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疑难案
Ⅰ 法院对疑难案子怎么审理
根据案件的不同,可以做出如下审理方式:
第一,如果案件属于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第一百三十八条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
第一百三十九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条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第一百四十一条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第二,如果案件属于刑事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第一百八十四条 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第一百八十五条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第一百八十六条 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
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
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
第一百八十七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一百八十八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第一百八十九条 证人作证,审判人员应当告知他要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应当制止。
审判人员可以询问证人、鉴定人。
第一百九十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第一百九十一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第一百九十二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
法庭对于上述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第二款规定的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适用鉴定人的有关规定。
第一百九十三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
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
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Ⅱ 对重大疑难复杂执行案件执行人有向上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权利吗
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诉,申请执行
Ⅲ 法院的案子总是托着我该怎么办啊
你好!本人是职业的法律工作者,我来给你一个解答:1.一般来说法院对同一事实的案是不会再次受理的,这叫一事不再理原则。2.如果你的原来纠纷法院受理有法律根据,那么可能是原来判决时是以你证据不充分为由判的,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又有新的证据,是可以再次主张你的权利的,你所说的情况可能是这种情况。3.重新起诉后,审限重新计算。一审法院的审限是有法律规定的,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限是六个月,特殊情况下,如重大、疑难的案经本院的院长批准最多还可以延长六个月,如是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法院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且不能延长期限。我想你应当明白了吧!
Ⅳ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遇到重大意见分歧或疑难复杂案件
你好,要看证据,法院判决,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Ⅳ 在疑难案件中,法官如何处理案件
在疑难案件中,法官处理案件的方式有:
1、请教同事或者业务专家。
2、普通程序案件合议庭成员进行协商。
3、上报专业委员会讨论。
4、上报审委会讨论。
5、向上级人民法院汇报。
法官作为司法机构执法人员,是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应该是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法院开庭的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
2、其次,由审判长宣布开庭,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宣读鉴定意见;宣读勘验笔录。其间,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4、进行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5、评议和宣判。法庭辩论或被告人最后陈述结束后,法官进入评议室评议,做出裁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八条 法官的职责:
(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以及国家赔偿等案件;
(二)依法办理引渡、司法协助等案件;
(三)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法官在职权范围内对所办理的案件负责。
Ⅵ 一个疑难案件
这也不算疑难案例
B和两名社会人员构成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共同犯罪
属于复杂的共同犯罪,因为B是教唆犯,其余两名是实行犯, 所以B是主犯 对于共同犯罪,参比单独实行的犯罪进行加重刑罚
在我国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由于手神经受殴打所致,可以作为获得赔偿的依据
由于A是跳楼自杀,殴打与A自杀行为 不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这种自杀不能算作法院判案时的量刑情节。
A的父母可以刑事自诉,综合情节B可能被判处拘役以上的刑罚
也可以附带民事的刑事自诉,那么B就得承担民事赔偿,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在司法实践中B基本就不用坐牢了
具体赔偿多少,有伤残鉴定的赔偿标准 手神经损伤时可有鉴定?
学校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Ⅶ 法院应如何处理有争议的疑难案件诉讼
可以由庭长申请院长组织审判人员讨论
Ⅷ “重大疑难案件”是重大的疑难案件还是重案或疑案
重大疑难案件,就是指既重大又疑难的案件。而重大案件或者疑难案件,都是只具备重大疑难案件的单个要素,若是单个案件,就不能称作重大疑难案件。只有多个案件组合,才可以称作重大疑难案件。
Ⅸ 一般刑事案件法院可否以案情复杂案件重大为理由延期
首先,为回答你的问题要明白案件的办理期限及具备什么样的情形,案件才能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刑诉法》和最高法的《规定》是比较明确的。《刑诉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3、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刑诉法》126条规定4种情形: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还规定了两种情形:第一,由于辩护人依照有关规定当庭拒绝继续为被告人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准许。如果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合议庭应当宣布延期审理,由被告人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为其另行指定辩护律师。第二,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刑诉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然而,在实践中将延期审理的理由几乎全部归结为疑难、复杂案件、向领导汇报、补充证据、做调解工作等等,不严谨、不规范,随意性较大。有时一个并不复杂、疑难的案件,被说成疑难、复杂案件,一个并不具备延期审理条件的案件,而非要延期审理不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十四条规定:“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被羁押的自诉案件,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审理期届满七日以前,向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刑事自诉案件,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十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实践中,很多法院申请延期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批,有的在超了一二个月甚至几个月才报批;有的在装订卷宗时发现材料不够才报批;有的在案件评查时发现没有延期手续才报批等等。《规定》第八条规定,涉及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期限,从决定转为普通程序次日起计算。实践中,很多法院没有报送相关审批手续,如立案审批表、本院院长决定延期审批表、延长审限的理由说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决定书等等,使上级法院无法全面审查审限情况。
提出延期申请的人民法院并不将案件卷宗随同申请报送高级人民法院,只是简单的报告和审批表,报告也没能反映出案件究竟延期审理的理由是否属于《刑诉法》规定的情形。高级人民法院并不了解和掌握,是否属于重大复杂案件,只有申请法院案件承办人的一面之词。
最后,通过上面的分析和解答,估计网友有了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欢迎网友在线交流。
Ⅹ 复杂案件或疑难案件的法律疑难情形有几种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之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认为是复杂或疑难: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