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法院地址
『壹』 韩国首尔的英文
首尔英文:Seoul
首尔(朝鲜语:서울 ,英语拼法:Seoul),正式名称为首尔特别市。旧中文译名为汉城,2005年更改译名为首尔,是大韩民国的首都和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亦是朝鲜半岛人口最多的城市。
首尔市位于朝鲜半岛中部,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首尔的位置最早为传疑时代的真番国,公元前18年,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首先定都于此地,之后成为高丽王朝的南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亚洲金融危机,汉城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一度创造了汉江奇迹,并出现了三星、现代等大型跨国公司。2005年1月,汉城市政府宣布中文译名更改为“首尔”。
(1)韩国首尔法院地址扩展阅读
城市历史
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最早为传疑时代的真番,辰国等后被统称为三韩部落的栖居地。
首尔从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国都慰礼城始建,就开始了它在朝鲜半岛上作为首都或重要城市的地位,此后,今日的首尔一直都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家必争之地。
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王朝,1394年迁都汉阳并将汉阳改为汉城。
1945年8月朝鲜半岛解放后不久即实行美苏分据,初期仍名为京城府。
1946年8月15日,美军政厅公布法令第106号,将京城府从京畿道分离,更名为“서울”(拉丁字母转写为“Seoul”)。由于该名称没有对应的汉字,中文使用者沿用了李朝时期的汉字名“汉城”。
1960年代至1997年,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汉城也从战争后的废墟迅速恢复发展成为现代都市,并创造了汉江奇迹。
1986年,汉城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1988年,汉城成功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作为第一东道国的首都,汉城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韩国行政首都从汉城迁往韩国中部地区,即后来的世宗市。
2004年10月,迁都计划被韩国宪法法院裁定违宪,韩国政府遂改以搬迁部分行政机构的形式设定世宗市的行政中心城市地位,汉城得以维持首都的地位。
2005年1月19日,时任市长李明博宣布汉城的中文名称正式更改为“首尔”,并正式向中国方面要求协助改名,曾一度引发中国大陆内部的舆论讨论。
2010年,韩国政府放弃从2003年以来迁都世宗市的计划,首尔仍继续维持首都地位。
2012年7月1日,世宗市正式启用为行政中心城市后,韩国青瓦台、韩国国会、大法院等重要国家机关仍然驻于首尔,而其他36个政府机构则于2012年9月至2014年年底期间陆续迁往世宗,陆续分担首尔市的行政首都职能。
『贰』 首尔在哪儿
首尔(서울)是韩国的首都,大中华地区过去称之为汉城。2005年1月18日,首尔市议会正式通过把中文名称定为首尔。
城市名称问题
大中华地区过去一直沿用这个城市在李氏朝鲜时的旧称"汉城",但是其他语言都翻译成"SEOUL"或类似的发音。这使日常沟通出现不少混乱,因为首尔市内有不少建筑物分别使用"首尔"或"汉城"为名称,但翻译成中文之后,这些地方名称会变得很相似。一个例子是:首尔市内同时有"汉城大学"及"首尔大学",但由于两者的汉译都变成了"汉城大学",使后者被逼在其中文名称加上"国立"二字。但其实,首尔大学在韩国的知名度比汉城大学高很多。
韩国政府从1992年起就一直在进行"서울"的中文名称的制订工作,拟订的对应中文包括"首尔"和"首午尔"。2005年1月18日,서울市议会通过使用与"SEOUL"发音相近的"首尔"作为这个城市的中文名称,并要求韩国政府公文、出版物、网站、机场和车站、公路路标的中文版本都使用"首尔"来代替"汉城"。但是迄今为止,在中文里使用最多的还是具有500馀年历史的"汉城"这个名称,"首尔"的名称对于大多数中文使用者来说还是很陌生的。
历史
首尔(서울)又称南京(남경)、汉阳(한양)、汉城(한성)、京城(경성)。自独立以后,改称为Seoul(首尔),就是韩语"首都"的意思。
今天的首尔东南在古代曾经是百济王国的都城。百济亡国之后被新罗占领,名字由汉城改名汉山州、汉阳郡。在高丽时期,汉阳是王京(开京)之外的"小三京"之一,为南京(另外两京是东京庆州和西京平壤)。
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鲜之后,觉得高丽的王京(今朝鲜开城)王气已经十分薄弱,于是由权仲和、郑道传等人择定佳地,在1392年开始在汉江之北的汉阳营建新都。这里山环水抱,北有北汉山、北岳山,东有洛山和龙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汉江以南的冠岳山,汉江自东向西环抱城南,呈龙、砂、水、穴"山水襟带"的上好风水格局。城内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宗庙、社稷、衙署、道路,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한성)。在朝鲜时期,汉城又称"都城"。日据时期,将汉城的名字改为京城(Kyeongseong,경성;Keijo,けいじやう),其地位也由朝鲜中央直隶府降低到了京畿道的一个郡。韩国独立后,于1945年将汉城的名字改为Seo-Ul(Seoul)。
需要说明的是,Seoul在朝鲜语中是"首都"的意思。高句丽的Seoul是平壤,新罗的Seoul是庆州,高丽的Seoul是开京(开城),朝鲜王朝的Seoul是汉城。直到韩国光复之后,才将Seoul作为特指大韩民国首都的固定专有名词。
首尔城墙长18公里,有八门,包括四大门和四小门。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崇礼门(南大门)、兴仁之门(东大门)、敦义门(西大门)、肃靖门(北大门);惠化门(东小门)、昭德门(西小门)、光熙门(水口门)和彰义门(北小门)。城内有5部52坊,李朝前期汉城的人口为11—12万。壬辰倭乱之后汉城的人口曾经减少到4万以下。汉城城外为四军门防御区。环绕汉城的四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在城内偏西,营建了李朝的正宫——景福宫。景福宫东南为宗庙,西方为社稷,这是和周礼"左祖右社"的规制相吻合的。城内中心部分,为网格状区域分隔和道路划分,但是城内大部分地区的道路都是迂回曲折的,而且有很多死胡同。这是和中国的都城不同的。城外曾经有迎接中国使者的"迎恩门",韩国独立后改名独立门。城中还有招待中国使臣的慕华馆。城东有文庙(现成均馆),祭祀孔子,城东南有朝鲜王朝中期修建的武庙,祭祀关羽。此外,在城内的小公洞还有朝鲜王室祭天的地方——圜丘坛。用于祭祀土地的方坛则在社稷坛内,这和中国的规制有些区别。祭祀神农氏和后稷氏的先农坛在东大门外的龙头洞。经过100多年的精心建设,汉城成为一座壮观恢弘的东方王都。
1592年,日本入侵朝鲜。壬辰战争爆发。5月2日,留都大将金命元向北逃窜,加藤清正率领日本军队度过汉江攻占汉城。日军入城前后,汉城遭到很大的破坏。城中宫殿、宗庙、社稷、衙署、城门全部被焚毁。李朝宣祖国王返京后,将宗庙和宫殿择要修复。之后汉城又经历了清军的两次入侵。清将阿敏(四大贝勒之一)羡慕朝鲜宫殿城阙壮丽,不愿返回满洲苦寒之地,被皇太极疑有异图而猜忌。随着清朝剿灭南明势力,日本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东亚的政局平定,汉城得以回复昔日的繁荣。在英祖、正祖年间,汉城的人口已经发展到了30多万。正祖曾经计划把首都迁到南方新营建的水原城,但是最终由于条件的限制,最终没有实现迁都计划。
朝鲜在1896年的"甲午更张"之后,拟订了一个皇都振兴计划。迎恩门被改名独立门,在城内修筑了道路、交通、照明设施和新的政府办公机构。1899年修建了明洞圣堂。1900年,在德寿宫内修建了韩国最早的西洋式建筑。1907年拆除了汉城南部和西部的城垣。日本吞并朝鲜后,对汉城的市政建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更。日本对李朝原有的历史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首先在景福宫内兴建了朝鲜总督府的附属建筑群。其次在1911年2月,由朝鲜总督府管辖圜丘坛,1913年将其拆毁,在该地建立朝鲜总督府铁路饭店(现朝鲜饭店)。再次,日本在汉城市内兴建了一批行政建筑。1922年将社稷坛改为公园,1925年修建了汉城火车站,在汉城南山兴建了"朝鲜神宫"。
在韩战中,汉城再次遭到交战双方毁灭性的摧毁。昔日繁华的市区成为一片废墟。光化门和政府大楼(前朝鲜总督府)被完全摧毁,市政设施全部被破坏。随着战争的结束,汉城又在废墟中重新站立了起来。在1988年奥运会后,汉城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世界超级大都市。
『叁』 韩国的首都是哪里
首尔,韩国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肆』 首尔哪些区是市区
1、江南区
江南区(韩文:강남구)(罗马字:Gangnam-gu)是韩国首都首尔的一个行政区,位于汉江以南。该区是首尔的重要商业地带。新沙、驿三、论岘、三成都是不少跨国企业的办公室所在地。狎鸥亭是本地著名的高级时装店集中地,论岘洞是不少电影公司的所在地,首尔地区的顶级富豪均定居在此。
2、瑞草区
瑞草区(韩国语:서초구)(英文:Seocho District)是大韩民国首都首尔特别市的一个区,位于汉江南岸,位处于首尔的副都心江南地区里。瑞草区的面积约有47平方公里,在首尔的地产来说是一个高档住宅区。韩国首都的多项公共设施,如:国立图书馆、大法院、监察厅等都位于本区。三星集团的总部亦位于本区的瑞草洞,邻近首尔地铁2号线的江南站。
3、中区
中区(韩国语:중구)(罗马字:Jung-gu)是韩国首尔特别市的一个区。首尔市的行政机构、广播媒体、金融机构、购物中心、高级酒店、和传统市场集中分布在中区。该区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首尔市民的休闲空间——南山。名胜包括:国立剧场、明洞商业街、首尔火车站、南大门市场、南山公园、韩国银行、首尔塔等。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的城区。
4、龙山区
龙山区(韩国语: 용산구)位于韩国首尔特别市中心部,是连接汉江的南北岸的交通要冲。拥有南山、家族公园、孝昌公园、汉江市民公园等许多绿地空间。是美第8军、外国使馆驻在地,观光特区,很多外国人出入。该区拥有东亚最大的电子信息流通团地:龙山电子商家;拥有“梨泰院观光特区”(首尔特别市于97年最早指定)。
5、钟路区
钟路区(韩国语:)位于大韩民国首尔特别市中部,东大门区以西。是首尔的中心地带,有很悠久的历史。占地面积23.92平方公里。钟路区是首尔市的政治、经济、行政和文化中心。韩国总统、总理的府邸、议会大楼以及其它重要的政府行政机关大都坐落在钟路区。
『伍』 韩国首尔东区检察厅的地址
首尔检察厅分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央地方检察厅.
你说的东区 应该是说的 首尔东部地方检察厅吧?
首尔东部地方检察厅
서울특별시 광진구 아차산로404
首尔市 广津区 阿且山路 404
满意请采纳.
『陆』 韩国的首都在哪里
首尔。
追溯历史,公元 1394 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并改名为汉城。1948 年 8 月 15 日,大韩民国成立,流亡美国多年的李承晚总统下令将汉城改建,成为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名的城市,英文为“SEOUL”。
2005 年 1 月,韩国政府正式宣布“”中文译名改为“首尔”,实际上首尔在韩语里面只有首都的意思,把汉城正式改成了首尔,也就意味着这个城市没有了名字,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把北京之名改为首都。
作为韩国当之无愧的首善之区,韩国中央政府、国会、宪法法院、最高法院等政治机构在这里;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等一流教育机构在这里;朝鲜日报、东亚日报、中央日报以及各大出出版社等文化机构在这里 ;三星、现代等各大财阀和工厂也大都以首尔为中心。
(6)韩国首尔法院地址扩展阅读:
首尔风俗民情:
民居风格:
在汉江两岸,伫立着一片片略显陈旧的高层公寓,那是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首尔人口的极度膨胀而兴建的。这些建筑都是大批量工业化制造的产物,造型雷同,色彩的搭配也完全一致,都是浅灰、暗红和暗绿三色的组合。
传统节日:
镇海军港樱花节、燃灯节、仁寺洞传统文化节、鼓乐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首尔(韩国首都城市名)
『柒』 韩国首都是哪里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地处朝鲜半岛中部,因位于汉江之北,古称“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汉城的英文名字按韩国语固有词发音用SEOUL标记,意为“首都”。2005年,在市政府推动下,汉城的中文译名由使用了600多年的“汉城”改为SEOUL的谐音“首尔”。 作为韩国首都,首尔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面积仅占韩国总面积的12%,但韩国近5000万人口中的一半生活在“首都圈”内,韩国7成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来自“首都圈”。 首尔景福宫的光化门 首尔地势北高南低,北汉山、道峰山等山脉为首尔构筑了一道天然屏障,也为首尔提供了天然的绿地和公园。韩国的第一大河——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两部分。 在位于江北的老城区,至今还保留朝鲜王朝的王宫——景福宫、昌德宫等名胜古迹。古老的宫殿、传统的民居等与现代化的政府大厦、企业大楼交相辉映,展现出首尔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独特风貌。 首尔市政府前的广场 20世纪七十年代,韩国在落后贫穷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被誉为“汉江奇迹”。以筹备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为契机,韩国对江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兴建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使江南地区从农田一跃成为韩国最繁华的商业区和最昂贵的住宅区。而奥运会带来的“奥林匹克效应”,更促使韩国经济在“汉江奇迹”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飞跃,拉开了韩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加工业向服务业升级转化的序幕,使韩国经济出现了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韩国影视和流行音乐的兴起,“韩流”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尔市政府已经将文化产业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大力培养影视、娱乐、观光、时装等产业,将首尔打造成“亚洲魅力之都”。 李舜臣铜像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 韩国迁都为哪般 韩国迁都梦不圆
『捌』 韩国首尔(给我介绍下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
首都:首尔 (Seoul, 旧译“汉城”) ,人口1027万(2003年)。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旧译“汉城”)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并在2007年初命名为“世宗”(Sejong)。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 。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汉城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2005年1月,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汉城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用朝鲜谚文,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行政区划:现有1个特别市,首尔特别市;8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1个特别自治道,济州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半部。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0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多丘陵和平原,约70%是山区,地势比半岛北部低。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韩国属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简史:公元1世纪后,古代韩国逐渐形成百济、新罗、伽耶三个古国。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在半岛占据统治地位。公元10世纪初,高丽取代新罗。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定国号为朝鲜。甲午战争后,原为中国藩属的朝鲜获得“独立”,更名“大韩帝国”。1910年8月沦为日本殖民地。1912年,金九、李承晚等人在中国组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1945年8月15日朝鲜半岛解放,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和南半部。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告成立,李承晚当选首任总统。1960年李承晚在全国性学生运动中下台。次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开始长达18年的统治,期间韩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焕发动政变,并于1980年逼走新任总统崔圭夏,自任总统。1987年韩国实行总统直选,同年卢泰愚当选第13届总统。第14至16届总统分别为金泳三、金大中和卢武铉。韩国于1991年9月17日同朝鲜一起加入联合国。
政治:韩国现行宪法是1987年10月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1988年2月25日起生效。新宪法规定,韩国实行三权鼎立、依法治国的体制。根据这部新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力量司令,在政府系统和对外关系中代表整个国家,总统任期4年,可以连任。总统是内外政策的制定者,可向国会提出立法议案等;同时,总统也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总统通过由15-30人组成并由其主持的国务会议行使行政职能。作为总统主要行政助手的国务总理由总统任命,但须经国会批准。国务总理有权参与制定重要的国家政策。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但国会可用启动弹劾程序的方式对总统进行制约,使其最终对国家宪法负责。韩国实行一院制。国会是国家立法机构,任期4年,国会议长任期2年。宪法赋予国会的职能除制定法律外,还包括批准国家预算、外交政策、对外宣战等国家事务,以及弹劾总统的权力。韩国法院共分三级:大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大法院是最高法院,负责审理对下级法院和军事法庭作出的裁决表示不服的上诉案件。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大法官的任期为6年,不得连任,年满70岁必须退休。
军事: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军队的作战指挥权属于别国的国家。
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以对美、日外交为主。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推行门户开放政策。1998年2月,金大中就任总统后,继续致力于巩固与美、日的同盟关系,同时加强与中、俄的友好关系。在对朝政策上,金大中推行“阳光政策”,提出互不使用武力、不搞吸收统一、加强南北交流与合作的“对北三原则”,主张以结束朝鲜半岛冷战结构的“一揽子方案”根本解决朝鲜半岛问题。金大中于2000年访问平壤,并因此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卢武铉总统就任后,强调发展韩美互惠平等关系,促进韩中日东北亚区域合作,同时加强同俄、东盟、欧盟等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军队的作战指挥权属于别国的国家
经济: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济非常落后潦倒,直到1960年,军人出身的韩国总统朴正熙推行权威主义,通过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成功实施,于70年代跻身于新兴工业国行列,8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90年代开始把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作为努力目标。韩国经济实力雄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韩国曾是个传统的农业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农业在韩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地位日见低下。韩国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家,进口量趋于增长,但其农业市场对外国的参与极为敏感,是个对外开放程度较小的经济部门。 韩国耕地面积为19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2%。韩国矿产资源较少,已发现的矿物有28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50多种。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有铁、无烟煤、铅、锌、钨等,但储藏量不大。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工业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浦项钢铁厂是世界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2002年汽车产量320万辆,居世界第6位。造船订单标准货船吨数759万吨,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电子工业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迅速。近年来韩国重视IT产业,不断加大投入。韩国风景优美,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产。旅游业较发达。
文化:韩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韩国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版画、工艺、装饰等,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美术的特长。韩国的绘画分东洋画和西洋画,东洋画类似中国的国画,用笔、墨、纸、砚表现各种话题。此外还有各类华丽的风俗画。与中国、日本一样,书法在韩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韩国人素以喜爱音乐和舞蹈而著称。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雅乐是韩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宫廷举行祭祀、宴会等各种仪式时由专业乐队演奏的音乐,通称“正乐”或“宫廷乐”。民俗乐中有杂歌、民谣、农乐等。乐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韩国民俗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韩国舞蹈非常重视舞者肩膀、胳膊的韵律。道具有扇、花冠、鼓。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国人民十分喜欢运动,尤其爱好参加民间游戏。主要民间游戏有荡秋千、踩跷跷板、放风筝、踏地神等。韩国的民间体育活动种类颇多,主要有围棋、象棋、掷棋、摔跤、跆拳道、滑雪等。
韩食以泡菜文化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泡菜。韩国传统名菜烧肉、泡菜、冷面已经成了世界名菜。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全国各类大专院校数以千计。著名的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等。
新闻出版:新闻业发达。截至2002年,共有新闻机构260家。报社60家,其中10家全国性综合报纸,38家地方综合报纸,7家经济类报纸,2家外文报纸和3家体育报纸。《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韩国日报》《大韩每日》和《京乡新闻》为6大全国性韩文日报,除《大韩每日》外,其他报纸均属私营。
名胜:景福宫(Gyongbokkung) 位于韩国首尔钟路区,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宫殿,是李朝始祖太祖李成桂于公元1394年开始修建的。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宫苑正殿为勤政殿,是景福宫的中心建筑,李朝的各代国王都曾在此处理国事。此外,还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宁殿、交泰殿等。宫苑还建有一个10层高的敬天夺石塔,其造型典雅,是韩国的国宝之一。景福宫宫外建有围墙,围墙长3626米、高6.7米。王宫的南面有光化门,东边有建春门,西边有迎秋门,朝北的为神武门。光化门里有兴礼门,兴礼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运河,河上横跨一造型精巧的锦川桥。在宫苑莲池的中央有一石舫——庆会楼,曾是当年国王大宴宾客的楼阁。1553年由于火灾烧毁了宫北角的一部分,日军入侵时又将宫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坏,到1865年重建时只有10个宫殿保持完整。
昌德宫(Changdokkung) 又名乐宫,是韩国的故宫,位于首尔市院西洞,是李朝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宫殿。公元1405年,李朝第三代国王在此建为离宫。壬辰倭乱时被烧毁。现存的建筑为公元1611年重建的。整座宫殿内为中国式的建筑,入正门后是处理朝政的仁政殿,公元1804年改建,宫殿高大庄严,殿内装饰华丽,设有帝王御座。殿前为花岗石铺地,三面环廊。殿后的东南部分以乐善斋等建筑为主,是王妃居住的地方。寝宫乐善斋是一座典型的朝鲜式木质建筑,殿内陈列着王冠、王服以及墨宝、武器和其他手工艺品。院内陈列着王室使用过桥、马车和末代国王所使用的早期汽车等。此外,还有大造殿、宣政殿和仁政殿等。仁政殿后的秘苑建于17世纪,面积约6万坪,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御花园。苑内有亭台楼阁和天然的峡谷溪流,还有科举时代作为考场的映花堂及建在荷池旁供君王垂钓的鱼水亭、钓鱼台和池中的芙蓉亭等。
广寒楼 (Kwanghanrn) 位于全罗北道南原郡邑川渠里,是韩国的著名古迹。传说为李朝初期宰相黄喜所建,原名广通楼。公元1434年重建后才改称现名。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时曾被焚毁。公元1635年又按原貌重建。雕梁画栋、形制绚丽的广寒楼是韩国庭院的代表,其中包括三座小岛,石像,鹊桥,它的整体构造象征着宇宙。现在楼上悬有“广寒楼”、“桂观”的大字匾额。相传,著名传奇故事《春香传》就发生在这里。楼北侧的春香阁是1931年建立的春香祠堂,堂内供有春香的肖像。每年阴历四月初八人们都在这里举行春香祭。
青瓦台(Chong Wa Dae) 是韩国总统官邸,位于首尔市钟路区世宗路一号。这里原来是高丽王朝的离宫,1426年朝鲜王朝建都首尔汉城后,把它做为景福宫后园,修建了隆武堂、庆农斋和练武场等一些建筑物,并开了一块国王的亲耕地。1927年日本毁掉五云阁以外的所有建筑,建立了朝鲜总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后变为军政长官官邸。1948年8月大韩民国成立的同时,它成为总统官邸并改名为景武台(Kyung Mu Dae)。1960年推翻李承晚政权后,尹潽善当选总统并入主景武台。不久,因为尹潽善忌“武”字并为了同美国白宫相对应,给白墙蓝瓦的这群建筑起名为青瓦台,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蓝宫”(Blue House)。现在,青瓦台主楼为总统官邸,有总统办公室、接见厅、会议室、居室,配楼有秘书室、警护室和迎宾楼等。
济州岛(Cheju) 是韩国第一大岛,又名耽罗岛、蜜月之岛、浪漫之岛,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隔济州海峡与半岛相望,北距韩南部海岸90多公里,地扼朝鲜海峡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济州岛总面积1826平方公里,包括牛岛、卧岛、兄弟岛、遮归岛、蚊岛、虎岛等34个属岛,东北距全罗南道100公里,是理想的旅游和垂钓胜地。在这里可以观赏名胜古迹、欣赏自然景观,岛上屹立着韩国最高的山--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还可以登山、骑马、兜风、狩猎、冲浪和打高尔夫球等。这里人烟稀少,土地广阔,不是高山森林,就是农田村舍。农家种的主要是稻米、蔬菜、水果,最多最壮观要属油菜花,春天,遍地一片金黄,非常好看。济州岛是韩国主要的渔业基地,附近海域内既有温带海洋渔类,也有热带及亚热带渔类.
历史名人:李祹,即朝鲜世宗(1397年5月6日—1450年5月18日),即位前封忠宁大君,1418-1450年在位,为李氏朝鲜第四代国王。他以精通儒学而著称,除了将儒学价值观念作为治国之策的根本以外,还能够自如地对付两班学者。他统治期间,在国家管理、语言文字、经济、音乐、医药和人文研究方面都表现出进步思想。他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体制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到1437年,世宗的健康开始有问题,就进行政治机构的改革。他加强中央集权,将议政府署事制(议政府相当于朱元璋时期的中书省)改变为六曹直哲制(六曹相当于明朝的六部。他还制订了朝鲜的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和士庶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并命郑招编纂出朝鲜第一部农书《农事直说》。到了1433年,他又命人完成了一部共有365章的《医方类聚》和共有85章的《乡药集成方》。当时,朝鲜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人们或直接使用中文,或使用汉字记录朝鲜语读音(即“吏吐”)。作为一个想要发展民族文化的一代明君,世宗开始苦思冥想,梦想创造出一种独特而易学易懂的文字,让普通的庶民也可以轻松驾驭。于是,他召集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朴彭年、崔恒、李善老、李垲等著名学者,结合汉字创立了朝鲜文字母(Hangul)。它由1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具有简单和精确的特点,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能很快学会。儒家学者大为反对,说使用朝鲜文字母会妨碍儒学研究。世宗则坚持推行,并于公元1446年颁布了《训民正音》。他在颁布《训民正音》的命令中写道:“中国文字是基于中国历史应运而生的,因此无法清楚的表达韩语特有的语境,无法充分表现庶民的想法和感情。考虑到我国子民的实际情况,我创立了这28个字母。这些文字简单易学,希望能提高每位国民的生活质量。”他还创作了讴歌王朝建立的用中朝两种文字写成的颂诗《龙飞御天歌》,并把《释谱详节一书译成朝鲜文。这两本著作为朝鲜文的实际使用奠定了基础。
李舜臣(1545-1598):民族英雄。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军旅生涯。他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47岁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后,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防范倭寇的进犯。当时日本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国内四岛的统一,妄图以武力征服朝鲜和中国。1592年,他率领20多万大军进犯朝鲜并攻陷汉城,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半岛,韩国称这一段历史为“壬辰倭乱”。应朝鲜王朝之请,明朝派兵出援,从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中朝两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寇的战争,史称“壬辰卫国战争”。李舜臣将军和中国水军并肩作战,多次击败日军,屡立奇功。1598年12月,他与明朝水军重创敌寇,在激战中不幸中弹身亡。两年后,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一级宣武功臣。1643年赠谥“忠武”。从此,朝鲜半岛人民为了纪念他,称他为“忠武公”。供奉着李舜臣将军灵位的显忠祠建于1706年,位于芳华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祠内松柏成荫。显忠祠占地50多万平方米,除了“本殿”之外,还有“号”、“古宅”、“家庙”以及李氏家族使用过的水井等古式建筑。有关李舜臣将军的历史资料和当年他与倭寇海战时使用过的武器等实物,明朝皇帝赐与他的都督印、令牌和斩刀等8件赐品的复制件,则被精心地保存在“遗物馆”里。每逢4月28日,即李舜臣诞生的日子,显忠祠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建交。建交后两国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2003年7月,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6年10月13日,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玖』 韩国首尔市属于哪个地区
首尔是汉城,只是我们中国习惯叫汉城,而韩国要求我们翻译成首尔!
韩国的行政区划
“道”、“市”、“郡”、“区”、“面”、“邑”、“洞”、“里”、“统”都是韩国划分行政区域的名称。“道”相当于我国的省,“郡”相当于我国的县,“面”相当于我国的乡,“邑”相当于我国的镇,“洞”相当于我国城市的街道,“里”相当于我国农村的村,“统”相当于我国城市的里弄、胡同。韩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道(特别市、直辖市)、郡(市、区)、面(邑、洞)、里(统)四级,1992年12月设1个特别市(汉城现称首尔)、5个直辖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9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道),下设68个市、136个郡、72个区、178个邑、1257个面、2224个洞、34965个里、52710个统。江原道位于大关岭以东,又称“关东”:全罗北道和忠清南道南部、全罗南道一带位于金堤碧骨堤以南,通称“湖南”:庆尚南、北道一带位于鸟岭以南,又称“岭南”。各个道、市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发展经历互不相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面貌。
是韩国首都的旧称,现称“首尔”(韩:�1�9�3�5),位于朝鲜半岛的中心,东经126度,北纬37度的地方。
首尔是大韩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首尔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汉江下游,距朝鲜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汉江流经市区,将首尔分为江南和江北两个部分。
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定都于此地,修建了慰礼城,形成了首尔的雏形。经过发展和扩大,1068年首尔具备了城市规模,被称为南京。朝鲜王朝于l394年迁都至此,称之为汉城(韩:�6�3�1�0 Hanseong)府,直到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时,汉城改称"京城(日:Keijo,韩:Kyungsung)"。1945年日本投降,韩国光复,'京城'改 �1�9�3�5(韩固有语,Seoul),1948年8月,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决定以首尔为首都。
首尔面积为605.4平方公里,人口1058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9%。
上世纪6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首尔市进入了迅速发展的经济起飞阶段。首尔的国民生产总值占韩国的35%,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这里的金融和商业批发业非常发达,全国24家银行中除10个地方银行外均在首尔。首尔的工业主要有纺织、化工、机械、电器和食品等,共有制造业企业一万五千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30%以上。
首尔市内交通发达,有19条辐射状公路和3条长度为131公里的环行公路。自从1974年建成第一条地铁以来,首尔已经修建了总长为123公里的4条地铁线路。作为韩国的交通中心,首尔的仁川国际机场每天有200多架国际航班起降,这里有几十条航线通往日本、欧美、中东和东南亚等地区的主要城市。首尔也是全国的铁路枢纽,有23个火车站,将首尔同釜山、仁川等城市连接起来。
首尔是韩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拥有首尔国立大学、高丽大学等34所大专院校,占全国大专院校总数的50%。市内设有中央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邮政博物馆等l2个博物馆。首尔有11家报社,发行三千多种报刊,占全国报刊发行种类的92%。
首尔保存有许多名胜古迹。朝鲜王朝的四个故宫和一个御花园是游人必到之处。建于19世纪90年代的明洞天主教堂是韩国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首尔保存有全国最古老的教育机关——建于1937年的成均馆文库,在其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等4圣、6贤、10哲的神位,体现出与古代东亚共同的文化渊源。首尔市郊还有全国最大的尼庵──普门寺。
url]汉江横贯首尔市中心,东西流向;汉江北部山峦连绵,云蒸霞蔚,使得首尔被群山环抱,因此,首尔市中心大体为平地,景色秀丽,壮丽的山峦成为首尔天然的“外郭城墙”,市中心风光旖旎,尽显大自然的魅力。
首尔长久作为韩国的首都,处处保留了历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还有以韩国总统府邸青瓦台为代表的政府第一综合厅舍,宪法判裁所,国会议事堂,法院等重要中央行政机关。
首尔是温带性冷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1.8℃左右,四季分明. 春,秋季雨水少,气候温暖,适宜旅游. 夏季(6月~9月中旬)的月平均温度为20℃- 27℃的连续高温多雨的天气. 冬季(12月~2月)比同纬度的其他城市气温略低.(月平均温度为-5℃~0℃)。
江南是首尔的新区,是现代化首尔的标志,1988年的夏季奥运会之后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一幢幢林立的高楼,体现了浓厚的现代气息和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市区的繁华地段如南大门、忠武路、明洞等。首尔地铁的历史并不长,始建于1974年,可是建设速度却是世界少有的,28年的时间里,首尔已经建好的地铁线就已经拥有了9条线,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络不仅把市区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向西一直延伸到50公里的首尔的外港——仁川市,向南一直延伸到京畿道的道厅水原市。
首尔市内的南山位于市中心,高度为270米,山顶建有高达240米的首尔塔,从塔顶俯视首尔,俨然可以认为首尔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19座大桥凌空飞架,沟通了江南江北,天堑成为了通途。 漫步在今天的首尔街头,匆匆而过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古老的宫殿,蔚蓝色美丽的汉江,巍巍的南山,繁华的商业街……这一切无不显示出了这个东方屈指可数的世界大都会之一的无穷魅力。
如今的首尔,已经是一座拥有1100万人口,拥有众多卫星城的超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古老和现代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