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衡平法院
A. 什么是衡平法
15世纪末-19世纪中叶,是衡平法发展的时期。当时的英国正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日益发现自己的一些权利无法通过普通法法院来实现,因而就转向英王或国会寻求解决,要求他们主持正义,采取补救措施。国王和国会收到申诉以后,往往交枢密院中负责司法事务的大法官去处理这类案件。�
到了15世纪后半期,由于这类案件不断增多,最终形成了与普通法法院平行的衡平法法院。在实践中,如果案件当事人觉得在普通法法院中得不到正义,就转而寻求衡平法法院的支持。衡平法法院在诉讼中,采取了有别于普通法的原则和诉讼程序,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参考了罗马法和教学法的原则。所谓衡平,用中文表达就是平衡,即公平、正义和良心。法官凭良心判案,所以衡平法院也叫良心法院(Court of Conscience)。衡平法院不实行陪审制,由大法官独自进行审理,自由裁量的余地很大,每个法官的判决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有人说衡平法法院的判决,是由大法官脚的长短来决定的。衡平法法院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形成了一套判例,即我们所说的衡平法。因此,所谓衡平法并不是抽象的公平和正义,而是指衡平法法院的全部司法判例。衡平法曾得到相当的发展,一度曾和普通法分庭抗礼。衡平法和普通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衡平法所采取的原则和普通法不同。普通法是法院在各地习惯法的基础上,通过判例所宣示的法律原则;衡平法不是以习惯法为原则,而是凭公平、正义和良心来判案,实际上也就是所谓凭大法官的公正和良心来判案。衡平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实际上是在普通法之外,将罗马法和教会法适用到法律中,以弥补普通法的不足。�
第二,衡平法的救助方式和普通法不同。普通法中最主要的救助方式就是损害赔偿,例如恢复原状等等。衡平法就不是如此,它强调禁止命令,并且可以预先采取一些措施,可以事先禁止被告人实施某种行为,以防止不法行为和损害的发生。衡平法法院可以对被告人采取监禁措施,也可以对普通法中的某些概念进行扩大解释。例如胁迫这一概念,普通法中原来仅指暴力胁迫,但国王解释为包括精神上和道义上的胁迫,扩大了这一概念的范围和含义。
由于衡平法法院的救助方式不同,就涉及到一些特殊案件的管辖。例如英国法中的信托和契约法,契约在普通法中规定得比较严格,如果衡平法法院认为这个契约的形式合乎契约原则,尽管可能契约本身有缺陷,也可以要求承认这个契约。反之,也可能宣布这个契约无效。值得一提的是,罗马法中也有一些关于衡平法的规定,如执法官按照公平原则发布的一些告示,但这并不能说明衡平法是从罗马法中发展而来的。�
第三,衡平法的诉讼程序和普通法的诉讼程序不同。衡平法法院由大法官独立审判案件,不采取陪审制,也可以不要求原被告出庭;而普通法则不行,除采取陪审制以外,当事人一定到庭参与诉讼。另外,衡平法法院的诉状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书写,提倡书面审理,而普通法法院的诉状则一般用拉丁文,提倡口头辩论。�
在衡平法时期,除了衡平法法院以外,英国国王还建立了一些特权法院,以利于国王直接干涉司法案件。当时的星法院(Court of star chamber),实际上是国王设立的特别刑事法院,管辖一些政治性比较强的案件。最初主要受理伪造和诽谤性质的案件,后来发展成为迫害清教徒和反对派的法院,受到人民的抵制,于1641年被国会下令废除。此外,还有海事法院和教会法院。海事法院主要适用罗马法的一些原则,教会法则适用寺院法。当时,英国牛津大学开始培养一些懂得罗马法的人,到衡平法法院和星法院里工作,这些人主张在英国系统地照搬罗马法,但未获成功。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官和法学家爱德华.科克(Edward Coke, 1552-1634)是普通法坚定的维护者,曾因管辖权问题多次和英王发生冲突。1613年,科克调任主要审理刑事案件的王座法院的首席法官后,与当时的衡平法院首席法官埃利斯米尔(Lord Ellesmere, 1540-1617)发生了激烈冲突,不准执行以诈欺手段而取得的一项普通法院的判决。科克坚决反对衡平法院对普通法法院的干涉,认为普通法是至高无上的。后由于英国接受总检察长(Attorney-General)培根(Francis Bacon)的建议,使衡平法法院获得胜利,从而确立了衡平法法院的管辖权和衡平法效力上优先的地位。1873年,两个系统的法院实际合并,结束了相互独立的局面。�
第四,19世纪以后,是现代的立法时期。英国自1688年的光荣革命以后,就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优势地位,王权趋于衰落。在随后的立法改革中,对众多的法律进行综合整理,将传统的普通法变为制定法,并且大规模地改变了民事和刑事诉讼程序。19世纪制定的重要的单行刑事法规,主要有《盗窃法》(Larceny Act)、《侵犯人身法》(Offences against the Person Act),1878年国会曾讨论过《刑法典》草案,但未获通过。这个时期制定的重要法律,还有1882年的《票据法》(Bills of Exchang Act)、1890年的《合伙法》(Partnership Act)、1893年的《货物销售法》(Sale of Good Act)等等。�
20世纪后,英美国家的成文法更是大量涌现。在美国,由于政府的活动大大增强,联邦政府的行动涉及日常生活的范围越来越广,规章条例也以创记录的速度增加,以《联邦法典》这部登录新颁布法律的专书为例,近来年,每年都要新增加8万多页,简直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规矩越订越多,造成了当代美国“无事不言法”的奇特景观。代表各种政治势力的协会和组织,成为申张正义的一种后盾。选民集团的发言人、精神病院里的病人,以及妇女,都纷纷聘请律师到法院争取公道。于是,一时间美国出现了一场“权利爆炸”,人人争先恐后,都要法院把受苦受难之事看作涉及宪法的问题来处理。司法干涉过多,使人们降低了对法律的信任,不再认为法律是什么永恒真理的反映,而法院也成了争取一时一事之利角的逐场,未必在于伸张正义。这是当代美国应当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B. 为何半数美国上市公司都在特拉华州注册
近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收购社交平台Twitter一事备受关注。7月12日,Twitter在美国特拉华州衡平法院起诉马斯克。在长达62页的起诉文件中,推特详细描述了马斯克“恶意收购”的过程。
与大名鼎鼎的马斯克和推特相比,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并不为公众所熟知。然而,作为美国地理面积和人口第二小的州,特拉华州能吸引百万以上的公司,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个法院。
在美国各地,公司法诉讼总是在特拉华州进行。
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在15世纪,英格兰建立了衡平法院,也被称为“最高法院”,与普通法法院平行。大法官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审理不属于普通法诉讼形式范围的民事案件,以弥补普通法过于注重形式的缺陷,诉讼程序较普通法院简单。1873年和1875年,英国颁布了法院组织法,衡平法院与普通法院合并。大多数美国衡平法院消失了。
792年,特拉华州修改了宪法,增加了衡平法院的条款。
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应运而生。特拉华州宪法规定,它“拥有本州法律赋予衡平法院的所有管辖权和权力”。法院设一名院长和六名法官。法官由州长提名,经州参议院批准,任期12年。衡平法院专门审理公司事务等案件。今天,只有特拉华州、密西西比州和田纳西州保留了衡平法院。
衡平法院最大的好处就是法官超越了“某些”立法,其判决力求公平正义。就特拉华州衡平法院而言,不需要陪审团。法院凭借法官和律师的专业知识,审理各类疑难、复杂、重要、新颖的公司法案件,专业性和效率远超同行。其他州公司法案件在一审中已经审理了数年,特拉华州衡平法院通常会在几个月内做出判决,理由充分。难怪很多大公司都渴望听到自己的案例。
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公司治理教授Grundfest说,“如果你希望专业法官帮助解决商业纠纷,通常你不得不选择特拉华州。你也许能骗过某些地方的一些法官,但你不太可能骗过特拉华州的法官,因为他们总是在处理公司法案件。”
马斯克对这个法庭并不陌生。2016年,特斯拉宣布斥资26亿美元收购太阳能电池板能源公司Solar City。特斯拉股东提起诉讼阻止交易,案件提交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审理。今年4月,法官做出了有利于马斯克的裁决,让后者喜上眉梢。
一半的美国上市公司在特拉华州注册。像许多美国企业一样,Twitter在特拉华州注册。马斯克为收购Twitter而成立的新控股公司也选择了这里。
特拉华州的目标是通过最友好的商业方式领先于所有竞争对手。只要1000美元,一小时内就可以创业;再付500美元,把等待时间缩短到30分钟;负责公司注册的特拉华州州务卿办公室一直开放到晚上11: 30
令人惊讶的是,在特拉华州获得一张借书证比成立一家公司需要更多的信息。人们经常需要出示身份证才能获得图书证,但他们可以在特拉华州成立一家公司,甚至不用名字。你不需要任何文件,投资者的签名,甚至不需要去特拉华州。一切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联系代理。
一位研究员给国务卿办公室打电话说:“请告诉我一个基本事实。在特拉华州注册的公司有多少是美国公司,有多少是外国人所有的?”回答:“我们不知道,也没有办法知道。我们根本不问!”
聚集在特拉华州的公司不断产生诉讼,诉讼产生判例,特拉华州的公司法越来越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判例。
特拉华大学公司治理中心主任埃尔森表示,特拉华州在公司法领域的突出表现在于:“该州一直注重在公司法上保护投资者。投资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事实,并寻求和尊重这一方法。”
近年来,特拉华州的立法在保护股东权利和董事会特权之间保持了微妙的平衡。许多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一致认为它是美国最好、最平衡的公司纠纷解决场所。其他州试图通过保护管理层或对股东更友好的法律来竞争,但很难与之匹敌。这主要是因为建立一个有经验的、公认的公司法司法机构是非常困难的。
有美国学者提醒衡平法院,为了保持中立和平衡的良好声誉,国家领导人必须保持警惕,公司法的修改和法官的任命必须凌驾于地方政治争议之上。“如果特拉华州沦陷,我们都将失败。它持续的主导地位对于有效的公司功能和最终健康的国民经济至关重要。”
除了赞扬,也不乏批评。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威茨曼在他的著作《特拉华州怎么了?他在书中评论了特拉华州的逃税、企业欺诈、俘虏式监管、利益集团控制两党执政精英等问题。
“特拉华州无处不在,我们一直在与它互动,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他写道。你就是摆脱不了。那里有180万家公司,而且还在增长。特拉华州每年约有25万家公司注册,平均每天683家。"
很少有人知道“避税天堂”这个词不仅仅指那些遥远的热带岛国——巴拿马、百慕大、开曼群岛。特拉华州是世界上最大的避税天堂。著名的“特拉华州漏洞”实质上允许在特拉华州注册并在其他国家运营的公司避免缴纳企业所得税。
一位记者曾问著名律师拉蒙·丰塞卡,“你帮助全世界的人藏钱。你放在哪里?”他脱口而出,“在特拉华州,他们永远也找不到。”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拉华州,公司注册费占州政府年收入的40%。也许对于特拉华州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成功了。
C. 美国平衡法院是什么
不是“平衡法院”,而是“衡平法院”
衡平法院(Court of Equity),又称大法官法院(Court of Chancery),也叫回良心法院(答Court of Conscience)。法官凭良心判案。衡平法院不实行陪审制,由大法官独自进行审理,自由裁量的余地很大,每个法官的判决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有人说衡平法院的判决是由大法官脚的长短来决定的。衡平法官处理案件主要依据“衡平与良心”的原则(the rules of equity and good conscience),以后逐渐开始适用前衡平法官所创设的先例的原则,在衡平法院管辖的案件中,大量属于欺诈案件。
衡平法仅在普通法难以救济的方面发挥作用,是对普通法的补偿.
衡平法院是在中世纪英国首先出现的,美国继承了英国的法律制度。(英国现在已经没有单独的衡平法院)
自1848年纽约州颁布了《民事诉讼法规》,规定将衡平法院与一般法院合并,随后其他各州纷纷仿效,只是在履行衡平诉讼职能时,没有陪审团参加审判,现在美国仅有少数几个州保留着单独的衡平法院。
D. 什么是衡平法
问题一:什么是衡平法 衡平法
equity
英国自14世纪末开始与普通法平行发展的、适用于民事案件的一种法律。英美法系中法的渊源之一。14世纪以前,按照英国的普通法制度,当事人在普通法法院提起诉讼,须先向大法官申请以国王的名义发出的令状。令状载明诉讼的条件和类别,法官只能在令状的范围内进行审判。但是令状的种类和范围都有限,因此,许多争议往往由于无适当令状可资依据,而无法在普通法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有的讼案即使在普通法法院审理,也由于普通法规定的刻板和救济方式的有限而难以获得“公允”的解决。还有,普通法对于违反契约或侵权行为的诉讼,只能判处损害赔偿或准予回复动产与不动产,不能颁发执行令,强制履行契约,也不能颁布禁止令,防止重大不法行为的发生等。遇到上述情况,当事人为保护自己的权益,根据古老的习惯,便向国王提出 *** 。国王被看成是“正义的源泉”、“公正的化身”,而国王本人也借机表示自己的“恩典和仁爱”,于是便通过王权进行直接干预。开始通常是委托大法官根据国王的“公平正义”原则来审理;1349年起,允许原告人直接向大法官提出申请,由大法官审理。15世纪末又进一步设立衡平法院,专门负责审理衡平案件。大法官和衡平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采用“遵循先例”的原则,其判例逐渐形成一整套独特的衡平法的基本原则或准则,如“衡平法决不许可过失者得以逍遥法外”、“求助于衡平者须自身清白”等。
同普通法相比较,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比较简单,不设陪审团,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审理,判决由衡平法院直接负责执行,违抗者以蔑视法庭论处,重者可下狱。这样,在民事案件中便形成了两种法律 、两种法院 、两种诉讼程序。尽管“衡平法遵从法律”,不得有意推翻普通法,只是补充普通法,但衡平法院毕竟拥有干预普通法院审判的手段,特别是执行令和禁止令。如原告在普通法院控诉被告,被告可以以这种控诉违背衡平原则为由向衡平法院 *** 。衡平法院可以借此向原告发出禁止令,使原告放弃起诉,结果往往引起两种法院之间的对立。到19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加剧,这种繁琐复杂而又不时发生对立的双轨法制已明显地不悉扒能适应统治的需要 。为简化司法制度 ,议会于1873年通过《最高法院审判法》,1875年生效,对英国的司法机构作了重大改革,废除了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之分,建立起单一的法院体系,统一适用普通法和衡平法,并明确在普通法规则和衡平法规则发生抵触或不一致时,以衡睁败昌平法规则为准。
衡平法以“正义、良心和公正”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体现自然正义为主要任务。同时,衡平法也是为了弥补普通法的一些不足之处而产生的。因此,衡平法也只能象普通法一样,主要是判例法,是大法官的判例形成的调整商品经济下财产关系的规范。但是,衡平法的形式更加灵活,在审判中更加注重实际,而不固守僵化的形式。
虽然衡平法作为不成文法,起初并没有明文规定的具体原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大法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比如,大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采取何种救济手段,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大法官也不断总结一些判例作为先例,并从中形成了一些衡平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审判的指导原则。这些原则或格言主要包括:
衡平法不允许有错误存在而没有救济(Equity will not suffer a wrong to be without remedy)。衡平法是对人的(Equity acts in personam)。衡平法遵从法律(Equity follows the law)。求助于衡平法者自身必须公正行事(He who seeks equity must do equ......>>
问题二:什么是衡平法? 国王指定的大法官是衡平法的创始人,也是衡平法的执行者。衡平法就是在大法官的审判实践中枯枣运用教会法、普通法和中世纪西欧商法的一些原则和规范,并加以改进和完善而形成的。同时,衡平法也是为了弥补普通法的一些不足之处而产生的。因此,衡平法也只能象普通法一样,主要是判例法,是大法官的判例形成的调整商品经济下财产关系的规范。但是,衡平法的形式更加灵活,在审判中更加注重实际,而不固守僵化的形式。
衡平法以“正义、良心和公正”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体现自然正义为主要任务。虽然衡平法作为不成文法,起初并没有明文规定的具体原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大法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比如,大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采取何种救济手段,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大法官也不断总结一些判例作为先例,并从中形成了一些衡平法的基本原则,被称为衡平法格言,作为审判的指导原则。这些格言主要包括:
1、衡平法不允许有错误存在而没有救济(Equity will not suffer a wrong to be without remedy)。这个格言背后的原则是,如果由于某些技术上的缺陷,一种权利在普通法上不能强制实施,那么,衡平法将出面干预,以保护这种权利。它表明,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如果在普通法上得不到救济,衡平法院就会干预,给他提供救济。最典型的是信托:委托人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之后,受托人如果声称这些财产是他自己的,受益人在普通法上就没有什么救济,因为在普通法上,那些财产确实是受托人的,他是财产的法定所有者,但是,受益人可以请求衡平法干预,以实现他的权利。不过,这句格言并不是说,任何一项错误都能在衡平法院得到救济。事实上,衡平法院准备干预并给予救济的“错误”,首先是指那些能够在司法上予以强制实施的情形,如果不能强制实施,衡平法也爱莫能助。
2、衡平法是对人的(Equity acts in personam)。最初,衡平法院的命令是针对被告个人的,强制他履行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作为。在用益制度下,就是针对受让人,他拥有土地的法定所有权。后来,衡平法院的命令不仅针对财产的法定所有者,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针对后来获得财产的法定所有者。结果,将一定的衡平法权利看成是财产性权利,也是有道理的。因此,可以说某些衡平法权益也具有对物权的特征,涉及被告的财产,因而也是对物的。至于信托受益人的权益到底是对人权还是对物权,至今仍在争论。
3、衡平法遵从法律(Equity follows the law)。衡平法当然不能违背议会的制定法,同时,凡是普通法承认的权益,衡平法也予以承认,不能拒绝。衡平法不是要挫败普通法,而只是补充它。重要的是,衡平法除承认普通法的权益,还承认一些不为普通法承认的衡平法权益。所以,在信托制度中,衡平法不否认财产是受托人的,如果否认,就会与普通法矛盾,因为在普通法上,信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确实属于受托人。相反,衡平法只是在此基础上要求受托人履行他的义务。于是,衡平法院首先承认,受托人的确是信托财产的法定所有者;然后,它更进一步指出,受托人有义务按照委托人的指示,为了受益人的利益,管理和处分这些财产,最后,衡平法院要求受托人履行这项义务。
4、求助于衡平法者自身必须公正行事(He who seeks equity must do equity)。寻求衡平法救济的原告,必须准备对被告公平地采取行动。原告不能或不愿履行自己的未来义务,法院就不会针对被告实现原告的权利。同样,如果为了实现原告的公正,结果会给被告造成更大的不公正,那么,衡平法就不会干预,因为衡平法不能为......>>
问题三:衡平法的简介 14世纪以前,按照英国的普通法制度,当事人在普通法法院提起诉讼,须先向大法官申请以国王的名义发出的令状。令状载明诉讼的条件和类别,法官只能在令状的范围内进行审判。但是令状的种类和范围都有限,因此,许多争议往往由于无适当令状可资依据,而无法在普通法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有的讼案即使在普通法法院审理,也由于普通法规定的刻板和救济方式的有限而难以获得“公允”的解决。还有,普通法对于违反契约或侵权行为的诉讼,只能判处损害赔偿或准予回复动产与不动产,不能颁发执行令,强制履行契约,也不能颁布禁止令,防止重大不法行为的发生等。遇到上述情况,当事人为保护自己的权益,根据古老的习惯,便向国王提出 *** 。国王被看成是“正义的源泉”、“公正的化身”,而国王本人也借机表示自己的“恩典和仁爱”,于是便通过王权进行直接干预。开始通常是委托大法官根据国王的“公平正义”原则来审理;1349年起,允许原告人直接向大法官提出申请,由大法官审理。15世纪末又进一步设立衡平法院,专门负责审理衡平案件。大法官和衡平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采用“遵循先例”的原则,其判例逐渐形成一整套独特的衡平法的基本原则或准则,如“衡平法决不许可过失者得以逍遥法外”、“求助于衡平者须自身清白”等。衡平法 (Equity) ,也称平衡法、公平法、公正法。它是英美法系的一个分支,它包括根据公平与正义比普通法更重要的思想而建立的一些法则。因此,在裁决法律诉讼时,如果在法律原则和公平原则之间产生分歧,那么公平原则应占上风,法庭并会按此作出裁决。现时,所有法院可同时适用衡平法和普通法。而当衡平法与普通法出现矛盾,便以衡平法为归依。衡平法与普通法形成的严格规则形成对照,它产生的理由是“法越严时无辜者伤害也就越大 ” (Summum jus,summa injuria,summa lex,summa crux) ,通常指普通法过严,约束一人也就有害于他人,如无衡平法来调节,则不公道,所以衡平法代表公平 (Equity dele gate equality) 。
问题四:衡平法与普通法有哪些主要区别 “衡平”(Equity law)即平等、公正之意,是相对于普通法(mon law)的一个概念,现代衡平法指英国法中通过大法官法院,即衡平法院的审判活动发展的一套判例法规则。由于早期普通法传统拘泥于令状主义,无法给予普通法程序规范中所未涉及的诸如信托、借贷、保险等新形式的纠纷中的当事人以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因此从14世纪左右起由衡平法官通过自由心证,依据“良心”与“公正”原则发出禁令或特别履行令,来给予当事人以普通法外的救济手段,从而逐渐形成衡平法判例。衡平法包括一系列原则,如“衡平即平等” “衡平法注重意图而非形式” “衡平法不允许有违法行为而无法律救济” “衡平法不做徒劳无益的事”等,突出了衡平法不拘泥于法律程序的约束、给予当事人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的特点...
普通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普通人的法律)属于英美法系,其成员主要是讲英语的国家。主要特征是:1以判例法(也就是说,比如你约翰犯了案,如果你的案件很有典型性,就把你的案件命名为约翰法例,以后遇到类似的案件就按照约翰法例来办)为法律的主要渊源...
问题五:衡平法的衡平法上的救济 (1)禁制令是法院作出的裁定.指示一人或数人不要做某项具体的事或者做某项具体的事:但后一种指示较少。禁制令只能为强制执行或保护一种普通法上或衡平法上的权利,才能做出。(2)特定履行是对需要履行合同义务的合同当事人发出的一种命令。只有存在需要履行的合同,才能取得特定履行的命令-比如如果在普通法的诉讼中胜诉人只能取得名义上的损害赔偿以及债务属于持续的债务,需要提起一系列的损害赔偿诉讼,这时普通法的教济是不足的,只有发出特定履行的命令才能做到比损害赔偿更完善的救济时,就可使用特定履行。(3)废除是指如果合同有一些固有的缺陷导致其在衡平法上的无缘,合同当事人有权废除合同。而法院可以做出废除的命令。(4)改正是一项衡平法上的改正文件,以使它正确反映当事人意思的权力。不能将它和普通法以及衡平法上的纠正文件中明显存在的错误的权力相混淆,因为改正是将当事人曾真正达成的协议,而文书没有纪录的内容予以证明。
问题六:衡平法与普通法有什么关系? 衡平法是源自英格m煞N法律w系之一,另一Nt槠胀ǚā:馄椒起於古代英,r大部份法院均以普通法理案件。由於普通法十分注重程序,很多人问且槲茨芊合程序,例如^了期限起V,而得不到公正Υ。於是大不列大法官O立一法院,以^的B度理案件,@就是衡平法的碓础:推胀ǚū容^,衡平法^橹重事公正,^少拘泥於形式。以前,普通法和衡平法的案件必由不同法庭理。同一件案件,普通法上≡V後,原告人就可以案件申用衡平法由衡平法的法庭理。榻Q不便},英通^Judicature Acts 1873-1875,合闫胀ǚê秃馄椒ǖ姆ㄍィ同一法庭可同r用普通法和衡平法。衡平法R{普通法,烧哂忻盾r以衡平法省
问题七:普通法和衡平法有什么区别? 普通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衡平法对普通法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所以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普通法优先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普通法和衡平法都是以判例为表现形式,其产生都依托于王权,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普通法调整的对象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法律的各个领域;衡平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的,只涉及普通法不能调整的私法领域.2,渊源不同,普通法的渊源以习惯法为主;衡平法则以罗马法为主.3,程序不同,普通法的程序复杂,僵化;衡平法的程序简单,灵活.4,救济方法不同,普通法的救济方法只有损害赔偿;衡平法的救济方法则很多.
问题八:普通法和衡平法有什么区别? 普通法是根本法之外的其他法律。普通法不得和根本法相抵触。衡平法对普通法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所以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普通法优先现代意义上的衡平法指的是英美法渊源中独立于普通法的另一种形式的判例法普通法和衡平法都是以判例为表现形式,其产生都依托于王权,区别:1,调整对象不同,普通法调整的对象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法律的各个领域;衡平法调整的对象是有限的,只涉及普通法不能调整的私法领域.2,渊源不同,普通法的渊源以习惯法为主;衡平法则以罗马法为主.3,程序不同,普通法的程序复杂,僵化;衡平法的程序简单,灵活.4,救济方法不同,普通法的救济方法只有损害赔偿;衡平法的救济方法则很多.
问题九:美国平衡法院是什么 不是“平衡法院”,而是“衡平法院”
衡平法院(Court of Equity),又称大法官法院(Court of Chacery),也叫良心法院(Court of Conscience)。法官凭良心判案。衡平法院不实行陪审制,由大法官独自进行审理,自由裁量的余地很大,每个法官的判决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有人说衡平法院的判决是由大法官脚的长短来决定的。衡平法官处理案件主要依据“衡平与良心”的原则(the rules of equity and good conscience),以后逐渐开始适用前衡平法官所创设的先例的原则,在衡平法院管辖的案件中,大量属于欺诈案件。
衡平法仅在普通法难以救济的方面发挥作用,是对普通法的补偿.
衡平法院是在中世纪英国首先出现的,美国继承了英国的法律制度。(英国现在已经没有单独的衡平法院)
自1848年纽约州颁布了《民事诉讼法规》,规定将衡平法院与一般法院合并,随后其他各州纷纷仿效,只是在履行衡平诉讼职能时,没有陪审团参加审判,现在美国仅有少数几个州保留着单独的衡平法院。
问题十:什么是衡平法则 国王指定的大法官是衡平法的创始人,也是衡平法的执行者。衡平法就是在大法官的审判实践中运用教会法、普通法和中世纪西欧商法的一些原则和规范,并加以改进和完善而形成的。同时,衡平法也是为了弥补普通法的一些不足之处而产生的。因此,衡平法也只能象普通法一样,主要是判例法,是大法官的判例形成的调整商品经济下财产关系的规范。但是,衡平法的形式更加灵活,在审判中更加注重实际,而不固守僵化的形式。
衡平法以“正义、良心和公正”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和体现自然正义为主要任务。虽然衡平法作为不成文法,起初并没有明文规定的具体原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大法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比如,大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采取何种救济手段,但是,在司法实践中,
大法官也不断总结一些判例作为先例,并从中形成了一些衡平法的基本原则,被称为衡平法格言,作为审判的指导原则。这些格言主要包括:
1、衡平法不允许有错误存在而没有救济(Equity will not suffer a wrong to be without remedy)。这个格言背后的原则是,如果由于某些技术上的缺陷,一种权利在普通法上不能强制实施,那么,衡平法将出面干预,以保护这种权利。它表明,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如果在普通法上得不到救济,衡平法院就会干预,给他提供救济。最典型的是信托:委托人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之后,受托人如果声称这些财产是他自己的,受益人在普通法上就没有什么救济,因为在普通法上,那些财产确实是受托人的,他是财产的法定所有者,但是,受益人可以请求衡平法干预,以实现他的权利。不过,这句格言并不是说,任何一项错误都能在衡平法院得到救济。事实上,衡平法院准备干预并给予救济的“错误”,首先是指那些能够在司法上予以强制实施的情形,如果不能强制实施,衡平法也爱莫能助。
2、衡平法是对人的(Equity acts in personam)。最初,衡平法院的命令是针对被告个人的,强制他履行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作为。在用益制度下,就是针对受让人,他拥有土地的法定所有权。后来,衡平法院的命令不仅针对财产的法定所有者,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针对后来获得财产的法定所有者。结果,将一定的衡平法权利看成是财产性权利,也是有道理的。因此,可以说某些衡平法权益也具有对物权的特征,涉及被告的财产,因而也是对物的。至于信托受益人的权益到底是对人权还是对物权,至今仍在争论。
3、衡平法遵从法律(Equity follows the law)。衡平法当然不能违背议会的制定法,同时,凡是普通法承认的权益,衡平法也予以承认,不能拒绝。衡平法不是要挫败普通法,而只是补充它。重要的是,衡平法除承认普通法的权益,还承认一些不为普通法承认的衡平法权益。所以,在信托制度中,衡平法不否认财产是受托人的,如果否认,就会与普通法矛盾,因为在普通法上,信托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确实属于受托人。相反,衡平法只是在此基础上要求受托人履行他的义务。于是,衡平法院首先承认,受托人的确是信托财产的法定所有者;然后,它更进一步指出,受托人有义务按照委托人的指示,为了受益人的利益,管理和处分这些财产,最后,衡平法院要求受托人履行这项义务。
4、求助于衡平法者自身必须公正行事(He who seeks equity must do equity)。寻求衡平法救济的原告,必须准备对被告公平地采取行动。原告不能或不愿履行自己的未来义务,法院就不会针对被告实现原告的权利。同样,如果为了实现原告的公正,结果会给被告造成更大的不公正,那么,衡平......>>