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专硕
1 招生条件不同:
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但实际考生多为法学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
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从2009年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硕士。)
2 教学培养方式不同:
法学硕士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刚入学就会配置一名导师(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读期间能够得到导师的不断辅导,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后者的时间较法律硕士少了许多。
法律硕士大多数不分专业,采用“双导师”制或教研组教学制。以经世致用为原则,实务为先,贯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
3 学制不同:
法学硕士一般学习期限为3-4年,以3年较为常见。
法律硕士分为两种情况,法律硕士(非法学)通常学习期限为3年,而法律硕士(法学)通常学习期限一般有三种:2年,2.5年,3年。
(1)法官专硕扩展阅读: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它的特点是:
第一,它是一种专业学位。它虽然与法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同一规格,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根据培养方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中级以上专业和管理岗位的专门人才。
第二,它是以法律为职业领域的,或具有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这使得它不同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等其他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
第三,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位。这是因为法律专业的特点决定的,这个学位的培养目标就是以能够胜任法律实务工作为基准。要达到“实践部门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与管理职务的任职要求”。
这就是说,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法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是高层次的、即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种学位。
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教学、学术为指向,对法学学科门类下的各专业的研究更为精深。法律硕士是以致用、实务为指向,主要面向律师行业和法务。
在就业及资格考试上,法学硕士拥有较大的优势,如公务员考试,某些公检法部门只限招法学硕士,法律硕士不能报考。国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远远超过法律硕士。
B. 跨专业考法律专硕研究生
法硕非法学专业 主要考试科目
政治,外语,专业课基础150分(刑法75分,民法75分)专业课综合150分(法回理答60分,宪法50分,中国法制史40分)
非法学的考试题型:
专业课基础:单选题 40分,多选题 20分;简答题 40分;法条分析 20分;案例分析 30分;
专业课综合:单选题40分,多选题20分;简单题30分;分析题 30分;论述题 30分
C. 法律硕士考研考哪些科目
法律硕士分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其中初试更为重要,因为初试是敲门砖,如果初试分数低,那么连复试资格也没有,甚至连调剂的资格也没有。而且,绝大多数法律硕士院校的复试不会有太大的变数,比如你超过某个学校复试分数线30分左右,那么绝大多数学校来说,你被刷的可能性都很小。当然,北大和人大在2016年刷过400分以上的考生,不过这种情况应该算特例了。
初试共四门: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刑法、民法)、专业综合课(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其中政治、外语是全国统考,专业基础课和综合课的命题从2004年起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也是全国考生一样的试卷。也就是说,法律硕士是全国联考,在初试部分,无论您报考哪所学校,咱们初试考得都是一样的试卷。
对于法律硕士,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也给了《关于设置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报告》,包括就业前景和方向:
一、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改变法律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格比较单一的状况,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在全面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并经专家充分论证,在我国设置并试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二、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职业性学位,主要培养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以及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法律专业硕士与现行法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该学位获得者应具备较坚实和系统的法学基础理论素养,掌握较宽广的法律实务知识,具有宽口径、复合型、外向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地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有关管理工作。
三、法律专业硕士的招收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鼓励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主要是财经、外语、理工类本科毕业生)的生源报考法律专业硕士。对法律本科毕业和非法律本科毕业的学生,要分类制定培养方案,分班招生和培养。重视案例教学和法律实践。对已有一定法律实践经验的在职生源,则应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和改善知识结构。
学位论文重在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其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重大疑难案例的解决方案或分析报告等。课程考试合格和论文答辩通过者,可授予法律专业硕士学位。
四、为使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法律职业职位(岗位)的任职资格或任职条件适当衔接起来,建议中央政法主管部门在制定有关职位(岗位)的任职条件或任职资格时,对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取得相应职务方面有一定的考虑。司法部已规定,法律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专职律师工作的,到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经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律师资格。最近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也规定,法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可直接取得相应的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
D. 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有什么区别就哪个更好一些
1 招生条件不同:
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但实际考生多为法学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
报考法律硕士的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历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从2009年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硕士。)
2 教学培养方式不同:
法学硕士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刚入学就会配置一名导师(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读期间能够得到导师的不断辅导,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后者的时间较法律硕士少了许多。
法律硕士大多数不分专业,采用“双导师”制或教研组教学制。以经世致用为原则,实务为先,贯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
3 学制不同:
法学硕士一般学习期限为3-4年,以3年较为常见。
法律硕士分为两种情况,法律硕士(非法学)通常学习期限为3年,而法律硕士(法学)通常学习期限一般有三种:2年,2.5年,3年。
(4)法官专硕扩展阅读: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学位。它的特点是:
第一,它是一种专业学位。它虽然与法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同一规格,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根据培养方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法律实务部门中级以上专业和管理岗位的专门人才。
第二,它是以法律为职业领域的,或具有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这使得它不同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等其他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
第三,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位。这是因为法律专业的特点决定的,这个学位的培养目标就是以能够胜任法律实务工作为基准。要达到“实践部门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与管理职务的任职要求”。
这就是说,其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法律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而是高层次的、即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一种学位。
法学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以教学、学术为指向,对法学学科门类下的各专业的研究更为精深。法律硕士是以致用、实务为指向,主要面向律师行业和法务。
在就业及资格考试上,法学硕士拥有较大的优势,如公务员考试,某些公检法部门只限招法学硕士,法律硕士不能报考。国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远远超过法律硕士。
E. 福建省都哪些学校有法学(专硕法硕均可)硕士点排名呢
主要就厦大与福州大学,另外华侨大学也还可以。报考价值基本排序就是厦大福大华大!
法律硕士择校与法硕就业前景关系紧密(其他专业也类似),我多次说过:法硕作为“大法律类专业”,用的是整个法学院、各个法学硕士点和整个大学的人脉、资源和品牌。这10年业余咨询下来,我发现很多法硕考生在择校中误区重重,尤其是地理位置和学校品牌性质,常被忽略和误解,所以,我希望大家择校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我的永平法硕网站择校专栏与法硕就业专栏的指导专文,尤其是【永平法硕择校3因素论4.0版】、【李志勇学长谈全国各地的法学院布局(1.0版)】、【我谈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就业对比与分析2.0版】、【永平法硕就业3因素理论2.0版】和【我谈法律硕士15个就业去向及法硕就业分析(5.0版)】等核心文章,拓宽择校视野(前往不要眼中只有北大人大-有绝对实力另当别论),其实很多名牌大学名牌法学院的分数并不高(尤其是部分自主划线院校),树立信心固然重要,但更要科学、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法硕院校(北大人大清华等顶级高难度院校,也有传统的五院四系,还有清华复旦交大等新兴法学院,还有一些985文理科或理工科综合大学,还有一流财经特色法学院,也有省级中等法学院,还有一些很一般很菜的法学院等等)。另外,考上后请好好规划3年法硕生涯,提高就业竞争力,落实永平法硕网站就业专栏的指导专文【李志勇学长谈在读法硕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3.0版)】--考上法硕绝不意味着“前程似锦”,即使是北大清华--现在就业竞争多激烈,竞争环境又不是很公平公开--这些都要在实践中体验和克服、提高!众所周知,法律硕士和法学硕士就业都是4大主要去向:公务员、司法官、企业法务和律所,你最后能去做哪一行,能去什么层次的单位,就看您的实力和机遇了。如果您还想躲避就业逃避竞争,那就考法学博士深造吧--或者是真想深入研究法学世界。
认真读读附件中的三因素论吧!
F. 法官的学历条件是本科或是法律专业硕士,后者可以不用满足法律工作满3年的条件,这里的硕士包不包括民商法
这是法官法相关的规定:
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本法施行前的审判人员不具备前款第六项规定的条件的,应当接受培训,具体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适用第一款第六项规定的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将担任法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院校法律专业专科毕业。
从第六款可以看出,无论是法律硕士、法学硕士(民商法、刑法)都算。
G. 法学学硕和法律专硕的区别
1、招生对象不同。
法学学硕的招生对象是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但不招收同等学力的非本科生。法律专硕招生对象是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毕业生,且同等学历的本科毕业生须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学力的专科毕业生必须工作三年以上。
2、培养目标不同。
法学学硕的培养目标是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法律专硕的培养目标是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等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
3、招生方式不同。
法学学硕的招生方式是全国有资格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单独命题(除公共课外)。法律专硕的招生方式是通过全国法律硕士专业试点单位联合考试来招收的。
4、教学方式不同。
法学学硕的教学方式是每个法学硕士有一个导师,在读期间能得到导师的全面辅导,深入学习法律理论知识。法律专硕的教学方式是不分专业,在入学时一般选定一个方向进行学习。实行"双导师"制,既校内导师教授法学理论,校外导师教授法律实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法学硕士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法律硕士
H. 法律专硕可以考法官吗 想考法律专硕(非法学) 不知道以后就业怎么样 有没有考上的学长学姐 求指导
上海财经法硕知名度没有华东政法,复旦强。
但是上财有大量的法硕去了大型企业做法务或者去投行了。
祝成功。
I. 关于考法律方向的研【专业人士进】
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可以归类到如何准备考取法律方向硕士研究生。简单地说,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选择专业与学校。面对国内泛滥成灾的法学教育状况,可能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会有些茫然。专业嘛,自然是要看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的需要。如果能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那自然是最好的专业了。关于专业介绍,可以去看下各大高校的专业设置,也要从所心仪的学校那里找几位师哥师姐打听下具体情况。我的一位老师说过,本科读的是学校,学校氛围要好;硕士研究生读的是专业,学科建设要强;博士研究生读的是导师,学术水平要高。据我的不成熟的经验,这话说的不错,所以在你选择的时候不妨从这方面考虑下,可以先关注下五院四系(这是指国内开始法学教育比较早的九所学校,实力相对较强,都是老牌名校)。另外,由于你本科学的是法律以外其他专业 ,所以还要考虑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的限制条件,比如,有的学校对你这种情况会要求相关学科的加试,或者甚至是禁止你报考某些专业,这个尤其需要注意。在我之前的斯诺の悲痛也提过校际歧视的问题,这个确实存在,而且不仅是劲军歧视弱旅,强者之间也有很多时候彼此看不顺眼。不过,这样的情况一般较少,自己可以找本校的师兄师姐或者老师多了解下,说不定你们学校真的就在某个高校的黑名单上了(不过,这个也无妨,不考这个就是了)······
2.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①师哥师姐。专业与学校确定以后,要及早地与这所学校里的师哥师姐取得联系,最好是在不同的年级多多认识几位,处理好关系,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面见他们,至于要不要请客吃饭、小小表示 一下就得自己把握了。师哥师姐往往能给你指出一些南山捷径,比如导师的出题习惯(这个也需要自己从真题里好好把握),最近的研究方向等等,这些都会在将来的入学考试中有所体现。
②研友(现实的+虚拟的)。复习考研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一个人走完全程是需要大毅力的,如果两个人的话就可以在这条崎岖道路上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合适的研友是很重要的,最好能找一个报考同一所学校但非同一个专业的(不同专业并非说两个人的专业完全没有关系,比方说民商法专业和法理学专业),这样两个人的复习内容会有交叉,平常也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另外,只有这么几个现实中的研友,难免会限制自己的眼光和方向,因此,不妨在网络上也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吧,比方说QQ群和学校BBS上的讨论组,他们会及时通报些考研信息,交换复习心得,这能让你少走不少弯路。当然,要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他人,有的人会在群里散步些假消息恶意误导别人(真是坏孩子啊),除了在学校官网上看到的信息之外,其他所有的信息都不要轻易相信,重要信息要及时验证(师哥师姐们这时候可以发挥作用了)。
③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有计划的复习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关于这一点不再赘述,从小便被接受这样的训导,但却少有人能够做到。其实,无非就是尽可能细致地安排每月每周乃至每天的学习任务并严格执行。在制定计划时切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保证复习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挖掘自身潜力。
④复习资料。收集复习资料的活动贯穿复习过程的始终。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都要尽可能地收集。复习资料一般包括这样几类:a.历年真题。真题永远是最好的向导,出题习惯·出题难度·出题方向·出题类型上的突然改变一般不会发生,研究真题·多做几遍就能帮助你把握大致的复习方向。b.模拟题。这个倒是不大容易找到,多去考研的相关论坛吧,很多高手甚至是学校教师都在做这个工作。练习模拟题不仅能培养良好的考试心态,而且与真题对照后还能发现很多有趣儿的东西。c.辅导资料。这里说的是狭隘意义上的复习资料。很多培训机构甚至学校自身都开设了辅导班,为学员发放辅导资料。这些资料的参考价值一般都比较大,要着重搜集。网络上一般都会流出之前年份的相关资料和录音甚至视频,可以认真找下。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报一个这样的班实地听下,效果会更好。
3.严格地执行。再好的计划\再全面的复习资料,不用还是白搭。因此,从复习开始之前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正式结束之后,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心理上和身体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严格有效地执行既定计划,完成复习任务。
至于第三个问题,不建议太早考虑。当然大体方向上前面的几位已经说过了,但是读研之后你的眼界和境界一般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就业的机会会更多更好,门路会更宽更广。比如说,同样是做律师,在一家只有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的小律所中做,与在一家几百人乃至千余人的国际著名律所中做,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另外,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不要过早的限制自己,有目标是好的,但不要只看到这个目标。往好的方向想,说不定读研过程中导师比较赏识收你做关门弟子呢,出国交流时被对方高校看中免试录取读博呢。这样的情况并非天方夜谭,在很多师兄师姐的身上都有发生的。
总之,现在的任务是:做好准备,尽早开始复习;低头拉车,偶尔抬头看路。预祝复习顺利,金榜提名。
另:欢迎补充提问。如满意,请采纳。另求加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