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上法院
⑴ 在劳动合同里法官一般会问哪些问题
在劳动合同里法官一般会问的问题很多,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已经法官对问题的核实和了解。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为法官,必须了解事实真相,才能针对法律规定进行判定,因此与签订劳动合同相关的事实,都是法官所需要了解的。
与签订劳动合同相关的事实,范围很多,内容也很广,但是不是每一个内容和情况都需要去了解,对于情况不明朗、有疑义或者对案件的判决起到很关键决定因素,应该是法官所需要的。
一般认为,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签订劳动合同时当事人的情况,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等等,应该是法官需要问的。
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⑵ 发生劳动合同纠纷时仲裁和法院诉讼的流程是什么
劳动合同纠纷时仲裁流程:准备材料,申请仲裁,做出审理决定,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调解,调解不成,裁决,不服裁决起诉。
准备材料: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证据包括申诉书(详细陈述申诉理由和要求,一式两份或按被诉人人数提供)、申诉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被诉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提交证据材料清单》一式两份。
1..提交申请,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组建仲裁庭。
3.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当事人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将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5.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诉讼的流程: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
3、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相互辩论。
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⑶ 劳动合同原件作为证据也要交予法院吗
起诉时候拿原件去立案,不用留在法院。交法院复印件,每个被告人准备一份、法院一份(起诉状、所有证据都这样准备)
开庭时候要拿原件去,当庭给法官、被告方看
⑷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加入如发生争议上法院用人单位所请的律师费应由员工出是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法的某些问题,那是要给员工赔偿的,而且没有规定要员工出钱的
⑸ 劳动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怎样收费
劳动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可以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进行收费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十三条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⑹ 劳动合同上诉状格式是怎样的
、民事上诉状
一、现将本文书的制作要点介绍如下:
1.首部。
(1)注明文书名称。
(2)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基本情况。
(3)案由:写明上诉人提出上诉的判决,裁定的案件名称、制作法院、制作时间及判决、裁定的编号,并表明上诉的态度。
2.正文。
(1)上诉请求;(2)上诉理由。
3.尾部。
(1)致送人民法院名称。
(2)附项。
(3)上诉人签名。
(4)上诉日期。
二、格式:
【格式一】
民事上诉状
(公民提出上诉用)
上诉人:
被上诉人:
上诉人因 一案,不服 人民法院 年 月 日( ) 字第 号 ,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
上诉理由: 。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 月 日
附:本上诉状副本 份。
注:本诉状格式亦可适用于经济案件中公民提起上诉。
【格式二】
民事上诉状
(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上诉用)
上诉人名称:
所在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 职务:
电话:
企业性质: 工商登记核准号:
经营范围和方式:旦触测吠爻杜诧森超缉
开户银行: 帐号:
被上诉人名称:
所在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姓名: 职务:
电话:
上诉人因 一案,不服 人民法院 年 月 日( ) 字第 号 ,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
上诉理由: 。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
年 月 日
附:本诉状副本 份。
注:本诉状格式亦可适用于经济案件中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上诉。
三、举一范例供制作时参考:
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原审原告):A,女,××岁,×族,××省××市人。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B,男,××岁,×族,××省××市人,××市××局干部,现住××市××区××路××号。
上诉人因离婚一案,不服××市××区人民法院××年××月××日(19××)×民初字第××号判决,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1.变更××区人民法院(19××)×民初字第××号判决。
2.改判由上诉人抚养孩子C。
上诉理由:
(应祥述理由,此略。)
基于上述事实,从有利于C的成长教育角度考虑,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改判,由上诉人抚养C。
此致
××市中级人民法院
附:1.本上诉状副本×份
2.上诉人的收入证明
上诉人:A
××年××月××日
⑺ 劳动合同有争议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吗
劳动合同有争议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结果有争议下一步才可以到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可见,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只有不服仲裁裁决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⑻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直接上法院告他可以吗
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入职第2个月开始的双倍工资。对于劳动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起诉到法院。劳动案件一裁两审,必须先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⑼ 与单位发生劳动合同纠纷,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吗
不可以,员工因为劳动合同和单位出现纠纷,应该是需要劳动仲裁先置的原则。应该先进行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是以是否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过为前提的,即通行的所谓“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
法释(2001)14号《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在规定劳动争议案件范围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即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从而形成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法定化。
(9)劳动合同上法院扩展阅读: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
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而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很好。
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
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但是,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