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委托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委托执行

发布时间: 2025-06-28 22:10:36

『壹』 最高院委托执行规定

法律分析:为了规范委托执行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1年4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6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执行法院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在本辖区内已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应当将案件委托异地的同级人民法院执行。

执行案件中有三个以上被执行人或者三处以上被执行财产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以外,且分属不同异地的,执行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报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可以异地执行。

第二条案件委托执行后,受托法院应当依法立案,委托法院应当在收到受托法院的立案通知书后作委托结案处理。

委托异地法院协助查询、冻结、查封、调查或者送达法律文书等有关事项的,受托法院不作为委托执行案件立案办理,但应当积极予以协助。

第三条委托执行应当以执行标的物所在地或者执行行为实施地的同级人民法院为受托执行法院。有两处以上财产在异地的,可以委托主要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

被执行人是现役军人或者军事单位的,可以委托对其有管辖权的军事院执行。

执行标的物是船舶的,可以委托有管辖权的海事法院执行。

第四条委托执行案件应当由委托法院直接向受托法院办理委托手续,并层报各自所在的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事项委托应当以机要形式送达委托事项的相关手续,不需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苦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多个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为你介绍其中三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5年5月5日起施行,目的是规范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维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该规定对执行异议和复议的申请、受理、审查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如异议人应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人民法院对符合条件的执行异议应在三日内立案等。还对执行行为异议、案外人排除执行异议的审查处理、复议审查后的处理情形等作出详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委托执行若干问题的规定》

自2011年5月16日起施行,旨在规范委托执行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定明确了委托执行的条件、受托法院的立案处理、委托手续及材料要求等内容。如执行法院发现被执行人在本辖区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在异地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应委托异地同级人民法院执行;委托法院需提供委托执行函、申请执行书等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以确保及时、高效、公正办理执行案件。规定了各类执行案件的执结期限,如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还对执行各环节的期限作出规定,如承办人应在收到案件材料后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5日内对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进行查证核实等。

『叁』 最高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委托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是为加强和改进高级人民法院对委托和受托执行案件的统一管理,严格依法执行受托案件,切实保障跨辖区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委托执行工作有关问题所作的规定。经2000年2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02次会议通过,由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3月8日发布,自2000年3月11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委托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 1、被执行人或被执行的财产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以外的案件,除少数特殊情况之外,应当委托执行。

被执行人或被执行的财产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需跨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辖区执行的案件,亦应以委托执行为主。

直辖市内法院间的跨辖区的执行案件,以及设区的市内跨辖区的执行案件,是否以委托执行为主,由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肆』 最高人民法院何时发布关于委托执行工作的规定法释[2000]9号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3月8日发布了关于委托执行工作的规定法释[2000]9号。该规定自2000年3月11日起正式生效。以下是关于该规定的几个要点:

  • 发布日期:2000年3月8日。
  • 生效日期:2000年3月11日。
  • 规定内容:旨在规范和提升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的委托执行程序和管理,详细规定了委托执行的流程、条件、责任划分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处理办法。
  • 法律地位:此规定属于国家法律法规范畴,为执行工作的高效、公正执行提供了法律依据。
  • 失效日期:官方资料中并未明确标注失效日期,表明该规定可能仍在有效期内,或者其后续版本有所替代。如需了解其最新状态或有更新内容,建议查询最新司法解释或官方公告。
热点内容
刑法考研心得 发布:2025-06-29 03:05:22 浏览:742
法院执行庭的权利 发布:2025-06-29 03:04:49 浏览:664
经济法基础商业汇票大题目 发布:2025-06-29 02:56:45 浏览:270
民法通则雇佣关系 发布:2025-06-29 02:34:43 浏览:936
国资委对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的 发布:2025-06-29 02:28:56 浏览:340
5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6-29 02:15:52 浏览:61
象山律师事务所电话 发布:2025-06-29 02:15:06 浏览:14
论合同法的平等原则 发布:2025-06-29 02:10:45 浏览:531
二教法规 发布:2025-06-29 02:09:18 浏览:228
国际商法国际贸易专业教材 发布:2025-06-29 01:56:10 浏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