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玩律师

法官玩律师

发布时间: 2022-03-22 22:50:12

『壹』 为什么法官律师会打起来

网上有抄一篇以《为什么法官与律师会打起来》为题的文章。

我没有细读。在现实司法实践中,法官与律师打架的现象非常普遍。一般来讲,错误在法官。

  1. 法官徇私:法官与其中一方当事人存在某种关系,因此,坚决否定对方当事人律师的意见和建议;

  2. 法官主观臆断:法官审判缺乏客观立场,一意孤行,藐视律师;

  3. 法官受到外部压力:由于某种客观原因,受到权势力量的挤压,不敢主持公正,对律师的合法行为和辩护一律排斥在外。

『贰』 曾经是法官,现在是律师是怎样体验

什么工作不累?要生存就要辛苦!只要有良知公正法官的工作最神圣!如果法官对这个职业感觉很压力,那是她心里有鬼!

『叁』 法官最烦的人为什么是律师

因为律师总是引经据典,化不可能为可能,玩文字和法律游戏,动不动就反对。

『肆』 法官可以教训律师吗

不可以,律师归司法局管,不过法官可以对违反规定的律师出具处罚司法建议书。

『伍』 法官为什么会一直打听律师收了多少律师费

前几天,一位同事向我抱怨:她向某地检察机关递交了一份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但却遭到了检察官的冷嘲热讽。“你们难道不知道这个案子是不可能取保的吗?你们递交这个申请不就是做给家属看,想趁机多收点律师费吗?你们这样赚钱也太轻松了吧?”一连串的钢炮式质疑过后,这位检察官明确告诉我的同事,检察院是不可能对此立案的。
无独有偶,我想起了两年前我自己在某中部省份一家基层法院的遭遇。我带着委托材料去约见法官,承办法官看完我的律师证,突然问我:“这个案子,你收了多少钱?”我说:“没收多少钱。”这位法官追问:“你们大老远从上海赶过来,收费不可能低。再说了,你们这个当事人是大老板,家里有钱着呢。你们肯定不会低于X万元吧?”我不置可否,但这位法官还想继续追问,我赶紧把话题岔开了。
类似这样的遭遇,我相信绝非个例。因此现在我每到一地办案,都会叮嘱我的团队成员,避免向办案人员透露律师费金额。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有些办案人员的心态真的很不好。他们喜欢拿自己的薪资待遇和律师费做比较,进而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少数人甚至由此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心理,律师收费越高的案件,办案人员的处理结论可能会越严苛。
我做过七年检察官,了解一些司法办案人员的真实心态。相当一部分人,鱼和熊掌都想兼得。他们经常抱怨自己的收入是如何微薄,羡慕某某律师一个案子能挣多少。但如果你让他辞职做律师,多数马上就会变得犹豫起来。司法人员收入虽然不一定很高,但大多能保证当地的中上游水平,并且是风雨无阻、旱涝保收。更重要的是,司法人员社会地位更高,更受社会尊重。而律师的收入完全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社会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既想有律师的收入,又不想冒律师的风险,这样的想法本身就不够健康。
律师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化职业,每个律师的收费标准都不一样。虽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总体上遵循着供求关系定律。市场对某位律师的需求越大,他的时间成本就越高,收费标准自然也就越高。现实情况是,律师业总体供大于求,案源稀缺,大部分律师都需要通过价格战来争夺案源。因此,只有少数律师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方能脱颖而出,成为卖方市场。市场是理性的,没有哪个律师一入行就能躺着说自己值多少钱。一些司法人员只愿意盯着收费高的那一小部分律师,却选择性忽略律师业的二八定律和大部分律师的生存状况。
姚明在NBA打球的时候,年收入上千万美元。于是就有国内媒体拿姚明的收入和教授、官员做比较,认为后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质疑姚明的高收入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姚明对此仅简单回应:“我们这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不能比较。”一个是官僚系统,一个是市场系统,这两个系统的运作机理和定价机制完全不同,硬要把两者绑在一起做比较纯属庸人自扰。
虽然有人对律师收费制度有所抱怨,但律师业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律师重新回到政府财政供养的状态将会怎样?律师和司法人员的收入是拉平了,但律师的职业生命也接近消亡了。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怎么相信政府供养的律师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刑事案件中,当事人怎么相信政府供养的律师会站在侦控机关的对立面?即便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如何相信政府供养的律师不会私下偏袒、甚至勾结对方当事人?所以,在制度层面,律师收费市场化的真正含义是:用契约的方式建立信任纽带,用市场化的方法制约公权。
司法人员要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律师的收费,同时国家也应当充分保障司法人员的薪资待遇。这些年,我一直在公开场合呼吁给司法人员加薪。我甚至说过,只要公检法人员编制翻倍,薪资待遇翻倍,即使其他的改革什么都不做,现有的司法问题也至少可以解决一半。法官必须是一个社会的贵族,必须免于物质和经济的匮乏才能心无旁骛的去追寻和伸张正义。当一个法官整天盯着律师的口袋和收入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暗暗张开了权力寻租之口,并且已经开始转身背离正义而去。
司法人员的个体心理问题也许还在可控范围,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对律师收费的钳制开始走向公开化。比如多个地方的办案机关,公然冻结律师收取的费用或者强行要求律师退费。这样的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制止,整个律师制度都将危在旦夕。尊重和保障律师合法权益,不妨从尊重和保障律师的合法收费开始。

『陆』 当法官好还是律师好

那要看你是 喜欢稳定 还是喜欢高收入,相对来说 法官的社会地位肯定比律师高,但是,收入也许比不上律师,律师如果做得好的话,收入一般都会比法官高。如果你不是那种很喜欢折腾,耐不住寂寞,或者追求高收入的话,还是做法官比较好,如果自己是一个喜欢折腾,喜欢追求高收入的人,喜欢自由自在,就去做律师。不过我还是建议你,不要轻易的辞掉法官的工作。律师没有你想象的那样风光,律师做得好的,当然 很好,但也是少数, 大多数的律师收入是很一般的。你现在的年龄 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你的社会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关系网络,你看看那些做得好的律师,都是社会关系广泛,呼风唤雨,逢场作戏,能说会道,见风使舵,活跃分子。如果一个人的社会活动能力一般的话,最好不要轻易的辞掉自己稳定的工作。这是我的建议。不要只看到那些成功的转型者,还有很多失败的转型者,人们都看不到而已。
我没有完整的看你前面的内容,如果说收入只有2000元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出来试试,如果你老婆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的话,你可以出来闯闯,未必非要到石家庄,可以在自己的县里做律师。
你的收入的确不高,如果不是对政治特别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出来试试。还可以到企业去做法律顾问,等等。
我以前到各个律师事务所 去过,见过一些律师事务所,真正很优秀的律师还是少数的。大多数还是在的混日子。
不过也要有自己不再是国家公职人员 只是一个普通公民的心理准备。面子能不能拉下来?也就是你对政治地位是不是很在意? 还是更在意 自己的理想。

『柒』 经常听到法官改行当律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很多的法官之所以会选择改行当律师,主要是因为当律师比较自由,也比较能挣钱。法官和律师这两个职业其实在本质上是差不多的,所以很多的法官在当腻了法官之后,就会转行当律师。法官和律师这两个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社会,很多的法官都会辞去法官的工作,转而去当了律师。关于为什么很多法官会选择转行当律师?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不管是法官还是律师,这两个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一个社会要想有一个正常的秩序,要想让正义永远得到伸张,法官和律师这两个职业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这个社会上有了法官和律师,很多的事情才能够真相大白,很多的人才不会蒙受冤屈。所以不管是法官还是律师,这两个职业都是很重要的,而且也都是非常崇高的。

那么你觉得为什么很多法官会选择转行当律师呢?欢迎评论区下方留言。

『捌』 为什么法官当律师的多 律师当法官的少

说起从优秀律师中选任法官,当然是好处多多。诸如有助于减少法官腐败,有助于提高司法权威,有助于改造政治生态等。据报道,现在,肖扬院长又提出了这个话题,无疑对这项改革由倡议向制度现实迈进给了有力的推动。不过,我认为有必要对于推动这项改革时可能遭遇到的一些困难作些梳理,以便未雨绸缪,通盘兼顾,避免一项新改革出台始于轰轰烈烈,终于无声无息的结局。
从世界范围看,法官选任的候选人背景无非是两种,一是欧洲大陆模式的起始从业型,即一个人自完成法律教育和司法研修之后便进入法院,从助理法官开始,数年之后就具有了独立法官资格。高等级法院的法官往往都是循着审级的路线逐渐升迁而来。另一种模式则是英美国家的转职任命型,没有人可以从法律职业一开始就担任法官,法官的基本来源是律师以及检察官(在英美的制度理念里,检察官不过是国家聘任负责追溯犯罪、维护法律的律师而已)。
就维系一种公正的司法体系而言,两种模式之间原不存在优劣高下。能够形成不同的法官选任制度,是跟特定国家的历史演进、法制结构以及法官在法律秩序中的角色等有着密切关联的。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法官选任办法呢?首先需要看到的是,我们缺乏英美国家相关制度得以形成的那种历史背景,尤其是判例法对于法官知识结构的特殊要求,在我国这样的成文法国家里是不存在的。在判例法的环境下,法官是宪法和法律的基本解释者,甚至是法律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者。由于确立了遵循先例原则,所以法官肩负着通过个案的判决对于后来的法律人乃至整个社会加以说服的使命。在近代民主制度确立之后,由于不受民意的直接制约,法官的权力更成为对于民主决策予以平衡的独特力量。从最具职业声望的律师以及检察官中选任法官,无疑是确保法官完成解释宪法和法律、推动法治发展乃至平衡民主这类重大使命的基本前提。从我国的情况看,尽管过去的二十多年间,法院以及法官的地位有了长足的提升,但是法官选任标准还需要改进。
如果再深入到司法权运行的具体过程观察,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司法系统仍有着一定的行政色彩。这种现实在影响司法公正最大化的同时,也减弱了法官职业对于优秀律师的吸引力。作为法官,对于他所审理的案件,享有独立的权力(当然也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有时还能够在判决书的内容或修辞上留下深刻的个性化印记,这是法官职业最具魅力的一个方面。而上命下从、刻板僵硬的司法模式,又如何让资深律师欣然前往呢?
法院难以吸引优秀律师进入的第三个原因听起来有些俗,但是在设计制度时却无法回避,那就是法官的收入较律师太过低下的事实。法官收入比律师平均要低些,即使是英美国家也是如此。之所以一些优秀律师不惜付出收入减少的代价也要做法官,是因为前面所说的法官的崇高地位、独立权力、彰显知识与智慧以及终身任职等所带来的巨大补偿。尽管如此,法官的收入也不可过于寒酸。像我们的现实,律师的合法收入往往是法官合法收入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心态严重失衡的法官就很容易生出其他想法:或者利用自己的权力(即便是不独立,但是责任的模糊反而更方便利用)牟取私利,或者干脆辞职下海,合法而逍遥地去赚大钱。事实上,近年来法官下海当律师的情况可谓不少,而反过来,由优秀律师而当法官的却是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例还是受命担任院长或副院长。
他们与其说是看重法官职务,不如说是冲着行政级别去的。
最后,现在律师的数量也不足以给我们的法官提供充足的选任资源。目前全国律师数量不过13万,而法官却有20万以上,这跟美国的从80多万律师中选3万多法官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是增大律师规模,同时也可以考虑大幅度减少法官的数量。

热点内容
国家法院上班了吗 发布:2025-05-10 20:29:01 浏览:56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产生 发布:2025-05-10 20:24:20 浏览:441
税务政策法规承诺 发布:2025-05-10 20:18:38 浏览:177
保底条款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0 20:09:54 浏览:570
林建华律师 发布:2025-05-10 19:55:04 浏览:836
中南大学法律硕士分数线 发布:2025-05-10 19:45:56 浏览:40
蜂窝立法原则 发布:2025-05-10 19:44:45 浏览:512
苏州司法鉴定招聘 发布:2025-05-10 19:36:26 浏览:239
维护道德 发布:2025-05-10 19:14:01 浏览:892
钱伯斯律师 发布:2025-05-10 19:05:48 浏览: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