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带法官超审限

带法官超审限

发布时间: 2025-05-14 11:59:31

❶ 超审限案件整改措施

法律分析:不同地区的法院对于超审限案件的整改措施不尽相同。以延安中院为例,2018年年初,延安中院印发了《关于清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的通知》,要求各基层法院、市中院各审判执行业务庭全面自查清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并进行整改。整改措施具体包括六个方面:一要明确督办责任主体。二要建立案件清理台账。三要加强审限预警督促。四是严格审限审批制度。五是加快辅助环节进度。六是强化考核追责机制。

法律依据:根据《关于清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的通知》第一条规定:要明确督办责任主体。各院审判管理部门应对本院案件的审判流程进行跟踪,适时提醒办案法官,确保审限内结案。对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要逐案督办,及时清理。各审判执行业务庭负责人应对本庭室所有案件跟进审理进度,对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要及时查找原因、限期结案。《关于清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的通知》第二条规定:要建立案件清理台账。各院审判执行业务庭每月对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进行全面排查和梳理,详细统计信息,形成案件清单,建立台账,并于每月月底上报中院审管办。《关于清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的通知》第三条规定:要加强审限预警督促。各院审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的审判流程节点管理,对接近审理期限的案件,提前进行提醒督促。《关于清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的通知》第四条规定:是严格审限审批制度。各审判执行业务庭负责人及主管领导应对中止、扣除和延长审限情况严格审查,防止案件久拖不决。对中止、扣除和延长审限的案件,承办法官要提交报告,写明具体原因和理由,由庭室负责人审核后报主管领导审批。如需再次扣除、延长审限的,主管领导审批后报院长审批。《关于清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的通知》第五条规定:是加快辅助环节进度。对案件因鉴定、审计、评估、公告、其他机关阅卷等因素导致无法结案的,办案法官应及时协调并敦促相关部门加快工作进度。特别是对“骨头案”、“钉子案”等超审限及长期未结的案件,承办法官和庭室负责人应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逐案提出整改措施,加快结案进度。《关于清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的通知》第六条规定:是强化考核追责机制。将超审限及长期未结案件纳入法官业绩考核,对于无法定理由延长审限的或因审判人员懈怠导致案件久拖未决造成不良影响的,查明属实后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扣除相应的绩效考核奖金,并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记入法官业绩档案。

❷ 超审限算不算程序严重违法

【法律分析】:算程序违法。一般情况来说,案件的审理若超出审限,则法官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无论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还是行政诉讼法,都对审限作出了规定。之所以规定审限是因为如果案件不能有效率的解决的话,正义就无法实现。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审理期限,简称审限,是指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一般是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审判人员故意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❸ 一审法院超审限比较严重,(如达1年或6年了)是否应承担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21条和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版问题权的意见 试行 》第15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承担案件超审限的民事责任。因为案件超审限行为属于法院的工作人员 即主审法官 执行职务的行为,且行为具有违法性,这种行为的责任符合《民法通则》规定的国家机关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这种责任虽然适用国家赔偿原则,但不宜适用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因为根据该法人民法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致害行为,即对妨害诉讼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执行判决、裁定或其他生效法律文书的行为,而案件超审限行为不属于此列。承担方式可以为:赔偿损失、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法院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向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追偿,或给予其他行政处理。

❹ 法官故意拖延判案时间,已经过了最长期限六个月了还迟迟不给判决怎么办

看来应该是民事案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内审民事容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民事案件的审限还经常可以中断。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1.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2.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3.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如果是刑事案件的话,一审最长审限只有5个半月,7个月肯定超期了(刑事案件有系统连接到最高人民法院,一旦超期最高院肯定第一时间知道,所以一般不会,呵呵)
不过稍微罗嗦一句,现在案子倒是真的多基层法院的法官一年至少都要审理120件案件,多的要到200件,确实是慢不过来啊,多理解了

热点内容
疫情期间的法治事件 发布:2025-05-14 16:28:19 浏览:345
北京市幼儿园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14 16:15:33 浏览:384
劳动法裁员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4 16:03:54 浏览:589
法律硕士上课模式 发布:2025-05-14 16:02:30 浏览:208
违反知情权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4 16:00:44 浏览:49
仙游微法院 发布:2025-05-14 15:49:56 浏览:244
法律援助中心入驻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2025-05-14 15:48:23 浏览:277
招投标法实施条例2016 发布:2025-05-14 15:48:22 浏览:159
劳动法哺乳期内赔偿 发布:2025-05-14 15:42:02 浏览:917
经济法简答如何保全合同债权 发布:2025-05-14 15:37:01 浏览: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