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意义

法院意义

发布时间: 2022-04-01 21:23:25

『壹』 法院裁判的意义

法院裁判是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手段和形式,也是人民法院解决民事争议的依托,它体现了人民法院对具体案件及安件审理过程中特定问题的态度,对于解决民事案件中的实体性和程序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是它行使国家审判权的重要标志,以法律规定解决具体的民事和经济争议,使法律的一般规定具体化,生动地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尊严和极大的权威性。因此,人民法院的裁判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任何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者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人民法院作出裁判,能够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促进四化建设。人民法院通过裁判解决民事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裁违法行为,从而调整社会关系,保障社会秩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第三,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意义,对具体案件作出裁判,可以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民群众什么是合法的;合乎道德的,什么是违法的,违背道德的,国家法律保护什么,社会主义道德提倡什么,从而增强大家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增加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
第四,人民法院作出裁判,能够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和特定事项,协调人民法院的内部工作关系,促使审判决工作顺利开展。这是人民法律正确处理民事纠纷、解决民事争议、顺利行使国家审判决权的前提条件。

『贰』 法庭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人民法庭是按照便于人民群众诉讼和独立、公正、高效地行使审判权的原则设置的,分布在乡镇农村,主要担负着农村民事案件、刑事自诉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及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通江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辖49个乡镇,524个行政村,3308个合作社,全县总人口8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万人,农村人口约占79%。近年来,通江法院12个人民法庭每年办案数占全院办案总数的63%左右。因此人民法庭在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叁』 法院执行的目的意义


【法律分析】
终归是力有不逮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法治的尊严,也在于执行,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没有强制力和执行力的道德,我们更习惯于用“道德”的“说”的力量来影响个人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肆』 法院的依法判决有何现实意义

保护公民、法人和社会的利益
维护法律尊严,提高司法公信力
起到法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引导公民学法、尊法、守法

『伍』 执行意义,请问法院的执行意义该怎么写

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法治的尊严,也在于执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我们专更习惯于用“道德属”的“说”的力量来影响个人行为。我们承认道德的社会“驾驭力”和“统治力”,但是,没有强制力和执行力的道德,终归是力有不逮。

『陆』 请问,国家建立法院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督促案件执行,多与执行法官沟通。

『柒』 开展“法院开放日”有何意义

通过“法院开放日”活动,增强了法院工作的透明与公开,提升了法院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希望法院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司法行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捌』 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性有哪些

审判的基本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贯穿于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并对审判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根据宪法和三大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活动除了必须遵循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外,还必须遵循审判活动的特有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不告不理原则、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审判及时原则。集中审理原则等。
一、不告不理原则
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能进行审判。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即原告的起诉是法院启动审判程序的先决条件;二是法院审判的范围应与原告起诉的范围相一致,法院不得对原告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事项进行审判。
二、审判权独立行使原则
我国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均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三、直接、言词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是指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包括法官和陪审员)必须在法庭上亲自听取当事人、证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口头陈述,对于案件事实和证据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当庭口头提出并以口头辩论和质证的方式进行庭审调查。直接、言词原则是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的合称。
四、审判及时原则
审判及时,是指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而且应尽量做到快速结案。
五、集中审理原则
集中审理原则,又称不间断审理原则,是指法庭对各类诉讼案件的审理原则上应当持续进行,除了必要的休息时间以外,不得中断审理。

『玖』 人民法院的地位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惟一机关,审判职权是人民法院的专有职权。

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是人民法院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依法保障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三条规定,法院的任务是审判刑事案件、民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人民法院通过依法打击犯罪、严惩严重犯罪,依法调节民商事关系,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一)审判刑事案件。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违反刑事法律规定,依法应受法律严厉惩罚的行为。人民法院通过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审理刑事犯罪案件,及时查明案件事实,依照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规定,正确的定罪量刑,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使那些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正常的秩序,破坏国家的经济建设,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使无辜的人免受非法追究,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审判民、商事案件。民商事案件属于平等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关系到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行使和实现。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主要是根据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对婚姻家庭、债物纠纷,合同、金融、票据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海事海商纠纷等进行审理,查明案件事实,分清责任,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调整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信用和契约关系,保护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和保障市场中公正公平竞争。

(三)审判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审判行政案件,依据行政诉讼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对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对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还可以变更;对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判决维持,一方面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务是审判工作,但同时还包括围绕审判活动进行法制宣传、提出司法建议等活动。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案件,用具体的案件事实,正确的法律裁判,对有关机关、企业、团体和广大公民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他们自觉的了解、学习法律,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拾』 司法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司法的真正意义?这句话好像没什么意义,你所指的可能是指:司法独立的真正意义吧。

一、什么是司法?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是司法的意义!

二、司法独立的含义

要给司法独立下一个定义,其实并非易事。德国学者将独立而不受干涉具体界定为八个方面:1.独立于国家和社会间的各种势力;2.独立于上级官署;3.独立于政府;4.独立于议会;5.独立于政党;6.独立于新闻舆论;7.独立于国民时尚与时好;8.独立于自我偏好,偏见与激情。

从中不难看出,司法独立意味着一个社会中特定司法实体的法律自主性,而这种自主性以排除非理性干预为内容、为标志。

1、司法独立的含义:经国家确权的中立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冲突事实适用法律的过程中排除任何非理性干预的法律自主性。

2、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从中外学者的基本观点来看,司法独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含义就政治层面而言,司法独立指司法权独立,源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原则;第二层含义是法院独立,法院独立是司法权独立的制度表现,包括法院独立于非法院机构和法院之间相互独立;第三层含义是法官独立,既独立于其他职业的公民,又须特别强调法官与法官之间的自主性,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最高形态。

法官个人独立与法院独立是司法独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法院独立,单个法官无法履行其职责;同样,如果法官不能免于其独立审判可能会带来的种种担心,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审理与判决,也就不可能有司法独立。法院独立审判与法官个人独立之间的关系就如同结构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好的结构,组成部分豪无根据,没有组成部分,结构毫无意义。

三、司法独立的真正意义

(一)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

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弄坏了。

(二)司法独立有利于定分止争,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司法真正独立能够缓解诸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司法不独立,导致的结果必然与我们希望和追求的效果背道而驰,南辕北辙。在司法不独立的情况下,当事人只要不服法院的裁判,就可以不断地通过上访改变对其不利的裁判;允许当事人向司法机关以外的机关和部门申诉,其结果可能是使一方当事人暂时获得他原来的期望的满足,但是另外一方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手段获得自己愿望的满足,于是纠纷就这样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最后获胜的绝不是掌握真理或代表正义的一方,而是在诉讼方面更有耐心和更有毅力的一方。这样不仅无法解决矛盾,反而促使矛盾的激

化,长期恶化下去,法律在广大群众的心中,只会一纸空文。

(三)司法独立则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以满足人们对效益的需要。

通过独立公正的审判,迅速有效地解决社会纠纷的数量和质量就是审判效果,以尽量少的时间消耗和物质的投入,实现更大意义上的公正已成为现代司法一个综合的理想要求。司法独立,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消除了许多不合法的影响裁判的因素,节约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降低了诉讼成本,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裁判的公正和高效。

热点内容
财产刑人民法院 发布:2025-05-02 06:41:02 浏览:222
经济法法律行为的特征有哪些 发布:2025-05-02 06:29:55 浏览:347
尹田关于合同法的理解 发布:2025-05-02 05:52:57 浏览:16
行政法中是否承认类推解释 发布:2025-05-02 05:50:12 浏览:782
民事诉讼法全文2013年1月1日 发布:2025-05-02 05:43:44 浏览:292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是 发布:2025-05-02 05:07:33 浏览:580
离婚案能法律援助吗 发布:2025-05-02 05:06:49 浏览:588
施工方擅自停工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02 05:06:04 浏览:447
泰安苏律师 发布:2025-05-02 05:04:29 浏览:586
刑事诉讼法上缴法条 发布:2025-05-02 05:03:03 浏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