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
⑴ 求最高人民法院理解、适用法律书籍的书目、书名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第二版)》
全书共分民事卷、商事卷、知识产权卷、民事诉讼卷、刑事卷、行政及国家赔偿卷六卷。其中,
1.民事卷共三个分册,字数约255万;
2.商事卷共分三个分册,字数约270万;
3.知识产权卷一册,字数约77万;
4.民事诉讼卷一册,字数约92万;
5.刑事卷共三个分册,字数约264万;
6.行政及国家赔偿卷二个分册,字数约177万。
内容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第二版)》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精神、最高人民法院答复、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文书及公报案例等为素材和依据,以附录形式选摘部分最高人民法院主流观点、法官著述、信箱,梳理专题,分门别类,并以说明的形式阐述相关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的适用要点。这些司法观点覆盖刑事、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行政及国家赔偿等各个审判领域,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对一些法律适用问题的司法态度和立场,也反映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庭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倾向性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特为本书撰写了新序,并向广大审判工作人员和法律行业相关人员推荐本书。
本套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剔除失效的、过时的规范文件和案例,大幅更新2011年以来的新内容。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和可参照操作性的特点,可供法官、律师等司法工作者全面了解和掌握最高人民法院现行有效的全部司法观点。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案例例举
危害国家安全罪
[指导案例]
刘某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第126号]——对利用互联网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案件如何审查判断证据
[刑事立法、司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有一本书,叫《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财产罪、危害国防利益罪)》
⑶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无效合同的举例
案情1
2000年12月,北京戎信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原告)和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被告)签订协议约定,原告保证被告获得华腾园两个楼座的总承包施工,被告承诺支付工程合同总金额的10%给原告。
2001年和2002年,被告和北京北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化公司)签订两份合同,被告获得了华腾园楼房工程,总价款为5700万余元。
该合同签订后,被告通过招投标取得上述工程的施工。2001年9月,北化公司支付第一笔工程款50万元,至原告起诉,被告已经收到工程款3000多万元。被告没有支付约定的居间报酬。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500多万元居间费。
案例2
2008年,材料公司为向实业公司融资借款,采用代理采购方式,约定实业公司代理贸易公司向材料公司采购钢卷,贸易公司向实业公司支付代理费28万元,查某对贸易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担保。买入单价每吨8015元,卖出单价每吨7800元。
同日,实业公司与材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随后,实业公司支付材料公司货款。在实业公司依代理采购协议向材料公司、贸易公司、查某追索垫付货款2000万元时,材料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其破产管理人提出本案代理采购协议及销售合同实为企业间借贷,应认定无效。
(3)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扩展阅读:
以合法形式拖置非法目的,指的是当事人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在内容和目的上是非法的。在这种行为中,当事人故意表现出来的形式或者故意实施的行为并不是其真正目的,也不是其直实意思表示,而只是希塑通过这种形式和行为来掩盖并达到其非法目的。
如当事人之间订立以物抵债协议实为转移资产逃避债务、假借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实为走私货物等。这些订立合同的行为在外表上看是合法的,实际上其真正目的是非法的。
由于被掩盖的目的是非法的,而且还将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因此这种行为是无效的。
⑷ 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最新的出到哪一年了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民商事卷续共2册)》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司内法政策精神、答复容、通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及公报案例、审判业务庭意见中梳理出一千多个司法观点,并以附录形式选摘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庭的权威著述和目前审判实务中的主流观点、信箱答复等。上述司法观点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对一些法律适用问题的司法态度和立场,也反映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庭对一些法律问题的倾向性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观点集成(民商事卷续共2册)》与《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书系》系姊妹篇。后者是对最高人民法院现行有效的司法解释全面而系统的高端解读。两书相互配套,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指导案例及主流司法观点之大成,并与《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意见精选》等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最高人民法院裁判依据系列”。
⑸ 最高人民法院 民商事审判指导与参考 如何理解 当事人默认
92、己亥杂诗 龚自珍
⑹ 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不作裁定怎么办
按法律规定,对于法院将案件进行移送时间没有规定,由法院按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⑺ 求推荐收录有犯罪案例的书
1、《刑事案件证据实证分析》淘宝价20多元。
产品名称:刑事诉讼证据实证分析 ISBN编号: 9787503663468 出版时间: 2006-6-1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页数: 526 版次 印次: 1 作者: 宋随军 等主编 装帧: 平装 字数: 412000
2、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全五卷) 刑事审判参考(1999-2008)
书名: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财产罪、危害国防利益罪(【刑事审判参考】1999-2008分类集成)
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主办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页码:967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511800114
·条形码:9787511800114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3、刑法总论案例分析(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
原价:35.00元
作者:赵秉志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1
ISBN:9787300111025
字数:433000
页码:39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4、书名:法律教学案例精选2008年刑事卷(总第5辑)(教学案例)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 编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原价:46.00
出版日期:2009-11-1
ISBN:9787562035640
字数:480000
页数:420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0735297
以上书籍淘宝网、卓越网上可以购买。
我认为学刑法,或者说学法律,最重要的不是案例,是证据。特别是在中国,是成文法国家,案例指导作用有限。第1本讲的是证据学,我也在看,不错。
⑻ 如何认定实际施工人 最高人民法院
您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六条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
实际施工人”是指依照法律规定被认定为无效的施工合同中实际完成工程建设的主体,包括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分支机构、工头等法人、非法人团体、公民个人等,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确定的概念,目的是为了区分有效施工合同的承包人、施工人、建筑施工企业等法定概念。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该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在欠付劳务分包工程款,进而欠付农民工工资情形下,实际施工人可突破合同相对性向与其没有合同关系的发包人、总承包人提起偿还劳务分包工程欠款的诉讼;该条第一款同时规定,原则不能突破合同相对性,应当按照合同顺位主张权利。《解释》施行十余年来,该条规定对保护农民工权益切实起到积极作用,为实际施工人主张劳务分包工程欠款提供了便捷通道,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工作报告也报告了此条立意;同时,不可否认,实践中也出现大量突破司法解释原意滥用此条规定的情形,损害了发包人、总承包人合法权益。
十余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反复强调准确理解、限缩适用《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为此,通过在专业审判工作会议上领导讲话、发布指导性案例、撰写理论文章、答新闻记者问等形式反复阐明司法解释该条本意,指导地方法院审理好此类案件。特别是,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规定,对实际施工人向与其没有合同关系的转包人、分包人、总承包人、发包人提起的诉讼,要严格按照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审查,不能随意扩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适用范围,并且要严格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明确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2015年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根据《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严守合同相对性原则,不能随意扩大该条第二款规定的适用范围。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⑼ 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举例
企业间通过虚假贸易形式进行借贷活动的,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因此签订的协议应认定为无效。
案情简介:2008年,材料公司为向实业公司融资借款,采用代理采购方式,约定实业公司代理贸易公司向材料公司采购钢卷,贸易公司向实业公司支付代理费28万元,查某对贸易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担保。买入单价每吨8015元,卖出单价每吨7800元。同日,实业公司与材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随后,实业公司支付材料公司货款。在实业公司依代理采购协议向材料公司、贸易公司、查某追索垫付货款2000万元时,材料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其破产管理人提出本案代理采购协议及销售合同实为企业间借贷,应认定无效。
法院认为:同一日高买低卖完全违背商业常理。在钢卷买卖不存在专营或限制经营,材料公司与贸易公司之间亦不存在联系沟通障碍的情况下,贸易公司额外支付代理费的循环采购行为显然违背交易惯例。本案证据链证明,案涉钢卷买卖,是材料公司、实业公司、贸易公司以货物买卖形式掩盖的企业间融资交易。采用虚假贸易形式进行的借贷活动,违反了国家相关金融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行为,应认定无效。融资交易的参与人,对融资交易无效所造成的损失均应承担相应的缔约过失责任。实业公司、贸易公司、材料公司通过签订《代理采购协议》、《销售合同》,达到了实业公司向材料公司提供2000万元融资款的目的。上述协议被确认无效后,依《合同法》第58条规定,材料公司应将收取的2000万元返还给实业公司。材料公司现已进入破产程序,正在执行的重整计划中确认了实业公司的2000万元债权,实业公司有权依重整计划向材料公司主张受偿。对于材料公司不能清偿部分,应认定为实业公司因采用虚假贸易形式进行借贷所遭受的损失,根据《合同法》规定,该损失应由有过错的当事人合理分担。查某、贸易公司、实业公司作为融资交易参与人,明知企业间借贷非法仍参与,主观上均有过错,对于本案融资交易无效所造成的实业公司损失均应承担相应责任。根据过错程度,按公平原则,查某、贸易公司应对材料公司不能清偿实业公司损失部分,各承担三分之一的赔偿责任,实业公司自行承担三分之一损失。
实务要点:企业间通过虚假贸易形式进行借贷活动的,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因此签订的协议应认定无效。协议无效后,合同当事人、保证人应按过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10)民提字第110号“查某与某实业公司等借贷纠纷案”,见《申请再审人查莉莉与被申请人杭州天恒实业有限公司、一审被告上海豫玉都钢铁贸易有限公司、常熟科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借贷纠纷案》(审判长王宪森,代理审判员王富博、杜军),载《商事审判指导·裁判文书选登》(201101/25:230);另见《企业间采用虚假贸易形式进行借贷的法律责任》,载《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合同与借贷担保卷(6)》(2012:369);另见《企业间采用虚假贸易形式进行借贷的法律责任》,载《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第五卷(上)》(20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