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法官
『壹』 呼和浩特回民区法院执行局电话
摘要 可拨打最高人民法院监察局的举报电话投诉,即010-67556131/010-67556132。 人民法院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检查人民法院及其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二)制定和完善人民法院廉政制度,检查人民法院及其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执行廉政制度的情况(三)受理对人民法院及其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控告、检举(四)调查处理人民法院及其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违反审判纪律、执行纪律及其他纪律的行为(五)受理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不服纪律处分的复议和申诉(六)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纠正审判工作、执行工作和法院其他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七)组织协调、检查指导预防腐败工作,开展对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司法廉洁和遵纪守法的教育。
『贰』 世界上最贵的盖头 回族
『叁』 国不可无法,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亚轩,江西南昌人,律师、法学家。1946年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云谱朱姑桥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间在清华学校学习,1924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项目,入读斯坦福大学,1926年获得文学士学位,进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习,1928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29年归国后曾任教多所大学,曾任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部长王世杰的助手;1946年,并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中国代表法官,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审判日本对亚太地区引发大规模战争和伤害所应负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在北京逝世,终年68岁。
2、倪征燠
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倪征燠可以说是与中国二十世纪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
1906年出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镇,中学毕业后,他立志学法,报效国家。他先在东吴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 1915年法学院设立于上海),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
之后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1931年起先后在上海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持志大学讲授国际法、国际私法、比较民法、法理学等课程。1946年-1948年参加东京审判。1987年当选为国际法研究院联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刘墉
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4、海瑞
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
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5、包拯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
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海瑞
网络-倪征燠
网络-梅汝璈
『肆』 掏鸟被判刑的小伙绝对不是回族,否则借法官俩胆也不敢判刑
肯定不是了,太不公平了,贩卖小孩才判多久,人命都不抵鸟命值钱了
『伍』 回族发送人的资料录像
士大夫连载故事第二十一集
规范化广泛“大锅饭计划”活动现进行中,赶快去!种田风格的足球发挥了中国人的天才。中国队员感到这风格很受老太太们的欢迎,却被其他球迷们群殴:“好看个哦!!!”我也觉得不好看..“大锅饭活动”让特意不吃饭去吃大锅饭的人们饿饭了,因为活动的工作人员居然忘了准备饭了!后“电风扇”地方法院对外广泛地说:“不管!”共同广泛搞活动本很好,人民的心就这样被融解度好象很行的大便加硫酸的混合物融掉了一丁点。广泛教育大家大概考试是好的吧..大概个人的财产广泛到大家的财产可以全给本文作者吧..一个没有了灵感的画家对于他的灵感突然有了恢复感,他高兴地说:“风格恢复!风格!风格!风格!风格!风格!后可..风格!反对!后果!吧!这个嘛..如果我飞过了豆腐干后经过一只正在睡觉的裸虎的身边时,突然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大喊:‘虎骨酒!’”不久后,画家进了青山精神病院..一女子发疯后挥舞着大刀乱砍人。她突然感觉身后有人,便回头。她看见一日本法官(在日本叫审判长)发怒地挥舞着内裤,她感到很害怕,大喊:“布川 内酷!!!”警察来了,他们想反抗,但遭到对方的拒绝,他们便不反抗了。《唧唧机规范化国际法》在中国得到了好评,本国的国法便开始应用这个法律了。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法国攻了中国个措手不及,中国按《唧唧机规范化国际法》发出指令:“广泛地每一个头发长的国防军都高呼‘广泛个广泛解放感!’来出战!”经过反复比对,经过许可的长发国防军赶上战争时间,这支敢死队发动火药了!“他们可靠吗?”计划中有个法师说。如来佛说:“国家会有解放日的,如果法国飞过海来打赢了,我退位!”那个法师被如来佛的突然显灵吓死了。风呼呼地吹,对抗法国的战开始了。突然,我国用广播广泛地发表“三个代表”的理论。一会儿后,个个法国兵都被这魔音闷死了。中国赢了!法国交了钱陪罪,这经过和后果让法国和世界后悔看不起中国。从此,中国的外交很好,国内环境比国家计划的还好!可中国发生了结合膜癌症。从国家地图的“鸡屁股”地点发展广泛感染到了很多地方。国家开会发救助金去医治他们。后来中国好多人饿的饿死,病的病死。这个“鸡屁股”广泛地传染到各地去。我国的某个贪官说:“如果个个活着痛苦,去死再搞活,再去死再搞活后..吃苹果!反对国家的这个意见的,大概..大概会变蝴蝶花!”从此,世界上又多了一个疯子。人们感到很害怕,好多人坐飞机去外国了。有个疯子说自己是士大夫。这可是个国际危机了呀!当然,不是说那疯子的事。现在飞机正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共和国打算发射火箭送人去太空,可有人喝倒彩说:“哪里都不会有人去的!不活动!在家抗敌方可成为一个士大夫!不但吃臭豆腐会成为国家排斥的人,而且一看见飞机就跑去拔火罐的那些人飞过海后就只有上西天去了! 虎骨酒加达芬奇吃就可以治结合膜癌症!”原来这人疯了。佛主走着钢丝绳脚痛地说:“我来救世界来了!”在场的人们个个用脚后跟做出很难看的动作。大家个个都高兴极了。就这样,那病消失了。飞机也不缺位了。最近,中国举办了一个大型的活动——“扔豆腐干活动”,活动的大概是扔豆腐干,和西班牙的扔西红柿活动差不多。人们发挥各自的智慧扔着。活动结束后,有人发现政府发的豆腐干全是过期的,大家很生气,找政府理论,却被政府大骂一顿..一个自称士大夫的男子用眼放电四方电死了个女面包师傅,又大幅度地转身向解放路直走两百米吃了朵鸡冠花,电他的街坊后喝酒,再发酒疯翻跟斗,突然发火去别人的家门口鬼画符,环境遭到破坏。很多人怕被他污染到自己,就躲进防空洞一年。一个大师傅在白天的坟地里用刀划自己的腹股沟又吃大锅饭,他感觉这里的风景很好。飞机飞过国防军立刻打下来,以为是敌机,可是那是我国的客机。打错飞机以后,被将军每人各殴打了十分钟,事实上法规《唧唧机规范化国际法》上, 是反对乱打飞机的,地方法院说这是两回事,乐观地认为放了他们的作法是对的,反对这作法的那个将军像金刚似的打法官,后又“呱呱!”地叫个不停。后解放军用尽各种方法艰难地把那个把法庭弄得鸡飞蛋打的将军制服住,后经过调查,将军原来一出世就是个疯子。有个人借了高利贷后逃走,马上被人抓住,他说:“我是基督教的人!”话音刚落,就被放了,钱也没被取回。他用刀打开腹股沟说:“幸亏我把钱缝在肚里了!”耶酥对他说:“咩!打开法大苏!”后就死掉了。那个人说:“你这人疯疯癫癫的!哪个地方凉快就到哪去活动!小心我发火!我十分赶时间的!拜拜了!”他把耶酥搞活后就一个人向马路用翻跟斗的方式走了。以后没人见过这个人了。后不断有人说自己是士大夫或有些女子说自己和士大夫发生过关系..从此,美元汇率大幅度下划的事不断发生
『陆』 回族以前是什么意思
回族历史简述
回族是中国土地上哺育成长起来的固有民族,在中国出现回族以前,世界上没有这样一个民族。但她不是由中国古代的某个氏族、部落的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民族,而基本上是由来自域内域外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为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民族成分而逐渐形成的民族。因此,回族族源在种族、民族成分的构成上是中外土著和非土著的多元结合,而且多种来源的出现在时间上也是有先有后。同时,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对她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1.唐宋时期的穆斯林“ 蕃客”
回族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华侨居的穆斯林“蕃客”。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之一。那时,西亚的阿拉伯人以伊斯兰教为旗帜,曾建立了西濒大西洋、东至中国西部边睡的“大食国”(中国自唐朝以后对阿拉伯帝国的称谓,系波斯文Tazi或Taziks的音译,原为一部族的名称)。中阿两国一东一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保持着频繁往来。据《旧唐书·西域传》等接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644-656年在位)首次谴使来华。中阿两国正式缔交后,大食使节和“贡使”来中国不断,有时一年一次,有时一年两次。见于我国史书记载者,唐代大食使臣来华次数达37次之多。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传教士更是络绎不绝。他们来华后,多集中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杭州,并深入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类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它商品。由于以经商为主,中国人称他们为、“蕃商”和“胡商”等。大食国的各族人来华通商贸易,一般多在冬季归国。但由于商业频繁,有利可图,加上唐宋政府鼓励商业贸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国不归,称之为“ 住唐”。这是当时中阿两国友好往来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早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迁居中国的原因所在。他们到中国后,娶妻生子,学习汉语,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为了自己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区修建礼拜寺,并建有墓地,保持了独特的文化个性。应该说,这一时期的“蕃客”还是属于侨居的性质,也没有被称作“回回”,更没有构成中国境内的一个民族。只是到了元代,由于大量回回人的东迁,他们才开始有了身分上的改变,而被称为“回回蕃客”、“南蕃回回”,成为回回民族来源的组成部分。
2.元时东迁的回回人
在元代,回回人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语族各族人及西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回回人的东迁,是与当时中国北方蒙古汗国的兴起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重大政治、军事和社会变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南宋末年,蒙古汗国兴起,在归附葱岭东西的畏兀儿、哈刺鲁诸族和攻灭西辽的基础上,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外西征,在近半个世纪内,征服了中亚和西亚广大地区,包括葱岭以西、黑海以东和以南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前面谈到,蒙古西征中,每克一城一地都照例要括取工匠和俘掠妇孺为奴,并签发征调青壮年充军。这样,随着每次战争的胜利,一批批中亚突厥语族的各族人和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作为战俘而被迁徙到东方来,参加南下的战争。其中有被签发的军士、工匠和被俘掠的妇孺,也有一些学术人士和上层社会人士,总数大约在几十万之多。同时,由于蒙古西征,中西交通大开,自愿而来的商人盛于空前。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着各自不同语言文字的伊斯兰教信仰者,在“回回”这个共同名称下,以驻军屯牧和以工匠、商人、官吏、学者、掌教等不同社会身分,散处在黄河上下、长城内外以及大江南北各地。
在这个时期,回回的社会活动以战争和农耕占重要地位。在元朝建立之前的近半个世纪内,入居回回的大多数被分别编入“诸道回回军”或“西域亲军”,还有以族籍见称的“哈刺鲁军”、“阿儿浑军”,等等。他们从成吉思汗西征结束时起,就不断被签发南下,参加灭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战争,转战各地。这时,战争在回回的社会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他们在不作战的时候,也在镇戍之地进行垦牧。这种“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兵农合一的生活,使回回逐渐纳入当地社会生活的行程,成为当地居民。
元朝建立以后,回回的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国相对的安定局面,为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社会环境。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忽必烈诏令各种戍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大约从此以后,大批回回军士在社的编制下,进行农耕,取得普通农民的身份。但同时还有一部分仍过着兵农合一的生活,一面屯田,一面参加地方的戍卫,即所谓“屯戍”人口。屯戍人口是聚居的,入社编民可以是聚居的,也可以和别的民族杂居。立社的本意在于劝农,一般是五十家为一社,并设社长专督农业生产。这是农村社会基层单位,可以说是后来回回营、回回村或聚居的某家营、某家村的开始。而“屯聚”与“牧养”的联系,也可以说是后来的回回农户多以放牧牛、羊为副业的开端。
这一时期,回回除主要参加农业生产外,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其原因是:蒙古统治阶级比较重视各类工匠。在西征国,对工匠多是俘而不杀,把他们挑选出来迁徙到东方,从事军需品和日用品的生产;战争停止后又采取拘括办法,把各族工匠集中起来进行手工业生产。东迁的回回工匠,在数量上当然要比签发的回回军士少,但总数也相当可观。回回工匠到中国后,许多人被编入元朝政府及诸王贵族所属的官手工业局,从事建筑、纺织、武器、皮革、制毡、金银器皿及酿造等业的劳作,也有的被分配给后妃、勋戚为奴,作为私属人口,称之为“怯恰口”,专为领主服役。
《元史·哈散纳传》记载,窝阔台汗即位后,哈散纳统率阿儿浑军,并回回人匠三千户,驻于寻麻干(在令河北张家口),设局织造名曰“纳失失”(波斯文Nasij的译文)的丝织品,同时还在弘州(今河北阳原)设纳失失局,领有西域织绮纹工三百余户,教习从中原各地签括来的各族工匠织造纳失失。纳失失是西锦的一种,嵌有金线和珍珠,颜色鲜艳,样式新颖,被视为珍品,是元朝宫庭皇室缝制宴礼服“只孙服”的必需原料。元初,官手工业局工部系统,专设有撒答刺欺提举司,由回回人扎马刺丁率领工匠织造撒答刺欺。撒答刺欺同为西锦的一种,多用犬、兔之毛仿西域丝织品而成,极为精美。回回工匠也擅长织造毡制品,从大德二年(1298年)到泰定五年(1328年)的30年间,诸路诸色人匠总管府为上都皇室宫殿、斡耳朵、皇帝影堂织造的地毯有13种之多。其中“回回剪绒毡”被列为上等品。
兵器业生产中,回回占有特殊地位,如“回回炮”的制造和使用就仰仗回回人。元朝政府非常重视回回军匠和炮手的训练,还专门设立官署即回回炮手总管府领其事。至元十六年(1279年),调集两淮造回回炮的新附军六百人及蒙古、回回、汉、新附人能造炮者至大都,设置回回炮手都元帅府,后来又改为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正三品。至正三年( 1321年),又追回回炮手赴汝宁(今河南汝南县)、新蔡(今河南新蔡)教习炮法。明初,大将徐达攻苏州城时仍沿用回回炮,说明这种炮在元代是大量制造的。
回回工匠对漠北城市及宫庭建筑也有突出贡献。窝阔台汗时期,建造以万安阁为中心的和林城(亦称“哈刺和林”,故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就有不少回回工匠参加其事。据目击者法国使臣卢布鲁克所记,当年的和林城是一个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城内除富丽的宫殿外,还建造了许多官邸、仓库;并建有两个市区,一为回回市区,一为汉人市区,是商人、手工业者聚居营造之地,有各种宗教建筑,其中有回回礼拜寺两座。①和林城的建筑役使各族工匠一千五百多人,历时十余年,其中回回工匠五百多人。另外,窝阔台还役使回回工匠又在和林以北的迦坚茶寒湖建造另一宫殿,名曰扫邻城,作为春猎行宫;在和林城南建图苏湖城(迎驾殿),是从冬营之地翁金河返回和林的驻跸之地。蒙哥汗时代,忽必烈受命漠南汉地军国遮事,在桓州东滦水北修筑城廓宫室,名曰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成为后来元朝的陪都。开平城建筑可谓荟萃了当时国内各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规模宏大、雄伟。外城街市区的回回街,是从事建筑的回回工匠或商人的聚居之地,区内回回寺是他们聚礼等宗教活动的场所。
对元朝大都的建设,回回人的贡献尤为突出。回回著名的建筑家也黑迭儿丁(?-1312年),是元大都宫殿和宫城的设计者和工程组织者。他在中统四年(1263年),奏请修琼华岛(今北京北海公园前身),经过三年时间,琼华岛广寒宫竣工。至元三年(1266年),也黑迭儿丁被任命为迭儿局诸色人匠总管府达鲁花赤兼领监宫殿,同张柔、段天佑同行工部事,负责修建宫城。也黑迭儿丁对大都宫殿建筑群做出了整体的规划,诸如皇帝和百官理政的宫殿、祭奠用的亲堂、嫔妃起居游赏的楼阁、园林池塘,以及宿卫、掌衣食具车马等侍臣的居住之室等,都-一筹划在内。也黑迭儿丁领导和设计的元大都宫阙的建筑工程,对明清北京故宫和整个北京的城市建筑和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也黑迭儿丁是阿拉伯人,当时阿拉伯工匠艺人迁入中国的不少,他们以“户饶良匠”见称,是和林、上都和大都建筑的主要参加者之一。这一时期与官手工业并存的是和个体农业经济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这种手工业生产应该说遍及回回人聚居区,主要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制作一些农业生产的工具、日常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从事畜牧业经营者也制作简单的牧业生产工具,有的从事皮毛制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回回的家庭手工业,在官手工业的影响下还是有一定的发展。
元代,回回人在经济上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应首推其商业贸易活动。早在蒙古开国兴起以前,回回商人就往来于西域、漠北和中原地区,以粮食、绸缎、布匹换取游牧民族的牲畜、皮张等畜产品,进行转手贩运。成吉思汗建国后,一些回回商人替蒙古贵族经营或放债营利,蒙古人以“斡脱”(突厥语音译,意为商人、官商)称之,经营金银珠宝、金锦罗缎等供汗室、贵族和勋戚享用的奢侈品,有的还参加了成吉思汗早年的创业活动,与共患难。成吉思汗对中亚的通商贸易也是主要依靠回回商人。后来,随着蒙古的西征和设置驿道,特别是在元朝建立以后,从漠北到海南,从东北到西域,不分“此疆彼界……之千里者,如出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中西交通甚开,加之蒙古统治者对回回商人又给了种种优待,因此来自西域的商人之众远远超于前代。他们的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元大都和东南沿海的泉州、杭州、广州、扬州、镇江等城市是他们从事商业活动的重要地点,有的还深入到岭北行省最北边的吉利吉思、巴儿忽、豁里及西南边疆的藏族地区。元人说,其“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①。香料、珠宝和金银器皿、药材等是他们经营的主要商品。一些回回商人还擅长海上贸易。他们的足迹达亚非十数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今菲律宾诸岛、印度支那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地区及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的东岸沿海地区。他们交纳的税款在元世祖时期的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为“军国之所资”。元贞年间,有一回回商人奉珍宝进售,名曰押忽大珠,售价高达六十万锭;武宗时,中政院所需要食羊,是通过回回商人阿老瓦丁贩运浙盐盈利后供应的。这些事实,可窥知当时回回商人资本之雄厚。元朝皇室也常以虎符、圆牌、驿站玺书授予回回商人,遣他们赴西域购买奇珍异物。他们贩运来的货物上献后,又索要巨额“回赐”,称为“中卖”,成为元朝政府的一项负担。
回回商人既有生财之道,又有理财之术,所以其中受到皇帝重视而进入仕途者也不乏其人。如太宗窝阔台时期的回回奥都刺合蛮充提领课税官;泉州蒲寿庚南宋末任市舶提举,降元后官至中书左丞、福建行省长官;其子蒲师文任宣慰史左副都元帅,父子世袭市舶,富贵甲一时;世祖时期的阿合马因善理财,即超拜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而且当过左丞相;乌马儿则以商人得为甘肃行省左丞,等等。
除大商巨贾外,元代回回商人中更多的是小本经营者。他们大半从事长途贩运小宗贸易,经营日用商品,对促进各地区的物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元代回回人的经济生活。在政治上,由于他们是从中亚、西亚各地的封建社会而进入中国的封建社会,各自原来就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回回人上层人物,以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等原因,直接进入元朝封建国家的统治集团,基本上仍然是上层人物,享有各种封建特权;由于蒙古贵族实行分封制,被俘东来的妇孺、儿童一般被分配给蒙古贵族领有,当作奴隶使用,他们的身份和生命的变化,要凭主人的喜怒来决定。元朝的法令也一再肯定了这种关系。无论是被编入“军籍”的回回军士,还是被编入官手工业局的回回匠人,都是封建国家和蒙古贵族的奴隶和半奴隶身份的人,人身并不完全自由。这时,回回已具备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条件,同时又有一部分人以善于经商著称。随着地主经济的出现和蒙古贵族实行四等人制的进一步确立,特别是在汉族具有悠久历史封建制度的强烈影响下,元朝广泛采用汉法,致使回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急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回回社会逐渐封建化,分为享有各种封建特权的统治阶级和承担各种封建义务的被统治阶级。
有“根脚”和“门阀”的回回官吏,以及世官子孙、富贵商人、地主等,是回回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他们和蒙古贵族、汉族地主一起,压迫、剥削各族人民。专事商业高利贷剥削的回回商人,是这个阶级的特殊阶层,史称“翰脱”。他们多是“富商大贾”,其放债的特点是收取高额利息,称为“斡脱钱”或“斡脱官钱”,年利几乎与债本相等,而且本生息,息转本,年年倍增,致使借债人“往往卖田宅,典妻子不能偿”,许多人因此家破人亡。
回回当中的普通农民、手工业者和家庭奴隶是元代回回社会的被统治阶级,是社会的直接生产者。回回农民要对封建国家、蒙古贵族和地主个人提供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回回工匠都被限制在手工业中。他们并不能进行独立的生产,人身也无自由,处境更为艰难;家庭奴隶居于社会的最低层。他们在诸王、皇室、贵族的家庭中,承担各种繁杂的家务劳动或放牧牲畜,没有自由和私有财产,劳动极其沉重。在一定条件下,他们虽可被允许建立家庭和占有少量财产,但下一代也要继续转化为依附贵族的牧民。总的来讲,整个元代,回回作为色目人的组成部分,比蒙古人低一等,比汉人则高一等,因而包括在仕官、科举、荫述、刑罚和私有兵马等方面,可以得到比汉人好一些的待遇。据文献记载,有元一代回回在元朝政府中担任各种职位的官吏不少,其中任职中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及参知政事等重要职务者多达32人;在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河南、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各行省任丞相、平章、参政等重要职务者多达六十五人;至于在元朝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路、府、州、县各级政府机构中任达鲁花赤等官吏者就更多了。这一方面反映了回回在元朝中央和地方政府中据有重要的地位和势力,另一方面则说明回回内部的阶级分化已极为明显。而从事高利贷剥削的一些回回“斡脱”,其地位也不尽相同,有的可以持玺书、佩虎符、乘驿马,假公济私,享有种种封建特权。伊斯兰教的掌教按元朝的法令,与僧、道、也里可温(意为“长老”)等神职人员一样,也常常不当差役,享有免赋免税的优待。实际上,在元代的现实生活中只有回回中的“世官子孙”、“有阅阀者”和其他上层人物才有可能得到这些优待和特权。回回中的广大人民则处于被统治的无权地位,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他们被迫东迁,到达中国已经是虎口余生,其中许多人沦为蒙古贵族的家庭奴隶,在沉重的劳役、地租、站役、兵役之下,有的人家甚至典妻卖子,家破人亡。
在宗教上,元代的回回人基本上都保持着伊斯兰教信仰及由该教教律演变而来的风俗习惯。他们在各地聚居区内建立了不少礼拜寺,而规模大一些的礼拜寺内,已设有掌教以及传呼礼拜和执掌教法、执掌寺务的专人。执掌教法的人,称“哈的”,是掌审判的教法官,可以依照伊斯兰教法处理穆斯林中的婚姻、财产纠纷,判断他们之间的是非曲直等。在元代的诏令、典章等文献中,称礼拜寺为“密昔吉”(阿拉伯语 Mesjid音译)或俗称“回回寺”;称掌教为“回回掌教”、“回回大师”;称伊斯兰教法为“回回法”“回回家体例”,等等。这时回回人遍及全国城乡,因而伊斯兰教也就很自然地扩及到全国的范围。这是唐宋以来伊斯兰教在中国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元代,回回人在经济上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应首推其商业贸易活动。早在蒙古开国兴起以前,回回商人就往来于西域、漠北和中原地区,以粮食、绸缎、布匹换取游牧民族的牲畜、皮张等畜产品,进行转手贩运。成吉思汗建国后,一些回回商人替蒙古贵族经营或放债营利,蒙古人以“斡脱”(突厥语音译,意为商人、官商)称之,经营金银珠宝、金锦罗缎等供汗室、贵族和勋戚享用的奢侈品,有的还参加了成吉思汗早年的创业活动,与共患难。成吉思汗对中亚的通商贸易也是主要依靠回回商人。后来,随着蒙古的西征和设置驿道,特别是在元朝建立以后,从漠北到海南,从东北到西域,不分“此疆彼界……之千里者,如出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中西交通甚开,加之蒙古统治者对回回商人又给了种种优待,因此来自西域的商人之众远远超于前代。他们的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元大都和东南沿海的泉州、杭州、广州、扬州、镇江等城市是他们从事商业活动的重要地点,有的还深入到岭北行省最北边的吉利吉思、巴儿忽、豁里及西南边疆的藏族地区。元人说,其“大贾擅水陆利,天下名城巨邑,必居其津要,专其膏腴”①。香料、珠宝和金银器皿、药材等是他们经营的主要商品。一些回回商人还擅长海上贸易。他们的足迹达亚非十数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今菲律宾诸岛、印度支那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地区及波斯湾沿岸、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部的东岸沿海地区。他们交纳的税款在元世祖时期的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为“军国之所资”。元贞年间,有一回回商人奉珍宝进售,名曰押忽大珠,售价高达六十万锭;武宗时,中政院所需要食羊,是通过回回商人阿老瓦丁贩运浙盐盈利后供应的。这些事实,可窥知当时回回商人资本之雄厚。元朝皇室也常以虎符、圆牌、驿站玺书授予回回商人,遣他们赴西域购买奇珍异物。他们贩运来的货物上献后,又索要巨额“回赐”,称为“中卖”,成为元朝政府的一项负担。
回回商人既有生财之道,又有理财之术,所以其中受到皇帝重视而进入仕途者也不乏其人。如太宗窝阔台时期的回回奥都刺合蛮充提领课税官;泉州蒲寿庚南宋末任市舶提举,降元后官至中书左丞、福建行省长官;其子蒲师文任宣慰史左副都元帅,父子世袭市舶,富贵甲一时;世祖时期的阿合马因善理财,即超拜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而且当过左丞相;乌马儿则以商人得为甘肃行省左丞,等等。
除大商巨贾外,元代回回商人中更多的是小本经营者。他们大半从事长途贩运小宗贸易,经营日用商品,对促进各地区的物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以上是元代回回人的经济生活。在政治上,由于他们是从中亚、西亚各地的封建社会而进入中国的封建社会,各自原来就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回回人上层人物,以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等原因,直接进入元朝封建国家的统治集团,基本上仍然是上层人物,享有各种封建特权;由于蒙古贵族实行分封制,被俘东来的妇孺、儿童一般被分配给蒙古贵族领有,当作奴隶使用,他们的身份和生命的变化,要凭主人的喜怒来决定。元朝的法令也一再肯定了这种关系。无论是被编入“军籍”的回回军士,还是被编入官手工业局的回回匠人,都是封建国家和蒙古贵族的奴隶和半奴隶身份的人,人身并不完全自由。这时,回回已具备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条件,同时又有一部分人以善于经商著称。随着地主经济的出现和蒙古贵族实行四等人制的进一步确立,特别是在汉族具有悠久历史封建制度的强烈影响下,元朝广泛采用汉法,致使回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急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回回社会逐渐封建化,分为享有各种封建特权的统治阶级和承担各种封建义务的被统治阶级。
有“根脚”和“门阀”的回回官吏,以及世官子孙、富贵商人、地主等,是回回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他们和蒙古贵族、汉族地主一起,压迫、剥削各族人民。专事商业高利贷剥削的回回商人,是这个阶级的特殊阶层,史称“翰脱”。他们多是“富商大贾”,其放债的特点是收取高额利息,称为“斡脱钱”或“斡脱官钱”,年利几乎与债本相等,而且本生息,息转本,年年倍增,致使借债人“往往卖田宅,典妻子不能偿”,许多人因此家破人亡。
回回当中的普通农民、手工业者和家庭奴隶是元代回回社会的被统治阶级,是社会的直接生产者。回回农民要对封建国家、蒙古贵族和地主个人提供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回回工匠都被限制在手工业中。他们并不能进行独立的生产,人身也无自由,处境更为艰难;家庭奴隶居于社会的最低层。他们在诸王、皇室、贵族的家庭中,承担各种繁杂的家务劳动或放牧牲畜,没有自由和私有财产,劳动极其沉重。在一定条件下,他们虽可被允许建立家庭和占有少量财产,但下一代也要继续转化为依附贵族的牧民。总的来讲,整个元代,回回作为色目人的组成部分,比蒙古人低一等,比汉人则高一等,因而包括在仕官、科举、荫述、刑罚和私有兵马等方面,可以得到比汉人好一些的待遇。据文献记载,有元一代回回在元朝政府中担任各种职位的官吏不少,其中任职中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及参知政事等重要职务者多达32人;在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河南、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各行省任丞相、平章、参政等重要职务者多达六十五人;至于在元朝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路、府、州、县各级政府机构中任达鲁花赤等官吏者就更多了。这一方面反映了回回在元朝中央和地方政府中据有重要的地位和势力,另一方面则说明回回内部的阶级分化已极为明显。而从事高利贷剥削的一些回回“斡脱”,其地位也不尽相同,有的可以持玺书、佩虎符、乘驿马,假公济私,享有种种封建特权。伊斯兰教的掌教按元朝的法令,与僧、道、也里可温(意为“长老”)等神职人员一样,也常常不当差役,享有免赋免税的优待。实际上,在元代的现实生活中只有回回中的“世官子孙”、“有阅阀者”和其他上层人物才有可能得到这些优待和特权。回回中的广大人民则处于被统治的无权地位,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他们被迫东迁,到达中国已经是虎口余生,其中许多人沦为蒙古贵族的家庭奴隶,在沉重的劳役、地租、站役、兵役之下,有的人家甚至典妻卖子,家破人亡。
在宗教上,元代的回回人基本上都保持着伊斯兰教信仰及由该教教律演变而来的风俗习惯。他们在各地聚居区内建立了不少礼拜寺,而规模大一些的礼拜寺内,已设有掌教以及传呼礼拜和执掌教法、执掌寺务的专人。执掌教法的人,称“哈的”,是掌审判的教法官,可以依照伊斯兰教法处理穆斯林中的婚姻、财产纠纷,判断他们之间的是非曲直等。在元代的诏令、典章等文献中,称礼拜寺为“密昔吉”(阿拉伯语 Mesjid音译)或俗称“回回寺”;称掌教为“回回掌教”、“回回大师”;称伊斯兰教法为“回回法”“回回家体例”,等等。这时回回人遍及全国城乡,因而伊斯兰教也就很自然地扩及到全国的范围。这是唐宋以来伊斯兰教在中国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柒』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亚轩,江西南昌人,律师、法学家。1946年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云谱朱姑桥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间在清华学校学习,1924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项目,入读斯坦福大学,1926年获得文学士学位,进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习,1928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29年归国后曾任教多所大学,曾任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部长王世杰的助手;1946年,并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中国代表法官,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审判日本对亚太地区引发大规模战争和伤害所应负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在北京逝世,终年68岁。
2、倪征燠
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倪征燠可以说是与中国二十世纪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
1906年出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镇,中学毕业后,他立志学法,报效国家。他先在东吴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 1915年法学院设立于上海),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
之后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1931年起先后在上海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持志大学讲授国际法、国际私法、比较民法、法理学等课程。1946年-1948年参加东京审判。1987年当选为国际法研究院联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刘墉
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4、海瑞
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
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5、包拯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
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海瑞
网络-倪征燠
网络-梅汝璈
『捌』 马金莲的青海省法官
马金莲 女,1966年8月生,回族。中共党员。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院团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刑事审判庭的审判员,她自1994年至1999年,每年审理的案件,结案数均居第一。她还担任少年合议庭审判长,从事刑事工作八年来,审理了大量少年刑事案件,在青少年维权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她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带领该院团员青年上街搞法律咨询,为社会及时提供法律方面的服务。面对自然灾害的侵袭,她又发动该院团员青年积极参加救灾捐助活动,还为“希望工程”捐款、捐物,奉献了她们的一片爱心。为丰富该院青年人的业余生活,她主动与院党组联系,带领院团支部成功地举办“五四”青年联欢会和庆“七一”迎香港回归等大型文娱活动,在全省法院系统举办的“首届法官之声”文艺汇演及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活动中,由城东区人民法院排演的文艺节目均获得了优秀奖,这期间无不凝聚着她的一片心血。1994—1996年,她连续被评为市法院系统先进个人,并荣获三等功,1998年被评为青海青年志愿者行动杰出个人。1998年—1999年被本院评为优秀法官,受到了表彰。院团支被团市委授予先进团支部称号。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她被入选《中国当代杰出青年》。
『玖』 2021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招录报考条件及程序是哪些
一、报考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5年2月22日至2003年2月22日期间出生)。2021年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0年2月22日以后出生)。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以《宁夏回族自治区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一览表》(以下简称《职位表》,见附件1)为准;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取得高级工、 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可比照大专学历报考);
7.具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常住户籍(2021年2月22日前取得)。以下7类人员报考不受宁夏户籍限制:
(1)在宁夏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志愿者”(简称“三项目人员”);
(2)宁夏各普通高校2021年应届毕业生;
(3)区外普通高校宁夏生源地的应、往届毕业生(“生源地”指报考者考入普通高校前的常住户籍所在地);
(4)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5)具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且报考法院系统法官助理、检察院系统检察官助理等要求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职位的人员;
(6)父母或配偶于2021年2月22日前取得宁夏户籍的人员(父母含岳父母、公婆,本人与配偶须于2021年2月22日前进行婚姻登记);
(7)我区2021年2月22日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偶(本人与配偶须于2021年2月22日前进行婚姻登记)。
8.具备拟报考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1)报考“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职位,须曾在基层工作累计满2年以上;
(2)报考面向“三项目人员”定向招考职位,须在宁夏服务期满2年且考核合格。此类人员离开服务岗位后,享受定向招录政策的期限为5年,即必须是2016年2月22日以后服务期满的人员。凡在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聘)中已享受过该政策并曾被录(聘)用人员,不再享受此政策;
(3)报考艰苦边远地区(宁南山区九县区和全区所有乡镇)面向当地事业单位(不含学校、医院)在编在岗人员定向招考职位,须聘期累计满5年;
(4)报考法院系统法官助理,检察院系统检察官助理、侦查辅助人员,行政机关中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职位,须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且取得报考职位适用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参加2020年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绩达到相应的合格分数线;
(5)报考法院、公安、司法系统(以下简称“政法系统”)警察职位,须体能测评合格。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报考程序
1.报名时间:2021年2月22日9:00至3月2日18:00
2.网上缴费:2021年3月3日24:00前
3.打印准考证:笔试前一周内
4.笔试时间:2021年3月27日、28日统一进行
『拾』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是人民的法院吗某些法官受贿的也太明显了吧真是作死的节奏啊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
电话:0371-66223592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商城路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