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不得嘲讽律师
因为律师总是引经据典,化不可能为可能,玩文字和法律游戏,动不动就反对。
2. 有关于律师的笑话吗
1、右手犯罪
这是一起盗窃案。
辩护律师说:“被告人只是把右手伸进窗户偷了几件东西而已。他的右手不等于他整个人,怎么能因为一只右手犯了罪而惩罚整个人呢?”
法官最后判决:“辩护意见有理,予以采纳。判决被告人的右手一年徒刑。被告人是否随右手一起入狱,由他自己决定。”
律师飞快地帮被告人把装在右臂上的木制假手卸下来交给法官,然后拉着只有一只手的被告人扬长而去。
评论:指数为一。这个笑话和律师以及法官关系不大。假如看律师顺着法官思路处理来看,没有多大娱乐性,只是突然出现一个假手,显得意外,最后结果是被告人扬长而去,显得意外。这个笑话唯一价值就是前后的离奇反差。另外在我们法律中,民事和行政案件中称作被告,在刑事案件中叫做被告人。至于美国是不是也这样,不太清楚,为方便大家理解,我把原文的“被告”修改为“被告人”。
2、忠告
有一个案子审到一半,被告固执已见,不肯让步。
法官宣布休庭十分钟,他对被告的律师说:“给你的当事人一点忠告。”
十分钟过去了,律师回到法庭,被告却不见了,法官问:“被告呢?”
律师说:“我给了他一句忠告:三十六计,走为上。他走了。”
评论:指数为四。这个笑话对案件性质没有交代清楚,假如是一个刑事案件,那就好笑一点,可以打分为八。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在此案件中一定会受到处罚,逃跑的确是最好的决定,特别是律师建议,突然有了好笑的成分。律师是不可能给出这样建议的,因为跑了被告人,那律师就进了监狱,正因为这样,这个笑话离奇的地方就是突然给了大家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让大家突然大吃一惊。假如这个案件是民事案件,那被告逃跑,不但不显得聪明,相反显得愚蠢,法院可以缺席判决,而且可能面领蔑视法庭的处罚。律师给出这样的建议,这个笑话不是好笑,而是可笑。综合来看,给这个笑话定为四,指数在一和八之间。
3、请个律师
法官对被告说:“你真是太笨了,撒谎都不会,你编的故事谁也不会相信。”
被告问:“那怎么办?”
法官对被告说:“去请个律师教教你。”
评论:指数为九。这个笑话比较意外,一是法官教被告撒谎,在美国任何人在法庭做伪证,都会受到处罚,证人在做证之前要宣誓不做伪证;二是法官推荐律师,在法官看来律师是很专业的骗子。其实在美国,律师说谎是一项出色的业务技能之一,一个不会撒谎的律师不是好律师,但是因为撒谎被处罚的律师又是愚蠢的。律师就有这样的能力,撒谎但是又没有给别人把柄。因此,律师在美国被看作骗子的职业,这个职业流行谎言和欺骗。而且美国的司法制度也孕育这样奇怪的文化,他是美国以程序和证据为主的司法文化的必然结果,很多真实被程序和证据过滤了,最后法官认定的事实可能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这个笑话,就是美国司法文化和美国公民个人生活之间存在差异的真实写照。
4、不会看错人
陪审席上坐着十二个陪审员。
其中一个陪审员悄悄对旁边的陪审员说:“我是第一次做陪审员。但是,我绝对不会看错人,那个装模作样的家伙,我一看就知道他是有罪的。”
“你说哪个?他不是被告,是辩护律师。”
评论:指数为九。这个笑话比较好笑。一般来说,大多数人认为律师是气宇先昂、西装笔挺、目光犀利,但实际很多律师目光猥琐、形象卑鄙,俗话说什么样的当事人就需要什么样的律师,各种各样的律师都有生存空间。这个笑话虽然揭示了部分律师糟糕的个人印象,不过真正好笑的还有陪审员的自作聪明。其实在美国,律师很多精力是花在陪审员的挑选上,现实生活中陪审员也不敢发表这样的意见,假如被律师发现会要求更换,而且律师还有不给任何理由更换一定数额陪审员的权利。陪审员私下也不允许互相接触和交流看法,否则被看作违法,每一个陪审员都是独立的代表一定的社会群体,不是他们个人。
5、程序问题
公诉人问证人;“你刚才说案发那天你去拜访了被告,那么他说了什么?”
“反对!”辩护律师说:“提问不符合程序!”
接着,公诉人和律师就这句提问是否符合程序的问题辩论了足足一个小时,最后法官裁决:反对无效,证人必须回答这个提问。
证人答:“没说什么,当时他不在家。”
评论:指数为八。这个笑话可笑之处是律师和公诉人对抗一个小时,最后发现是没有价值的。这个笑话反映了美国在刑事案件中律师和公诉人的对抗,互相是平等的,双方之间都是依据证据和程序来实现自己的诉讼目标。在美国根据程序禁止提问或者特定的提问,是很普遍的诉讼现象。
6、分期付款
律师对当事人说:“你的案子律师费总共八万元,先付两万,以后每月一万,六个月付清。”
当事人说:“这好像是分期付款买汽车。”
律师说:“没错,我是在分期付款买汽车。”
评论:指数为一。没有发现任何可笑的素材。美国律师的收费形式更市场化,和其他商业没有多大的区别。假如改一下娱乐指数可以提高到七,比如:
当事人对律师说:“我的案子律师费总共八万元,先付两万,以后每月一万,六个月付清。”
律师说:“你以为是在分期付款买汽车啊?”
当事人说:“没错,你在我这里分期付款买汽车。正好互相抵消”
7、二十四头猪
十二名陪审员端坐在陪审席上,审理一桩索赔案。原告是一个农民,他损失了二十四头猪。
原告律师声情并茂地对陪审团说:“我的当事人损失了二十四头猪!女士们先生们,是二十四头猪!是在坐的陪审员的两倍!”
评论:指数为二。实践中这样羞辱陪审团会受到处罚,或者丧失陪审团的支持。假如看这个律师拍马屁不成相反得罪人,可以给个同情分。
8、梦游症
A先生 和A太太是某大律师的忠实崇拜者,经常去法院旁听大律师的精彩辩论。一日,A太太在路上邂逅大律师,便恭维道:“您昨天那三小时的辩论真是精彩极了!”
大律师有点不高兴地说:“可是您的丈夫在我讲到最关键的时候却走了出去。”
A太太抱歉地说:“真不好意思,他有梦游症。”
评论:指数为一。这个笑话和律师没有多大关系,而且没有特别的娱乐素材。
9、自动退出
一位法官刚判完一件离婚案下班回家,看见自己的妻子与一位律师亲热地谈情说爱,一时怒不可遏,冲上去要和律师决斗。
律师说:“你我都不想死,要不这样好了,我们双方都朝天花板开枪,然后同时倒地装死,看你妻子跑向哪个,另一个就得自动退出。”
法官一想,也好,就同意了律师的建议。
枪声响后,只听见法官的妻子跑向衣柜,说:“亲爱的,快出来吧,他们两个都死了。”
评论:指数为十。这个笑话虽然和律师以及法官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故事起伏。而且这样的笑话比较适合在各种场所讲,没有明确的嘲讽针对性。
10、糊涂案
某人问律师:“你办过的最使人糊涂的是什么案子?”
律师说:“白兰地疑案。才办一半,就稀里糊涂了。”
评论:指数为十。这个笑话揭示了美国一个出色折磨当事人的秘密,让大家对律师的看法突然一转。换中国话来说,就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但是这个故事还好笑在律师自己都被自己整的稀里糊涂了。这两个素材构成了这个笑话。
11、真钱
一位著名的大律师为一位当事人代理一个小案子,索赔三千元。大律师大获全胜。
案子结束后,大律师找到当事人,给了他一张一百元的钞票:“扣除律师费、诉讼费、车马费、劳务费、打字费用、其他费用,这是归你的赔偿金。”
当事人接过钞票,翻来覆去地看,叹了口气:“太骗人了。”
大律师说:“骗人?这可是真钱。”
评论:指数为八。当事人赢了官司输了钱是很多案件的必然结局,也不光是律师的原因。这个才索赔三千元,自然是连律师费都不够,这样的案件的结局已经是必然的。但是这个笑话好笑在大律师说:“骗人?这可是真钱。”
12、说谎
某律师在看守所开导当事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诈骗犯:“你这么小年纪就说谎话,搞诈骗,实在不应该,要知道我在你这个年纪是从来不说谎的。”
少年犯:“那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谎的?”
律师:“在我当律师以后”。
评论:指数为八。
13、吃面条
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刑事案件,辩护人提出起诉书所指控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要求法庭宣告被告人无罪。公诉人则认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双方为此争执不休。
辩护人强调其主张成立,并宣称其出这样的结论是经过充分调查的,公诉人则说,我们认为被告人有罪也是有充分依据的,并且强调说:“我们公诉人也不是吃干饭的。”
辩护人当即表示抗议:“审判长,我认为办案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至于公诉人是吃干饭还是吃稀饭与本案无关。”
法官见双方争执不下,为了缓解气氛,就说:“关于吃干饭还是吃稀饭的问题,现在不要讨论,中午我请大家吃面条。”
评论:指数为一。这个笑话土不土洋不洋的。在中国,喜欢在吃干饭还是吃稀饭上耍嘴皮,在美国不会。放在律师笑话中,不但不好笑,还显得荒唐。
14、两把椅子
大律师达罗为人和气谦逊,他最讨厌那种虚伪做作的人。
一次,一位傲气十足的青年来拜访他,达罗立即拿了肥椅子让座,可青年人全然不予理会,并傲慢地说:“达 罗先生,我是布兰德议员之子……”
“那样的话,”达罗笑着说,“请坐两把椅子。”
评论:指数为十。情景生动,人物惟妙惟肖,纨绔子弟的无知和大律师的机智幽默跃然纸上。
15、自己的头
法庭上,律师甲夸夸其谈,他看到对方律师频频摇头表示异议,便说:“我想提请对方律师注意,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方律师答道:“我也想请对方律师注意,我只是在摇自己的头。”
评论:指数为一。只是耍嘴皮,没有多大价值,不过也揭示一个道理,律师在特定场合的一言一行都特别重要,律师是被别人观察和评价的对象。
16、正义取胜
一个律师刚刚打赢了一场重大官司,便立刻给他的委托人打电报:“正义已经取胜。”
委托人立即十分火急地回电:“立即上诉!”
评论:指数为十。言语精简,但是比较笑人。不过揭示了律师服务的一个基本要求,要及时向客户书面汇报工作进展情况,这个服务意识在国内比较淡漠。
17、权宜之计
一个声称自己最有办法的律师,接到了他受理的一名死刑犯人在电刑椅旁打来的电话:“在一个小时之前,你告诉我说无论如何一定有办法的,律师,现在我应该怎么办?”
律师不加思索地答道:“先别坐下去!”
评论:指数为三。这个律师很愚蠢,建议很愚蠢。
18、律师出庭
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
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
另一个说:“奉陪!”
“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
“奉陪!”
“我到地狱都要告你!”
“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
评论:指数为九。比较机智幽默,不过和律师关系不大。
19、终于明白
在律师竭尽全力的辩护下,被告人终于被宣布无罪释放。
在法院门口,律师问被告人:“你已经获得释放,我们即将分手了。现在请你最后向我说实话,你是否真的犯了罪?”
被告人回答:“律师先生,当我在法庭上听到你为我作精彩的辩护时,我刚刚明白,我原来是清白的。”
评论:指数为十。非常意外,连律师自己都不清楚,而被告人回答:“律 师先生,当我在法庭上听到你为我作精彩的辩护时,我刚刚明白,我原来是清白的。”十分精彩!
20、咨询收费
一个肉店老板在路上碰见了他想去找的律师。他问道:“如果一只狗偷吃了别人的东西,那么这只狗的主人是不是要替自己的狗赔钱?”
律师回答:“那是当然的了。”
肉店老板:“你讲话算数吗?”
“当然!我是专门从事诉讼的律师,我讲话是有法律依据的。”
“那么,请你付给我十块钱吧,因为你的狗偷吃了我的一块肉。”
律师笑道:“好,我同意。但是,你要知道,我是律师,凡是向我咨询每次收费二十块钱,所以你必须先付给我二十块钱,扣除我赔偿你的十块钱之后,你还应付给我十块钱。”
评论:指数为十。律师突然提出咨询收费,让肉店老板怕律师狡辩,耍了小聪明,没有想到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显得十分滑稽,其中肉店老板的滑稽经历堪称经典落差。
21、休想付款
一个律师的妻子得了急病,在诊治前爱钱如命的医生对律师说:“你能保证在我看完贵夫人病后一定付给我出诊费吗?”
律师立即从身上掏出一张支票,说:“这里是500元,无论你救活她,还是医死她,我都如数付给你。”
医生这才放心地检查了病人的情况。可是,虽然他全力抢救,病人还是死了。之后医生提出要律师给他付出诊费用。
律师问他:“我妻子是你医死的吗?”
“当然不是,我的诊断和用药都是正确无误的。”医生忙说。
“那么,你把她救活了吗?”
“很遗憾,但我尽了一切努力。”
“这么说,你既没有医死她,也没有救活她,是这样吧?”
“是的,先生。”医生答道。
“看来我用不着给你付出诊费了。”
评论:指数为一。娱乐素材缺乏。
22、没想到
年轻律师第一次在上诉法庭为他的当事人申辩。他列举法律的基本原则,冗长地阐述他的见解。
法官打断他的话,建议他直接说明上诉的理由,并附加一句道:“你知道,我们并不是白痴。”
“很抱歉,大人,”律师回答说:“我刚才没有想到这一点。”
评论:指数为一。这个律师就等着被法官吊销律师本,然后罚款和判处监禁。
23、好奇心
法庭准备正式开庭审判杀人犯吉米,可是他的律师因故没有来。
法官:“吉米,你的律师没有来,你要等他吗?”
吉米:“是的!法官先生。”
法官:“你是在作案现场被抓住的!对罪行也供认不讳,你等他有什么用,他还能说什么呢?”
吉米:“我也很奇怪,所以特别想听听他到底会说点什么。”
评论:指数为十。是呀,想象的空间实在大。律师能怎么说呢?我们也想知道,不光是吉米想知道。
24、得来不易
被告人向他的辩护律师许诺说:“如果你有本事使我可以只蹲半年监狱,那么你将得到额外的一千块钱酬金。”
被告人如愿以偿。
律师一边收钱一边说:“这可真是棘手的活,本来法官们想判无罪释放。”
评论:指数为十。有这样的事情?!
25、现金交易
“律师先生,我想请您为我辩护。”
“人家为什么控告您?”
“说我伪造支票。”
“我可以为您辩护,但报酬您必须付我真现金。”
评论:指数为二。娱乐素材一般。
26、同行
一位名律师正在口授打字员给另一律师写封信。
“信的开头怎样写?”打字员问,“是尊敬的先生吗?照惯例?”
“尊敬的?他是一个十足的滑头和骗子,不过,不能这样称呼。要么,就称作亲爱的同行吧!”
评论:指数为十。滑稽好笑,本来很气愤的说“十足的滑头和骗子”,突然一个暧昧的“亲爱的同行”,前后情感的落差让人感觉十分可笑。至于是不是同行,倒不是这个笑话的素材。
27、酩酊大醉
逮捕被告的警员作证称,他索阅驾驶执照时,被告在车上的手套箱里找了很久很久。
被控酒醉开车者的律师问的问题很中肯。“当时车里是不是很暗,手套箱里是不是塞了许多东西?”律师问。
“是的。”
“他摸索了大约多久?”
“可能有五分钟。”警员道。
“好,”律师道,“你是否认为在又黑又乱的手套箱里找一小张纸片而花费了五分钟时间非常奇怪?”
“是的,”警员答,“当时他在我的警车上。”
3. 法官离职两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参与诉讼,那可以做非诉律师吗
1,可以做非诉律师;
2,可以去一些法学院做兼职教授或者法学家都是可以的;
4. 接我案子的法官为什么说没必要请律师
如果你的案件是公诉案件,所有的诉讼要求就由检察院行使,你请律师是完全无必要的。
如果你的案件是民事案件,证据确凿也没有必要请律师。
如果你的案件是自诉案件,证据确凿、理由充分也没有必要请律师。
5. 律师与法官的矛盾关系
法评: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
据本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18日联回合发布了《答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期加强对法官和律师在诉讼活动中的职业纪律约束,规范法官和律师的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规定》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个别法官和律师串通,违反职业道德、纪律,损害当事人利益,影响司法公正,损害司法权威的现象,力图在法官和律师之间构筑一条“隔离带”。法官与律师关系似乎是矛盾的。在法庭上,他们有时是“对手”。法官忠于法律,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律师则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法律所赋予的职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和法官又有一致性,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如果在具体的个案中,他们建立了无原则的亲密关系,这虽然有时会给当事人以鼓舞,但更多时候却损害了当事人合法利益,影响司法公正。从正义原则出发,法官和律师是需要距离的。“打官司是打关系”的说法,形象地解说了两者关系失去规范后导致的不正义。
《人民日报》(2004年03月24日第十四版)
6. 法官为什么总在当事人面前说律师坏话
法官与律师都是司法工作的从业人员,是国家法治建设的两支队伍,尽管他们工作的内容不同,但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律师已从国家公职人员序列中退出,市场化的经营运作,使律师不得不为自已生计而采用各种各样的竞争手段。法官成了律师拉拢、腐蚀的对象,乃至于少数法官甚至成了他们挖空心思进行诬告、陷害的牺牲品。从最高法院,到基层各级人民法院,都相继出台和制定了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的规定。不难看出,这些规定和措施的初衷是好的,对阻断法官与律师的不良交往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应看到, 少数法院在规范法官与律师关系的同时,矫枉过正,把一些应该正常交往的同志关系、同学关系、亲友、战友关系都规定在禁止之列。
律师与法官之间种种不正常关系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律师与法官的看法各执一词。大部分律师认为,这都是无奈的选择,有些律师请客送礼并非为谋取非法利益,只是希望法官能够依法办案、公正审案、尽快结案。律师的不正常行为是被法官、被社会环境逼出来的。而一些法官却认为,这样的律师不读书、不学习、不钻研业务,欺骗当事人,充当掮客,这是投怀送抱,拉人下水。两种说法各执一词,貌似有理,但均为表面现象,并各有偏颇和片面。综合客观地分析,之所以产生这些不正常关系,则有其更深刻的社会原因。
1、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朝里有人好做官”、“衙门有人好办事”,这是中国几千年“人情社会”封建传统思想的真实写照。这种观念至今依然固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法官与律师的关系自然难以摆脱这种影响。
2、司法独立在现实中遭遇尴尬。
“依法治国”作为宪法原则写进我国宪法。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司法独立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领导却把法院看做是政府的职能机关,法院与法官也无法摆脱在人、财、物上对政府的依赖。面对政府对具体案件审判的干涉,法官更是处于无奈之中。司法不独立现象的存在,导致当事人或者律师去分析、挖掘、利用能够影响法官裁判的各种社会因素。使法官与律师原本正常的关系变得不正常。
3、法官较低生活待遇,让法官难守清规。
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也食人间烟火,也有妻儿老小,也要供孩子上学,也要购车买房。但面对这些高额的消费支出,法官的低收入让其捉襟见肘。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商品经济的熏风,一些法官心态难免失衡,难守清规。手中的审判权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诉讼掮客”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法官与律师的不正常关系,从某个角度上可以理解,但绝不允许。既然选择了法官职业,就应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规戒律。
在当今我国司法实践中,面对已出现了法官与律师相互关系不规范的问题。例如,一些案件当事人及其委托的律师,为了寻求有利于对自己一方的裁判结果,违法对法官进行拉拢、贿赂、腐蚀;也有少数法官利用手中的审判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办“关系案”、“人情案”和“金钱案”;也有少数法官与律师相互串通,利用各自的职业优势,形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损害当事人的利益等等。这种现象已成为社会生活中议论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对此也是深恶痛绝的。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产生怀疑,败坏了法官和律师的公众形象,严重地影响了司法公正,损害了司法权威,有的已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已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
针对当今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和律师存在这种不适当关系的实际情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法官职业的崇高感和自豪感。美国法学家亨利?梅利曼对普通法系国家法官职业这样说过,“生活在普通法系国家中的人们,对于法官是熟悉的。在我们看来,法官是有修养的伟人,甚至是有父亲般的慈严。
普通法系中有许多伟大的名字属于法官。普通法系的最初创建、形成和发展,正是出自他们的贡献。”英美法系国家法官的崇高地位,也不是一夜铸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法官不懈努力的结果。大陆法系的法官,尤其是现代中国的法官(人民的公仆、机关的职员)的地位与英美法系的法官虽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也应有一个崇高的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而培养自己独立、中立、诚信的法官人格,并以自己独特的人格和独特的法律文化来诠释自己的价值理念:人类社会离不开医生和法官,医生为人类治病,法官为社会治病。对于法官职业,只有有崇高感,才会有使命感,只有有自豪感,才会去珍惜。
2、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树立反对司法腐败是对自己及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效保障的思想。反腐败问题年年喊,但收效不大,前车之鉴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总认为事不关己。原因是什么?其中的一条就是倡导者没有在成效上下功夫,讲大道理多,没提起大家的兴趣,大家都仿佛置身事外,不是反腐败的主体。我认为这个问题,从小道理讲起,从自身的利益说起,成效可能会好一些。人非圣贤,走错路是很有可能的,一旦你走错了路,受害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跟着受牵连,你的家人永远抬不起头,甚至失去唯一的生活来源和精神支柱,妻儿孤苦伶仃,老人晚景悲凉,亲戚朋友说不起话。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这个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面对诱惑的候只要稍加联想,后果就会出现在脑海。失去自由,失去一切的风险是不值得冒的。我们都办过案件,同被告打过交道,有多少人是因一时的侥幸而酿成千古恨,有多少人在我们面前悔恨交加。如果不守住最后一道防线,说不定有一天忏悔的就是自己。稍有不慎,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3、自觉摆正与律师的工作关系,尊重律师的劳动,树立公正的形象。法官工作时没有朋友,面对的只是当事人,律师只是当事人的代言人,律师的职责法律有明文规定,摆正与律师的关系就是严格依法办事,不逾越“隔离带”,不碰撞“高压钱”,常念“紧箍咒”,自守本份,与律师的交往以工作关系为限。
4、谨慎吃请,处理好同学、朋友、亲戚与律师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讲求民以食为天,而且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吃请的事少不了,法官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吃请也免不了。但吃请一定要看对象,一定不能吃当事人的,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请了,也要及时表明态度,消除影响。
5、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规范八小时之外的行为。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心态相对浮躁,各种利益格局也在不断地调整之中,法官工资待遇不高,各种诱惑肯定不少。面对诱惑,头脑一定要清醒,非份之财不要想,意外之财不要伸手。我们要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社会发展了,我们的待遇自然会提高。抵制诱惑也好,规范8小时之外的行为也好,关键要靠自律,自己把握好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当你独自一人的时候要把周围想象为到处都是盯着你的目光,到处都有警绳。事实证明,世界上没有别人发现不了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7. 法官改做律师后不回避的后果
民诉法规定,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可申请再审,但申请再审期间一审判决还是有效的。
参见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九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8. 在刑事案件里面,律师和检察官,在激烈争辩时候,法官的一句,不支持辩护意见,律师所有的辩护全部泡汤,
律师:辩护权,在被告授权的范围内行使辩护权,与法官检查官进行辩诉交易
法官:主持庭审,监督检查官的诉讼和律师的辩护,提醒陪审团应该接受或者不应该接受证据或辩论。主持辩诉交易。
检查官: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有罪,与律师进行辩诉交易。
9. 现在法官都不听律师的
当然是法官。在法官面前,律师的话和狗放屁差不多,法官爱听不听,庭审时,法官随时可以制止律师说话。
10. 法官能不能为别的案件当事人介绍律师
不能。
《中华来人民共和国法官自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第十三条自觉遵守司法回避制度,审理案件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平等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当事人,不私自单独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
第十四条尊重其他法官对审判职权的依法行使,除履行工作职责或者通过正当程序外,不过问、不干预、不评论其他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基本准则》第14条规定,法官除履行审判职责或者管理职责外,不得探询其他法官承办案件的审理情况和有关信息;不得向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泄露或者提供有关案件的审理情况、承办案件法官的联系方式和其他有关信息;不得为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辩护人联系和介绍承办案件的法官。
第十六条严格遵守廉洁司法规定,不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不利用职务便利或者法官身份谋取不正当利益,不违反规定与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不正当交往,不在执法办案中徇私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