官被杀害,此事为何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愤怒

45岁湖南高院法官被杀害,被杀原因是同乡人因事向法院提起诉讼,想通过高院法官为其打招呼行方便,但被拒后产生怨愤进行报复行凶,引起无数网友的愤怒。

一:事件经过

45岁的湖南高院法官周某出生在一普通家庭,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法律的热爱,从基层一直做到高院法官,周某因工作表现优异多次获得奖项,判案期间无一超审限、无一上访闹访、无一因过错被发回和改判。但就因同乡人向某自身有事向法院提起诉讼,想通过同乡人周某以法官的身份为自己托关系行方便,但遭到周某的严厉拒绝,之后怀恨在心对周某进行报复行凶,最终导致周某抢救无效,定格在45岁这个年纪。

Ⅱ 女法官遇害案嫌疑人被判死刑,你支持法院的判决吗

女法官遇害案嫌疑人被判死刑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法院的判决也是让每个人都感觉到非常的大快人心的,从相关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行为是对卑劣凶徒的严惩,是对正义的伸张,从这些事情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引以为戒才行。

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严格的遵纪守法才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同时在生活中也千万不要妒忌别人,认为别人应该帮自己做事,这种想法是非常的不对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成就才会让自己感到开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知道这件事我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会知道这个地方。

Ⅲ 女子送男友40礼物分手后起诉,女法官是如何灵魂拷问的

通常法官作为整个案件当中最公平公正的人,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都不会带着个人情绪的,可是在吉林出现了一件令人愤怒的事情,就连法官都忍不住要批评当事人了。原来是一个女孩子在与男朋友恋爱的六个月期间中一共送了对方价值40万元的礼物,可是男方在收完这些礼物之后就消失不见了,因此女生想要要回这些礼物。

并且还问女孩儿做出这些事情父母知道吗等等,仿佛就像是一个关心女儿的妈妈一样。毕竟这个金钱数目实在是不小,如果是放在一个小县城当中的话,40万元甚至都可以买一半房子了。估计法官也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所以才忍不住要替女孩的妈妈去关心女孩。

Ⅳ 湖南女法官遇害案一审宣判了,宣判结果如何

宣判结果大快人心,这位凶手直接被宣布执行死刑并其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原告的相关经济损失也需要凶手赔偿。这是一个执法人员坚守法律底线而被害的故事,故事中的受害者是湖南当地的一名女法官,因拒绝凶手的不合法请求才被杀害。为此社会各界对这位女法官的争议点赞和称颂,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案子的经过。

三、该案一审判决凶手死刑。

事情过去几个月了,在这个案子中,受害人是一名执法公正的法官,由于凶手的杀人手段凶残,并且心理扭曲,此次伤害的又是国家执法人员,所以在案件的审理方面相关部门显得更加细心,最终在5月19日一审判决该凶手死刑。

综上所述,该案经过简单粗暴,被害人之所以被害也是因为没有帮忙走关系,没想到就这样遭到了对方的记恨,最终被对方在车库中杀害。根据知情人士透漏凶手向慧还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并且也是知识分子,和受害人是同乡和校友的关系。这个案子由于是一起法官坚守正义被害的案子所以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如今这样的判决也是大快人心让观众拍手称好。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Ⅳ 人民日报评女法官遇害:谴责暴力,暴力会给社会带来多大危害

可以肯定的是,暴力将给一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无论是肢体上的暴力还是语言上的暴力,其杀伤力对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社会都是十分大的。然而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和谐民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允许暴力存在的。正义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是遵循人们意愿的,或许暴力会存在,但它终究是不能撼动正义在社会上的地位,正义也绝不会向暴力低头。

暴力是与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所背离的,唯有正义才能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面对周春红这一系列的悲剧,我们在谴责不法行为的同时,也要懂得维护司法公正,保护法官权利。法律的存在,有利于国家实施各项政策的强有力保障,法官是法律的化身,他们的存在辅助者法律的执行。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捍卫法律的权威,也不能颠覆法官的地位。为了避免周春红这一系列悲剧的再次发生,社会公民要懂得遵纪守法,维护司法公正,国家政府要加强防控措施,改进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把保护网织得更“结实”一些,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益。

Ⅵ 湖南女法官遇刺牺牲,凶手怎么处决才能平息民愤

1月12日清晨,一位优秀的政法战线战友彻底离开了我们,看到这个消息大家是万分悲痛。悲于她的离世、悲于再也追不回的生命,更悲于坚守司法责任底线的战友却遭如此伤害。她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一个政法工作者的赤胆忠心和无私无畏,我们,更应坚定捍卫司法公正的信仰和决心。因为女法官拒绝了她“打招呼”的请求,她竟蓄意拔刀相向。4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对生命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期待,就这样戛然而止。她是用生命捍卫原则、捍卫正义、捍卫法治的底线。英雄倒下,令人悲愤难当!

坚守自己初心,谢谢你维护了公平正义,我们会为你维护你的正义,英雄一路走好。

Ⅶ 湖南省女法官不徇私情被老乡杀害,凶手会被怎么判

女法官因拒“打招呼”,竟遭同乡报复杀害——12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通报一起令人痛心的案件。当晚,湖南高院通报了案件详情,并措辞严厉地表示,“法治社会绝不容许司法权威受到暴力挑衅”。随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就此拍案发声。

女法官拒“打招呼”

遭同乡报复杀害

湖南省长沙公安局天心分局12日在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法官遇害,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据通报,2021年1月12日7时30分,天心公安分局文源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文源街道某小区地下车库有人被刺伤。

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被害人周某某(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女,45岁)已无生命体征。民警在现场将犯罪嫌疑人向某(女,44岁)控制。经初步调查,向某与周某某系同乡关系,向某因事向法院提起诉讼,请周某某为其打招呼被拒而心生怨恨、行凶报复。

在湖南高院网站上,有一篇题为《春梅香自苦寒来》的文章,对周春梅其人其事进行了报道。

Ⅷ 女法官滥用职权,在办公室强迫下属发生关系,你怎么看呢

人们生活中的希望源于法律,它是公平公正的天平,它是是非黑白的尺度。如果象征着这个天平的人物已经开始倾斜,甚至越发的黑暗、龌龊,不仅疏于职守,且滥用职权。那么将是整个法律社会的天敌,人人唾弃得而诛之。

公然知法犯法,早晚会得到法律的严惩不贷。

凯瑟琳·舒尔茨

这个将法庭当作色情场所的詹特利法官年薪竟然高达1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6万元),希望未来三个月内的庭审可以让她得到应有的惩罚。

法官本是人们内心公平的象征,有着无限的崇拜和尊重。而如今却成为了恶名昭著的欢场高手,令人刮目相看。

既然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却如此这般藐视法度。利用职权骚扰和强迫员工发生性关系,已经明显地触犯了多条法律。而在家庭中也背叛自己的老公甚至还要陷害对方,于公于私,她都是一个让大家唾弃的人。

在工作环境中,如果遇到上司和同事的骚扰和威胁,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可以选择报警处理,不要委曲求全,一份工作不值得一个人这般忍受。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应该严于利己,忠于自己的家庭,给子女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Ⅸ 湖南长沙女法官遇害案,有何最新进展

检察机关经审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向某与被害人周某某系同乡和校友。向某因与原单位劳动争议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多次请周某某向办案法官打招呼以达到胜诉目的,均被周某某拒绝。2020年9月7日,向某以看望周某某小孩为名到周家放下一盒水果即走。周发现水果盒中夹了2万元人民币及一个金手镯,多次要求向某取回,向某拒绝。9月10日,周某某在同事的陪同下到向某住所外将物品退还。后向某收到法院依法驳回其再审申请的裁判文书,遂心生怨恨,起意报复。2021年1月4日,向某为方便接近周某某并伺机报复,特意来到周某某居住的小区应聘为保洁员。1月12日上午7时许,向某借周某某进入小区地下车库之机,用随身携带的尖刀朝周某某连刺数刀致其死亡。事发后,民警赶到现场将向某抓获。

案发当日,长沙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介入该案,引导侦查,收集、固定证据。1月15日,长沙市公安局将该案提请检察机关审查逮捕。长沙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向某的行为涉嫌故意杀人罪,符合逮捕条件,依法对向某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Ⅹ 美国著名大法官

2000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最后出现了大法官选总统的奇特局面。副总统戈尔尽管心里不服,背后又有赢得多数选民选票的民意撑腰,但嘴头上也得表示完全尊重和服从最高法院的权威,老老实实地宣布竞选失败。

是谁赋予了最高法院如此巨大的政治权力呢?是宪法吗?不是。
美国宪法只是规定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和制衡的政府格局,并没有明文赋予最高法院一槌定音的最终权威。是选民和民意吗?当然也不是。与行政首脑(总统)和立法者(参众两院议员)经选举产生不同,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是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半数通过产生的,且任职终身(除非受到国会弹劾),跟选民和民意根本不搭边儿。

说出来可能都没人敢信,最高法院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是最高法院大法官自己赋予自己的。1803年,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通过对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Marbury v.Madison,1803年)的判决,正式确立了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至高无上、一槌定音的权力和权威。

(一)马伯里为啥要起诉麦迪逊国务卿

威廉。马伯里(William Marbury)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市乔治城镇的一位家财万贯的庄园主,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是当时美国政府的国务卿。马伯里为啥要起诉麦迪逊呢?这个案子要从当时美国政坛中的党派斗争从头开侃。

美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并无只言片语提及政党和多党派制度。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美国的天下是靠枪杆子打出来的,跟党的英明领导、党的组织建设和多党派合作没啥关系。

大多数美国制宪先贤认为,政党就是结党营私、恶性竞争的代名词。军人出身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位期间,对内阁中以国务卿托马斯。杰弗逊和财政部长亚利山大。汉米尔顿为首的两派争斗深恶痛绝。华盛顿总统在1796年的总统告别演说中,语重心长地警告后人,一定要防止党派争斗的弊端。

警告归警告,现实归现实。开国老总统一下台,说过话就被人当耳旁风了。德高望重的华盛顿回老家种地后,美国政坛的两大政党终于还是正式形成了。拥护汉米尔顿的一派正式组成了联邦党,拥护杰弗逊的一派自称民主共和党。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为第二任总统。

谁知联邦党好运不长,在1800年的总统大选和国会选举中都遭到惨败,民主共和党的杰弗逊当选为第三任总统。因行政权和立法权都已丧失,联邦党人在下一届政府中唯一能保住的地盘,只剩下了不受选举直接影响的司法权。因此,亚当斯总统在即将卸任时,任命自己内阁的国务卿、联邦党人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出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代理国务卿职务。又利用联邦党人控制国会的最后机会,通过了《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任命四十二位联邦党人出任治安法官。庄园主马伯里和马歇尔大法官的弟弟詹姆斯。马歇尔都在任命名单之中。

参议院在亚当斯总统离职的当天深夜匆匆忙忙地批准了四十二位法官的任命,但所有的委任令必须要在午夜之前由总统签署、国务院盖印发出后才能生效。首席大法官、代理国务卿马歇尔在权力交接之夜忙得团团转,他在确认四十二份法官委任令已全部签署、盖印后,便将送出委任令的小事全权委托给弟弟詹姆斯。马歇尔去处理。

俗话说,朝中无小事。谁都没想到,詹姆斯。马歇尔竟然把这件小事给办砸了。他本人的那份委任令倒是及时无误地送出去了,但因疏忽和忙乱,竟然还有十七份委任令在午夜之前没能及时发送,而马伯里先生恰好身列这十七个倒霉蛋之中。

新上任的杰弗逊总统早就对联邦党人在权力交接前夜以党划线、“突击提干”的损招儿极为不满,当他听说滞留的十七份联邦党人法官委任令一事后,立刻命令新任国务卿麦迪逊扣押了这批委任令。

这样,马伯里不明不白地丢失了法官要职。此公觉得自己太冤,非要讨个说法不可,遂聘请曾任亚当斯总统内阁司法部长的查尔斯。李(CharlesLee)为律师,一张状纸把麦迪逊国务卿告到了最高法院。

麦迪逊一看对手来头不小,立马聘请杰弗逊总统内阁司法部长莱维。林肯(Levi Lincoln)出任辩护律师。这位莱维。林肯先生真不愧是现职司法部长,办案派头十足,接了案子以后竟然连法院都懒得去,只是写了一份书面争辩送交最高法院,声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是一个涉及党派权力斗争的政治问题,跟法律压根儿就不沾边,最高法院就是管天管地也管不着这种根本就扯不清的党派斗争破事。

马歇尔大法官接到控方律师的起诉状和辩方律师寄来的书面争辩后,以最高法院的名义致函国务卿麦迪逊,要求他对扣押委任令的原因做出个合理的解释。谁料想,麦迪逊对马歇尔的信函根本就不予理睬。

(二)令人称奇的绝妙判决

麦迪逊国务卿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在当时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当时的美国最高法院,是一个根本就没啥权威的法院。美国的立宪先贤汉米尔顿曾评论说:“司法部门既无军权,又无财权,不能支配社会力量与财富,不能采取任何主动行动”,是“分立的三权中最弱的一个”。

1789年的美国宪法虽然规定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和制衡的格局,但这部宪法以及后来增添的宪法修正案,对于宪法最终解释权的归属问题,从未作出任何明确的规定。宪法并未赋予最高法院向最高行政当局和立法机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的特权,更别提强迫总统、国务卿和国会服从最高法院的判决了。

这样一来,马歇尔便处在一种极为尴尬的两难困境,他当然可以正式签发一项执行令,强令麦迪逊发出十七份委任令。但麦迪逊背后有总统兼美军总司令撑腰,他很有可能对最高法院下达的命令置若罔闻。既无钱又无剑的马歇尔大法官若向麦迪逊国务卿强行发号施令,只会让人笑掉大牙。但是,如果马歇尔拒绝马伯里合理的诉讼要求,那么最高法院和联邦党人则颜面扫地。

面临这种无论是审理还是不审理此案都必输无疑的两难困境,马歇尔苦思冥想了半个月,终于琢磨出了一个令人称奇的绝妙高招,既表现出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行政当局和国会,又避免与行政当局和国会迎头相撞、直接冲突。马歇尔称此判决为自己“法官生涯中最明智的判决”。

马歇尔在判决书中判定,第一,参议院已批准了这些法官的任命,总统签了字,国务院盖了印,从法律角度上看,委任令是合法的任命公文,麦迪逊拒发公文显然是违法的。因此,这是一个法律问题,不是党派斗争的政治问题。第二,既然扣押公文是违法的,那么马伯里当然有权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第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是一个法治政府的首要责任。因此,法院有责任帮助马伯里获得法官委任书。

那么,按照这个路子推论下去,马歇尔下一步理所当然地就该向麦迪逊发出强制令了。谁料想,马歇尔笔锋突然一转,他引证美国宪法第三条第二款说,当一个案子涉及大使、其他使节和领事以及以州为诉讼当事人时,其初审权属于最高法院。对于其它案件,最高法院只有上诉审理权。如果把马歇尔这段咬文嚼字的引证换成一句通俗易懂、直截了当的大白话,那就是说,马伯里一案的诉讼当事人既不是大使、领事,也不是州政府,最高法院对这种小民告官府的案子没有初审权,马伯里告状告错地儿了。他应当去下级法院控告麦迪逊,如果案子最后从下级法院一级一级地上诉到最高法院,那时最高法院才有权开庭审理。

可是,马伯里高薪聘请的律师、前司法部长查尔斯。李并非不懂诉讼程序的法盲,他之所以一开始就把状子直接递到了最高法院,依据的是国会1789年通过的《司法法》第十三款。根据这款法律,最高法院对这类案子拥有初审权。

但马歇尔斩钉截铁地指出,《司法法》第十三款是与宪法相冲突的,它实际上是非法地扩大了最高法院的权限。马歇尔强调:“宪法构成国家的根本法和最高的法律”,“违反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而“解释法律显然是司法部门的权限范围和责任”。据此,马歇尔正式宣布,1789年《司法法》第十三款因违宪而被取消。这是最高法院历史上第一次宣布联邦法律违宪。

马伯里一看当个法官竟然这么费劲,连总统签了字、国务院盖了戳儿的委任状都成了白条,若要从基层法院一级一级地上诉到最高法院,还不知要上诉到哪个猴年马月,他只好灰心丧气地撤回了起诉。此公后来一直不安心务农,最终改行当了一家大银行的总裁,比当法官实惠多了。

从表面上看,联邦党人马伯里没当成法官,麦迪逊也没送出扣押的十七份法官委任令,马歇尔似乎输了这个官司。但实际上,马歇尔是此案真正的大赢家。

首先,马歇尔向政府的立法机构国会宣布,不仅宪法高于一切法律,而且判定法律本身是否合法这个至关重要的权力与立法部门无关。换句话说,立法机构不得随意立法,只有最高法院才是一切与法律有关问题的最终仲裁者。

其次,马歇尔通过此案向政府的行政部门宣布,宪法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司法部门。因此,司法部门有权判定行政当局的行为和命令是否违反宪法,有权对行政当局的违宪行为和命令予以制裁。

这样,虽然宪法规定任何法律都应由国会和总统决定和通过,但最高法院拥有解释法律的最终权力,有权判定法律是否违宪。而最高法院的裁决一经做出,即成为宪法惯例,政府各部门和各州必须遵守。实际上,最高法院不仅拥有了司法审查权(Judicial Review),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最终立法权”。

马歇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虽然公开宣布经国会通过、总统批准的《司法法》第十三款因违宪而被取消,但取消这款法律实际上是限制了最高法院自身的权限,所以国会找不出什么借口与最高法院对抗,也没啥特别的理由弹劾最高法院大法官。另外,马歇尔虽然宣布司法部门有权对行政当局的违法行为予以制裁,但他并没有向麦迪逊国务卿发出强制令,只是建议马伯里去下级法院控告麦迪逊。所以,行政当局同样找不出任何借口与最高法院过不去,也根本无法挑战马歇尔大法官的裁决。

美国的法律体系是成文法与案例法的结合,既然国会和行政当局无法推翻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那么此判决将作为宪法惯例被后人永远引用。司法审查权和最高法院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就这样历史性地确立了。司法从此真正开始与立法和行政两部门鼎足而立。可以说,这是美国政治制度史和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789年的美国宪法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政治制度设计的伟大典范,其实这个评价有点过高了。原因在于,在权大还是法大这个关键性问题上,1789年美国宪法并无开创性的建树。这部宪法并未明确规定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结果使司法在三权中处于最弱的一方。按照这种宪法设计,美国最高法院实际上可有可无。

由于马歇尔大法官在司法实践中超乎寻常的智慧和努力,加上英国普通法传统对北美殖民地的深厚影响以及当时和后来的美国政治家们对法律和政治规则的尊重以及善于妥协让步的特点,才使美国政治制度第一次真正具有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特点,并且使司法审查权成为美国政治制度有别于英、法等西方民主国家政体的重大特点之一。

二百年后的今天,在美国最高法院的院史博物馆中,唯有马歇尔大法官一人享有全身铜像的特殊待遇。在九位大法官专用餐厅的墙壁上,则并列悬挂着马伯里和麦迪逊二人的画像。仿佛是在提醒每一位大法官,一汤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若不是当年马歇尔大法官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令人称奇的绝妙判决,哪会有今天最高法院至高无上的权威呀。戈尔和小布什各自的拥护者,没准儿已在白宫前面开打了。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法院”,共找到 18,109,914 个相关网页.

热点内容
2017法硕法学难度 发布:2025-07-21 12:34:52 浏览:291
中级经济法苏苏微博 发布:2025-07-21 12:29:57 浏览:890
立法法发条 发布:2025-07-21 12:17:48 浏览:970
劳动法关于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规定 发布:2025-07-21 12:17:09 浏览:121
劳动法释4 发布:2025-07-21 12:16:59 浏览:420
司法类国控专业 发布:2025-07-21 12:12:43 浏览:524
陈科军律师 发布:2025-07-21 11:51:15 浏览:421
无纸化司法考试 发布:2025-07-21 11:48:50 浏览:651
支付令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发布:2025-07-21 11:38:42 浏览:744
上饶市信州区法院 发布:2025-07-21 11:32:22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