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法官遴选什么意思
『壹』 关于法官的选拔和遴选,你有什么看法
上级法院从下级法院法官、从律师学者中选拔人才,是一项重要的回改革,是法官职业化建答设的重要举措。法官遴选制度必须抬高门槛,尤其是最高法院的法官。但门槛抬高,也不能一刀切,要考虑地区差异。
建立法官遴选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法官应该熟悉和了解社情民意,知道自己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执法。
从律师中遴选法官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真正实现了良性互动。从优秀律师中选调法官,将对全国法官队伍的结构和法治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希望有关方面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法官待遇,增强法官职业荣誉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法官队伍,避免法官队伍人才流失。
『贰』 法院系统遴选员额制,没进的年轻法官还有机会吗
复员额制存在一些弊端,老的制先进额中,年轻的被排挤在额外。在当前看来,员额数是在不断降低的,最高是当前,年轻法官有机会,看自身才华能不能得到赏识。另外,进了员额制的法官如愿意转行或者退休,后辈追上的时间也许能够缩短。
『叁』 怎样的人,才会被遴选为法官,检察官
初任法官、检察官职位的报考条件为:(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版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任职条件和资格;(二)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三)年龄在23周岁至40周岁之间(1972年3月15日至1990年3月15日之间出生);(四)身体健康、五官端正;(五)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或B证)。对具备法官、检察官任职条件,并已经通过律师考试取得律师资格的执业律师和其他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可以视为已经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六)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符合上述条件的已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科级以下干部,经所在单位推荐、党委组织部门同意,满最低服务期限的,可以报考。已经被任命为法官、检察官(包括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的,不得报考初任法官、检察官职位。
初任法官、检察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
『肆』 上级法院遴选法官笔试内容主要是考什么法律相关还是行测申论之类
上级法院遴选法官笔试内容主要是考什么?法律相关还是行测申论之类?的相关问题,乜可以访问下当地的人事考试网站,网站中有相应的招考信息,相关的知识点你可以访问下我们的网站,知识点免费学习。
『伍』 高级人民法院法官是否可以直接任命,无须从基层遴选。
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一、任命孙华璞、刘合华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
二、任命姜永义为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
三、任命冯文生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
法院的法官任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然后发布生效的。
『陆』 考法官的具体要求都有哪些
报考法官、执行法官、检察官职位除满足招考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外,还必须取得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证。具体情况以《招考简章》中职位的具体要求,只要符合该职位要求即可报考。
成为法官,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只要是本科毕业就可以考;第二,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法官职位,通过考试、政审;第三,在法院工作两年或其他法律职业从事两年法律工作。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政法大学、高等学校法律系本科毕业法学学士学位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学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学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法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柒』 人民法院遴选报名需要什么条件
2.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素质、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勤奋敬业、实绩突出。
3.报考员额法官职位年龄一般在48周岁以下(年龄计算至2021年9月);报考法官助理职位、综合文字职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年龄计算至2021年9月)。
4.中共党员,具有2年以上(含2年)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经历。
5.具备履职的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相关规定标准;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
6.本科阶段取得全日制学历学位。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捌』 员额法官是什么意思
法官员额制,目的就在于使得这些法官的工作仅限于审理案件,而其他的工作交由行政部门以及法官助理人员去进行。
关于法官员额制,你又了解多少呢?
最高法首批367名员额法官出炉
是中国司法史上的一件大事
最高法首批员额法官宣誓
最高法首批员额法官宣誓
这场隆重的宣誓活动
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入额工作顺利完成
那什么是法官员额制?
怎么样的人可以做员额法官?
法官员额制至今有什么成效?
未入额的法官怎么办?
......
面对这些问题
不少读者可能会有疑问
今天,小编为你一一揭秘。
什么是法官员额制?
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之后,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基础性改革试点正式拉开帷幕。其中,建立和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被认为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大“重头戏”。
所谓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就是将法院工作人员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各类别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得其所,其中核心的内容是法官员额制改革。
因为法官员额制改革是对法院工作人员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涉及每一位干警的切身利益,是一场动自己“奶酪”的硬仗,因此,被视为本轮司法体制改革中“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各高级法院在坚持“以案定额”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审级、不同地区法院案件类型和数量、人员配置以及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数量、辖区面积等因素,实行法官员额省内统一调配。
截至今年6月,全国法院共遴选产生12万余名员额法官,实现了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办案一线。
目前,全国219家试点法院正按照试点方案要求积极开展试点。
最高法选出的首批员额法官是什么来头?
最高法首批员额法官宣誓
这是一支正规化队伍:除审判委员会委员、巡回法庭主审法官外,刑事岗位151人,民事岗位99人,行政赔偿岗位19人。
这是一支专业化队伍:博士研究生119人,硕士研究生205人,大学学历43人。其中博士学历占32.43%,硕士学历占55.86%。
这是一支职业化队伍:平均年龄47岁,平均法律工作经历22年,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审判员成为员额法官的主流。
未入额的法官,怎么办?
在改革之前,全国法官人数21万多人,这次入额12万,那没有入额的法官如何安置?
目前,实践中大体有四种渠道进行安置分流:
一是转任为法官助理,继续在审判业务部门协助员额法官办案;
二是转任司法行政人员,到综合部门工作;
三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法官从事案件评查、诉前调解等工作;四是交流到其他党政部门。
改革过程
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改革后地方法院直接由独任法官、合议庭裁判的案件占案件总数的98%以上,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数量普遍较改革前大幅下降。
2016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会同中央编办联合印发《省以下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试点方案》,就科学设置审判业务机构,有效整合非审判业务机构,严格控制机构规模提出明确要求。
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加强各级人民法院院庭长办理案件工作的意见(试行)》,就院庭长的办案数量、建立保障院庭长办案的工作机制以及建立院庭长办案情况通报制度等进行了明确。
《意见》下发后,各地法院普遍制定了落实院庭长办案制度的具体方案,实现院庭长办案常态化。例如北京法院院庭长去年办案13.8万件,同比上升52%。广东法院入额院庭长2016年共办结各类案件48.92万件。
动图
改革成效
经过四年的改革探索,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司法人力资源回归办案本位,优秀专业人才向办案一线流动趋势明显,85%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
办案质效稳步提升,各地法院人均结案数量普遍提升20%以上;
在全国法院立案数年均增长20%左右、法院总编制未增加的情况下,结案率不降反升;
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一些试点法院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下降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