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开庭猝死

法官开庭猝死

发布时间: 2025-05-04 20:34:09

Ⅰ “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说说法院加班的那些事儿

最近,法院巨制电视剧《底线》正在热播中,时间关系,确实没有观看,不敢写出啥剧情评论文章。不过,这是近些年法院少有的热推司法题材影视之一,据说其中创新不断,剧情里闪烁着不少近些年社会热点案件的演绎。
很多法院人也评价不低,称剧情中贴地气的反映了一些法院内部的“吐槽”事项,比如说领导少办案、工作加班多、上级法院案件少等等。例如,以下的这个剧情截图:
法院近些年加班多,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打开“法院加班”的搜索项目,成百上千条的,都是各地法院,尤其是中基层法院加班的官宣。尽管屡受吐槽,诸如天天给人家裁判加班违法,自己却在行政命令加班;年底加班也就罢了,已经发展到全年常态化的加班;一边是不断爆出积劳成疾突发猝死的新闻,一边还在不停的通知加班等等。
在文章的留言区,“通知:本周六周日正常上班,执行考勤纪律。政治部2022年9月23日”;“今天周六,我们全员加班,还是强制加班,院领导要督查通报的”;“最新通知领导开个短会,通知国庆节不休息了,继续结案。长时间的高压,也不知道我和战友们还能坚持多久!”.;“九月开始,二四六加班”;“今年除了七月,都在加班,孩子要傻了”.....
满满的都是法院人自己正在加班的回应。有的称,剧里说的已经客气了,周六周日加班之外,平常工作日也要延长工作时间加班了。也有法院非正式人员留言,享受司法待遇的加班也就罢了,临聘人员拿着1500元的工资,也要让天天跟着加班,难怪书记员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批又一批,剩下的都是不差钱也不干活的了。
在很多人印象里,加班加点,是敬业的表现。除了法院加班多之外,据烟语君所知,很多公职单位,近些年加班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乡镇,基本没有周末概念,春天防火、夏天防滑陆汛、秋天扶贫、冬天换届,更别说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包村驻点、企业走访、保户联系等等了。
问题是,偶尔的突发情况加班加点,确是工作的需要、敬业的表现,但常态化的加班加点,会产生高效率、高质量吗?有多少人加班加点从事的是必须性的工作?
如电视剧《底线》剧情截图交代的,周六法院加班从事的,是去小区普法宣传。法院到居民小区搞现场普法宣传,有必要吗?如今都进入了手机物联网时代,法院公开一个典型的案例庭审直播,公开一份辨法析理、弘扬正气的裁判文书,网上的点击量就会动辄成百上千万次,还用一份一份去发法律宣传单吗?再说了,各级都有专门的普法部门,法院去针对具体居民的现场普法,是不是也有违法院的中立性呢?......
为了完成普法任务,而让一大堆案件没有审完的法官去小区加班普法法律规定;宁可选择低效率的现场普法,而不是扩大网上公开庭审直播、裁判文书范围,是不是也是一种舍近求远、舍本逐末的形式主义加班呢?
携埋2018年2月20日,《人民法治·法律实施》曾经刊载过一篇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勤国撰写的文章,其中提出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法官不堪重负,必然导致司法制度失去活力。
文中提到,各地法院都在追求法官多结案、快结案,但法官的思维和程序的限制都占用时间,日均一案的法官必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能和心理都不可能长期为之,这是一个生理常识。我国的诉讼程序是大陆法模式,再简单的案件也得讲究程序,法官必须交代完该交代的,必须让当事人、律师、公诉人说完该说的,这是一个时间常识。
有限的法官和不断增长的案件的矛盾之下,法官所能从事的工作不限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否则就会出现人少事乱的局面。依照目前的办案压力,法官能有多少精力关心参与合议的案件、精心维护自己审判案件的质量?
电视剧里说法官经常加班,反映了事实,但说是法官进小区普法,有点言过其实了。现实中,进小区普法的,多是宣传人员和司法辅助人员,最多有个带队领导法官就不错了。法院加班的做多的理由则是——结案!加班时间,少有安排开庭的,有限的法官,个个都是忙于加班写判决。动辄百分之九十多的结案率,工作时间不是安排开庭,就是接听电话,大多数判决是出自法官的加班时间,不是有法官回家写判决猝死的新闻吗?
于是乎,谈法官加班,离不开的话题是,各级法院对于结案率等各种率的追求。犹如本号一直说的,靠加班加点赶出来的结案率,一则数据的真实性已经偏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长此以往,轻则导致数据失真上级决策失误,重则让同级法院、各个法官之间陷入恶性竞争甚至虚假结案。
二是疲于应付结案任务的法官,在身心健康受到辩让蚂影响、个人考核利益密切挂钩和案件审判质量之间,会作出如何的选择呢?会不会出现为了结案,该查明的事实不查明、该开庭的案件不予开庭、该正常受理的案件直接裁定驳回不予受理呢?
看到那些拄着双拐打着石膏腰疼站着开庭、拔下吊瓶直接就回单位去加班、手术之后不遵医嘱赶紧报到上班的法官事迹,确实令人感动。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是为了工作,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身体健康。感动之余,又有几人深思过,他们为何这么拼命的加班呢?他们加班要完成的工作,是出于不合理的考核要求,还是真正的使命感使然呢?
很多当事人、律师抱怨法官态度不好、处事潦草、工作应付,可能想不到的是,他们面对处理案件的法官,可能是因为结案数太少,正在面临着纪律处分的恐惧;可能是已经连续工作了半个月没有休班,晚上做梦都会做起来在写判决;可能家里的孩子或是老人正在生病住院,自己牵肠挂肚却没有时间去陪护等等。如此的状态下,能要求他们和蔼可亲、耐心细致的处理案件吗?
综上,法官的长期加班,不仅对他们,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上文中的那份判决,大家猜,是不是出自某位法官的加班之作呢?)事实证明,历经了司法改革数年之后的理顺和稳定,法院还是陷入了案多法官少的境地,各地法院疲于加班应付,已经说明了问题。是不是该考虑增加员额法官数量了?

Ⅱ 2.9河南洛阳吉利乡社会法庭群众猝死事件回应

在面对网友在人民微博上反映的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法官态度恶劣导致原告妻子猝死的事件,16日,吉利区区委宣传部致函人民网,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吉利区委宣传部在回复函中指出,警方已排除了案件为刑事案件的可能性,并表示工作组正与死者家属进行协商,事件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吉利区公安局接到了乡政府报案,并在当天15时09分左右赶到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并对尸体进行了初步检验,确认无刑事案件可能。
在事件发生后,死者家属因与工作组在处理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在乡政府办公楼停放尸体、设置灵堂,严重干扰了党政机关正常办公秩序。在多次劝阻无效后,区公安机关与乡政府工作人员及村干部将尸体运到了洛阳市殡仪馆,并通知了死者家属。目前,事故处理正在调查、调解中,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16日18时许,人民网刊发了《网曝洛阳一法官态度恶劣致原告妻子猝死,官方回应》一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此,洛阳市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郭丛斌为组长的联合调查组,包括市纪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公安局等多部门,连夜赶赴吉利区进行调查和处理善后工作。联合调查组发布了消息,表示洛阳市已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成立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郭丛斌为组长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和善后工作,并表示有关调查处理情况将及时公布。

Ⅲ 呕吐死的最新进展

32岁的于钢峰两年前因“呕吐”死在了公安局刑警大队办公室,日前,河南项城法院判决3名民警构成滥用职权罪,但由于情节轻微均被免予刑事处罚。昨天,于钢峰的家属和律师均表示,项城市法院未通知他们开庭就审结此案,他们将向检察院申请抗诉,并且控告项城法院阻碍律师参与诉讼。
家属未接通知案件提前开庭审结
2011年10月23日,在郑州做水果生意的于钢峰回家探亲。当天13时许,于钢峰到达郸城县汽车站时,被几名项城市公安局的民警带走。在此期间,警方对于钢峰采取了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地点是刑侦大队的办公室。3天后,于钢峰的家属得知,于钢峰因呕吐猝死在刑侦大队办公室内。当年10月27日,项城市公安局给家属出具的一份情况说明解释道,于钢峰被抓是涉嫌盗窃一辆面包车。
经媒体报道后,最高法于今年将此案交办给河南省高院,河南省高院此后将该案转交给检察院。项城市检察院于今年10月立案,随后3名嫌疑人投案自首。项城市法院定于12月20日开庭审理此案。据代理此案的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文元和张雨介绍,他们此前接到项城法院的电话,表示要提前到本月15日开庭,但他们表明15日有其他安排,最后法官同意仍于20日开庭审理。
刘文元告诉记者,16日,于钢峰的父亲到项城市人民法院送材料,但却被告知该案已经开过庭了,相关材料无法采用。第二天于钢峰的父亲被告知去法院拿判决书。“由于我们没有参加,起诉书上也没有我们的名字。”
质疑审判违法家属决定申请抗诉
刘文元表示,此前他和另一位代理律师张雨已经去法院进行过协商,他们要求一起起诉项城公安局局长滥用职权,因为投案的这3个人都没有决定监视居住等命令的权力。而按照规定,如果宣布开庭时间,应该提前3天进行通知,因此项城法院12日告诉律师更改开庭时间最早也要16日开庭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他认为这是严重违法的审判。
刘文元透露,他和张雨已经征得家属同意,将向项城检察院申请抗诉,并控告项城法院阻碍律师参与诉讼,他们也向周口市检察院、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河南高院反映了情况。
三人滥用职权罪名成立但免刑责
15日,项城市法院对项城市公安局3名民警涉嫌滥用职权进行了审判。项城市检察院指控,2011年10月份,项城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队长张向华、城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马良冀、项城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一中队侦查员刘威力3名被告人在侦查于钢峰涉嫌盗窃犯罪一案中,对于钢峰违法超时传唤,违法执行监视居住强制措施,以至于钢峰在2011年10月26日凌晨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死亡。
项城市法院当庭宣判,3名被告人构成滥用职权罪,但免予刑事处罚。法院认为,3名被告人身为民警,在刑事诉讼中不认真依法办案,对嫌疑人超时传唤,滥用监视居住强制措施,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其行为已经构成滥用职权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但考虑到3人有自首情节,犯罪情节较轻,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2015年5月13 日
河南省西华县法院正式开庭审理2011年“呕吐死”案,于钢峰的父母参加庭审。家属表示有目击者出庭作证。

Ⅳ 全国法院每年猝死的法官人数

根据司法改革精神,法院在进行员额制改革后,法官数量不能超过全员干警数量的一定比例。如基层法院的法官数,一般不超过全员干警数量的40%,中级法院的法官数一般不超过全员干警的38%。因此,每个法院的法官数不是固定的,他受法院在编干警的总数和入额比例的影响

热点内容
中国政法司法文明 发布:2025-05-05 00:07:14 浏览:198
残疾人律师 发布:2025-05-04 23:57:47 浏览:792
法院审计 发布:2025-05-04 23:56:12 浏览:659
一般请个律师多少钱 发布:2025-05-04 23:45:46 浏览:946
姚立法江汉市 发布:2025-05-04 23:45:26 浏览:310
学校无法律责任原则 发布:2025-05-04 23:44:58 浏览:839
法院中法a类官和b类法官什么区别 发布:2025-05-04 23:31:55 浏览:374
国际经济法期末总结 发布:2025-05-04 23:30:34 浏览:242
寒战法院 发布:2025-05-04 23:30:29 浏览:468
经济法建设建议 发布:2025-05-04 23:27:42 浏览: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